第3章 教与学

人类社会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两个字:教与学。

人人都是教育者。教师专职教育学生,当然是教育者。其他人呢,就不是教育者么?非也。父母能不教育子女么?领导能不教育下级么?官能不教民么?师傅能不教育徒弟么?任何人,只要活在世上,都回避不了教育的责任。

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其他人呢,可以不学习么?非也。农民需要学习,工人也需要学习,商人同样需要学习,士兵需要学习,当官也需要学习,甚至与生俱来的人的本能,譬如吃饭,也需要学习。虽然人生下来就知道要吃东西,这是人的本能,不需要教。但是,吃什么、怎样吃,就需要学习。总之,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要学习,而且,学习是没完没了的,没有终点。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

(一)无与伦比的教育家

孔子的一生,除了短暂的从政,绝大多数的岁月都是从事教育事业,不仅在教育理论上有重大的贡献,而且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所谓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除了写了记述孔子的《孔子世家》一章,还写了《仲尼弟子列传》一章,专门记述孔子的学生,可见孔子的教育事业的影响之大。虽然后来在崇尚洋学的热潮中,我们大喊“打倒孔家店”,给孔子加了很多罪名,将孔子定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指责孔子的学说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对孔子大加挞伐,然而,孔子并没有被批倒,孔子的学说仍然存在于中国人民的心中,孔子的学说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因为孔子的学说不是属于一个阶级的,也不是为哪一个政治集团服务的,而是属于中华民族的。那些企图否定孔子的言行,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虽然也大哄大闹一阵,终究要烟消云散的。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可谓前无古人,后也暂无来者。

1.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私人办学的第一人,在孔子之前,教育都由官府办,官府为了培养为自己服务的人才,办起了官学,能够入学的人,都是贵族子弟,普通百姓,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受教育是贵族所特有的权利。私人兴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自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就形成了“两条腿走路”的局面。历朝历代,都有官府办学和民间办学两种形式,而官府办的学校,往往设置各种清规戒律,将很多人排斥在学校之外,私学则不然,它没有固定模式,没有任何清规戒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只要能给孩子文化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办学。于是产生了书院、学堂、私塾、家塾等多种形式,给很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有句名言,叫作:“有教无类”,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所谓“有教无类”,意思是任何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是富豪还是乞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今天,这句话并无惊人之处,而在当时,教育是贵族阶层享有的特权,说这句话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对当时等级制度的挑战,是要冒风险的。幸而,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虽然森严,但思想意识的统治并不严,百家争鸣风气很浓,各种学说可以自由发挥。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说,虽然有悖于当时的等级制度,却没有遭到人身迫害,此事若是发生在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这样的思想统治时期,孔子必将遭到杀身之祸。

孔子不仅创立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且是其实践者。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脩者,脯也,肉干,十条肉干为一束。古人相见以礼,束脩是当时最薄的礼物。孔子的意思是说,凡是能以束脩来拜见要求从师的人,也就是说,只要诚心诚意来求教的人,我都愿意教他,后人将“束脩”理解为学费,是曲解了孔子的话。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雍字仲弓。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

仲弓是孔子的学生,其父是“贱人”,可能是从事一种被人们瞧不起的低贱的职业,但是,孔子仍然收仲弓为学生,并且从仲弓的实际表现中认定,“仲弓为有德行”。还认为仲弓能担大任,“可使南面”,即负责治理一个诸侯国。当时,可能有人不同意孔子的看法,认为仲弓出身贱微,不能担大任,所以孔子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意思是说,虽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但是仲弓有才有德,我们怎么能不用他呢?在两千多年前,在还处于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社会里,孔子能提出不论家庭出身,不管父母是哪一类人,只问人的德和才,用人“唯德唯才”的观点,这实在是了不起的。

孔子的私人办学,也就是民间办学,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他的“有教无类”的理念,也是一个划时代的学说。在两千年前,他的一个创举,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理念,为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子孙,打开了受教育的大门,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今天,中华民族的璀璨辉煌的文化,为世界多民族所崇尚,孔子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应当为万世所敬仰,用什么形容词都不足以表达他的伟大。

