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义与利的千古辩论
-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 赵一
- 11798字
- 2017-06-01 13:43:36
人生就是围绕着利进行的圆周运动
自古关于“利”的成语很多,例如追名逐利、见利忘义、利欲熏心。提到这个“利”字,似乎所有君子将它看作一块烫手山芋,不敢明着去招惹,可是有几人仔细想过,究竟什么是利?
南怀瑾先生这样说:“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事,当在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中,能够产生‘利用安身’的功能效果,那么它就具有‘利用安身’的价值;也就是在当用、该用、要用、可用、适用、值得用的条件下,那么对这人、或事、或物来说,就构成了价值;也就是对这人、或事、或物的利。”
讲得明白些,就是人生在世,怎能不讲利?人类文化思想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生的艺术等等,这些都是以求利为目的。如果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乎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依然是为了成仙成佛,这何尝不是求利?
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义与利这千古一辩。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于是遭遇了这句问话:“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头儿,你能为我们国家谋什么利益吗?孟子听后,没有拍案而起,针锋相对,而是颇有风度、庄重地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大王您何必只图目前的利益?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按照孟子的说法,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可见,人们追求有用或没用的东西都是利,只不过有大利、小利之分而已。
人与人的追求不同,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对自己产生“利用安身”的价值的东西也不同。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得之,心满意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得之,心中无憾;有的人求无上智慧,得之,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得之,甚为欢喜;有的人求名扬四海,得之,风光无限;有的人求家财万贯,得之,幸福无比。然而,无论是求喜求乐还是求名求财,说穿了,求的还是一个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以他那高洁的品质和优美的诗句,留香于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天空。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为世人传诵。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任职八十一天时,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来彭泽检查公务,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如果遇到不服从命令的人就会栽赃陷害,所以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这次,督邮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命令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打算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时候,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说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完,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世人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作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悠然处世的典范。殊不知,他去除名利的束缚,求来的却是另一种利,这对陶渊明来说也许是一种大利,因此在面临选择时,他毅然抛弃了世人所向往的官阶财富,选择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以保有心灵的宁静,保持心中那份做人的崇高感。
古今中外,像陶渊明这样为求大利益而抛弃小名利的人还有很多,例如富可敌国的范蠡,更是在身居高位、家财万贯时毅然弃之,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在勾践灭掉吴国后,辅佐勾践二十余年的功臣范蠡却上书请辞,他对勾践说:“过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勾践十分不解,劝他说:“你历经辛苦,难道不想有快乐的一天吗?现在你功高位尊,无所忧患,正是尽享富贵的时候,为何轻言放弃呢?”
范蠡搪塞掩饰,不肯正面回答。后来他对家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
他的家人不相信他的推断,都劝他不要在功成名就之时离开。
但范蠡自信无失,他长叹道:“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一生的生死福祸。若为贪念所系,不加约束,祸发之日再想收手,就为时已晚了。”
于是,他带着家人从海路逃到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耕田,再创家业。
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经营有方,加之苦心不懈,没多久,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富甲一方。齐王听说了他的才能,深以为奇,便任他为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殊荣,范蠡的想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忧心地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了。至此若不思退,不用理智制止放纵之念,凶险马上就会降临。”
于是,他退回了相印,决定散尽家财远走,他的家人苦劝不止,又说:“有官不做,我们无话可说,可散尽家财就不可理喻了。这是我们辛劳所得,不贪不占,为何要白白送给别人呢?”
范蠡开口说:“官高招怨,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若只取不施,为富不仁,钱财再多也无益,不如放弃!”
他把家财分给好友和乡亲,自带一些珍宝来到陶邑,隐居下来。
初到陶邑,范蠡自觉无比快乐自在。时间一长,他不甘清闲,又思治业大计。他的家人心有怨气地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不珍惜,认为钱财无用,今日何必再提此事?钱财有那么好赚吗?”
