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校勘本 德部二

昔之得[1][2]者:天得一以清[3];地得一以宁[4];神[5]得一以霝[6];浴[7]得一以盈[8];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9]

其至也,胃[10]天毋[11][12]清将[13][14][15];地毋已宁将恐发[16];神毋已霝将恐歇[17];谷毋已盈将恐渴[18];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19]

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20]。夫是以侯王自胃孤[21]、寡[22]、不榖[23]。此其贱之本欤[24]?非[25]也,故至数[26][27]无舆。

是故不欲[28][29]琭如玉,硌[30]硌如石。

传世王弼本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誉无誉。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帛书译文

以往得到太一(即道)者:

天得到太一(即道)才能够清澈,地得到太一才能够安宁,神得到太一才能够降临,山峪得到太一才能够流水充盈,侯王得到太一才能够政治(统治)天下。

由此至达。就是说:天不会因为已经清澈,便恐惧永远连续(清澈)下去,地不会因为已经宁静而恐惧永远继续宁静下去。神不会因为已经降临而恐惧驻足在地面(返回不到天上);山峪不会因为流水充溢而恐惧将水流尽。侯王不会因为已经尊贵且高高在上而恐惧会继续追求(更尊贵更高贵)。

因此,贵重之物以贫贱之物为根基(因为有贱才有相对的贵),能够登高者凭借的是下边的台基。

所以,侯王们自称孤寡和不穀,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卑贱吗?不是!这是因为接连不断的抬举使他们到达不能被再抬举的地步。

总而言之,不要像(在手中)滚来滚去的玉,而要像河床中自在的石头。

● 解字

[1]得。“得”是会意字,金文作“”,从彳从贝从寸。三根会意:“彳”表道路,“贝”表货贝,“寸”表以手捡拾。“得”的本义为路上捡拾到一枚货贝,引申泛指得到。

[2]一。“一”是象形字,构形源自手势语一,即握拳后将一根食指伸出。“一”的本义为数目字一。

《老子》一书中的“得一”,即得到太一,“太一”也就是战国楚地的泰一神教。从字面上解读,太一便是空间上的最大,时间上的最先,因而是最早最大的神衹。

[3]清。“清”是形声字,从水青声:“水”为类旁,表示与水有关;“青”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青色义(即铜锈的蓝绿色)。“清”便是呈现蓝绿色的水,引申泛指清澈。

[4]宁。“宁”(寧)是“寍”的本义转注字。“寍”字金文作“”,从宀从心从皿,本义为有吃有住心中安宁。在“寍”的下边增添表示呼唤的“丂”(“丂”是号字的初文,乃牛角号的象形描摹),便创设出转注字寜,承继“寍”的心中安宁义。

[5]神。“神”是形声字,从示申声:“示”为类旁,表示与祭祀有关;“申”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女性始祖义。“神”便是一个族群不断祭祀的女性始祖神(如商的简狄,周人的周嫄)。引申泛指具有法力的神祇。

[6]霝。“霝”是依托象形字,甲骨文作“”,上边为雨,表示云雨的到来,下边是冰雹的象形描摹。“霝”的本义为冰雹的从天而降,引申后,又有从天而降义。“霝”字后来因音形变写作“零”,引申出零丁和没有义(冰雹化成了水)。

[7]浴。“浴”是“峪”的异构体。“峪”是形声字,从山谷声:“山”为类旁,表示与山有关;“谷”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吃后再吐出义。“峪”便是通往山外的谷底水道,即峪口(秦岭南麓便有三十六个峪口),传世本通常作“谷”。注意,此处“浴”作峪讲。

后文“谷毋已盈将恐渴”中的谷与浴同义,都指峪口之峪。

[8]盈。“盈”是会意字,从皿从又从乃:“皿”表器皿,“又”表手的劳作,“乃”表扔甩而出。“盈”的构形源自手持器皿将多余的水泼洒出去(也可理解为水满盆时将手放入而使水溢出)。引申泛指盈余。

[9]正。“正”是会意字,甲骨文作“”:上为源自城邑的“口”,下为表示行走的“止”。“正”的本义为征伐,此义由转注后的“征”字所承继,“正”则表示引申后的正对前方义。此处“正”字可解读为“政治”,即以征伐(杀畸)来治理社会。

