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述而第七(5)

前面怪、力、乱,三条,“怪”是荒诞不经,骇人听闻,惑人心志;“力”是倚强凌弱,以众暴寡,血气之勇,不顾义理;“乱”是以下叛上,人伦大变;都是不合理,不合义之事,所以孔子不谈。

最后一条,是“语人不语神”,只讲人事,不讲神话。

儒家并不否定神,但也不肯定神,因为谁也没见过神。前面我说过,儒家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相当于是“如有神论”。祭神,如神在。头顶三尺有神明,假如他有,假如他在,按有神监督来要求自己,但是不谈论神,因为搞不清楚。

宰我曾经问孔子:“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是人还是神呢?他怎么能活三百岁?”

这个问题涉及黄帝,孔子不好正面回答,他说:“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前面孔子不是说吗:“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喜欢历史,喜欢古人的智慧和典籍,勤奋学习而得罢了。”他不会像摩西那样,说十诫是神在西奈山上亲自传给他的。孔子不讲神。

孔子对自己的思想来源,说得很清楚,不是神授的,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梦见周公。孔子的思想体系,就是从尧帝、舜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再到孔子,一脉相承,这就是中国儒家道统的源头。

不信神,甚至是不许信神的思想,实际上早于尧舜,而是要追溯到黄帝时代,黄帝的孙子颛顼(zhuān xū)建立的一个政治传统,打了一场政治战役,叫“绝天地通”。

“绝天地通”,顾名思义,就是断绝天和地之间的沟通。谁在沟通天和地呢?是巫师们,他们自称自己能沟通天地,代天传话,发号施令。

绝天地通,是在颛顼打败南方九黎部落之后。北方的文化比较先进,而南方部落愚昧迷信落后,各种怪力乱神很多,巫师一煽动,就以为得了神力神助,就敢举旗造反。所以颛顼取得军事胜利后,专门派两位最得力的大臣,去发动一场“绝天地通”的政治运动,清除神教,禁止任何人代表神灵说话。

历朝政府对绝天地通都高度敏感和重视,因为无数叛乱都是怪力乱神鼓动,比如五斗米教黄巾军,比如洪杨之乱,洪秀全代天父天兄传言。所以清朝对白莲教等民间神教高压打击,都是绝天地通的思想根源和政治传统。

拜师,不是他比我强,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华杉详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论语》里人人都会背的名句了。但真要懂得这意义,能按这样去做,并且做到,形成习惯意识,那就没几个人了。

朱熹注解说,三人同行,其中一个人是我,另两个人呢,一善一恶。对那个善的,我跟他学,对那个恶的,我对照自己,看看他身上那恶,我身上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掉。所以他们两位,都是我的老师。

这样看就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一定得看下一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不看下一句,就会有误解,以为是三个人必有一个能做我老师,实际上是人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并不是指他比我强,才能成为我的老师。

尹氏注解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老子也有一句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好的人和行为,也是我们学习自省的案例资源,反面教材也是教材。

我们天生是善于发现反面教材的,谁在人后不说人?我们总是在说别人坏话。如果养成一个习惯,把说别人的不是,都记下来,一条条对照自己,这毛病我有没有?这样不好的事我干过没有?然后一条条注意改正。那保证进步飞快!如尹氏言:“进善其有穷乎?”

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老师不是不跟人学习,他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罢了。

哪国都能任用孔子,唯有宋国,绝对不能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华杉详解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桓魋(tuí),是宋国司马,掌宋国兵权,又是宋景公的男宠,在宋国权势很大。桓魋的弟弟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离开卫国后,周游各国,寻找机会。因为司马牛的关系,到了宋国。桓魋因为担心孔子威胁到自己的权位,想要杀死孔子。

《史记》记载,孔子从卫国到了曹国,又从曹国到了宋国。在宋国,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讲课习礼。桓魋派人去杀他,没找到,把那棵树伐了。

弟子们非常担心害怕,孔子就安慰他们,人的死生祸福皆系于天,若天无意于我,必不会给我如此之德。既生我德,便是天命,桓魋能奈我何!

说归说,孔子还是和弟子们乔装打扮,连夜离开了宋国。

张居正讲解说,天命不可以不安,人事也不可以不尽。知祸而避,是明哲保身。以义安命,是乐天之仁。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桓魋为什么要杀孔子呢,他在宋国骄奢淫逸,无法无天,孔子来搞他那一套,首先就是君臣父子,就会限制他的权力。所以他和孔子势不两立,一定要把孔子撵走。

撵走就撵走,何至于要杀掉那么狠呢?还有一个背景,孔子在宋国,可以说是敏感词。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国司马,执政掌权的。在宋国另一个大夫华督——华姓始祖,就是我的先祖了——发动的政变中,和宋殇公一起先后被杀。孔家就跑掉了一个,孔防叔,逃到鲁国,是孔子的曾祖父。所以孔子家世,本是宋国贵族,和宋景公、桓魋等,实际上是同族。他的先祖孔父嘉的被杀,有不得人心的原因。因为他和宋殇公一起,连连征战,十年打了十一仗,百姓苦不堪言,华督就是以此为号召发动兵变的,甚至杀了国君,迎立公子冯。

但是,华督杀孔父嘉的初心,实际上是为了得到他美貌的妻子,这也是人尽皆知的,孔父嘉也有冤情。如果孔子在宋国执政,他不仅是职业经理人,也有重返董事会的资格,所以哪都能任用他,唯有宋国,绝对不能。

圣人之道,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和最简单的道理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诸位以为我有什么学问本事隐藏起来没教给你们的吗?我没有什么对你们隐藏的。我哪一个行为不是和你们在一起呀?我一切都是公开无保留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话有意思,也有很普遍、很强的现实意义。

