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梁交锋,宗教信仰乎

1919年,28岁的胡适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在这本书中,胡适认为,“老子事迹,已不可考”,只能以《史记》所录为本:“老子是楚国人,名耳,字聃,姓李氏。他曾做周室守藏室之史。”胡适依据先生一定比学生年龄大,推断出“老子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老子应当生于“周灵王初年,当西历前750年左右”, “老子即享高寿,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对孔子问礼于老子,胡适确信有此事,只是“这事已不知在何年”。

胡适1910年赴美留学,当时年仅19岁。他先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大家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理论的影响。胡适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并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平心而论,时年28岁,在国外生活多年的胡适,训诂和考据之学并非其所长,对于哲学也很难说已经完全搞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胡适将老子打造成中国哲学始祖,排在孔子之前。与其说他的目的是在解读老子思想,不如说是在张扬自己学到手的实用主义哲学或实验主义方法。这是一起典型的“六经注我”的案例。胡适笔下的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岁,至多活了九十多岁”等,只是凭“想当然”拼凑出来的。

1958年,时年67岁的胡适重版此书时,在《台北版自记》中讲道:“有一天,我忽然大觉大悟了!我忽然明白,这个老子年代的问题,原来不是一个考证方法的问题,原来只是一个宗教信仰的问题,像冯友兰先生一类的学者,他们诚心相信,中国哲学史当然要认孔子是开山老祖……在这个诚心的信仰里,当然不能承认有一个跟着老聃学礼助的孔子。”

追寻老子的年代身世,从而探讨中国哲学史的发端,在胡适眼中竟然成了“信仰”问题。这种立论自然从一开始便要遭到多数学者的批判。

梁启超首开批判胡适的先河,那是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会上。讲稿后来被整理成《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一文。梁启超提出六点质疑,对胡适的说法,进行了批驳:

1.把老子世系与孔子世系作一比较,年长的老子的八世孙怎么和年纪较小的孔子的十三世孙一同活在汉朝的景、武时代?

2.孔子喜欢褒奖他人,既叹“老子犹龙”,为什么别的书却没有提及?墨子、孟子都极好批评,为什么对《道德经》的作者只字未提?

3.即使有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按照《礼记·曾子问》的叙述,老子是一个“拘谨守礼”的人,与五千言所呈现出的精神背道而驰。

4.《史记》中的传说故事大体上是依据庄子《天道篇》《天运篇》《外物篇》三篇杂糅而成。而庄子书是一本寓言故事书,不能当作信史。

5.老子思脉充斥着批判性,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等等。这些文句不是春秋时代的话语,在《论语》《墨子》等书中均未见类似思想。

6.在文字用语上,《老子》一书有五处使用,“王侯、侯王、王公、万乘之君”等词语,用“取天下”者凡三处,这些词语春秋时代不可能具有。“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等话是春秋时代的人说不出来的。“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这些官名,战国时代始有。

梁启超依据上述六点质疑,认为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应当是战国晚期之作。

胡、梁之争很快引发了一场大辩论。高亨、张岱年、马叙伦、郭沫若、张煦、顾颉刚、钱穆、张寿林、唐兰、罗根泽等一大批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有赞成胡说者,也有反驳胡说者。

针对胡适之说,冯友兰在1931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他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实占开山之地位”。冯友兰将老子其人的生卒时间,放在了孟子和杨朱之后:

“《老子》一书……系战国时人所作。关于此说之证据,前人已详举(参看崔东壁《朱泗考信录》,汪中《老子考异》,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兹不赘述。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盖则孔子之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二则《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之后;三则《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冯著出版当年,胡适写了《与冯友兰先生论〈老子〉问题书》,对其所举“三端”及梁启超的六点疑问进行了逐条反驳。随后,胡适又写了《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一文。他在此文的结束语中说:“我至今还不曾寻得老子这个人或《老子》这部书有必须移到战国或战国后期的充分证据。在寻得这种证据之前,我们只能延长侦查的时期,展缓判决的日子。怀疑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在证据不充分时,肯展缓判断(suspension of judgement)的气度是更值得提倡的。”

从胡适之说的抛出到抗战前夕,《古史辨》第四册和第六册收录了当时论辩双方的主要文章。这两册的主编是罗根泽,他列举了古今学者对老子其人其书的29种意见:

1.陈师道:老子在关尹、杨朱之后,墨子、荀子之间。

2.叶适:著书之老子,非孔子问礼之老子。

3.黄辱:《老子》作于隐士嫉乱世而思无事者。

4.宋佚名:同于叶适。

5.吴子良:著书之老子,即孔子问礼之老子。(以上为宋代学者)

6.毕沅:孔子问礼之老子,即太史儋。

7.汪中:老子即太史儋,在孔子后。

8.崔述:春秋时有老聃,但孔子并没有向他问礼。《老子》一书是杨朱之徒的伪托。

9.毕廷相:老子在周称伯阳父,在春秋时称老聃,至战国称太史儋。《老子》书作于战国。

10.康有为:《老子》书在孔子后。(以上为清代学者)

11.梁启超:《老子》当作于战国之末。

12.张煦:《老子》书无产于战国嫌疑。

13.唐兰:老聃确长于孔子。《老子》书是老聃的遗言,撰成在《墨》《孟》撰成时期。

14.刘汝霖:教孔子者是老聃,辑聃格言为《老子》书者是(战国时期的)李耳。

15.张寿林:《老子》著作的时代在孟子前后。

16.钱穆:《老子》成书于宋钘、公孙龙同时或稍后,作者大概是儋何。至孔子问礼的老子是老莱子,即荷丈人。

17.张西莹:《老子》成书于《庄子》内篇后。

18.黄方刚:老子长于孔子,《老子》书成于孔子时。

19.冯友兰:老聃与李耳非一人,《老子》在孔、墨之后。

20.张岱年:《老子》书是战国初期的产品,老子思想在孔、墨之后,杨朱、慎到、申不害、孟子、庄子之前。老子有是太史儋的可能。

21.顾颉刚:老聃是杨朱、宋钘以后人,《老子》书成于《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之间。

22.胡适:孔子确曾向老子问礼,《老子》书确是老子所作。

23.马叙伦:《老子》非战国后期作品。

24.张季善:同于胡适之先生。

25.高晋生:同于胡适之先生。

26.叶青:同于胡适之先生。

27.郭沫若:老聃确是孔子之师,《老子》书是关尹即环渊所记老聃语录。

28.谭戒甫:孔子问礼之老子为老莱子,即老彭;著作之老子为老聃,即太史儋。

29.罗根泽:老聃即太史儋,《老子》书为太史儋所作。

上述29人的见解,在三个问题上分歧为二:

一、问礼之老子与著述《老子》的作者是同一人,或不是同一人。

二、《老子》成书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此论又分为战国前期、战国中期、战国后期),或成书于秦汉之际(此为顾颉刚观点)。

三、《老子》一书是作者亲自著述,或是后学编纂老子其人的遗言、语录。

上述29人的见解有一个共同点,学者们基本上都以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作为争辩的论据和起点,从传世的文献典籍中寻找佐证。这就像高考生在做选择题一般,非此即彼,没有人能够跳出司马迁的窠臼。

大家为什么都跳不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设置的迷宫?答案只有一个:典籍文献上的材料不足以让老子其人其书走出迷宫。证据不足,无法形成确定性结论。大家只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