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中医:首届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作品集(第二辑)
- 张立军
- 2486字
- 2024-12-21 05:34:40
问中医几度秋凉
编著者:艾宁
ISBN:978-7-80231-561-7
内容简介:一个中医世家“叛逆者”的自述!继刘力红《思考中医》之后又一部思考中医、感悟人生难得的佳作!本书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一路写来,有中医的神奇、有中医的道理、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有人生的智慧、有豁达的胸襟、有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东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时世大医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初时我是不喜西医的。
高考报专业时明码实价标着的是中医临床专业,怎么课程表上都是生化、免疫、药理、病理?明明一边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一边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怎么可以兼容并存?面对同一疾病,中医生拿着化验单,还辨得了虚实寒热?
然而,当今时代,各大医院里,病人们人手一大沓检验单,千方百计要让上面的检测结果达到正常指标。验血、验尿、CT、核共振,“要死也死得明明白白”。西方医学的来势汹汹,且形势一片大好,成为很多中国人患病时的第一选择。
这让我感到迷茫和不安。
怀着精诚济世之心的我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为接受的是纯粹的中医文化经典教育,一心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孙思邈口中的“苍生大医”。
可惜,这不是古代,我不是医学世家中成长的叶天士,也不是时疫爆发环境中的张机,更没有近代很多名老中医拜师学艺的契机。我心中思虑,在大学这种大班教育的环境下,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代同步的好中医?古人的学习条件与我截然不同,我翻遍了历代名医传记和名中医成长之路也找不到让我心动的答案。
幸而,偶然翻开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首篇对其母亲行医的记述便震撼我心,不由得被深深吸引。通篇阅读后,我明白了所修专业课程编排的用意,也使我对中医思想和西医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开悟了属于我自己的现代中医的学习之路。尽管并不完全苟同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我依然由衷感谢作者艾宁。感谢她记述的母亲和女儿,让我震撼,让我思考,让我成长。
这不是一部专业的学术性著作,更不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医经典,没有精妙的经方发挥运用,没有临床医案分析研究,毫不深奥。客观地说,这更像一个与中医有很深渊源的中医爱好者记述的杂文,随心而记,夹杂着她母亲的行医经历和女儿的学医经历,以及她身边不同病患接受中西医治疗中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她对中医教育、中西医行业、中医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让我记忆至深的当属她笔下的母亲和女儿的故事,刻画出两个年代不同却有其共通点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医形象。我将从其母亲、其女儿及作者自己观点三方面谈谈我的收获与看法。
艾宁之母——上善医者魂
我读罢全书,终究不知道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医者的名字。然而,她是我接触过那么多现实中的、书刊上的、传记里的中医中,最让我明白到“中医人”的内涵的人。
这位中医母亲幼时体弱,在极难之时拜了一位当地名老中医,从此把一生都用在中医上。她治病会根据时令大批备药,能以病情和生活方式互相推断,治病开药不为大药量,方精效强。她的医技可由所有被她治疗过的患者见证——“来找母亲看病的人很多,好多人对母亲推崇到迷信的程度”。药根据时令而备,人根据性情来治。事实上,现代还有多少中医会结合当季时候推知疾病流行状况提前备药呢?我私下里觉得这与《内经》所云的贤人者“逆从阴阳,分别四时”有暗通之处,这位医者必定深谙阴阳应象之理,懂得顺应自然,把握阴阳,虽不治“未病”,却为“已病”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最令我惊讶的是这位中医母亲拒绝传授医术给艾宁。她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她女儿。历来父母都是最爱子女的人,这位母亲也曾因为孩儿生病但婆婆不给医治而急得直掉泪。她让艾宁背书、摸脉,尝试让她接触了解中医的精魂,但发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中医之心。她是爱女儿的,她知道这些医技传授给子女必定使其大受益处,但她更知道如没有中医“心”,空有一身技艺只是一个平庸的医匠而已,而这是对她终身贯彻的中医之道的浪费。
我良久思考后才明白,中医二字已经刻在了这位医者的灵魂里,这不仅是一门工艺,而是她的信仰和生命所系。她的生活之道,就是中医之理。因而她不为名不为利,拒绝大医院的聘请,放弃高薪工作,就为了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医术。而她的性子她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偏离这跨越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她治病,用的也是阴平阳秘之理,因而才能教病人调和性情,改善生息。中医,是她珍重有如生命的东西,从来就不是让人获利的“技术”。
这位伟大的中医医者不善言辞,但她的一言一行、举止动作都诠释着中医大义。对待一对早恋早孕的不良少年,她治疗分文不取且帮助鼓励其好好过日子,对待精神病人处之坦然。她从来不以世俗的是非观去论对错,在她眼里,只有需要治病的人,而她必将倾力救治。这听来简单,实行很难,必须有超脱常人的心智和博爱之心才可能做到。我很赞同艾宁所说的“牧师可以和罪恶打交道,而平常人,只能做纯粹的好事,只能独善其身,不可任意将善扩大化”,因而,这位中医母亲更让我尊敬。“于时世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在思想并不开明的近现代中国,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和身边环境的压力,一如既往地贯彻自己的医道治病救人。我想,也正因为这种纯粹的为救人而救人的中医之心,才能进入中医医技的最高最深之门。《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近几于道。”
医者仁心,本就为上善之魂。
在艾宁的回忆中,其母总在深夜被人接去替人诊治,“偷偷”在西医院里给各种危重病人施救,遇被世人唾弃的患者其母全心照料,后来卧病在床也伸出手来替人把脉。每思及此,我发现一千五百年前药王所嘱咐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几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救赴。无作功夫行迹之心”正正相同!这位活在群众当中,奔走在民间的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中医之道的母亲,当之无愧为当代的“大中医”。
而她对待西医的态度,又让我受到了极大的启发。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生必定遭遇西医思想的巨大冲击。这位医者也上过西医院校的系统培训课程,因而也懂得西医。艾宁记述:“我母亲从不反对西医。相反,她从中医角度去理解西医。来找她的病人好多是经过西医治疗的。她总是仔细询问治疗过程,根据病情琢磨西药在人体中的作用。有时,她还把西药弄来尝,像李时珍一样,给西药定味、归类。我亲眼见母亲将中药与西药配伍着服用。”
“她给人看病,把西药作用也作为一个病因统一考虑进去,思索如何找到一个至高点、一个支点,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遇到疑难杂症,母亲也借助西医使难以下手的病情改变一下形态,从而找到切入点。”
这样一位纯粹的中医对待西医的态度起初让我惊讶,继而拜服。我学医初时极抗拒西医,这其实是一种与现代社会脱节的举动,更带有对中西医的认识不足和偏见。中医内涵深厚,“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有足够的包容力去接受西医的存在,且为其所用,端是看中医者是否有扎实的功力和宽容的心态去承接西医的挑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是要追逐比较谁的疗效出色,所有医学若脱离解救病患都失去意义。一个现代中医,不应该闭门造车般抗拒西医的存在,而应积极了解其治疗内容,全面客观对待其诊疗过程,学会灵活运用中医的整体思维,为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而努力。
在中医对待西医该持怎样的态度这个问题上,给我影响最大的当属对中西医有深刻独到见解,且精通中西医的医家赵洪钧先生,还有就是这位已逝的中医母亲。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中医,应有不惧一切外来医学的底气和实力,充分地了解西医,对疾病能有更全面地分析和诊治。我不应抗拒学习西医课程,这些课程将有利于在现代社会更好地运用中医。
艾宁之女——赤诚学子心
我由衷羡慕艾宁的女儿能在对中医了解如此深刻独到的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因而她的学医也能得到至亲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她是幸运的,艾宁在思虑她的前途时,不仅从未来生计上思考,更希望她能有济世救人的本领和沉稳的内涵。而能赋予一个人包容天地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学问,唯中医能当之。
艾宁之女与我一样,考入了中医药大学,修的是中西医专业。她大二便拜了师,也没有放弃西医课程的学习。其摸脉的精准程度让她师傅和很多人称奇。艾宁记述:“女儿诊脉直接说西医的病名,说出指标度数来。这又是女儿在西医院学习的成绩。在西医院,她借查脉搏而诊脉,她借写病历而分析各种指标和数据,而这些分析又被她融进中医中,这使她与病人交流时更方便,快捷。她说,我先做一个合格的西医,而做一名合格的西医并不难。这确实让我敬佩,其师傅则说该女入门快是源于其心灵纯净,没有受到污染。她甚至会放下紧张的备研去采访一位中药人。
我们现在的社会体制,总希望培养全面的综合人才,但我想中医是需要精而专的。艾宁的女儿能在竞争激烈的大学里坚守自己的学医理念,这份超然必定源于对中医的热爱。现在中医院校想掌握中医技术的学生很多,有中医之心的学生却并不多。艾宁之女学医的勤恳踏实、认真专注十分值得我去学习。她初时其实也有与我同样的困惑,认为西医的物象思维与中医的意象思维不可能融会贯通,但她却不似我这般对西医心生抵抗,且认为西医的存在对中医是一种促进。如今的她不靠精密的科学仪器检测,单凭三只手指头便可说出精确的西医疾病名称,让我惊讶的同时也学会反思自身,到底是内心不愿接受西医课程还是只是自身惰性所致,借口逃避学习西医?