范蠡轻松一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
范蠡在陶邑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范蠡的经商谋略也是超群的,他采用“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的方法,买贱卖贵,有进有止,遵循“积贮之理”,没用多久就又积聚了巨万资财,成了当地首富。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周济贫困的乡党故旧,为此他解释说:“在我看来,经商是一种乐趣,在求取金钱上不该贪得无厌。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过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此中真谛非守财者所能悟出。它让人受益无穷啊!”
这位“三聚三散”的越王臣可谓是不追名逐利的典范,清代诗人徐公修也曾写诗赞道:“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范蠡真的是不求利吗?其实不然,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前,写了一封信给越国大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述,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后遭越王勾践猜忌,自刎而死。同为越国重臣,一功成身退而生,一身在高位而死。这让我们看出了范蠡的大智慧,即知道如何保全自己,这不也是一种利吗?生命,难道不是人生的大利?
其实综观人的一生,人们都在围绕着“利”这个圆心,不停地做着圆周运动,追求的东西多,这个圆就大一些,人也就跑得累一些;追求的东西少,圆就小一些,自会轻松不少,但无论如何,这个圆总是存在。难怪司马迁在自己的巨著中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这一叹,固有对世人追逐现实名利的无奈,却也说明了人生天地间,利用安身的道理。
舍私利求大义,活出人生极致
虎啸深山,龙潜海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万物都有它的极致之美。人生亦然,也有自己的极致。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如流星滑过,但短暂不是放弃的理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
怎么样才算拓展生命的宽度,活出人生的极致?以下故事可以告诉你。
秦朝末年,韩信发兵袭齐。齐军败退,齐将田横悲愤交加,为图复国之计,自立为王,率部属五百余人隐入海岛(即今田横岛)。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为消灭各地残余反抗势力,刘邦派遣使者来岛招降:“田横来,大者王,小者封侯,不来则举兵加诛。”面对刘邦的召见,田横出于“国家危亡,利民至上”的思想,为保全五百余名部属性命,毅然带着两名随从前往洛阳朝见刘邦。行至洛阳三十里外的尸乡时(今河南偃师市西),田横获悉刘邦召见自己的目的旨在“斩头一观”,他就愤然对随从说:“当初我和刘邦都想干一番大事业,如今一个贵为天子,一个却要做臣子,我忍辱负重只不过是想保全五百余人的性命。刘邦见我,无非是想看我的面貌,此地离洛阳三十里,若拿着我的人头快马飞驰去见刘邦,面貌还不会变。”言外之意是:我死了,刘邦会认为岛上群龙无首,五百余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说完,不顾随从再三跪求,遥拜齐国山河,悲歌:“大义载天,守信覆地,人生遗适志耳。”慨然横刀自刎。田横自杀后,两随从急将田横之首送至洛阳,刘邦看到田横能为五百余人自杀,感动落泪说:“竟有此事,一介平民,兄弟三人前仆后继为齐王,这能说不是贤德仁义之人吗?”遂派两千禁军,以王的级别礼葬田横于河南偃师,并封田横的两随从为都尉。两随从不为官位所动,埋葬田横后,随即在其墓旁挖坑自尽。留岛的五百余名兵士听说田横自杀后,深感“士为知己者死”,田横为保全属下性命而去洛阳,他们为表达对田横的忠义之心,遂集体挥刀自刎。
田横为民谋利殚精竭虑,捍卫国家坚贞不屈,大义载天守信覆地,舍生取义甘抛头颅的大无畏精神,真乃大英雄也!对田横的评价,司马迁曾说:“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唐朝的韩愈也这样说过:“自古死者非一,夫子(田横)至今有耿光。”像田横这样的人,算是活出了人生的极致。
这正是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的道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生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只有将义定义为“人生大利”的人,才可能成为真君子、伟丈夫。
孟子不仅仅用这条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还以之教化君王,他一直和梁惠王强调“亦有仁义而已矣”,只要有仁义就够了。主张行仁由义,极力宣扬仁义的美德。南怀瑾先生认为,孟子所说的这种仁义之道,即是人生的大利。不管是多么伟大的义理,都是力行于义,才能有利于成为君子,才能够活出人生的极致。