2.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十分强调因材施教,不仅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天赋,而且连受教育者的性格、心理素质、出身、性别等都涵盖在内。

在《论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孔子学生,字由;冉有,孔子学生,字求;公西华,孔子学生,字赤。兼人,好勇过人。用今天的话说:有一次,子路请教孔子:“凡事听明白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明白就去做呢?”然而,在子路之后,冉有请教孔子:“听明白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回答冉有说:“听明白了当然马上就去做。”在一旁听着的公西华,大惑不解,他事后问孔子:“为什么子路问老师听明白了是否马上就做,您说‘有父兄在怎么能马上就做呢?’而冉有问老师同一个问题,您对冉有却说:当然马上行动。为什么两个人问同一个问题,您的回答却截然相反呢?”孔子对公西华解释说:“冉有胆子小,做事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大胆去干;而子路大胆好勇,所以我要约束他,使他学会谨慎从事。”在这里,孔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注意学生的性格上的差异,对不同性格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人的天赋差异很大,接受能力必然差别也很大。天赋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养成的,对天赋不同的人,施教也应不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论语》中记载: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中人:天赋平平,智力中等的人。

上:指高深的学问。

孔子的意思是:对于那些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们讲授高深的学问,而对于那些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是不可以讲授高深学问的,因为他们接受不了。孔子在这里告诫我们:对天赋不同的人,要实施以不同的教育,不能对所有的人不分天赋高下,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强行要所有人都掌握深奥的知识,这是行不通的。人类社会的实际也确实如此。人们的天赋不仅有高低之差别,而且各有其特点。有的人形象思维发达,对形象的东西接受很快,想象力丰富,这类人有艺术天赋,让他们从事文学艺术,必然能取得成果,而让他们去研究数学、物理,那就行不通了。而另一类人,逻辑思维发达,哲理性的东西容易接受,善于理解抽象的推理,这类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能取得成果,而让他们搞艺术,那就行不通了。不仅如此,在人类社会中,人人都读书,但是,对读书的态度却大有差别,有的人喜欢读书,有的人对读书很厌倦,但是对技能技巧性的事物却特别有兴趣。这类人,在学校可能是差生,而走上社会很可能是个远近闻名的能人。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就会造就出各种类型的杰出人才。

孔子认为人的气质和人的性别有关。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小人”,就是他所说的“中人以下”的人,即气质、天赋都平平的人,在孔子看来,这类人不仅天赋“中下”,而且心地狭窄。孔子把所有的女人都划归“中人以下”的人,显然是不对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孔子轻视妇女,这是误解。孔子是竭力提倡孝道的人,他也是女人所生,怎么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歧视女人呢?他只是对女子的看法不全面而已。孔子所言“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是说难以教养,而不是说不可以教养。对女子的教养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能“近之”,也不能“远之”,而要方式方法恰到好处,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养效果,这也是因材施教。

3.教育原则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有着十分明确的观念,他重视知识教育,但更重视品德教育,他认为一个人,即使知识再丰富,学富五车,能力再强,本事再大,如果没有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没有什么义思了。据《论语》中记载: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周公:周代的贤臣,治国能手。骄:骄傲。吝:吝啬,贪。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大才,像周公那样有学问,有能力,但是,如果他很骄傲,看不起人,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而且很贪吝,自私自利,见钱眼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即使还有什么优点,那也不值得一提了。

在《论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冉求“为季氏宰”,在孔子的弟子中,冉求是个很有才干的人,踏上社会,当上了季氏之宰,季氏家族领地之广,势力之大,在当时的鲁国中,是数一数二的,求当上季氏宰,在孔子弟子中,属于地位比较高的人了。当时季氏富可敌国,而求为了讨好主子,仍然千方百计地搜刮民膏民脂,“为了聚敛而附益之”,增加人民的疾苦,孔子知道了很恼火,愤然地说:“(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号召其他弟子,对冉求“鸣鼓而攻之”。可见在孔子的理念里,德重于才,若是才干差一点,孔子可以容纳,而德不良,孔子是决不能容忍的。