她年少时也懵懂幼稚,中医却让她沉稳和成长。我已在大学学习了三年,不得不说中医也让我成长良多。中医之源上囊天文地理,下穷周易占卜巫噬,我从《黄帝内经》读到《道德经》,再到《易经》《佛经》,从八段锦学到金刚功,到形意拳、太极、八卦,越学习越发现中医当之无愧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涵盖广泛而精深,现代各种养生法则、修身修道的终极之处不外乎中医所指的形气相随,形神俱在。
在如今的大学系统教育下,艾宁之女算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中医学生,然而却让我如获知己,振奋我心。她的学医经历带给我激励和思考,给我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学好中医需诚心、细心、恒心、无畏之心。成为现代一名好中医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可说任重道远路途艰辛,幸而这条道路并不孤独,很多志同道合的学子也在坚持奋斗。如今,我已然能对我的选择引以为傲且不言悔:我愿舍我一生利害,以至诚之心,潜心学医,上善若水,精诚济世,博爱世人。
艾宁——理性爱医人
本书字里行间总淡淡带有艾宁的对自己没有学成中医、没有把母亲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给女儿、给社会的愧疚之情。但实际上她在书中对中西医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深刻而独到,审时度势能尽量客观理性,很多地方引人深思和开悟。我对她的一些观点想法大为赞同,深有共鸣。
针对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她认为如果不是一对一师承的方式就容易埋没人才。这也许不是绝对,但却确实存在。中医人才培育历来是众多中医学者关心的重大问题。邢斌在《我的愿景》一文中便谈论了中医人才培育需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刊物、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的共同努力,而最重要的是中医人才评价系统的建立。我较为认同中山大学一位哲学硕士曾维术提出的民间“国医馆”师授模式。若说于个人而言学习中医任重道远,那么中医的未来更需要民间百姓的力量支持,而这又需医者以疗效获取的信誉度来支撑。
艾宁在书中多有列举西医治疗把好端端的人治得半死不活甚至送了性命的案例。“西医院冷冰冰,到处都是机械和像机械一样的操作工人。”这我确实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和家人去医院或自己去看病,到了西医院便是挂号、看门诊、做检查、拿报告、医生开药。像一个大型工厂,而病人是流水线上的待修理货品,等待一项又一项的操作流程完成。这也是我不喜西医的原因之一,心里觉得中医是平易近人的,医生是把人看作整体的人,而不是看作有毛病的物品。但更重要的是觉得西医总是轻易就大刀阔斧对人身进行修治,伤了人身正气真元,便是病人获救了以后日子也过得不好。然而西医并不是不可取,一个中医不能在病人急需抢救时以中医为借口不给予紧急处置。且有些病对中医来说是大病,对西医确实轻而易举药到病除。而有些西医的大病对中医来说又确实简单。艾宁说:“中西医结合这百余年来尽管都是失败,却不是行不通。”如今的我,已经能坦然接受西医且决心认真学好西医课程,只为将来能更好地灵活地使用中医医治世人。
而对于中西医的差别,艾宁从文化根源、思想本质中探讨,精辟而独到。她说:“科学使中国人的头脑局部充实整体倒退。”我深以为然。从宗教上分析,西方信仰上帝和神,需依靠外在的力量庇护,东方虽然也有求神拜佛,但佛的本源也是人,神人是一体的,因而东方注重的是内修。但近代中国受外来文化冲击太甚,本来遵循自然作息的百姓生活规律被打破,因而文明病大幅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肿瘤,有哪个跟生活作息不规律脱得了关系?中国人学了外面五彩缤纷的东西却把自己的家传之宝弄丢了。如今西方心理学大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国人学会修身养性了,中国人倒放纵自我了。科学强势的背后,却是精神文化的落后。“学中医重‘心’,重直觉、灵气和境界,这让讲科学的人嘲笑”。却鲜有人知道真正科学的定义是何物。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中国要革旧除新,却不可能把传统医学丢弃,因为它是与广大百姓的根源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消亡,国之不国。艾宁写道:“将中医的治疗观、养生观、世界观、人生观合为一体,以传统文化推进中医的普及,以中医为依托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之希望中医生存和发展,正像希望于它的哲学内涵能充实女儿的灵魂,使她沉稳、安详、温润、自然一样,也能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一条能够在不可解时用来自救的道路。”世人对中医的误会,只是因其悠久历史似乎蒙上了玄幻神秘的面纱,但它扎根的土壤明明就在天朝人民脚下,就在平常生活、四时季候、饮食起居之中。惟愿如柯小刚在《阴平阳秘,文质彬彬——古今中西之变与中医的未来》一文中所述,中医与中国文化到了一个革故鼎新、从质到文的阶段,专业中医人和关心中医的人文思想者一起努力,互相交流学习,形成一股新风,理解过去、现代,理解中国和西方,使中医与传统文化血脉充盈,焕发新机,前景美好。
艾宁心思细腻而思维敏锐,在《问中医几度秋凉》中还通过很多生活例子来说明很多中医道理,包括调整阴阳、顺应自然、调和性情等,同时也会结合各种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笔犀利而不辛辣,言辞理性而不失温和,情怀豁达而不淡漠。一位非中医专业者的所思所悟,也许很多中医人士也不曾思考到。
不管怎样,这本书确实给我极大的触动和感悟,让我深受启发。学医之路仍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以《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书中所记的中医母亲的医道和女儿的诚心,鞭挞激励自己。誓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修养品性,终有一天,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大中医。
以此自勉:
学不贯今古,
识不通天人,
才不近仙,
心不近佛者,
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
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田园将芜胡不归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正常,而如果到了50岁仍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生过了一大半却依然茫然无所依,在我看来这是比独身或是贫困更加可悲的境遇。相信所有的中医学生都被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来学习中医?有人说,医生是可以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这是我的追求,这属于理想派;有人说,医生是高薪职业,永不失业,这属于现实派;有人说,我是高考失利专业选错了,这属于误选派;有人说,我来学习是为了完成家里人的愿望,这属于无主见派。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南来北往的青年人齐聚在了一起开始了中医学习的漫漫长路,而以后的路也都各自清楚,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作者的母亲是一位中医,女儿是中医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作者以自己近50年的亲身经历写下了此书,写下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医世家“叛逆者”的心路历程。书名叫做《问中医几度秋凉》,我和大多数读者一样,先入为主地认为此书多半又是一部批判中医之作,在心里已经撸起袖管决定和书里的观点好好斗一场了。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接受的消息和观点的来源太过快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滋生出“标题党”。现今,我才更加庆幸自己静下心来看完了此书。