[10]胃。“胃”是“田”的本义转注字。“田”为象形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人或动物的胃囊。在初文下边增添肉(月),便创设出转注字“胃”,承继初文“”字的本义。由人打腹稿,引申出欲说和说出义,此义由后造的形声字“谓”字所承继。

[11]毋。“毋”是“母”字的变体假借字,乃是将母亲之“母”的中点连接并向下拉长,表示不许与母亲及姨母以及主母或国母发生性关系。“毋”字因此可以表示抽象意义上的不许可,不能够。

[12]已。“已”是“厶”的镜像反射字(类同同源分化字)。“厶”(私)字甲骨文作“”,构形源自捕猎野兽的绳套。由谁下的绳套,捕猎住的野兽归谁所有,生发出私有义(此义后增禾转注为私)。将“厶”镜像反转便形成了“已”,表示已经将绳套放置完毕,即已经。

[13]将。“将”是会意字,从爿从肉(月)从寸,构意源自手执肉块甩在木板之上,即使之呈现在大家面前。“将”的本义为使之呈现而出。引申后,又有即将、将要义。

[14]恐。“恐”是形声字,从心巩声:“心”为类旁,表示与心中感受有关;“巩”为声义旁,表声且表手执利器用力捅入义。“恐”便是心中害怕(利器扎到身上),即恐惧。

[15]莲。“莲”是形声字,从艸连声:“艸”为类旁,表示与草本植物有关;“连”为声义旁,表声且表连接义。“莲”的本义指一节接一节串连在一起的草根,如芦苇等植物的鞭根。引申后,又指根节连在一起的藕根,即莲菜。此处文句用为连续。

[16]发。“发”(發)是会意字,金文作“”,小篆字体作“”,从从弓从攴,构意源自一边向前奔跑,一边将手中标枪像箭矢一般投掷而出。“发”的本义为投掷而出,引申泛指发射。此处文意用为进发。

[17]歇。“歇”是形声字,从欠曷声:“欠”为类旁,表示与人的张嘴出气有关;“曷”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阻止逃亡之人逃跑义(含有追赶喝斥的意象)。所以,“歇”的本义为长久追赶而后不得不停止下来喘气,即歇息。

[18]渴。“渴”是形声字,从水曷声:“水”为类旁,表示与峪道流水有关;“曷”为声义旁,表声且表阻拦逃亡者使之停止义。所以,“渴”的本义为峪道流水的停止,即涸竭。又由人的喉咙中津液的涸竭引申出口渴义。

注意:这个“渴”与现今通用的“渴”字不同,现今通用的“渴”字是“喝”的假借字,本义指长久喊叫喝斥后的口中干渴,二字都表口渴,乃是殊途同归。古文字辨析最忌讳的是指鹿为马、虎猫不分,仅仅因为它们外形相像。

[19]欮。“欮”是会意字,金文作“”,从屰从欠,两根会意:“屰”表忤逆(即反向而动); “欠”表人的张口出气。“欮”的构意源自人的张口打嗝。“欮”的本义为忤逆向上(此义由转注后的厥字继承)。引申后,又有长久持续不断(打嗝)义。

[20]基。“基”是会意字,从土从其:“土”表土壤,“其”表簸箕。“基”的本义指用土夯筑起来的土台基,引申泛指基础。

[21]孤。“孤”是“瓠”的假借字。“瓠”字从瓜从夸,本义指长条状的瓠瓜。“孤”借“瓠”的形、音、义,以“子”置换本字的“夸”,以新创设出的孤表示孤独义(一棵藤上只能长一个瓜,否则长不大)。在此用为古代君主的自称(帝王世系及君王在位就像一根藤上只能结一个瓜,否则便乱了套)。

[22]寡。“寡”是会意字,金文作“”,小篆字体作“”,从宀从页从分,构意源自一个人进入房间而四顾无人。“寡”的本义为独自一个,引申泛指少(与多相对)。在此用为君主自称,意谓宫廷殿台上只有自己一人(任何人不能与君王平起平坐,臣子们只能站在台阶下边)。