孔子很重视实践,他认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必须在实践中能派上用处,一定要学以致用,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作为炫耀自己的本钱,津津乐道于“学富五车”,以大学问家自居。孔子认为,学习书本知识再多,讲起来头头是道,而不能用于实践,则等于不学。孔子对其弟子们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为?”(《论语》)

诗三百:即《诗经》;不达:通达,在这里指不能在实践中运用;专对:独立对答。孔子的意思是:你能将三百多篇的《诗经》倒背如流,但是,叫你处理政事,你都不会运用,叫你出使外国,你却不能独立地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不能胜任。既然这样,你的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不仅在教育学生时这么说,而且在行动上做出表率,他带着弟子们从鲁国出发,先后跑了很多国家,实地考察了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文化、军事、民情、礼俗、经济等诸方面情况,一面实地考察,同时将考察的东西和弟子们一道研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正是这种实地考察和研究,使孔子及其弟子们学问大增,因此,就有很多诸侯国的国君问政于孔子,或邀请孔子。

在人类文明史上,像孔子这样的人有几个?带着弟子们,长途跋涉,忍饥受冻,历尽艰险,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垂范后世,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崇敬。不仅如此,孔子的学说还为国外其他民族所尊崇,特别是亚洲很多国家民族,都接受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并在接受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孔子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不仅主张将书本知识联系实际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还竭力提倡走出课堂,向社会学习。《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论语》)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他提出要学种庄稼,孔子对他说,我不会种庄稼,你要学种庄稼,就跟老农学;樊迟又提出要学种菜,孔子对他说,我不会种菜,你要学种菜,就去跟菜农学。孔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三人者,三个人当中,除了“我”,还有二人,一个是“善者”,另一个是“不善者”,在这里,孔子在教导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向所有的人学习。学习“善者”,师从“善者”,这一点是谁也不会反对的,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对“不善者”呢?难道还要向“不善者”学坏么?当然不是。但是,孔子认为,可以将“不善者”作为一面镜子,以“不善者”身上的缺点错误来对照自己,从而改之。用现代话说就是以“不善者”作为反面教材,以引起警戒。

4.教学方法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学成效的好坏,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是决然教不好学生的。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身的潜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灵感,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不看学生的实际状况,不管学生懂不懂,只顾将知识往学生脑子里塞,结果学生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教学效果必然很差。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是服务,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就要考虑效果。孔子是很讲究教育方法的,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心情不安,在这里是指因苦思苦想而弄不明白的不安之态;悱:想说而不能明确地说出来。隅:角落。

孔子说:教育学生,不到学生百思不解时,不要给他讲授,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困境时,不要启发他。教师讲了一个例子,他不能由此触类旁通,想出三个问题,那就不给他再讲新的东西。

孔子在这里讲的就是启发式教育。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考起来,如果学生想不明白而又迫切希望想明白,即进入“愤”的状态,这时教师再讲解,学生一点就透了,教学效果当然好。

孔子认为: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所学知识,而有表达的欲望,却又表达不出来,为表达不出来而感到苦恼时,也就是“悱”的状态,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效果定然很好,如果没有到“悱”的状态,教师就不必代劳。

“不愤不启”和“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吻合,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否则,剃头挑子一头热,效果会大打折扣。一个好老师,在讲课时,决不可总是板着脸照本宣科,而是注意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让听课的学生兴趣盎然。

孔子还教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问题,学生要是真的懂了,就应该能联想出三个相关的问题,否则,就没有真正弄懂,就不要教下去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孔子不仅有启发式教学的理论,而且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是运用启发式的大师。他的弟子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

循循然:有次序地,有步骤地;诱:诱导,引诱。颜渊说:“老师有步骤地、有次序地诱导我们,用文化典籍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用礼法来约束我们,规范我们的行为。老师施教的魅力,使我们不知不觉地跟着他的思路走,沿着他指引的道路前进。即使我们想中途停止也不可能,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老师施教的奥妙。”

循循善诱是一种教学艺术,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循循善诱,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何单位的领导人,要管理好自己的单位,就要善于教育下级,教育自己身边的人,只有通过循循善诱,经过长时期的耐心的教育,才能创建成一支过硬的队伍,共同去创造辉煌。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这一方。教师如果能真诚的爱学生,尊重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定然会尊重教师,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会形成。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任意训斥学生,或是用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体罚学生,师生关系必然对立,师生对立,怎么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

