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儿童与社会
- 理解人性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4633字
- 2017-06-29 14:25:51
社会赋予我们某种特定的使命,这种使命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生活方式和精神发展。社会的基础是有机的。个体和社会的交汇点就是两性差异。在由男女双方创造的社会中,人类生生不息,我们获得安全感并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观察一名儿童漫长的成长经历,将会发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保护。社会使命内在地要求我们进行劳动力分工,这种分工不会使我们变得彼此陌生,却会加强我们的联系。每个人必须帮助他的邻居;每个人必须意识到他与别人息息相关。这是我们人际关系的开始。下面,我们将详细地讨论儿童出生后面临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
婴儿期
所有婴儿都或多或少地依赖群体的帮助,他们面临着一个时而给予,时而索取,时而适应,时而奋斗的世界。人类本能的实现受到各种困难的阻碍,这些困难使我们感到痛苦。人类很早就意识到,有的人可能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需求,更轻松地应对生活的困苦,人类必须整合自己的童年经历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类的精神总是在不断地评估生活状况,进而在最大程度满足人类本能和遭受最小损害这两方面做出权衡。
这导致儿童夸大开门或搬重物所需的体力,或向他人发号施令并要求服从的权利,他们开始萌生成长的渴望和比他人更强大的想法,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变成了“支配周围人”。长辈们虽然认为儿童在社会的资历尚浅,但同时由于儿童是弱势群体而不得不履行抚养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表现出以下两种行为:其一,儿童可能模仿成人的行动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其二,儿童表现示弱行为,让成人以为自己应该义不容辞地给予帮助。我们以后将屡屡看到儿童身上表现出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倾向。
性格类型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有的儿童选择不断地发展自身能力,通过勇敢和果断的行动获得别人的认可;但有的儿童选择利用自身的软弱作为筹码,借此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我们只需留意儿童的态度、言语和举止就能够区分这两种人。仅当我们将每一种性格类型放到相应的生活环境中时,我们才能理解它们的真正意义。儿童的生活环境通常可以通过观察相应的行为来推测。
尽力弥补自身的软弱是儿童发展的根基,缺陷感促使我们锻炼个人才华和发展自我能力。不同儿童面临的生活困境大不相同。有时候,儿童面临着充满威胁的环境,使他们认为世界到处充满敌意。这种极端的观点归因于儿童的片面思考。如果他们的教育不能纠正这种错误,这些儿童的性格将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他们对世界的敌对印象将体现在每一个困难中。这在那些具有先天缺陷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跟普通人相比,他们对周围事情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器官自卑感”,包括行动困难、个体器官缺陷或因抵抗力低下而容易感染疾病。
除了器官缺陷,其他原因也可以阻碍儿童认识世界。不合理的家庭要求(或错误的管教方式)给儿童带来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缺陷。正当儿童奋力适应环境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前方道路充满了重重障碍。对那些生长在垂头丧气、悲观厌世家庭的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将很快地受到家庭错误气氛的影响。
阻碍的作用
在全面评估儿童面临的生活困难后,我们将不难发现他们的应对方法通常是不恰当的,那时,他们的思考方式仅经历了短暂的发展期。他们发现,自己必须适应现实生活的法则。但是,他们的适应能力还是幼稚的,生活对他们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实验,每一次错误的环境应答都是一次纠正错误、获得进步的尝试,观察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方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些应答行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精神的实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即任何个体的反应,如对社会的反应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儿童在发展精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常会阻碍或扭曲他们的社会感。这些问题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起源于儿童物质环境的缺陷,比如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环境的异常;第二类问题与儿童的身体缺陷有关。我们的社会文化很注重健康和缺陷,因此,那些躯体缺陷明显的儿童肯定面临着更多生活挑战,包括行走能力发展滞后、语言功能发育迟缓和长期动作笨拙的儿童。他们的大脑功能也比正常人发育要缓慢。生活中到处可见跌得鼻青脸肿、行动笨拙和行为迟缓的儿童,他们带着身体和精神的负担,忍受着他人的同情,因为世界根本没有把他们的需求放在眼里。这种发展会引起很多问题。当然,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些儿童还是有可能克服自身残疾而不产生负面的精神后果,前提是这些残疾尚未给儿童造成深刻的伤害以至于延续到成年。此外,如果我们将经济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这种情况还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对涉世未深的儿童来讲,人类社会法则就像是一本尚未打开的书,他们用怀疑和猜忌的目光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倾向于避免接触这些事情以及逃避生活任务。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人性的敌意,但这种敌意常常会被无意识地夸大。他们对生活的黑暗面而非光明面更感兴趣。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总会过分夸大任何一面的作用,因此,他们阴暗的生活态度可能是终身的。他们渴求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当然,他们更会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是别的事情。生活必须承担的义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责难而不是一种刺激。很快地,他们就与别人产生矛盾,而且这种矛盾随着他们的敌意加深而更剧烈。随后,他们开始神经质般小心翼翼地判读生活事件,偏离真实生活轨迹越来越远,最终只会徒增烦恼。