[23]榖。“榖”为会意字,从禾从殻:“禾”表禾谷,“殻”表击打(殻是敲字的初文)。“榖”的本义为击打禾谷使之脱粒。帛书本写为“”,乃是“榖”的手写简体,不即丕榖。用为君王自称,源自抽穗灌浆后因挺拔彰显而出的榖穗。显然,“不(丕)榖、孤寡”都是源自形象化的一种特称,含有一种君临天下独自一人的自负和傲慢。《老子》一书厘定成书时,“孤寡、不榖”的原始本义已经湮失。

《吕氏春秋·君守》:“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礼记·曲礼》:“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疏若于其臣民则曰孤,孤者,持立无德能也。”《左传·僖公四年》:“岂不榖是为?”杜注:“孤寡不榖,诸侯谦称。”这些后人解读,只是就现象而言,已湮失了文字学的根基,已失去原创生活的真实和情趣。

[24]欤。“欤”是“歟”的手写简体。“欤”是会意字,从与从欠:“欠”表张口吹气,“与”表相互勾连。欤便是将口中之气吹到他物之上,例如吹灯火、吹灰尘。“欤”的本义为吹气于物,古文典籍中通常用为语尾助词,今文写作“与”。

[25]非。“非”是象形字,金文作“”,构形源自用手捉住鸟禽或飞虫的身体,使之翅膀扇动却飞不走。“非”的本义为尽管折腾却飞不走,“非”的折腾义由转注后的“匪”字所承继,非则表示引申后的不能义。

[26]数。“数”(數)是会意字,从娄()从攴,两根会意:“娄”表搂抱,“攴”以击打表示一次又一次。“数”的构意源自男女两性交合时的抖擞射精,本义由转注后的“擞”字所承继,“数”则表示引申后的次数义。

[27]舆。“舆”(輿)是“與”的假借字。“與”为会意字,金文作“”,从臼从廾从与,构形源自两人四只手互握而编连成井字形,又含有四只手编连后抬举他人义。此义由转注后的“举”字所承继,“與”则表示引申后的给予及承浮在上义。“舆”借“與”的形、音、义,以“车”置换本字内中的“与”,表示将车抬举而起义,又特指类同车厢的轿舆。

[28]欲。“欲”是“谷”的本义转注字。“谷”字从八从入从口,构意为吃下去又吐了出来。在“谷”的右边增添表示张口的“欠”,便创设出转注字“欲”,承继初文的呕吐义,又由想要呕吐时的内心涌出及止不住引申出欲望义。

[29]琭。“琭”是形声字,从玉录声:“玉”为类旁,表示与玉石有关;“录”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尺蠖类毛毛虫不停爬行义。琭便是河道中因流水而滚动不停的“子玉”。文中特指在人们手中不停把玩的玉器。

[30]硌。“硌”是形声字,从石各声:“石”为类旁,表示与石头有关;“各”为声义旁,表声且表分别走来义。“硌”便是石头在河道中各自滚动向下。

● 句读

昔之得一者:

译文:以往能够得到太一(或道)者。

此句为第一层复句的领文。一为“太一”一词的脱字。此处之一,可与“道生一,一生二”之“一”相比对,即《老子》后文中的“执一”。道即太一,太一即道。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所以此句也可译作“以往能够得道者”,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道。

郭沫若认为,“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一句,后面脱漏一个“一”字。“大一”即“太一”。此处“天得一以清”则可视作脱漏了一个“大”。或者说,这是《老子》一书的某一位作者有意除掉“太一”中的一,或“大一”中的“在”,以便完成阉割宗教为哲学这一伟大创举。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说:“一,指道生天地万物的最初状态,此时此刻,无上下、无左右、不阴不阳、不清不浊、不明不暗浑然一体,故谓‘太一’之特征。”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译文:天得到太一(即道)才能够清澈,地得到太一才能够安宁,神得到太一才能够降临,山峪得到太一才能够流水充盈,侯王得到太一才够政治(统治)天下。

在《老子》的认识中:“天,地,神,浴,侯王”都在道(或太一)之下,必须遵行“自然生发”的原则,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