从前有过一段时期,人们对“师道尊严”大加批判,把“师道尊严”理解为压制学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所谓“师道尊严”是指教师在学生面前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教师,在学生面前如果失去尊严,如何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不受学生尊重的教师,怎么能教育学生呢?怎样维护教师的尊严?不能靠压力,也不能完全靠纪律约束,而要靠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教师要时时想到自己是教师,是教育人的人,应该有教师的风范,不仅要有文化、有学问,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文雅的举止。这样,教师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也就维护了自己的师道尊严。

孔子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当仁不让”这句成语,人人都懂,人人都会说,但是,这句成语出自何处?因何而来?原意是什么?很少有人去探求过。其实,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孔子的意思是,在仁德面前,就是面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能相让,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换言之,当自己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相矛盾时,如果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就要坚持,不能迁就老师。在孔子看来,老师和学生应该平等相处。

孔子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公开向学生认错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武城:鲁国的小城,子游当时担任武城宰。子游:孔子的学生,字偃。

这个故事用今天的话说:有一次,孔子领着几个弟子来到武城,听到了弹琴和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上宰牛的刀?”言下之意,在武城这样的小地方,何须弦歌这样的雅乐。子游听后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君子学道就有了仁爱之心,小百姓学道就懂得听话。”言下之意,武城虽小,何以不需雅乐?孔子立即意识到自己失言,说道:“弟子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是开玩笑。”孔子面对弟子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孔子对学生贯彻“平等待人”的原则,彼此真诚相待。有一次,孔子对弟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可见孔子对弟子们是从不隐晦什么的。

在孔子的学生中,颜回与子贡二人天赋比较高。在众弟子中难免会有所议论,认为他二人会相互攀比,孔子担心他二人相互嫉妒,有一次,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子贡回答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而知二。”孔子当即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孔子见子贡自认不及颜回,很为满意,说:“你是不及颜回,我和你一样,天赋不及颜回。”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师生,也是兄弟,达到无话不说的程度。有一次,孔子至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妻子南子,是个大美人,有淫乱的坏名声,但是卫灵公很喜欢她,她对卫国的政事有左右的能力,因此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对此很不满,怀疑孔子垂涎南子的美色。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孔子对其学生子路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不妥的事,天打雷劈!”老师对学生发誓,可见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

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关系,不仅平等如兄弟,而且情同父子。

作为老师教育学生,都是为了让学生增长才干,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颜回的品德和才干最为孔子所赏识,孔子不止一次地当众赞扬颜回。对颜回的品质,他赞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遗憾的是,孔子的最优秀的学生颜回,也许是由于学习太劳累,也许是因为生活太苦,只活了三十岁就死了。孔子十分悲伤,在《论语》中记载: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论语》)

颜回死了,孔子嚎啕大哭,连声呼喊:“唉!老天要我的命呀!是老天要我的命呀!”可见孔子动情之深,师生感情之浓。颜回去世很久,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其惜才之情溢于言表。

孔子有个学生叫冉雍,字仲弓,心地宽厚,品德优良,而且有才干,孔子评价他:“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即可担任处理诸侯国的大事。但是,仲弓的父亲出身微贱,而且有恶行,在一般人看来,像仲弓这样的人是不可以担大任居高位的。孔子为其力辩,他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用今天的话说,耕牛生下来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牛角长得很端正,人们虽然想不用它作祭品,山川之神会舍弃吗?在这里,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干,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就应该得到重用。仲弓后来为季氏宰。在两千多年前的等级社会里,孔子能具有这样的观念,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存在着长处和短处,而且长处与短处会相互转化。老实是优点,但是过分的老实就显得无能。民间有句俗话,叫“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就是此意。聪明是长处,但是,自恃聪明而不努力学习,甚至自以为是,聪明就会变成短处。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善于辞令本是长处,但是,若自恃能言善辩,不好好读书学习,不干实事,到处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必然为人所轻视。孔子有个学生叫端木赐,字子贡,就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平日常常因“利口巧辩”,被孔子批评斥责。但是,孔子并未完全否定子贡的能言善辩,而且认为这是一种才干,后来发生一件事,使子贡这一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齐国贵族田常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决定率兵伐鲁,孔子知道了,对弟子们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以莫出?”(《论语》)他要弟子去却齐救鲁,勇敢而有武功的子路要去,孔子不同意,子张和子夏也报名要去,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试探地对孔子说:“我去行吗?”孔子立即同意。子贡凭借他聪明的头脑和能言善辩的口才,游说齐、赵、吴、晋的国君。结果,不仅阻止了齐伐鲁,而且使当时整个政治形势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的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充分表现了孔子的知人善任。