当父母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爱时,类似的问题也会出现。无论什么时候出现这种问题,它都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儿童将牢牢地坚信错误的观念,以至于他们甚至不能感受到别人的关爱或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爱,因为他们本性里没有建立关爱这一概念。教导那些成长于缺乏爱或不善于表达爱的家庭的孩子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他们对生活抱有逃避的态度,躲闪所有的爱和情感。父母、教师和其他成人的考虑不周也可以造成同样的后果。他们告诉孩子,爱和关心是不正常、荒唐和懦弱的。例如,许多儿童曾经被告知,温柔是软弱的表现。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在那些曾经被嘲笑的儿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担心表达爱意会被嘲笑,他们害怕表达自我感情。他们也拒绝正常的关爱,认为它是奴役或腐蚀人们的一种工具。
爱的能力可能就这样建立起来了。野蛮的教育抑制和压迫了所有关爱。儿童开始逃避生活的环境,并一点儿一点儿地丢失了对精神和灵魂发育至关重要的人际交往,一旦他认识的人向他表示亲密,儿童将与这位朋友建立最为深厚的友谊,这导致有些人的社会联系永远不会超过一个人。当一名饱受忽视的男孩注意到母亲仅关心弟弟后,他会通过千奇百怪的方式补偿童年丢失的那份温暖和关爱,这种方式暗示了他可能会经历哪些生活困境。毫无疑问,他的成长过程会充满困苦。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给予过多关爱也会造成跟缺乏关爱一样的后果。被娇惯的儿童就像缺乏爱的儿童一样,饱受生活困苦的纠缠,他们过分地渴求别人的关爱,这种难以被满足的欲望将他们与别人绑在一起,阻碍了个体的前进发展。随后各种错误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过度估计关爱的价值,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人必须为儿童付出关爱。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名儿童可能会对父母说:“因为我爱你,所以你也一定要爱我。”这种话语在家庭中很常见。一旦儿童认识了这个“道理”,就会更多地向父母索要关爱,增强自己对父母关爱的依赖性。
人们必须经常警惕这种对某一家庭成员过分依恋和关爱的倾向。毫无疑问,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这使得他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关爱而不择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绞尽脑汁,用尽一切方法。他们企图显示自己比对方(兄弟或姐妹)高人一等,或者忙于搬弄是非。事实上,这些儿童还会煽动他的同伴犯错,从而成为父母喜爱和赞扬的焦点。他们还会向父母施加社会压力,将父母的视线扭向自己。他们千方百计地努力,直至出尽风头和高人一等。他们可能好吃懒做或行为恶劣,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强迫父母在自己身上多花时间。有的儿童会想方设法成为三好学生,接受大家羡慕的眼光。
我们可以认为,一旦精神模式固定下来,所有手段都可以成为儿童索求关爱的方式。为此,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但也可能表现出很优秀,令人称赞。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索求关爱的目的要么通过缺乏教养的方式表现出来,要么通过得体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来。
在娇生惯养的儿童中,有一类儿童可能面临着一帆风顺的成长过程。他们的潜能和能力被善意的行为所扼杀,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允许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没有经历任何有利于成年生活的事情。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与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建立关系——当然,儿童期逃避人际关系的行为造成了成年期建立人际关系的困难和错误。这些儿童对生活完全缺乏准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试着克服困难。一旦他们踏出温室,不再是自己王国里的小王子或小公主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遭受辛酸的失败和沮丧,再也没人给予过度的“理所当然”的照顾、关心或保护。
所有的这一类问题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或多或少地使儿童与生活孤立开来。比如,患有饮食疾病的儿童对营养的看法与正常儿童不同,这造成了他们发育的巨大差异;天生器官缺陷的儿童过着古怪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最终使他们与社会分隔开来。有的儿童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适应器官缺陷,从而选择了逃避。他们既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又不能加入同伴的游戏中。他们要么嫉妒同伴,要么贬低游戏的价值,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
生长环境对儿童的要求过严也会引起孤独感。对这些儿童来讲,世界处处充满不友善的眼光,他们坚信生活就是一段糟糕的经历。他们要么假定在生活面前他们必须保持沉默,要么把自己看作一名斗士,必须随时对付充满敌意的环境。这些儿童发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异常艰辛。不难理解,他们一般会尽力保护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他们的思想高度焦虑,拼命地逃避所有可能侵犯个人领域的行动。他们神经质般小心翼翼地企图绕开所有的困难,而不是放手一搏。
另外一个提示儿童社会感缺乏的常见特点就是:他们常常将自己看得比别人重要。显然,这种品质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消极态度。除非这些儿童能够找到一种改变自己错误行为模式的方法,否则他们将难以过上幸福和充实的生活。
个体是社会中的一员
在第二章,我已经解释了为何只能通过个体的生活环境评价他们的性格,以及如何评价特定行为对世界的影响。在这里,“特定行为”包括个体对世界的计划和对环境、生活问题的看法——包括工作、友情和日常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婴儿早期留下的林林总总的印象将对个体造成终生的影响。我们甚至还能根据出生几个月婴儿的行为预测儿童的成长。我们不可能混淆已经出生数月婴儿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行为模式已经确立,而且这种模式随着岁数增长变得更为清晰。此后,他们的行为模式将不会发生大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智日益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证实“儿童社会感是天生的”这一观点的最早证据体现在儿童对爱抚的渴望上,这种渴望使儿童主动亲近成人。儿童的爱通常都指向他人,而不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指向自己。这种情感需求在不同儿童的身上表现不同,而且它的强度容易发生变化,可以随行为波动。对两岁以上的儿童来讲,这种不同可能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只有在儿童精神发生最严重的病态退化时,他们才会丧失已经根深蒂固的社会感。在人的一生中,这种社会感不断发生变化、被歪曲,逐渐变得清楚,被放大或扩充,直至它遇到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以及广泛意义上的“家庭”——国家和全人类。它还可能突破这些藩篱,寄托在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和全宇宙上。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将个体看作社会的一员。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理解人类行为的强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