其至也。

译文:由此至达。

“其”在文句中以簸箕之形表示由此而出,至在文句中以箭矢落地表示“至达”,因此可译为“由此至达”。

胃天毋已清将恐莲,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霝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渴,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

译文:就是说,天不会因为已经清澈,便恐惧永远连续(清澈)下去,地不会因为已经宁静而恐惧永远继续宁静下去,天神不会因为已经降临而恐惧驻足在地面,山峪不会因为流水充溢而恐惧将水流尽,侯王不会因为已经尊贵且高高在上而恐惧继续追求(更尊贵更高贵)。

这段话,实际是对上一段话的进一步说明:“天、地、神、浴、侯王”都因得道(或得到太一)而不去刻意所为,保持了“道法自然”这么一种无欲、无为,自然而然的状态。

陈鼓应先生依据传世本将此节译为:“推而言之,天不能保持清明,难免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宁静,难免要震溃;神不能保持灵妙,难免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难免要涸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难免要绝灭;侯王不能保持清静,难免要颠覆。”事实上,《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难道老子会自打耳光,杞人忧天般认为天会崩裂,地会震溃吗。以至于天要生出一个天,地要再生出一个地吗?

陈先生的翻译,错得也太离谱了。

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译文:因此,贵重之物(必须)以贫贱之物为根基(因为有贱才有相对的贵),能够登高者(必须)凭借的是下边的台基。

这段话是对上面一段话的归结:一种现象与另一种现象相互依存。同时,又是下面一段话的引文:

夫是以侯王自胃孤、寡、不穀,此其贱之本欤?非也,故至数舆无舆。

译文:所以,侯王们自称孤寡和不穀,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卑贱吗?不是!这是因为接连不断的抬举使他们到达不能被再抬举的地步。

此节是对上一节论述的推而论之。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硌硌如石。

译文:总而言之,不要像(在手中)滚来滚去的玉,而要像河床中自在的石头。

● 随感

“昔之得一者”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何谓“一”?自古便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是算术序列中的一,即自然数中的一。一代表着开始,代表着进发,因而是十进位制中的一。有人认为这个一是“壹”的简写,代表着充盈弥漫的整体,代表着事物的总括,因而是上古八分割制中的“一”。最新出土的郭店竹简《太一生水》将道与太一联系到了一起: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吕氏春秋·太乐篇》因而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然而,人们会问,《老子》为什么不说“得道”而要故作神秘地去说“得一”呢?后人为什么要删掉大字,不说“太一”呢?

《老子》认为,“天清,地宁,神霝、浴盈,侯王天下正”的原因乃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太一”,也就是得到了充盈弥漫的道。即楚简《大一生水》:“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那么,我们不得不问:天、地、神、浴、侯王以往(昔日)是怎么得到(太)一或道的呢?为什么“得一”就会“天清、地宁、神霝、浴盈、侯王天下正”呢?如果“天、地、神、浴、侯王”得不到“一”或得不到“道”,结果会怎样呢?

不问自问,不答自答。显而易见,《老子》所言说的“一”或“道”,是一个比天地还要早(出现),比所有的神(包括天帝)都要大的“玩意”。此处言说“太一”而不说“道”,乃是因为太一神教原本与“道”无关,也在“天道”之前。《老子》一书的作者为了将天道与太一神教合为一体,建立一个中国式的一元神教。而将省略天的“道”,省略了太的一等同起来(大一是其名,道是其字)。因此,这一章不仅要与《道部二十五》“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等章句相互参照,更需要明晰道即太一,太一即一,大一即大。万万不可被古人的文字游戏所迷惑,显现出自己的不识字和没文化!

此章论说“道”的神通广大,何以放在《德经》部分?参证帛书《老子》第三、四、五、六章,可知本章和三、四、五、六章均在叙述“道”的强大功用,只有第一章与后边五章在内容上不连贯。难道第一章与其后五章非同时写作,有人故意把第一章置于全书之首,从而举起《老子》贬损并批判儒学的大旗?

细究其中的含义,可知《老子》一书非一时一人所著,乃是一部由后人不断增添、不断增改的集大成式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