孔子不仅关心弟子们的文化品德教育,还关心弟子们的生活,甚至还关心弟子们的婚姻家庭。

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生了恶疾,不能与人接触,孔子来看他,从口伸进手去,握着伯牛的手,哀伤地说:“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论语》)

公冶长是孔子的弟子,字子长,蒙冤被囚禁,在一般人眼中,不论其是否有罪,只要坐过牢,总要被歧视,但是,孔子却说:“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孔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孔子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子长的自尊,用心可谓良苦。

弟子南宫适,字子容。有一次他问孔子:“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意思是说,后羿这个人,善于射箭,纵横天下,但是却被其徒寒浞杀了,奡是天生神力,能在陆地上推船行,但最终为少康所杀,而禹却默默无闻地终年忙于治理洪水,稷则安安心心地忙于培育庄稼,两人并无特殊才能,却被民众拥戴为君。这是什么原因?孔子知道子容的提问是设问,他自己已有答案,即是:以仁德服人,则天下人服;以武力服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和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孔子不再回答,子容走后,孔子评价南宫适:“君子哉若人!上德者哉若人?”孔子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子容。

作为一个教师,孔子不仅对教学工作极端认真负责,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而且对学生极其爱护,关怀备至,确实令人敬佩,从中可以看到孔子伟大的人格。但是,近百年来,人们把封建教育制度下所产生的各种弊端,诸如不尊重学生,压制学生,禁锢学生思路,摧残学生心灵等,都归罪于孔子,不停地批判孔子,要“砸烂孔家店”。今天,如果我们认真读《论语》,认真地了解孔子教育学生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批判不符合孔子的实际的,是冤枉了孔子。

(三)人生永恒的快乐

地球上的人类,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或是黑种人,总之,只要是人,无不希望生活在快乐之中。

什么事才能使人终身快乐呢?

是发财致富么?一个穷困的人,无时无刻不想得到财富,使自己富起来,当他获得第一桶金的时候,他会快乐得跳起来,然而,这种快乐也只是一阵子,随着第二桶金、第三桶金、第四桶金的获得,他的求财欲在不断地增长,这种贪欲的膨胀,会使他苦恼,而获得财富所带来的喜悦却愈来愈减弱,最终他会觉得财富再多,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是为官作宦么?高官厚禄,权势显赫,确实能给人带来短暂的快乐,尤其是对亲属和家族,更是欢乐之极。但是,一个人在做官之前,不仅要学习为官的本领,而且学习为官之术,为了做官,时时刻刻都要看上司的脸色,为了迎合上司,不得不忍辱受屈,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哪里还有快乐可言。一旦做了官,既怕对头的暗算,又怕同僚的妒忌,更怕于不经意之时,得罪了上司,怕这怕那,前怕狼,后怕虎,整日提心吊胆,有何快乐可言!

是美色么?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若是能得到心仪已久的绝色女子,无疑会带来极大的快乐,然而,若是一味地追求美色,随着第二、第三、第四个美女的获得,最终如历史上的帝王那样,成百上千的美女充实于宫,若是淫乐无度,不仅得不到快乐,甚至还会丧身,历史上的短命皇帝,无不与此有关。更何况,成百上千的美女,成日成夜地围着你转,你自会感到厌倦,乃至索然无味,哪来快乐可言?

万贯家财,高官厚禄,如云的美女,都不能使人终身快乐,那么,人生的终身的快乐究竟是什么呢?什么事才能使人永远乐此不疲呢?

