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情绪和被怀疑的情绪

要想区分这两种情绪,就需要在前期做一系列的工作:了解当事人的性格,以便知道他的做事方式,减少偏见;了解当事人的情绪特点,以便知道他说谎时的情绪和被怀疑时的情绪都有什么不同。当然,情绪特点多数也是建立在性格之上的。

 

自信或自负的人,在受到怀疑的时候,通常不会感到害怕或愧疚。性格懦弱的人在受到怀疑的时候,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这是担心自己被冤枉的缘故,不过不会有生气和愧疚的情绪。曾经做过错事,并一直为此后悔的人,因为一件不是他做的事情被怀疑时,会刺激原本就有的罪恶感,不过不会有生气、害怕、痛苦等情绪。这些情况,在抓谎的过程中要注意甄别。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当事人被怀疑后是否会表现出一些跟说谎类似的情绪,也要看当事人和抓谎人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这种状况。

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非常好,父亲从来没有冤枉过儿子,也从来没有随便处罚过儿子。儿子因此十分信任父亲,他知道父亲不会让自己蒙冤。所以儿子在受到怀疑的时候,不会在父亲面前表现出害怕、紧张、失望,因为他坚信父亲不会冤枉自己。

如果父亲从前不止一次冤枉过儿子,那么儿子在受到怀疑的时候,即便是冤枉的,也会感到害怕,害怕像从前那样被无辜责罚。

还有一种情况,儿子从前犯过错误,撒过谎,毁了在父亲心里的完美形象。那么事情即使不是他做的,在受到父亲怀疑的时候儿子也会有恐惧感,害怕父亲不信任他。

倘若不能排除这些情绪,那么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要想将说谎者的情绪和诚实者的情绪区分开,必然要经历一番认真调查,要知道他在说谎时的表现和被怀疑时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这是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抓谎人和当事人关系很好,之前也没有出现过冤枉和被冤枉的先例,他们之间的信任度应该很深。那么抓谎人会对当事人说谎时的情绪特征了如指掌,而当事人在被怀疑时的情绪特征也较为纯粹,最后结果也就容易判断得出。

还是那句老话,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谎结果,先要了解当事人的性格、做事风格、情绪特征,排除偏见,然后结合微表情、肢体语言、口误、激烈言辞四个线索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