弟子们觉得,老师之道,深不可测,一定是隐藏了什么,没有教给大家,否则我们怎么学不会、赶不上呢?说不定,还有密室弟子,悄悄传给了他!我们其他人不知道啊!就把这疑问给老师提出来了。

孔子又可气,又可笑,还有点委屈,把“我老丘的为人”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儒家和佛家、道家或武林门派都不一样,没有衣钵传人,不会半夜三点钟把某个弟子叫到师父房间去,传给他衣钵或绝招。所以孔子去世前,也没有指定哪个弟子继承他的衣钵,做儒林领袖。圣人恨不得把他的思想方法教给全天下的人,更不会对弟子们有差别。

为什么呢?因为圣人之道,简易平常,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和最简单的道理,每天都在说给人听,做给人看,但人们察觉不到,总以为还有什么高深的秘笈!就像你出门,不假思索,出门就是大道。你一思考,就嫌这道不够巧,不够妙,不够快,要另辟蹊径,就走到偏僻小路断头路上去了。所以孔子感叹说:“这大道上怎么没人啊?难道人们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出门就是大道啊!”

人们确实不走大门,他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他一定翻窗户,翻墙出去。孔子的弟子们也是这心态,他们不相信就这么简单,师父肯定还有翻窗户、翻墙的招,没教给我们啊!

“不走寻常路!”为什么这样的广告语能引起几乎所有人的共鸣,因为这就是人性的弱点,都想追新逐异,不愿意踏踏实实。孔子若听到,又要摇头了。因为圣人就是要你走寻常路,要在最寻常的路上,付出最不寻常的努力。但人们都不想下苦力,都想弯道超车。

凡事彻底,知行合一,才是儒家自修的根本。儒家讲的都是日用常行。凡事彻底,把日用常行,每一件最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彻底。做到了,才能悟道,这叫知行合一。如果没做到,就只是会说些道理,你自己并不明白那说起来简单的道理,到底有多么深刻恰当!老师讲的,你都没去做,自以为知道了,还问老师还有什么没教我,怀疑老师藏了上树的招,老师气死了。

日用常行,勿忘勿助,凡事彻底,知行合一。就在日用常行之间,勿忘,每一件事,不要忘记遵循老师教的道理去做;勿助,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着急怎么还没效果啊,不要拔苗助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日日不断,事事努力,静候佳音。

这样下来,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至诚无息,无息,是日日不断之功,一刻也不停息。无息则博厚,就是厚德载物;无息则悠远,就是永续经营;无息则高明,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最大的竞争力,都是笨功夫,都是时间积累。来得快的东西,别人赶上也快。来得慢的东西,成就了,就没人能撵上。

道理都太简单了,最难发现的,就是最显而易见的;最难遵循的,就是成天挂在嘴边的。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轻视简单;我们总是没招,因为我们总想出绝招。

什么是忠呢?忠者,不自欺也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华杉详解

这是接上文,我没什么隐藏起来没教给你们的。那孔子用什么方法,教什么东西给弟子们呢,就是“文行忠信”。

“文”,是典籍文献,是课文,是诗书六艺,是学知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则能见闻广博、触类旁通,有聪明之资。

“行”,一是笃行之,是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在日用常行、遇事接物中磨练。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文是言传,行是身教。朱熹说:“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举不动,不言不行,都是教诲,学生要仔细观察,自己体会,在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才能体会吸收老师的思想。

“忠”,什么叫忠?忠于谁?忠,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中谁的心?在注解《中庸》,谈忠恕之道时,朱熹说:“尽己之心曰忠,推己及人曰恕。”这算是“标准答案”。恕,是如心,别人的心就如同我的心。所以中是中自己的心,如是如别人的心。我想要啥,别人也和我一样想要啥,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想要啥,别人也不想要啥,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讲忠,源头是忠恕之道,中自己的心,然后将心比心,如别人的心,不是说谁要死忠于谁。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儒家才不讲死忠呢。

怎样做到忠呢?忠者,不自欺也。“忠”是中自己的心,你只要不自欺,就能做到忠了。所谓自欺欺人,人若欺人,必先自欺。因为人人都有良知,都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或者为了利欲,或者说他先对我怎样怎样,就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了。

致良知,不自欺,就能做到忠。忠,不是忠于某个人,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良知。

“信”,人无信不立。对人对事讲诚信,没有一丝欺诈。

先有忠,后有信,信,是忠的结果表现,忠发于心,而信周于外。程颐说“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首先尽心忠实,然后在每一件事上都没有违背,则事事都笃实,没有不恰当的,这就是做到忠信了。

“文行忠信”,张居正说,如果做到这四条,则知行并尽,表里如一,德无不成,为学之道,再也没有比这四条更深刻的了。

孔子界定“正面人物”的四个标准等级: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华杉详解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了,能见到君子,已经很不错了!

圣人和君子啥区别?圣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大戴礼·五义篇》:“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圣人无所不通,能成己成物,其才其德,都到极致了。

所以圣人是看不到了,自己也不敢自居。

能成为君子吗?

君子,才德出众之名。才和德没有到极致,但也比较出众了,这就是君子。《韩诗外传》:“言行多当,未安愉也;知虑多当,未周密也。”言行思虑,大概都恰当,但还做不到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丝毫不差,不增不减,不偏不倚。这样的人,孔子说,周围还是能看见的。

孔子又提出了善人与有恒者。“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善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见有恒者,就满意了。

“善人者,致于人而无恶”。有志于仁,一件坏事都不干。这个标准又高了,谁敢说一件坏事都没干过?所以善人是仅次于圣人,比君子要高。所谓一个人一天不干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干坏事,那就是善人。

“善人”,孔子说他也见不到。咱们也没见过。

能见到有恒者,就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