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史
  • 朱长文
  • 630字
  • 2021-03-23 15:21:34

孔子

孔子生周之季〔1〕,逢鲁之乱,辙环天下〔2〕而不遇于世。当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3〕摄相事。齐人闻而惧,谋间鲁以疏孔子,于是盛饰女乐,以遗鲁君。时季桓子专政,亦不悦孔子之用也,乃受女乐,君臣游观,三日不朝。孔子以谓鲁君臣之志荒不在于治,不足与有为,遂去之他邦,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然犹裴回〔4〕不忍去,复回望鲁国,而龟山蔽之,乃叹曰:“季氏之蔽吾君,犹龟山之蔽鲁也。”故作《龟山操》。其辞有云:“无斧无柯〔5〕,奈龟山何?”斧以喻断,柯以喻柄,无断割之柄则不能去季氏也。

自鲁适〔6〕卫,过曹、郑,遂至陈,久之复适卫。既不得用,将西见赵简子〔7〕,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矣夫?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刳胎杀夭〔8〕则麒麟不至,竭泽涸鱼则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乃还,息乎陬〔9〕乡,作《陬操》以哀之。《陬操》者,盖《琴操》所谓《将归》也。其辞曰:“秋水深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和,归来归来归为期。”秋水深者,险难也;风扬波者,威暴也;船楫颠倒者,行不以道也。遭时如此,不归何以哉?又曰:“周道衰微,礼乐陵迟〔10〕。文武既坠〔11〕,吾将焉师。周游天下,靡邦可依。凤鸟不识,珍宝枭鸱〔12〕。眷然顾之,惨焉心悲。巾车〔13〕命驾,将适唐都。黄河洋洋,攸攸〔14〕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伤予道穷,哀彼无辜。翱翔于卫,复我旧庐。从吾所好,其乐只且〔15〕。”

█〔清〕周鲁 五知斋琴谱之仲尼式

孔子琴。长三尺六寸四分,用周尺也。琴制惟仲尼列子二琴,类太古。宜千百世也。——《五知斋琴谱》

及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讲诵弦歌不辍。后自卫反〔16〕鲁,过隐谷,有幽兰独茂,子喟然曰:“兰,香草也,而与众卉为伍,如圣贤伦于鄙夫也。”乃作《猗兰操》,其辞有云:“如何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岛无所之处。”感愤之深切也。又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17〕。仁道则迩〔18〕,求之若远。遂迷下复,自婴屯蹇〔19〕。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20〕其高,梁甫〔21〕回连。枳棘充路,陟〔22〕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23〕潺湲。”

孔子去鲁凡十四岁而后归鲁,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复求仕,于是删《诗》、定《书》、论《礼》、正《乐》、作《春秋》、赞《易》道,而六经之道灿然大备矣。其删《诗》三百也,孔子皆弦歌之,合于雅而后取也。庄子云:“孔子游乎缁帷〔24〕之林,休坐乎杏坛〔25〕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此因夫子之好琴而寓言也。孔子以鲁哀公六年〔26〕四月己丑卒,年七十三。

余尝读《龟山》之辞而哀至圣之不得位,听《将归》之歌而伤浊世之多险难,闻《猗兰》之名而叹盛德之不遇时也。然则使孔子见用,则鲁将复兴乎?曰:“夫子之为司寇也,外沮〔27〕齐侯以壮邦君之威,内堕三都〔28〕以削大夫之势,可谓勇于有为矣。使其得志之久,则将兴鲁尊周以复文武之治。”故曰:“如有用我者,三年有成。”岂过论哉?

【注释】

〔1〕季:一个朝代的末期。

〔2〕辙环天下:乘车环游天下,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3〕大司寇:先秦官职,西周始置,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

〔4〕裴回:同“徘徊”,来回走动。

〔5〕柯:斧子的柄。

〔6〕适:往,归向。

〔7〕赵简子:原名赵鞅,春秋时晋国赵氏的领袖,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8〕刳胎杀夭:剖腹取胎,杀害幼兽,指凶残不义。