面对如今与批判风潮同时掀起的中医学习狂潮,全国各大中医院校年年招生火爆,录取分数也是节节拔高,然而在所谓的招生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在这些年轻人之中又到底有多少能成为真正的中医人呢?讽刺的是,有人学了一辈子中医,自诩为医者数十年,却依然不明白“中医人”这三个字的真正意义何在。看完此书,满怀胸臆,我想作为一名在读中医学生,无论立意和观点成熟与否都是有必要谈一谈的。
引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开始我的这篇文章是因为阅读此书时我满脑子都是赋中的场景,以及现如今我们眼前中医发展中的疮痍,心中有万般感慨,大概也就这一句能够诠释一些。人们常说“入世才能出世”,但我认为中医就不能“入世”,这并不是指中医就应该是不食人间烟火般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只有摒弃社会中的功利性,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中医人。在书中,作者提到过母亲许多让人叹服的医案,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母亲的种种思想和言论。不管是“医生因给人看病而发了财就是缺德了”,“给富人以充分治疗,给穷人以必要治疗”等充满爱心的平等观念,还是从医生涯一开始便进行着一对一的师承模式,都是我所钦羡的,也是现代中医所极少拥有的。青年时期的作者是一个十足崇尚科学的理性者,然而却正是在中医逐渐与西方医学乃至整个科学冲突渐起时去深入了解了中医,从而真正认可了中医,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母亲和女儿的原因。这让我不得不想起种种批判中医的言论,我一直认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然而这一基本的求真思想却在被社会舆论所渐渐淡化,这些捕风捉影甚至道听途说的批判者中又有几位是真正深入研究和实践过中医呢?也罢,存在即是合理,这些靡靡之音也未尝不可成为中医发展道路上另辟蹊径的助推力。中医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显示的也是社会的现状,改革开放的成果举世瞩目,但这从来不是一个新事物就一定会取代旧事物的理论根源,中医同样在与时俱进,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得到公众和社会的认可,然而对于真正中医人的培养和认可,似乎还不够“包容”。
作者女儿的从医之路正是我们新时代中医学生的缩影。勤奋,聪慧,友爱,难能可贵的是能够一心只钻研中医学,并立志将自己的医术投入到广大农村去,仅这两点就已让许多中医学生自愧不如,这其中就包括我。从小我就是一个思想包容的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我的出发点中对于中医学的好奇大于兴趣,进入大学,并非是兴趣磨灭,而是我发现自己原来依然是那个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的我,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五行阴阳,恒宇之间,我想留下的太多。但是现在的我没有一分钟是不庆幸自己所学的是中医学,没有一分钟不骄傲自己接受的是“先为人后为医”的教育观念,没有一分钟不提醒自己对待任何言论都要保持自己的原则以及包容的辩证思维,正如作者所说,“真正的中医人并不急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许若干年后,我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医生,但中医的思想却在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这是我整个人格塑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在我看来,除了一代代中医人的薪火相传,同样也需要更多如我和作者一样的“中医心”惺惺相惜,这是思想上迸发出的力量,这是所有心怀中医的人共同的愿望。感谢命运让我与中医结缘一生,感谢好书让你我琴瑟和鸣。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豁达面对中西医之争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艾宁以一个中医世家“叛逆者”的有趣视角为我们解读她眼中的中医世界。作者从小游走于中西医之间的神奇经历,体验过纯正中医并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她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阐述了很多。作为中医人,面对现在的“中医黑”我们总是义愤填膺,想尽办法说服、驳倒对方,但是艾宁的包容、淡定却在细水涓流之间让很多人静下心来感受到了中医之美,这种美同样沉醉了我。
艾宁的母亲是名地道中医,而她的父亲则是名坚定科学的物理老师,一辈子两人就围绕着中西医展开争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从利玛窦将西方医学带入中国开始,绵延了数百年的中西医之争。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医对脏腑的定义被西方解剖学打破,随着政府开始设立国医馆、医学学校、医院、卫生部门,渐渐中医在中国一家独大的地位不再,中医人开始集结思考究竟中医出路在何方。
许许多多的人认为中医应科学化,学习西医有逻辑性、条理性的学科设立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效仿西医以达到科学;有人认为应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来提高疗效。但是每每总没有尽如人意的结果。中医讲求整体观,要天人合一,从宏观角度看待生命;而西医则是从微观细节着手,不同的思维模式怎能够去比较、结合,非要得到个结果呢?近百年无数人在尝试中西医结合,出现了多种药物被鉴定为有肾毒性而临床禁用,那为什么古人可用此方救人?在我看来,中西医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硬要两者结合只会不伦不类、适得其反,我们需要发现各自特性,发挥各自长处。中西医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全人类的健康而努力,那站在这个层面上中西医更是可以结合的,但是我所坚持的是衷中参西的结合原则。
首先,中西医各自在其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种国度条件下形成。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可否认中医是最适合中国人的。在西学东渐之后,中国开始仿照西方建立非常多的西医院,而由于中国崇尚全然的“唯物主义”,所以西方医学的科学性令人们疯狂迷信。但是,每每在医院看见架着呼吸机、气管切开,挂着各种盐水,大大小小的手术上了无数台在痛苦呻吟着的老者我就说不出的痛心。“西方接受科学,也接受上帝,这使他们避免了‘死到临头就发狂’。但在中国,科学的唯物主义彻底到信上帝是傻瓜的同义词。人们除了自己的生命外认为什么都是不真实的,于是,走向极端自私,走到了唯物的反面。人的设计似乎不太适合直面科学,在人和科学之间如果没有上帝参与,也需要一种文化呵护人类软着陆,就这么直接地把人类摔给死亡不行。”所以我们需要中医,需要中医背后的哲学文化,顺应自然,心境淡泊,那么无论是面对死亡或者是其他任何前所未见的巨变都不会使我们走入“发狂”的绝境。
其次,由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0月公布《大学令》,确立了医学教育的学制及课程,自此之后中医传统的师承、私塾制教育基本被颠覆。本是出于希望效法西医教育模式获得更好的效率、造福更多的人,却出现诸多问题。比如书本理论与实践的冲突,火神派在临床使用附子的用量是书本规定计量的数百倍,但是没有出现预料的副反应却神奇治愈疾病。这使得今日一切以书本为纲的中医无法做出判断,大家怯于尝试或者说法律不容许这样的尝试。可中医的精髓便是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在先破后立之中发展中医。所以单纯的照搬、模仿是否太过局限,中医的师承教育方式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如何权衡如何取舍,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又一命题!