活出极致,就是融个人之“小我”于社会之“大我”中。中国古代向来不缺这种舍生取义、将人生活到极致的人。战国时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就是传颂千古的美谈。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不畏秦国的强权,甘冒生命危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和氏璧”完璧归赵,使赵王免于受辱。归国后,他因功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是赵国大将,自认对赵国劳苦功高,不甘屈居蔺相如之下,愤慨之情溢于言表,数次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以容忍谦让的态度对待他,终使廉颇愧疚悔悟,负荆请罪,二人遂成为至交。
蔺相如的这种处世态度,是基于国家的利益,他这种“大我”的胸怀,诠释了活出极致的内涵——舍私利求大义。
和平年代,很难遇到田横为五百余士而牺牲自我的考验,也不会有太多人遇到廉颇和蔺相如为国家大利,最后将相和的和谐场面。但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可以渐行渐远,精神却不能忘。在人生路上,修身养性,反躬自省,多行仁义,君子之名成矣,人生大利存焉。
人生在世,大义为先,舍己为公,舍生忘死,都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得贪婪,高枕无忧;舍得名利,乐得清静;舍得自我,活出极致。
君子争义,小人争利
南怀瑾先生曾经针对孟子的际遇心生感慨道:“千古以来,政治上的倾轧,都是如此。小人与小人之争,是为了权势利害;君子与君子之争,则是为了思想意见不同。历史的成败关键,往往就种因于此。古今中外,都跳不出这个圈子,深为可叹!”
为何有此一说?这是因为南怀瑾先生分析孟子在齐国时,齐宣王左右反对孟子的人很多,甚至怀疑主张“不治而议论”的稷下先生们以及推行合纵计划的苏秦方面的人,孟尝君的门下客,都有可能向齐宣王进谗言,诬陷孟子。从孟子强调“国人皆曰可杀”的话,可见他们攻击孟子,几乎到了非去之而不甘心的程度。
自古以来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断与事例不胜枚举,其中以孔子的说法最为精妙。在《论语》中,孔子有多处细论君子和小人的哲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把君子与小人各自的特征以及二者的不同说得相当到位,后世人只要悟透这些,就可以把握住君子与小人的本质了。
其实,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很像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之论的白话版,就因为君子坦荡荡,且“喻于义”“和而不同”,所以君子之间只有思想和世界观的不同,而无私利的纷争。小人正相反,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眼前的蝇头小利,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秦始皇死后,权臣赵高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他们都是胡亥的心腹,但是这两个阴谋家很快就产生了矛盾,赵高决定彻底铲除李斯。
赵高是胡亥的近臣,具有安排其他臣子觐见皇上的特权,于是他利用这一特权开始行动。他首先告诉李斯,皇上(秦二世)现在大造宫殿,民不聊生,你身为丞相应该劝谏。李斯非常认同,但表示这种触碰龙鳞的话不能在公开场合说。赵高称会给他安排单独觐见的机会。于是,只要秦二世在后宫饮酒作乐、斗鸡斗狗的时候,赵高就会马上通知李斯说皇上目前有空,你可以来参奏。这样几次,小皇帝认为李斯别的时候从不来进谏,偏偏在自己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来,是故意卖老欺负自己,非常气愤。
赵高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在秦二世面前开始诬陷李斯。当然,他诬陷的内容绝对能打动小皇帝,即诬陷李斯的威望高于皇帝,国人只知道丞相而不尊敬皇帝,又诬陷李斯大儿子时任蜀中太守的李由谋反。结果胡亥中计,诛灭了李斯三族。
几年之后,刘邦、项羽兵临咸阳,赵高为了保命,对秦二世下了毒手,子婴即位后将赵高杀死,并夷其三族。
李斯妒杀韩非,与赵高合谋害死秦始皇,真乃小人也。他与赵高为权力而谋,最后死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正是小人之争的一个写照。
君子和君子、君子和小人、小人和小人之间的交往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纷争也大相径庭。而君子之争,展现出了其坦荡的一面。
司马光比王安石长两岁,二人都曾在包拯手下为官。两人才华横溢,且相互仰慕,一度是好友。两个人同升翰林学士的时候,同样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因政见不同而渐渐开始争吵、疏远,最后决裂。由于当时官吏过多,俸禄颇高,整个大宋的国家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出于对国家财政的考虑,宋神宗大胆起用在地方享有盛誉、干脆果断且深知百姓疾苦的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让他主管变革事宜。王安石一上任,立即显出了他非凡的行政才能和魄力,对旧有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王安石确立的新制度一出台,立即受到以司马光、文彦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正直文人的强烈反对。其实,司马光反对的并不是王安石变法,而是他急功近利的改革方式。司马光认为改革必须循序渐进,稳妥进行,而不能要求立竿见影,不然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司马光与当时身居高位的王安石政见不同,曾有很多人劝他弹劾王安石,司马光却一口回绝了他们,他认为王安石变法没有任何私利,没必要这样做。面对身为副宰相的王安石的如日中天,司马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退让,回家开始了那场令世人惊叹的浩瀚之举,历经十数年的光阴,终于写出了皇皇巨著《资治通鉴》。