〔9〕陬: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县东南,孔子的家乡。

〔10〕陵迟:趋渐衰败。

〔11〕坠:同“隳”,毁坏,崩毁。

〔12〕枭鸱:古书上指鹞鹰,即猫头鹰,旧时误以为恶鸟,喻为恶人。

〔13〕巾车:装设帷幔的车子。

〔14〕攸攸:水流状。

〔15〕只且: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16〕反:通“返”。

〔17〕峛崺其阪:峛崺,即逦迤,连绵不断貌。阪,山间小道。

〔18〕迩:近。

〔19〕自婴屯蹇:艰难困苦,不顺利。婴,缠绕。屯蹇,《易经》中的两个卦名,都有艰难困苦的意思。

〔20〕郁确:很高的样子。

〔21〕梁甫:又作梁父,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

〔22〕陟:登高。

〔23〕涕霣:流泪。霣,通“陨”,降,落下。

〔24〕缁帷:形容林木繁茂。

〔25〕杏坛:传为孔子聚徒讲学处,泛指授徒讲学的场所。

〔26〕鲁哀公六年:历史资料多见记载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

〔27〕沮:阻止。

〔28〕三都:三座都城,即季孙之费(今山东费县)、孟孙之成(今山东宁阳)、叔孙之郈(今山东东平)。

█〔宋〕仲尼式古琴

【译文】

█〔明〕仇英 孔子圣迹图之空中奏乐图

孔子生于春秋时期,适逢鲁国政乱,乘车周游列国却怀才不遇。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任大司寇一职而行宰相之职。齐国人听说后很恐惧,谋划离间鲁国以疏远孔子,于是准备了一些浓妆艳抹的歌舞伎进献给鲁国国君。当时季桓子当政,他也不喜欢孔子被重用,就接受了齐国的歌舞伎,君臣以巡视之名前去观看,以致三日不上早朝。孔子认为鲁国君臣的志向被荒废,不在于治国,和他们在一起难以有所作为,于是离开鲁国前往他国,并唱道:“那些妇人的口舌,可以让贤人出走;那些妇人的口舌,可以让国家败亡。我还是优哉游哉地闲逛,了此余生吧。”孔子依旧徘徊着不忍离去,又回望鲁国,却被龟山遮挡,于是叹息说:“季氏蒙蔽我国君王,就像这龟山遮挡了鲁国啊。”于是作《龟山操》。歌里说:“手无斧柯,我能拿龟山怎么样呢?”“斧”比喻裁断,“柯”比喻权力,没有裁断的权力就不能铲除季氏。

█〔明〕仇英 孔子圣迹图之围匡图

孔子从鲁国去卫国,经曹国、郑国到达陈国,许久之后又回到卫国。不被卫国重用,就想西去晋国拜见赵简子,却听到了窦鸣犊、舜华的死讯。于是站在黄河边叹息说:“壮美啊,黄河!浩浩荡荡啊!我孔丘时运不济,不能渡河,是命中注定的啊!窦明犊和舜华都是晋国的贤能大夫。剖腹取胎,杀死幼兽,麒麟就不会来到郊野;竭泽而渔,一网打尽,蛟龙就不会游来调和阴阳;捣毁巢窠,打碎鸟蛋,凤凰就不会飞翔前来。什么缘故呢?因为君子忌讳伤害他的同类啊。”于是返回陬乡,撰作了《陬操》的琴曲来哀悼被害的晋国大夫。《陬操》,大概就是《琴操》里所说的《将归操》。歌辞说:“秋水深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和,归来归来归为期。”“秋水深”,表示道路艰难;“风扬波”,是说强权暴虐;“船楫颠倒”,比喻不正之道。遭逢乱世,不归隐又能如何呢?又说:“周道衰微,礼乐陵迟。文武既坠,吾将焉师。周游天下,靡邦可依。凤鸟不识,珍宝枭鸱。眷然顾之,惨焉心悲。巾车命驾,将适唐都。黄河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伤予道穷,哀彼无辜。翱翔于卫,复我旧庐。从吾所好,其乐只且。”

后来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讲学诵读弹琴不断。此后,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路过一座隐秘的山谷,见到幽兰独自盛开,孔子喟然说:“兰花是香草,却与这么多杂草长在一起,恰如圣人沦落于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群中一样。”于是作《猗兰操》,歌辞说:“如何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岛无所之处。”感伤悲愤如此深切!又作《丘陵之歌》,歌辞说:“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则迩,求之若远。遂迷下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孔子离开鲁国长达十四年之后又回到鲁国,但鲁国始终没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追求仕途,便删简《诗经》、编订《尚书》、论证《礼记》、校正《乐经》、撰作《春秋》、完善《易经》,“六经”之道由此完备,光彩夺目。删简的《诗经》三百首,孔子都用琴弦弹奏,和于乐歌才会取用。庄子说:“孔子周游,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吟唱。曲子尚未奏一半,有位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大概是寄托喻指孔子喜好弹琴吧。孔子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四月十一日,享年七十三岁。

