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 :振兴中华变革论(第二版)
- 田国强 陈旭东
- 1447字
- 2021-04-04 13:20:32
4.5 以渐进改革策略促平稳转型
在向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放开价格、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给予人们经济自由就可以了,更要有足够的制度性基础设施来支撑和推进。制度性基础设施由一系列经济制度安排及其所处的经济制度环境共同组成,包括市场价格机制、自由流通的要素(如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各种经济法规、明晰的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系统、税收体系、反垄断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但是,经济制度环境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因时因地逐步引进适应各个转型阶段和时期的过渡性制度,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制度。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路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中国的改革路径具有“内生性”的特点,即在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易行为首先出现之后,再根据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把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合法化(如农村包产到户)并推广开来,形成一系列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及法律化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规则,逐步完善经济制度环境。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所制定的改革措施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短期内都将制度环境作为参数,约束条件给定,长期逐渐内生化。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边缘突破式改革,先从计划经济体制外或相对薄弱的边缘领域进行改革试点(如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才进行城市改革),尽量做增量改革,给市场经济一个试验的空间;
(2)双轨制改革,新旧两种体系(如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并存,直至逐步实现并轨;
(3)帕累托改进,使所有人至少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受益,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革阻力。相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路径则更具有“移植性”的特点,在转型之初、市场经济条件还不是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就直接引入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则、政策和(正式)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不同路径的比较中,我们也不能简单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厚此薄彼。在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基本初始条件下,也许都是相对最佳选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单一经济改革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激进变革可能引发的社会失序和动荡。但是,这也将很多问题和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累积起来,很多人身在其间却浑然不觉。而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虽没有取得如中国这样显著的经济增长绩效,短期内也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下滑,但是通过有序配套的整体改革,初步奠定了相对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制度框架,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当然,俄罗斯的转轨和转型也并没有结束。
实际上,这里面涉及两个必须要区分、注意的对象。一是目标,二是实施过程,不能将二者相互混淆。目标容易制定,但具体的实施过程往往非常复杂,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约束条件。从而,对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而言,就有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改革特色和路径,但这不意味中国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实施终极目标的长期制度安排不同,许多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最多只是短期最优过渡性制度,随着市场化制度环境的改善,这些制度安排会变成无用、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因此,没有什么“中国模式”。一旦目标明确提出,如和谐社会的愿景及其基础架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提出后,就要考虑它的实施问题(即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设计一系列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以促进目标的逐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些过渡性制度安排往往很多是“次优”而不是“最优”选择。既然是“次优”就难免有诸多不完美的地方,其实这也反映了转轨的起点本身是极其扭曲的,更代表不了转轨完成后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