最后,我想说说自己对于中西医结合的一点想法。我觉得面对如此多的变革与挑战,我们应该以豁达从容的姿态来面对。面对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质疑声我们不应该盲目地为了迎合而乱了阵脚,失去中医自己的特色。中西医应该结合,但是不是盲目地中医西医化,而是各取所长来帮助人类求得健康。比如中医在许多现代慢性疾病治疗上颇有优势,那么就该发挥所长;西医在急诊、器质性病变上得天独厚那就该继续发扬;而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医学领域预防医学不谋而合就应该一起造福人类。另外,对于中医药人才的传承教育问题上,我觉得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医学、量化数字学好中医理论知识都没有错。但中医它不单单是一门学术,是“术”与“道”的结合,这个道不仅包含了数千年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也包含一颗恻隐之心。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引导中医人拥有这颗“道心”也是亟待我们思考的。
其实,现在澳洲中医药立法、日本汉方医学飞速发展、美国针灸推拿在临床上的高利用率等等无不证明着中医的世界化。我相信影响是相互的,西医的中国化带给了中医变革与挑战,中医也一样以自己的能力与魅力改变着西方医学世界。
艾宁的一本《问中医几度秋凉》在宁静恬淡的文字之间揭示了中医许多说不出的好,过去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质疑中医时我总是情绪激动却又不知如何是好,未来我会直接推荐给他们一本《问中医几度秋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间会洗去浮世的喧嚣,静下心来你也一定会感受到千年以来岐黄文化的宽厚无穷!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19世纪晚期,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发表著名的《脱亚论》时,将西洋文明的传播比喻为东京地区爆发的疹疫,“借春风而东,旋即弥散”,没有任何传统的办法可以阻止它的蔓延。“百害之疫,其势汹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江浙地区连续几度爆发霍乱,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生,人们迅速将目光聚集在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上。西学东渐,在脱亚论盛行的年代,面对着西医的强势引进,中医发展日渐式微,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然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医的发展之路渐行渐远,中医的处境却愈发难堪。中医发展,路在何方,成为学者所关注的话题。一些人则认为中医的发展根本就走错了路子,当红网络写手艾宁,便是其中之一。她的著作——《问中医几度秋凉》,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自己的生活体会,对照现代社会医学发展之流弊和浮躁功利的人心,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对于传统医学的反思娓娓道来。
艾宁出生于中医世家,母亲是师承出身的老中医,保守稳重,不苟言辞,而父亲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醉心于现代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对“三根指头看病”的中医常常表现出一种轻视之情。这样的家庭出生,使得艾宁从小便生活在一场中医是否科学的大辩论之中,年轻时代的艾宁因为父亲的影响对科学技术充满崇拜,而对技术手段简陋的传统中医甚至不屑一顾。因事及人,在她看来母亲甚至有些不通世故,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固守古老的医学。然而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母亲比谁都了解自己的职业和它的精髓所在,仿佛她早就料到迟早有一天,生活的阅历会使年轻的艾宁重新审视母亲的工作。她兢兢业业,关心病人,了解病人,往往于危难之际妙手回春,通过事实和疗效说话。经历了早年家庭的文化碰撞,使得成年后的艾宁对中医的理解,相比其他人更加难能可贵;对于中医所面临的困境,她的看法也更为大胆。
在艾宁看来,中医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人们对技术的过度迷信,以至于对技术手段应用简单的传统医学缺乏真正的理解。一些学者天真地以为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重塑中医,使之在技术手段上得到改进,中医就能够重振余威,走的其实还是西医的路子。事实上中医并不排斥西医,在技术手段上有极强的包容性,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把这种包容性视为中医的弱点,要求中医必须摆脱阴阳五行的窠臼,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科学化中来,结果使得中医的精华尽失,把传统中医变成了中草药,而先进的技术却未能挽救中医的颓势,加上社会的不理解,更使得这种颓势进一步加大。艾宁对此深感无奈,虽然对中医寄以厚望,但面对社会的不理解,她只能在文中絮絮叨叨地讲述着那些陈年往事,夹叙夹议地抒发着自己的想法,以期影响到别人。
在回忆母亲的过程中,艾宁无意中渲染了一代中医工作者对医道的忠贞和恪守。母亲对患者不分好坏,常常不计个人得失,执著己见,令年轻的艾宁感到不解,但她隐约能感到母亲这么做是对的,因此,尽管旁人议论纷纷她也并不感到沮丧。真正刺痛艾宁的是,传统的中医得不到任何现代技术的支持,患者在医生的诊断中常常表现得咄咄逼人,艾宁将这称之为“一场考试”。病人可以不懂医学,却掌握着正确的答案。学者罗大伦在重读《王孟英医案》时发现,当时大量病人的误治源于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误解,才导致病情加重或者不治。在《大国医》中,罗大伦先生多次提及王孟英被拒绝后的无奈,然而医者仁心,每当遇到患者家属请求他还是会赶去救治。对于这种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艾宁深感不公,随着年事的渐长,这种想法并没有随着阅历而增加反而变成了对母亲的崇敬。作为一代医者,他们并不为时代所认可,正如那位跟随母亲学医的年轻人,他最终也没有成为正式的大夫,但他们以一颗赤子之心,力所能及地为患者的健康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努力。
对于艾宁而言,“母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她的一生之中,“女儿”的职业选择也同样重要。她们常常交换彼此的看法,母女在中医看法上惊人的相似,使得艾宁变得近乎狂热。人们甚至可以揣测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女儿做出的决定的影响。她激烈地抨击人们对西医技术的迷信,而忽略了技术的局限性。在她看来,疾病的发生不仅是外因所导致的,这些事实早有公论,然而在对待疾病时人们却忽略了这些。他们把身体的健康寄托于技术手段,却忽视了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甚至会导致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根本不给自己感觉、体验、了解、适应自己生命的机会”,艾宁这样写道。“我们把自己的生活交给现存的生活模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医生,由他们去决定如何处置”。她的朋友接受医生的建议死于手术之中,而这之前甚至被认为是“被陨石砸中”一样不可思议一样;著名作家巴金在临死之前受尽现代医疗的折磨,在母亲看来同样难以接受。她告诉艾宁自己的老师在自己生命的终点,意识到天命已尽,躺在床上绝食而死。这让读者很容易就想到《西藏生死书》(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中喇嘛左顿的死,他在去拉萨的路上去世,离开时并未表现出错愕、恐惧。年轻的活佛索甲仁波切为这位了不起的老人哭了一整晚,他从喇嘛左顿身上看到了一个修行者的高尚——死亡并非终点,它留下了对来世的憧憬,并赋予现世生活神圣的意义。艾宁明白母亲的用意,她把人类对疾病、死亡的恐惧视为一种对生命的误解,更进一步地写道:“在体验生命上,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不到位了,我们拥有的是七零八落不完整的生命,现代人给自己生命交代的是许多理由,可这些在逻辑上使我们必然幸福的理由,是搪塞不了生命本身的。现代人的忧郁、焦虑、强迫、空虚、失落,不仅仅是不良情绪的反映,而是真正的生命欠缺的表达。可悲的是人们到死闭不上眼睛,也不知自己到底欠缺什么。正像生活于动物园的鹰、老虎、狼,冥冥中感到一种召唤而到死也不知那召唤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些现代人的困惑,艾宁在中医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情志致病和正气盈亏始终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母亲可以跟患者聊天而不用用药,一些病人在母亲那儿讨药甚至遭到拒绝,而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母亲不避世俗的眼光给予患者活下去的勇气,不仅帮助他们改善健康状况,还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这正是依赖技术的西医所不能做到的,这弥补了中医在技术上带来的缺陷。中医的种种优点,让艾宁坚持认为,一个以中医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能够弥补中医技术上的缺陷,而不是以西医的标准取代阴阳五行的理论基础——她认为这是中医精华的所在。
在艾宁的书中,她不时透露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期待,但同时也承认现代社会的功利化很难召唤传统精神的回归。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她写这本书的原因,其实是对传统文化沦丧的一种反思,中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填补了传统文化道德说教的空洞。如果说《脱亚论》的发表实质上是整个东亚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集体不满和西方文明的共同期待的结果,那么《问中医几度秋凉》出现则是后现代时期的知识分子,在文化认同上的一种自我觉醒和反思。这使得书本处处洋溢着文化的强烈批判性,无论是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迷信,还是传统文化带来的新视角,作者的态度是直截了当的,而本书的缺点也因此显而易见。她过分地强调了中医本身的优点,却忽视了实际的需要,正如福泽在《脱亚论》中所讲述的一样,这种需求是刻不容缓的,而中医的缓慢蜕变显然还跟不上步调,这使得艾宁在强调自己的观点时变得情绪化。
不论如何,《问中医几度秋凉》仍然是一部勇敢的好书,她说出了很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在现实浮躁的生活,将一门古老医学的人生观和作者的见解,通过一个源于母亲的故事,传递给作者看来迷茫的人们。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本书观点依然颇为震撼,它颠覆了今天人们直观的看法,为大家重新审视中医,乃至于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的存在和它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医者,意也