对这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中华文化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孔子于两千多年前,已给我们作出答案,那就是:学习。

《论语》的第一章第一句即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进行复习或付诸实践,从而掌握一种新的知识,那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习”,含义甚广。

当然,首先是向书本学习,即我们通常讲的“读书”。孔子主张读书,不但要会读,能记,会写,还要思考,反复验证,并且要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反复印证,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并产生新的知识,即我们通常说的“创见”,一个人若是获得创见,当然会很兴奋,无疑是件快乐的事。

其次是向人学习,向自己的父兄学习,向师友学习,向所有认识的人学习。也许有人会说,人有好人和坏人之分,难道坏人也值得我们学习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坏人接近就会受坏的影响,怎么还要向坏人学习呢?这个问题,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已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这里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三人”除了我,还剩下二人,二人中一个是好人,另一个则是坏人。我们可以从好人身上学习好的品德,好的思想,好的风格,用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这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别人身上的缺点,要将其作为一面镜子,用他人的错误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并加以改正,这也是一种学习。再说,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只要学其长处,避其短处,学习其好的一面,警惕其坏的一面,我们就从中提高了。一个人如果能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他对比自己强的人不会嫉妒,对比自己差的人也不会轻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不就是快乐么?

再次是向社会学,向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学。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即要将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时时刻刻将其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和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反复演练,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并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是要人们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学习,把已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提高。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则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都在提高,并且不断地收获新的知识。

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人的生命里,只有不断地产生新的东西,才会不断地产生快乐,否则,即使是最好最美的事物,若是反反复复地出现,也会令人厌倦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那样: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那么,什么事才能不断产生新的东西呢?财富只能增长,少到多而已,不能产生新的东西;官位可以升级,由小官升大官,权力增加而已,但不能产生新的东西;美女么,也只能是数量上的增加,但还是美女,并不能产生新的东西。只有学习,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新的认知,掌握新的知识,获得新的理念,使人产生收获的喜悦,创造的喜悦。

人的一生,由于不间断地学习,也就不停地获得新的认知,时时有新的发现,经常有新的创造,那种创新的喜悦也就会不断地出现。孔子在总结他一生的学习状况时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几句话中,一种成就感,一种收获的喜悦跃然纸上。

后人对这段话有所误解,认为这是孔子在总结人生从生到死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这种理解错了。孔子明明说了“吾十五而志于学,……”是学习才能使“三十而立”,若不学习,三十也不能立,五十更不能知天命!孔子在这里所说“学习”,不单单是指读书,而是多方面的,包括向别人学、向社会学、向自然学,内容无疑是广博无边的。

孔子以“学而时习之”为快乐,以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为幸福,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早晨通过学习,掌握了新的知识,懂得了新的道理,掌握了某个真理,即使晚上就死了,也是值得的。同样,他对学习上的失误,会终身的遗憾。《论语》中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说这话的时候,可能已七十多岁,接近生命的终点,虽想学《易》已力所不能及,只好留下这句遗憾终身的话。

学习能使人增长知识,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学什么,怎样学却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让一个腿有残疾的人去学长跑,他能成功么?他会快乐吗?不!他不会快乐,只会痛苦。令半盲的人去绘画,令半聋的人学音乐,都不会快乐,只会痛苦。

(四)孔子论学习

孔子的一生就是在“以学为乐”中度过的。《论语》中记载: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里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对叶公说,孔子这个人呀,整日发愤读书,连吃饭都会忘记,若是读书有所心得,便会快乐得忘记忧愁,甚至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个老人了。

孔子将学习看成是人生之乐事,可见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和热爱之程度。孔子的门人当然最理解他们的老师,他们在编撰孔子言论时,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放在《论语》的第一章第一句。