我曾拜读《龟山操》的歌辞哀叹至圣的孔子不得其位,听《将归操》的歌辞感伤乱世艰难,听《猗兰操》感叹孔子盛德却生不逢时。如果孔子被重用,鲁国就会复兴吗?答:“孔子作为司寇,对外遏制齐侯以壮鲁国国君之威,对内毁三都以削弱大夫势力,可以说是勇于作为。如果让孔子长期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鲁国必定兴旺,尊崇周天子,以恢复周朝的文治武功。”所以孔子说“谁如果重用我,三年就可以功成”,这难道是夸大之辞吗?

【延伸阅读】

关于孔子所作几首琴曲,东汉蔡邕《琴操》均有详细解释。


《龟山操》者,孔子所作也。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当此之时,季氏专政,上僭天子,下畔(叛)大夫,圣贤斥逐,谗邪满朝。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鲁有龟山蔽之,辟(譬)季氏于龟山,托势位于斧柯。季氏专政,犹龟山蔽鲁也。伤政道之凌迟,闵(悯)百姓不能其所,欲诛季氏而力不能,于是援琴而歌云:“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将归操》者,孔子之所作也。赵简子循执玉帛,以聘孔子。孔子将往,未至,渡狄水,闻赵杀其贤大夫窦鸣犊,喟然而叹之曰:“夫赵之所以治者,鸣犊之力也。杀鸣犊而聘余,何丘之往也?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皇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于是援琴而鼓之云:“翱翔于卫,复我旧居;从吾所好,其乐只且。”


《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明〕孔兴诱 琴苑心传全编之岐山操

【名家杂论】

先秦时期,除了专业琴人,业余弹琴者亦不在少数,文人奏琴与专业琴人不同,他们弹琴并不为谋生,而是作为自我娱悦、修养身心、寄托理想的方式。

孔子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奠基人,也是春秋时文人琴人的代表之一。孔子非常重视乐的社会作用和教化作用。孔子的人生理想与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是实现这种人生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

█〔明〕仇英 孔子圣迹图之在齐闻韶图

孔子喜欢弹琴,曾学琴于师襄,他习琴作曲的故事,以及他对琴道的理解,都是琴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猗兰操》是孔子所创琴歌中最著名的一首。孔子志向高远,周游列国却始终未遇伯乐明君,自卫返鲁途中,见山谷兰花并杂草丛生,心中感叹,停车取琴,奏唱《猗兰操》,以抒胸中不得志之块垒。后代统治者多引此曲,以明贤君礼贤下士。例如,唐初李世民曾有《芳兰》诗云:“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孔子终生入世救世,但是《猗兰操》只为王者而香,却是超凡脱俗。

█〔明〕仇英 孔子圣迹图之齐人归女乐图

《将归操》叙述了孔子未遇明君时,宁可“从吾所好,其乐只且”,成为后世怀才不遇者所钟爱的琴曲。宋代诗人王令终生不仕,年二十八逝,却是一位懂琴通琴之人,他曾写过一首《陬操》诗:“行曷为兮天下,老吾身而不归。人固舍吾而弗从,吾安得徇人而从之。昔所闻其是兮,今也见之则非。嗟若人之弗类,尚何足以与为。彼天下之皆然,嗟予去此而从谁。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

《龟山操》则表现了孔子面对国君荒政却无能为力的感慨。孔子五十六岁那年是一生中少有的得志之时,“摄行相事”使鲁国大振,却致齐国忧之,离间鲁君沉湎声色女乐。孔子对此深为担忧,又无从劝谏,只有望着龟山援琴而歌,凄然长叹。韩愈为此操所作歌辞亦怀忧愤之情:“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明〕仇英 孔子圣迹图之学琴师襄图

孔子在鲁国听到《韶》乐,为之“三月不知肉味”,并提出了音乐审美标准,即“尽善尽美”。古琴中有一种“仲尼式”,简洁和谐,为人钟爱。后人景仰孔夫子,以其字“仲尼”命名,是儒家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