——《问中医几度秋凉》读后感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题记
读一本好书,如饮一杯好茶。那么《问中医几度秋凉》则如普洱茶,“甘,厚,润,平”,尝之如怡,回味无穷。
作者艾宁,母亲是一名传统中医,父亲是一名坚定的西方科学拥护者,从小体验中医并同时接受现代化科学思想,游走于中西医之间,正因为这种特殊的经历,作者以客观理性而又不失温情之言书写了中医的精髓与传承,中西医之间的区别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正所谓黄金无足赤,白璧有微瑕,作者的某些观点也有失偏颇,但瑕不掩瑜,其中的闪光点仍给人启迪。
回顾全书,作者立言之意中最使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这两点:其一,中医与病共存的思想。其二,中医之道乃围棋之道。
其一,中医与病共存的思想:“中医以阴阳平衡论健康。”诚如书中所言,中医的治病方式着眼点的确不在“病”上,而是在健康上,这个健康概念甚至允许“病”与人共存。也许众人都会感到疑惑,医者不灭病何为医?举一例来示之,肿瘤的发生发展实是正邪交争的最终结果,是人体自身的产物,癌前病变则是指增生的细胞有向癌细胞转变的倾向,但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会变成癌,以中医之言曰此乃正邪相争之期,正气足则胜邪,邪之极变成毒。如果此时在它正邪未定前,西医采用化疗手段全部杀死这些准癌细胞,割除肿瘤,且不论放疗所带来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象下降,机体整体状态下降这些正气受损的表现,单论它杀死潜在癌细胞的同时也把正常细胞给杀死,这种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的策略实非上计。故,《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治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调和阴阳。中医治疗肿瘤时,不是杀“癌”,不是消“毒”,也不是杀“菌”,而是引导病、毒,让它往好的方面发展,生、克、制、化,扶弱抑强,固本强精,使人体达到阴平阳和之境。还值得一提的是肿瘤其实是一类身心疾病,西医诊疗中,大都致力于解决病人生理上的痛苦,而中医诊疗中,整体观念要求医者也应看到肿瘤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临床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肿瘤病人都存在睡眠不良,《黄帝内经》曰“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地之动静,神明之纲纪,故能生长收藏”,当睡眠被打乱之时,人之阴阳则乱矣,生长收藏亦乱矣,故此医家应加入清心安神、助眠定志之药,使病者身体达到阴平阳和。另外,在中医诊断中,“我”的成分很重要,不仅言医之“我”,亦言病者之“我”。中医对“医”的作用从不过高强调,中医把治病的主动权交还给病人。在医院见习时,我见过一些因为情志抑郁而致肿瘤的患者,就诊后,医生并不开药,而是与她聊天,调其心态,强调病中“自我”的作用,舒缓她的郁气,恢复正气的流畅。而每当有病人愈后来拜谢老师,老师总会说实治其病者,乃病人自身,医但助其正也,实乃人正气之发也。
其二,本书独具匠心的一点莫过于论述中医之道与围棋之道。神农尝百草而使中医兴,帝尧造围棋然后吾民智,虽表象各异,其内在精髓相通也。第一,中医者、围棋者,皆为重意而不重形。中医的奇经八脉五运六气,围棋的道可道非常道,这让围棋与中医的传承经历了起起伏伏。下围棋的思维方式不是逻辑,而是意象,有很多虚的成分,所谓大局观。中医治病的思维方式也不是逻辑,也是意象,中医一把脉,一个有医学意义的意象就活灵活现地浮现在医者的脑海中了,医者能持此意,而知病所,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第二,中医与围棋,他们的可重复性都很少。现在有一些人天真地提出只要中医的药方,不要中医的理论,知方不知法,提高中医看病的效率,中医就能像西医一样走上正轨。这实乃无稽之谈,正如千古无同局,一病不同方。围棋,单出一棋,为无义也,惟在局中,在其上下左右之际,子才有其真义也,每落一子,局变矣,每一子之价皆不从其子中析出,盖由其与诸子之关系定也。而中医的每一味中药在不同方剂里其作用都不一样,药必因之而变配伍,一味药会因与其他药的生克制化关系而呈现与它在实验室里被测定的完全不同的功能,就像围棋在棋局中的制约关系一样。第三,中医与围棋,一个好的医者和一个好的棋手,必定都是不慕名利、淡泊荣华、虚怀若谷之人。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写道,聪辩先生苏星河曾邀天下英雄解一个珍珑棋局。那都有哪些人来呢?一个为情所困的大理世子,一个为名利所陷的慕容公子,一个为恨所阻的四大恶人。金庸自评到:“这个珍珑变幻百端,因人而施,爱财者因贪失误,易怒者由愤坏事。段誉之败,在于爱心太重,不肯弃子;慕容复之失,由于执著权势,勇于弃子,却说什么也不肯失势。段延庆生平第一恨事,乃是残废之后,不得不抛开本门正宗武功,改习旁门左道的邪术,一到全神贯注之时,外魔入侵,竟尔心神荡漾,难以自制。”最后,反倒是初出江湖的虚竹和尚胡乱投了一子破了棋局,金庸借虚竹师父玄难之口道出:“这局棋本来纠缠于得失胜败之中,以致无可破解,虚竹这一着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胜败,反而勘破了生死,得到解脱。”而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确,个人爱恨太重,没有心怀天下之爱者,无法济世救人;执著于权势者,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者更不能成为一名上医。《黄帝内经》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在《棋经》云“神游局内,妙而不可知,故曰入神,不劳神思,而万意灼然在目,故曰坐照。”作为杏林学子的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或围棋知识,更多的是“术”与“道”的结合,厚德博学,精勤不倦,志存救济,方成上工。
其实并不该我们忧心中医几度秋凉,也不必问中医春朝何时,因为中医是一门极具生命力的科学,五千年华夏文明,五千年大医精诚,当人类辗转走过历史和未来,正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人们总会发现中医所蕴藏的大智慧。
作为一名医者,不必精于棋,但晓棋理可破医之谜,善于用意,因病人之意而用之,因病症之意而用之,因药味之意而用之,不忘初心,方成良医。
医者仁心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便是这么一位医生,她继承了自古以来中医人的优良传统,用她踏实朴素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医者仁心”。
在我读来,先不论作者母亲医术的高深,或技艺的精湛,她对病人负责、关切的态度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她时常半夜赶去医院救治危重的病人,对治疗条件困难的病人更是分文不取,无私奉献,一次又一次立起沉疴,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些语句,将一个高大而仁慈的女医生展现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这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一名合格的好医生是如何炼成的?思来想去,我突然觉得除了出色的医技之外,最重要的是先有一颗仁慈的心。患者投医,借用美国女哲学家图姆斯在以自身罹病经历写下《病患的意义》一书中说道:“大夫,您只是在观察,而我是在体验。”这是对医生的信任,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当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待之应如至亲一般,佛家把这种心态称之为“同理心”,即是将别人的痛苦想象为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更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医生虽不是庙堂高坐的观世音,虽不是苦行救世的耶稣基督,但却是人们健康的忠实捍卫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便是勤研医理,精益求精,倾尽一生所学,为患者下每一道诊断,做每一次治疗。
作者的母亲虽不是声名显赫,但是凭着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他人的尊敬。她一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屡屡起沉疴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在平凡的岗位上已然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这种精神,使人敬仰!如今的社会,浮躁成风,“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之辈层出不穷。在这些人眼中,病人的利益已不再是关注的焦点,取而代之的是一己私利,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从病人身上诈取财务。另外,尚有一些医生,恃才自傲,或是好高骛远,来人不论可不可治,胡乱检查一通,不仔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随意处方,以致延误病情,为患者后续治疗带来困难,抑或是碍于颜面,虽不能治而强治,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最终导致失治误治。此类种种,实为医门之不幸,试问医者的誓言何在,医者的操守何在,医者的仁心何在?
治病救人,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万万不可嫌贫爱富,越是条件困难的患者,就越是需要帮助的人,想起作者的母亲每每遇到困难的病人,便分文不取;她的老师更是在瘟疫横行的年代,当街煮药,救治穷人,实在让人敬佩!仔细想来,这也是一种传统的继承,若每一代学生都将这种传统继承并发扬,那将会是医患之情如鱼水一般的景象!
现今的社会需要像作者母亲这样的人,来唤醒每一个医务人员沉睡已久的那种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社会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境界,推动人们在医学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我辈初入医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洋溢,但我们应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要想做到“详察形候,纤毫勿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自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然而钻研医理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一颗仁心,“仁心”的内涵,甚为广泛,它包括:面对病人要多些关心,询问病情要多些耐心,处方用药要多一些细心,钻研医术要多一些恒心……所谓“仁心,仁人,仁术”,应当先有仁心,后为仁人,再习仁术,循序渐进,却又相辅相成。我们应时刻不忘孙思邈《大医精诚》的训诫,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并将那些话语融入自己的血脉,映射到我们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
问中医几度秋凉?回首望,山坡上,杏林遍野!