那么,怎样学?学什么?这些问题孔子都有所论述。

1.学要习

孔子主张学就要“时习之”,就要经常复习、练习、实践,从而掌握学到的东西;如果学而不习,学过就忘了,那将一无所获。

一个人,当他打开一本新书开始读的时候,就犹如一个人走进一座藏有很多宝珠的山林,一路走来,时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珍贵的珠宝,这些珠宝使这个人惊叹不已,他赞叹完这个宝贝,往前走一段,又赞叹另一个宝贝,边叹边走,走完了山林,他的赞叹也停了,他的两手仍是空空如也。一个人读书,如果不复习,不练习,不加以理解,也不记忆,就如那个进山探宝的人,见到很多宝贝,只是赞叹一番,什么也没取,空手而回,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不能学而不习,也不能偶尔习一次。

时习之,首先就是要经常习,反复习。如何习?首先要复习。所谓复习,就是反复地学。读书,如果一掠而过,走马观花,自以为懂了,其实并没有懂。人们津津乐道的“过目成诵”,其实,那仅仅是短暂的记忆,很快就会忘记,只能说明那个人记忆能力强,其实并无实际意义。至于“过目不忘”,同样,只是暂时的“不忘”,真正的见过一次就记住,而且永远记住,这样的人并不存在。除非他在“过目”之后,便在头脑中反复多次的认知,以加强记忆。那么这已经不是“过目不忘”,而是已经反复复习多次了,通过反复的学习,加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从而真正掌握了知识。

其次是实习,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于实际,检验所学的知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及在实际中运用的效果如何,我们通常讲的学以致用,也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很重视学以致用,他认为,读了书,而不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等于不读。他曾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再次是演习。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譬如我们学习到某个知识,不仅懂了,记住了,而且在实际中运用被证明是正确的,按常规,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到此应该结束了。其实这还不够,因为他只知道正确的结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这个正确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我们获得这个认知之后,再反过来问:这个认知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正确的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为此,我们再重新演习一遍或几遍,这样,我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演练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新的认知,获得新的知识。孔子对此十分重视,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要思

读书要动脑子,这句话谁都懂,谁都不会提出相反的意见。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罔”通“惘”,意思是迷惑,精神恍惚。学习如果不动脑子,不仅学不到知识,而且还会使自己变得糊涂。

谁在学习的时候不动脑子?没有,没有一个人在学习时不动脑子。但是,同样是动了脑子,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效果好,有的人却不好?譬如同坐一桌的两个学生,都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听同一个老师讲课,但是成绩差异却很大。这当中的缘由,除了他们天赋可能有些差别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动脑得法不得法。有的人在听课时,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眼观老师的板书,耳听老师的讲话,心里想着讲的内容,将自己的全身融入到老师讲解中,这样的听课者,无疑效果极佳。而另一人,他也用心听,但是,当他听了几句,他觉得老师此刻将的是自己懂的,可以暂时不听,于是人在教室,心早飞了,当他的心再回来时,已过去了一刻钟,老师已讲到另外的问题,当他边听边翻书,好不容易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下课铃已响了。这样的听课者,你说他不动脑子,他会大叫冤枉,而且他智商也不低,甚至比那个专心听讲的人还高,但他就是学不好,原因在于他在学习时,虽然用心,却不能专注,三心二意,那肯定是不行的。

学习时用脑子,不仅要专注,还要讲究方法。如果只停留在专注上,那只能将所学的东西记住,只能知道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定要将思维深入下去,将脑力用于逻辑推理、分析、归纳,进一步认识所学的东西。并将所学的东西,分门别类地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仓库,以备将来需要时使用。

孔子在讲“学而不思则罔”的同时,还说了“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只是空想而已,前景是很危险的。

3.学要实

曾经有位名人说:“知识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所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老老实实。”这种认识,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告诫过他的弟子。《论语》中记载: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是懂,不懂就老老实实地承认不懂,这样老老实实的态度,“是知也”,是聪明的。不懂装懂,不仅害人,也害了自己,尤其名人,不懂装懂,危害更大。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但是,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懂,决不东扯西拉糊弄人。他的学生樊迟学种田,请教孔子怎样种庄稼,孔子老老实实地说:“吾不如老农”。请教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

要学到知识,就要切切实实地学,不能走马观花,一知半解,不能自以为是,耍小聪明。有人说孔子那么有学问,是因为他特别聪明,是天生的奇才,孔子不赞成,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并不是天生的聪明,什么都懂,我是喜欢古文化,努力学习才有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