多年后,王安石宰相之职被免,告老还乡。一向支持王安石的神宗皇帝在继续施行了近十年的新法之后驾崩,10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时年66岁的司马光被召回开封,出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地起用旧臣,恢复原有制度。尽管其在政治上全盘否定了王安石,可在王安石死后,他仍然吩咐手下要妥善安排王安石的安葬事宜,由此可见其作为君子的坦荡之处。而且他在所著的《资治通鉴》中将社会对王安石的偏颇之言给予了正名,他说世人都说王安石奸诈,其实这是过分之言。
司马光和王安石大有英雄相惜之情,只是他们思想主张不同,没有办法站在一个战壕内,但他们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受人景仰与崇拜,也为后人留下一段君子之争的佳话。
君子争义,小人争利。因此古往今来,用人者、成就大事者,都懂得在无害大局的情况下满足各种人的利益要求,从而获得人心,获得人才。古代谋略家黄石公说:“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意思是说,贪利的可以给他丰厚的收入,想立功的可以让他去冲锋陷阵,有隐私的要替他隐瞒,有谋略的要对他亲近信任。曾国藩则说得更加直截了当:武人给钱,文人给名。以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是做争义的君子,还是争利的小人,按照正常的道德标准,其答案不言而喻。
伪君子的暗箭难防,真小人的明枪不易躲
中国几千年来奉行的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然而南怀瑾先生指出:仁义的确是一种好德行,但是这种德行用久了,便会成为人们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
道家思想对仁义持批判的态度,其原因就在于此。他们并不是否定道德观念,而是从反面论证。老子曾说,道德颓废,才有礼仪之说。庄子也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为何有此一说?因为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的征伐口号,大体上也都是标榜仁义,而实际上并不是真行仁义,只是利用仁义的美名,以达到争权夺利的目的。
这些以仁义为幌子而图谋自身利益的人,就是所谓的伪君子。与令人憎恨的小人颇有不同,小人行事,众人已知其邪,故能防范;然而伪君子者,口蜜腹剑,满腹经纶与道理,事事讲得条条有理,但做起事来却违背良心,本以为他光明坦荡,却在不知不觉中,坠其陷阱,受尽欺骗和侮辱。
王莽乃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因此王凤去世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公元6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从居摄二年(7年)翟义起兵反对王莽开始,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称帝。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位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做皇帝的先河。
后来复古改制,进行改革,但由于贵族、豪强破坏,改制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使阶级矛盾激化。他又对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细,终于在公元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王莽也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说得最为精彩: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啊,伪君子就是这样,表面满嘴仁义道德,暗地里却任意妄为。
伪君子是阴险的道德家,说着言不由衷的谎话,干着欺世盗名的勾当。他们有蜜糖般的谎言,有处心积虑的幌子以及儒雅的外表和夸张的表情。他们有慢条斯理的言辞、文绉绉的腔调,甚至连举止都是做作的。而真小人就是小人,表面和内在都很小人。真小人是灵魂丑恶的家伙,在道德舆论即将毁损、崩塌时疯狂地叫嚣,呼吁大家和他一样尊奉自私、残忍和不择手段,以便给道德舆论致命一击。小人们用他们的肮脏,摆开了一个比世界上任何真正的战场都令人恐怖的混乱方阵,使最勇猛的斗士都只能退避三舍。
提到伪君子和真小人,让人想到金庸的《笑傲江湖》,其中那表面温、良、恭、俭、让的岳不群,算是谦谦君子的典范,可是一部葵花宝典,便把他所有的伪装撕破,最后男不男、女不女,与之前的君子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真是绝大的讽刺;而与之相对的真小人要算任我行了,从他的名字上已经能够感受到天下任我驰骋、管他仁义道德的意味。