大道至简皆为中医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借着“悦读中医校园之星”活动开展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艾宁先生的《问中医几度秋凉》。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为世人展示了“真实中医”的样子,中医的魅力、神奇、传承、尴尬和困境,无一不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和反思。
艾宁先生以这样一段话作为书的序言:从我母亲到我女儿,中医在我家走了一段弯路又转了回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愧对先人。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只能把我对中医的少许记忆尽可能原样地描述出来,以供女儿参考。如果还能给其他人以启示的话,我的负罪感是不是更能减轻一些?读罢,总觉得多了一份伤感与无奈。作为一个中医世家的“叛逆者”,她深觉自己的“叛逆”让自己负罪感强烈,所以她选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减轻负罪感,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文字功底,来给人以启示。读这本书,我读到的是作者对中医的眷恋,却不见伤感,唯有期待与不舍。
问历史长河,中医几度秋凉?中医诞生和发展于古代中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见证,到近代中国的苟延残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重新立足,时至今日的日渐强大。中医如同一个孩童在颠簸中长大,坚强而生生不息,她拥有着西医所不及的魅力与独特,因为她是被历史选择的存在。
问世间众人,中医几度秋凉?古人认为中医的价值远高于近代人甚至是现代人所认为的价值,这是一种进步,说明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更是一种退步,因为中医的价值在日益发展的时代中,被人们所忽略,被西医的侵入所冲击,被打上“不科学”“迷信”的标签,的确,中医治不了现代人的愚昧!但是,我相信在“中药医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论断的指引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定会像新升的太阳般耀眼夺目!
何为中医?大道至简皆为中医。中医是朴素、自然、简单的。她是最高层次的智慧,她不同于西医的冰冷、复杂、死板,而是以一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观念,以最简单的生活作为存在的基础,从而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状态。和谐状态下的机体处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打破,机体就无法正常运行,相应身体就会出现异样。这就是中医——大道至简。
除了“大道至简”的精准概括,艾宁先生在书中写到的其他四点内容也让我印象深刻,不尽思索。
一是中医的一视同仁。艾宁先生说“中医,在社会上可以充当杀富济贫的调剂角色。为什么中医对穷人和富人一视同仁,不把富人拒之门外?因为富人有点小病就看,平时注意养生,为什么中医有许多补养和调养方剂?那就是中医的贵族医疗。总有一些相对富裕的人要无病防病,小病大养,养生保健。”是的,中医从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生同一种病时,除了考虑个人的体质差异,其他的用药基本一致。只是富人更倾向于无病时保健,小病大养,而穷人只能有病治病。中医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以“给富人充分治疗,给穷人必要治疗”为行动准则。相较而言,西医院的昂贵费用让生病对穷人而言是一种折磨,不同于中医院,西医院救济不了所有病人。
二是“愚昧”与“糟粕”论。中医里的部分内容被认为是迷信,是愚昧,是糟粕,时代的局限性让其逐渐成为人类无法理解的范畴。但正如艾宁先生认为的“‘愚昧’和‘糟粕’不是没有价值,唯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能从中吸取营养,所以,对不理解的东西要先行保全比彻底铲除要好。”有人总会因为自己的理解误差嘲笑中医是巫医,但是他们不知道,巫医所带来的心理力量是强大的,这种心理机制有悖科学精神,却是大自然对人的慈悲。
三是自然的活法。无论是人还是中医,其最好的活法不是科学的、新奇的活法,而是自然的活法。所谓自然的活法,是让我们处在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下,以平和的心态去学会接受。而对中医而言,其智慧是生在民间的,但凡西医模式的医院中嫁接的中医生出来的也不是智慧之果,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
四是本性思维。西医的思维方式和健康观念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副反应。一个微小的疾病,总会被西医放大,当作大病来治,非得以强大的医疗体系捆绑住人的身体,进而控制人的思维,这恰恰违背了中医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不同的思维创造了不同性质的西医和中医,但是一贯的学别人只能形似,你只有有自己的本性思维,才能在本行业达到顶级成就,很多人忽略了这点,致使他们与社会脱轨。
我感叹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与思考。我问中医几度秋凉,谁又能回答中医春朝何时?中医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唯有交付于时间,时间会将她变得更加美好和充盈,她将在正确的时间里达到应有的高度!
唯有纯净的心灵方可领悟中医,我们切不可在纷乱的社会中失去本真。我仅仅是千千万万中医人中的一个,而对我而言,中医便是我今后唯一的人生方向。我愿紧随中医的步伐与其同进退,让其成为人生路上的指向标,只因我生为中医人,死为中医魂!
中医中的哲学
——《问中医几度秋凉》引发的思考
首先,我要向《问中医几度秋凉》的作者艾宁表示赞许并致以敬意,生活在一个女儿跟母亲都是中医的家庭里,她却有勇气做中医的“叛逆者”,我赞许她对自己想法的坚定,她拥有完整的自尊与独立的自我,对她这个人我表示尊敬。而读过这本《问中医几度秋凉》后,我觉得,艾宁才是真正懂得中医的那个人。
艾宁的这本书中,有很多地方都引起了我的共鸣,接下来我将挑取我最有想法的几个部分展开讨论。
书中第39页的第一句话,“我之所以不主张丢弃中医,是不想丢了‘心’,确切地说是中国心。”这句话,让我心头一热。这句话让我感到深深的自豪,身为中医学子的骄傲油然而生!中医与西医争宠了这么久,在这场较量中估计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结果,而那些所谓定夺中医取胜的文章在我看来也只能是对中医的袒护而不能说服我,而书中这一句话,却像无望沙漠中的绿洲一般,给了我生的希望。“中国心”用来形容中医恰到好处,同样的历史、同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心与中医是相辅相成的。在分析中医与西医比较的问题时,书中提出要用脑去接受西医,用心去接受中医,中医的接受力度之所以比西医小是因为中医重直感、灵气和境界,而这种心性的东西是很难把握的,所以不容易也不宜大力提倡和推广。如此的解释,我可以接受,没有抨击没有偏袒,完全的理性分析,却也感人至深!作者的平和心态,使得尖锐的竞争问题反而变得并不那么的针锋相对,我想,这也有他在中医家庭中生活的原因吧。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个比喻,在“敢把人参当萝卜吃”这一章节中,作者艾宁把唐僧的“慈悲”比作中医,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道理放在中医里便体现了中医的包容性。孙悟空能干,但并不代表沙和尚就可以被淘汰,“唐僧不用一种价值去否定另一种价值,最后只剩一种价值”,中医也一样,并不会因为更有价值的存在而否认其他的存在,中医是包容的顺其自然的,因此和西医的较量中缺乏竞争意识并不是它的缺点,也不是它应被取缔的理由。这样的比喻新奇而形象,同时也暗示了西医太过绝对,内涵的丰富使得我把这篇读了一遍又一遍。只有真正懂得中医的包容性的人,才会写得这样含蓄但意思清楚、态度明白又让人舒服。而在这一篇中的后半部分,富有哲学性的辩证看得我大呼过瘾。作者的定义性理论也再一次令我折服,书中指出中医是建立在能够看出不同事物的各自价值,能够了解事物并不具有绝对性这样的态度上的。这便是与西医最本质的区别,中医也因这样的态度能够充满“冒险性”地走到现在,但至少,中医是顺其自然的。从小到大,我的母亲不止一次地跟我强调什么事情都要顺其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在读过这本书后,我突然受到启发,这难道不是中医思想融入中国人思想认识的体现吗?或者说,经过五千年的淘洗,中医已经与中国文化融于一体,与其说中医是从中华文化中走出来的倒不如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像西医那样完全地绝对,中医宁可是矛盾的,即使是自己的矛刺向自己的盾,也是那么地顺理成章,自有它的一套章法在里面。读过这一章后,我不禁感叹中医之神奇!我们应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包容而理解,不受外界的干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嚼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大可叹惋。”作者艾宁虽不嗜烟嗜酒,却曾对茶上过瘾。在翻看《问中医几度秋凉》的目录时,我第一个就挑了这一篇来看。对于瘾这个东西,通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得出了我们对某个东西上瘾,其实是我们内心的空虚需要物质上的填补的结论。其实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如果内心是充实的,便不会过于依赖物质,因为内心充实的人具有强大的人格和自我,是不会被物质所控制的,所谓无欲则刚,便是内心富足而不必受外界影响的表现。而这个道理在中医中的体现,便是对于“瘾”的治疗方面,中医主张医心,使内心充盈从而摆脱物质的控制,保证这个完整的人的存在,使其回归正轨,这也是“用心去接受中医”的反证,而这同样是相辅相成的。
这本充满哲学辩证色彩的《问中医几度秋凉》,始终在将中医与西医比较却又好像只是在讲故事,语言诙谐幽默,内涵丰富有理,既让人感到舒服,又能引发思考,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更使我发现我已经深深爱上了中医,这是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认识,我意识到作为中医大学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必须要好好学习,否则中医的高深将无从理解,中医的胸怀也将无处感受,最终也只能沦为庸医罢了。从前我很不理解,对于我们针推专业为何还要安排那么多的经典课程,现在我懂了,大医精诚的精神就在那些经典中,作者艾宁在那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悟出了中医的真谛,而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学习中,从各家经典领略到中医的风采。而对于作者,我是羡慕她的,羡慕她悟出了中医的本真,羡慕她坚定的内心与自由的灵魂,如果不是她已领悟到了中医的真谛,也许也不会有那么富足的内心吧。那么,我也要加油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期待自己从中医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并切实运用的那一天,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
不离不弃是中医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抱着陶冶文学情操的心态选择了《问中医几度秋凉》,结果并没有让我失望。文如其名,这本书不是专业性的中医书,更像是作者讲故事式地与我们交谈,交谈中有她的经历,有她的看法,也有留给我深深的思考。
全书以“母亲是个中医”作为开篇,讲各种疑难杂症被母亲治好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人往下阅读。那天我半开玩笑地和中药老师说我看了这本书都想去学中医了。诚然,科学技术是奥秘奇妙的,但中医在书中所展现的同样是深不可测的。
我之前听老师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长年在医院工作的老人经常对着已经被确诊患癌的病人摸脉,十几年下来,这老人只要一摸脉就能知道这人是否换了癌症,屡试不爽。看了此书之后,倒也暗暗信服那个传奇人物了。就像作者说的,“中医就是在不断地校对、验证、修正中建立起来的”。
我很欣赏作者把中医比作是在社会上可以充当杀富济贫的角色。这让我形象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原因了。首先,中医有着西医无法取代的优势,那就是不需要依赖仪器,通过望闻问切就可以知晓病情。这就给了行医者极大的自由。毛主席那个年代流行赤脚医生,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时也还有赤脚医生。这些赤脚医生给贫困、医疗卫生环境恶劣的地区带了不少的福音。再者,中医所用的中药又是它的一大优势。只要用得到位,几味廉价的中药就可以治病,相比昂贵的西药费用,发展中医药不失为一个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用方案。也难怪作者会说中医是穷人的中医。与此同时,作者也不否认中医受富人的青睐。因为中医可以治小病防大病,可以调理。
在书中作者把一个中医比作一个农民。农民按照节气种地,中医按照它自身的理论治疗或者调理。种地需要实地考察,中医看病也是。而现在中医看病往往喜欢用现代科技比如血检和尿检,反而忽略了它自身的把脉等特色,最后治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作者也不是说不接受现代科技,她很坦诚地说自己欣赏中医,但在医疗体制上她还是赞同以西医为主。因为西医可以批量化处理伤员的能力在人口激增的世界上的地位是中医无法取代的。
谈到中医与西医,书中的母亲认为青霉素性寒,这正是现在中医逐渐理解西医的一个过程。之前听老师讲到某一知名西医也在给西药分寒热,尝试着用中医理论去理解西药,这无形之间就给中西医搭上了桥梁。作者也是抱着很美好的愿景希望中西医相互借鉴与学习,相互交融。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很受用——用脑去接受西医,用心去接受中医。我觉得西医更偏向于科技,中医更是种对生命的关怀,包括对心灵的治疗。
所以,中医又不仅仅限于医学。记得中医基础理论老师说过,中医是门科学,更是一门哲学。在书中,作者也提倡将中医的治疗观、养生观和人生观合为一体。作者在书中谦虚地说:“我不是医生,由我来谈中医有个负面效应,就是把中医降低到了一个非医生也可以谈的程度,使中医不像一门专门学科。”我觉得要是讲怎么怎么治病,那么中医是门科学,但要是讲如何调养,包括心志的修养,那就更像是一门哲学了。“治未病”则是这两个定义的集合。它既反映了科学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人们往往会感激救火的人,而不是感激警告你会着火的人。就像病愈后很感激治你的西医,而不是感激劝告你要改变生活习惯以防生病的中医。
作者一方面说真正滋养人的还是天地自然,用回归的方式多亲近自然不失为寻找健康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又说中医在疾病治疗中只起一个辅助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人本身。亲近自然与讲究人本身,这些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这正是中医的整体思维所在,人与自然同为一个整体,人在自然中患病,也应该可以在自然中康复。相对于感冒时候服用大量抗生素,我更喜欢喝点水,让身体好好休息,自然而然地好转。
书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说法,说是人体需要在子时蓄精养锐,而作者自己却偏偏喜欢在子时思考和文书,如此一来就不能不“激发”自己的“潜能”,耗费心神了,而这些“潜能”都来自肾精,和人的寿命有关。不过我想这条用生命的精华所铺砌的文学道路是所有衷爱文字的人都会选择走的吧,因为往往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摆脱白日的尘嚣,沉静下内心让思绪流淌。
翻开书,里面不是一篇篇描述中医如何如何被排斥,也不是中医心酸史,而是通过一次次中医与西医治疗的对比,从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中来揭示现世中医的“秋凉”。作者所说的秋凉,我想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抉择所致,也是对中医不再人才辈出的感叹,连作者自己也在书中承认,后悔没有和母亲好好学中医。
合上书,心中对中医的敬佩与衷爱之情油然而生。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感人的小故事,也有故事背后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这些,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儒家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医就是在被一次次排挤之中存活下来的,当它面临“失意”时,它安安静静地发展自己的理论,同时也不把求医的人拒之门外;当它兴盛时,它并不只给富贵人看病,它仍然是穷人们患疾时投靠的对象。最后仿用扎西拉姆的一首诗来阐释我对中医的情怀:你来,或者不来,中医就在身边,不离不弃。无论中医几度秋凉,它作为扎根于中国人生活中的行医之道与生活之道,都是我们无法割舍的根之所在。
《问中医几度秋凉》,在这夏日炎炎的日子阅读,倒也不失为一个让心灵安静下来思考的好方法。
秋日胜春朝
——读《问中医几度秋凉》有感
中医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前,我眼中的中医古老而玄妙,中医书籍生涩而难懂,但是《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书,渐渐改变了我的观点,它不仅是我的中医启蒙老师,还让我感受到中医却如硕果累累的金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光彩。
作者艾宁以中医世家“叛逆者”自述,从回忆母亲中医治病开始,以及女儿踏入中医之门,一路写来,事例结合,用简浅、诙谐却引人深思的文字,写出中医的神奇、中医的趣味、中医的温情。
初读,我深感中医看似古老却就在我们身边。比如,长时间用电脑,会感到眼睛干涩、颈椎酸困,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揉眼角和颈部,在中医看来,那便是睛明穴和大椎穴,也确有疗效,再延伸便成为针灸与推拿。再者,夏季天气炎热,西瓜成为避暑神器,有时还会用西瓜皮泡水喝,殊不知西瓜有清热解毒之效,诸如此类例子举不胜举,这难道不是说明中医就在身边吗?我们可以视中医为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再读,通过作者对母亲与女儿行医生活点滴的记录,我看到中医的闪光点——精勤不倦、以人为本。作者母亲用其一生诠释了医生的“精”与“诚”。自小学医,闻鸡起舞,熟背医书,凭借精湛的医术,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同时,不忘进行心理疏导。在“文革”时期,即使身陷囹囫,依然摒弃前嫌,救死扶伤。脉脉温情的诊治与坚忍不拔的学习突出的是中医的人为关怀,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倘若每位医生不是利欲熏心、自虑吉凶,而是潜心学习、尽职尽责,对待病人如春天般温暖,这样的事件还会发生吗?将《大医精诚》中所说的“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作为我们杏林学子的奋斗目标,勤思、好学、苦练,定会为中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后,不难发现,贯穿全书的是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虽然国家现已提倡中西结合,但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这个问题始终存在。有人曾形象比喻,买西瓜时判断其是否成熟,用手敲的是中医,用刀切的是西医,暗指西医诊治对人危害极大;又有人说西医碰上中医,是秀才碰上兵——有理说不清,暗讽中医无证据可循,不科学。不少读者看到本书题目中的“秋凉”二字,不禁会想到从民国时期的废医案到新中国初期提倡的中西结合,让中医的发展进入低谷期,处境变得尴尬,更有甚者提出“告别中医中药”之说。“秋凉”意味着中医正在衰退,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当然是西医好。
实则不然,作者艾宁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看着母亲用中医方法救死扶伤,母亲的精勤仁德、淡泊宁静,深深感染着作者。由小及大,中医的特点不也如此吗?经历千年的风霜,却依然保留自然淳朴、天人合一的本质。相比之效,中医更胜一筹。由此观之,“秋凉”并不是萧瑟之意,而是收获之喜!