俗语说: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其实,伪君子与真小人都十分可怕,柏杨先生曾对两者有一精妙论述:“伪君子”有时被逼到墙角,他的良心还有萌芽可能,“真小人”则根本没有墙角。圣洁的理念,可能使“伪君子”醒悟,却不可能使“真小人”醒悟。“伪君子”有所顾忌,所以才伪;而“真小人”则挑明了“我是无耻之徒”,便无所不为,无恶不作。
伪君子令人如沐春风,使你舒服而无提防,正是暗箭难防;而明枪也不易躲,真小人恶人恶语,无所顾忌,一招接一招,说不定哪招就致命。
做人,须防真小人,也须防伪君子。
人性的弱点:难以挣脱的蝇头小利
一战期间,在一次战役中,一座小城被摧毁了,人们四处逃难,这里成了一座空城。某一天,正在赶路的一位农夫和一位商人来到这座小城,他们想大概有值钱的东西,于是开始在街上搜寻。果然,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背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
走了一会儿,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餐具,于是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然天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地摔倒在泥泞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变得富足起来。
有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可能听听也就罢了,不愿做深入思考。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人以及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在做着故事中的商人所做的傻事?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已是夕阳红。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为蝇头小利算来算去,终究一事无成,如一粒尘土来到世间,庸碌过后,仍旧是尘归尘?他到来那刻,世界似乎在打盹,没有被他激起一点涟漪。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指出的,一个唯眼前小利是图的人,必将失去大利。孔子有云: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正是此道理也。
其实见小利而心动是人性的一个普遍弱点,普通人如此,一国之君也难以超脱。针对梁惠王的求利心理,孟子在说完“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句话后,进一步阐述道:“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这就是说,如果人人都像梁惠王一样,怀着谋国的居心,急功近利,那么,上行下效,那些在高位的大臣、卿大夫们,也只求顾全自己的家族利益;一般的国民,也就只为自己身家的利益打算。这种观念发展下去,一定会使全国上下各个阶层都变得以利害为生活的重心,造成“当利不让”的风气,这样的话,国家就太危险了。其实,孟子是在劝说梁惠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为天下、为千秋万代的大利着想。结果,梁惠王根本听不进孟子的话,他还在做着扩张领土的春秋大梦!可见,超越小利的诱惑是人生一大难事。
元代的一位文人曾作《正宫·醉太平》:“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显而易见,这是讥讽贪小利者,其刻画真是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也许有夸张之嫌,但也足以引人思考。
做人,千万不可被小利蒙蔽了双眼,须将眼光放长远,方能成就大事业。
冯驩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傲食客,因为饭桌无鱼,便弹铗而歌。后来,他被孟尝君的诚意与谦逊所感动,终于为其利益奔走。
有一次,孟尝君想从门下宾客中选人代他到薛邑(孟尝君的封邑)收债,冯驩主动申请前往。孟尝君很高兴,便同意了。冯驩收拾停当之后,向孟尝君辞行,并请示:“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孟尝君顺口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
冯驩驱车来到薛邑,他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给负债诸人,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
冯驩随即返回,一大早就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没料到他回来得这么快,半信半疑地问:“债都收完了吗?”冯驩答:“收完了。”“那你给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又问。冯驩不慌不忙地答:“您让我看看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宝,数不清的牛马牲畜,美女也很多,缺少的只有‘义’,因此我为您买‘义’回来了。”孟尝君不知其所云,忙问“买义”是什么意思。冯驩就把债款赐薛民的事说了,并补充说:“您以薛为封邑,却对那里的百姓像商人一样盘剥刻薄,我假传您的命令,免除了他们所有的欠债,并把债券都烧了。”孟尝君听罢心里很不高兴,只得悻悻地说:“算了吧!”
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被新即位的齐王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邑。往日的门客都各自逃散了,只有冯驩还跟着他。当车子距薛邑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驩说:“先生为我买的‘义’,我今天终于看见了!”
冯驩焚债券买“义”,此举确实高明。这也印证了他的大智谋与眼光。他没有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而是从长远出发,孟尝君作为战国的四公子之一,在这一点上比起冯驩来,也略逊一筹。
急功近利带来的往往是目光的短浅、思考的匮乏,以小利而大喜,以小失而大悲,甚至是因小利而亡命。要想摆脱小利的诱惑,不懈地去追求大利,其实是很困难的,这需要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能够不断地战胜自我,为了心中的目标执着前行。
最大的自私是无私
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仁义,就是南怀瑾先生理解的大利。在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互相征伐,社会动乱。如果有一个国家,真的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最高原则,运用在内政外交上,那么最后的胜利,就必定属于这个国家。
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自私和无私其实都是人的本性,它们并不是绝对矛盾的,当人们仅仅相信一者时,行为准则就会出现误差,因此可以说:单纯的自私与单纯的无私都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当一个社会将自私和无私对立起来建立道德评判标准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人们抛弃这种道德,变得彻底自私自利,这种人一般结局会很痛苦;要么人们痛苦地遵守这种道德,善良、无私,这种人一般也会很痛苦。自始至终都坚持自私或者无私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人在经历了痛苦的无私过程后会蜕变成自私的人,到最后也仍然要承受自私的苦果。因此可以说,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春秋晋平公时期,南阳缺一个地方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做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的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让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时隔千年,祁黄羊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那么姑且按照孔子的说法,将他树立为大公无私的典型。其实,他的大公无私何尝不包含着让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大私心呢?只是这种“大私心”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会拥有,普通人谁能做到如此高风亮节?在此存一疑问!
按照自私与无私的关系,人们可以看到,在满足自己本身欲望的同时,再去要求无私才是一种符合人性的道德标准,才能将无私这种道德标准更好地贯彻下去。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着,突然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他听到旁边的人说:“这个盲人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赶路!”
僧人被这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很迷惑,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哇!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撞过?”
僧人说:“有哇,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撞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撞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盲人的灯笼在无私地为他人指路的同时,也使自己免于被撞的危险。
因此,要使自己名贵的花卉不失本色,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同样名贵的花。心灵无私是保持高贵的唯一秘诀,也是营造仁爱氛围的唯一方法。爱默生曾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人不帮助自己的。”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一个自私的人注定会伤害到自己,而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反而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将自私从你的心里赶走,你的心中就会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