对此,作者也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用脑去接受西医,用心去接受中医”。西医用脑,是记忆、研究高科技仪器去诊病、治病,而中医不仅用脑思考,还要用心感受,兼顾四季时辰、患者体质等因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悟性。在感受中,在体会中,在与病人的相互了解中,不仅方便动态观察,让疗效更明显,还可加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使整个诊治过程充满脉脉温情,更具有人情味儿。事实上,这颗心是中国心,可用来感受中华民族与饮食起居与自然关系,感受中医千年文化精粹,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我学习中医的启蒙老师,其中不仅讲述与中医联系甚密的阴阳五行,还渗透了中医中精勤仁德的重要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希望大家于书中学中医之理、中医之情、中医之精,并成为中医的热爱者、继承者和传承者!
放眼看中医
——《问中医几度秋凉》读后感
在上大学之前,我并不是非常相信中医,还曾一度认为中医是一种迷信,这是因为我看中医老先生为人诊病时,只是三根手指一搭,沉思片刻,便会开出处方。在我看来,这远不及西医来得明了、清楚,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总是不自觉地就能吸引到人的注意。更为夸张的是,仪器一扫描,人体便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面前,人的各项指标出现在化验单上,正常标准也会被列举,即使你是一个医盲,你也会知道自己的哪项指标不符。这与中医比较起来,确实更容易让人接受。自从我踏入了中医的校门之后,天天被灌输中医的思想,我开始了解中医,起初我从来没把阅读中医文献当做一种乐趣,觉得它晦涩难懂,助人睡眠还差不多。直到我读了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从一个外行者的眼中看中医,我发现它是多么得神奇,它不仅蕴含了人生的智慧,还容纳了豁达的胸襟。当然严格来说,她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外行,她从小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后因女儿的身体时而关注中医,她对中医的某些理论也是耳熟能详的。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作者对中医的一种崇敬之情。也是从读这本书开始,我开始对中医感兴趣,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啃课本,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而去探索挖掘先人留下的经验。现在,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中医不是科学,却也是科学。在医学领域,正在形成一种趋势——西医是科学,中医是迷信。好像一直以来科学就是以西医的标准来定义的,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医学植根于中华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完善,那时我们从来不知道“科学”一词,更不用说用科学来评判一个事件。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科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新时代的人们,无论老少,无论专家还是普通的大众,动辄就用“这不科学”来轻易地否定一个不被自己理解的理论。比如说,在过去的中国,人们都是穿着宽松肥大的棉裤,医生就教人把早产儿放在贴近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跟袋鼠似的,七八个月的早产儿也都给兜活了。若是在现在,试问有谁还会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保住早产儿的生命?或许很多人还会觉得这是迷信,暗暗嘲笑“尊贵的生命岂会用这种粗俗的方法来亵渎”。直到美国一项最新科技报道说,发现早产儿放在保温箱中成活率很低,而要是贴着人的皮肤给早产儿保温,成活率却很高。这震惊了许多人,曾被当作迷信而被排斥的做法突然出现在美国报道中,瞬间感觉“高大上”了呢!于是乎,人们渐渐改观,这也许与人生来就有的虚荣心有关。追求知识的学者或许还会继续了解这其中的奥秘,并可能激发出新的思想;可悲的是那些盲目从众的人们,即便认可了这种做法,但其中的原理仍然搞不清楚,对以后类似的事件,他们或许仍然以“这不科学”来对待。由此可知,中医中的不科学只是还未被证明的科学,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行为,有时候,确实是我们的嘴巴快于大脑了。正确对待每一次判断,不仅是对一个新思想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书中作者母亲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糟粕”不是糟粕。作者的母亲曾有过三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医案:其一是用老母猪治愈了一个晚期癌症的妇女;其二是把稻草烧灰,然后用水浸泡,得到的白色沉淀析出物来治愈一个胃病患者;其三是用狗肺治愈了一个哮喘病患。这些做法拿到现在来说,都不可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也难怪会被当做糟粕给丢弃。所以,人的学习也是分阶段的,年轻人学习时常轻易断言优劣、对错,造成学习上的留一半、扔一半现象,使学习走偏。上了年纪后,多观察少判断,结果从“愚昧”和“糟粕”中得到的启示往往要大于正统学术。由此可知,“愚昧”和“糟粕”不是没有价值,对于不理解的东西先行保全比彻底铲除要好。
其次,关于中西医之争,我们不用担心,中医不会被废除,我们该做的是做好本职工作。中医学是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中华文明五千年,哪有那么容易被废除。再者,中国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壤中,受这里阳光雨露的滋养,无形之中已经与这里的自然融为一体,对于阴阳学说,我们国人就比较容易理解,然而西方学者就算智商再高,他们也很难搞懂木火土金水之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两者虽然有相同的目的,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不同。西医治病,要给病人做透视、化验等各项检测,有时还要从人体上摘下一块组织做病理分析,或者干脆来个剖腹探查,怎么也得找到病菌、病灶,也就是拿得出、看得见、测得到的具体的病。这决定了西医向精微方向发展,因为这是西医的立身之本。西医诊断的基础是各式各样的仪器,西医院里,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科技展馆,谁具备的仪器多,谁的先进,谁就占优势,能吸引更多的病人。然而中医旨在保持人体的完整性,这也就印证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要求多种平衡,最根本的是阴阳平衡,通过调气血、津液来实现机体的各种平衡。中医的诊断工具就只有三个手指,它给人的结论不像化验单那么清楚明了,所以,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里并不占优势。我们要做的只是简单地做好本职工作,回归我们的传统,在这场纷争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回归到自然中领悟我们的中医文化。只有我们脚踏实地地学好了中医,才有可能将它推向世界。
毋庸置疑的是,中西结合是现在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虽然中医的治疗手段与西医不同,但中医从不排斥其他医疗手段,当然中医学也会借鉴和容纳西医技术。一般说来,人们找西医,是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病是什么样,B超、CT能明确告诉你病在哪儿,让你看到它,现在讲知情权嘛,西医在这一点上可给患者一个交代。先到西医院确个诊,再找中医商量治疗方案,已成大部分人的看病模式。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医是有局限性的,随着疾病的多样化,来医院就诊的病患往往不是只有一种病变。比如说:治疗肝腹水,按中医的理论应该用泻法,但如果这人素来体虚,泻法会伤津液,这就让中医为难了,这时候给病人挂吊瓶、输血,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要做一个全能的医生,不仅要精通中医,还要熟悉西医的思想理论。
最后,就是医德问题。这似乎是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之所以它一直被人们关注,是因为不道德的问题仍然存在,直到医界达到“大和”状态,它也就不是一个问题了。既然疾病不分贫富贵贱,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差别对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是一个医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另外,我们要尊重生命,更要尊重自然。记得书中作者写到关于母亲师傅的死,作者的母亲目睹了她师傅死的全过程。想来,她师父挺奇怪的,无病无灾,也无什么特别的理由,却坚持选择让自己静静地饿死,并要求母亲替他驱赶蚊蝇,让他死得安静点,整整七天,关于作者母亲的心情,我不是当事人,我不能体会,只因资质有限,任我怎么想,也不知道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追求什么样的境界。我只能粗略地将其归结为命运,每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了该有一个怎样的结局,这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有顺应它。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是减少病人的病痛,尽我们的全力让人保持健康,对于死亡,我们也只能尽力,毕竟命运不是谁都能猜测的,我们能做的只有问心无愧。真正的医者,应该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之必然,处之泰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