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无事不慎,而他慎之又慎,最慎重的,有三件事:斋戒、打仗,和生病。
孔子曾说:“我不与祭,如不祭。”如果我自己没有亲自参加祭祀,就等于没祭。我不能说叫别人替我磕两个头,一定要自己亲自出席。同样,如果自己参加了,但是斋戒不严肃、不整齐,没有按规矩来,心不在焉,也跟没祭一样,神明祖先,都不会接受。
第二个谨慎的,是打仗。《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关系人民生死和国家存亡的大事,也关系到自己的生死,所以一定要谨慎。
上文子路问孔子,如果打仗带上谁。他认为他最勇猛,老师一定说带上他。孔子讽他说,我不带不怕死的去,我带那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曾国藩后来带兵平定洪杨之乱,就是儒生带兵的典型了。
第三个谨慎的,是自己生病。孔子平时就注意保养身体,平和性情,不饱食醉酒,不宴游无度,起居饮食都有规律。若不幸生病,时间是最好的医生,休息是最好的药。一定停下来,加意调养,审择医药,不敢有丝毫大意。
拼什么别拿身体去拼。我们常常不太注意自己身体,孔子呢?他是太注意自己身体了!这个要学习!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华杉详解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为之沉醉,三个月都不知道肉味。感慨说:“想不到韶乐之美,达到如此境地!”
先说这韶乐,“韶”,是舜帝的礼乐。舜的时代是极治之世,社会最和谐的时候,其音乐也美盛到了极致。孔子曾经说,舜的音乐,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音乐,尽美,但没达到尽善。因为周武王的天下是征伐得来,有威武正义,也有杀气腾腾。而舜的天下是禅让而来,庄重平和,洒向人间都是爱,只有爱。
舜的后代封在陈国。后来陈国公子陈完,因为陈国内乱,逃到齐国,改姓田,叫田完。他的子孙后来夺取了齐国政权,取代姜太公的后代,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代齐姜”,所以韶乐,就成了齐国的国乐。
孔子是什么时候去齐国,听到韶乐呢?《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内乱,孔子也到齐国避乱,给齐景公的丞相高昭子做家臣,也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能引起齐景公的注意,能在齐国施展抱负。后来也终于有机会和齐景公问对,景公几次问政于孔子,也敬重他,但齐国大臣,包括名臣晏婴等,都排挤他,景公也就放弃了。孔子不能得到重用,又回到鲁国。
就在这个时期,孔子认识了齐国太庙的乐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比《论语》里多了两个字:“学之。”
所以这个三月不知肉味,不是听了一回,就三个月都不知肉味,是听到之后就想学,学了三个月,每天沉醉在那音乐里,不知肉味!
孔子论正义与哈佛大学的正义公开课比对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华杉详解
“为”,帮助、支持的意思。
冉有问子贡:“老师支持卫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他。”进去,问:“老师认为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那他们有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也实现了仁德,何怨之有?”子贡出来,告诉冉有说:“老师不支持卫君。”
这一段啊,像打哑谜,确实也是在打哑谜,我们细细来解读:
卫君,是卫出公辄(zhé)。为什么要问孔子支不支持他呢,这是因为他的继位问题,觉得他得位不正,他的政权合法性受质疑。
辄的父亲蒯聩(kuǎi kuì)是卫灵公的太子。因为他得罪于权势熏天的卫灵公夫人南子,逃亡国外,卫灵公也驱逐了他的门人。
蒯聩怎么得罪南子的呢?前面说过,南子有淫行,和在卫国做大夫的宋国公子宋朝私通。卫灵公呢,不仅不生气,还纵容。蒯聩去宋国,宋国乡下农民小孩唱歌哄笑他:“你们的母猪满足了,把我们的公猪还给我们吧!”蒯聩受辱,受不了,回来就阴谋要刺杀南子,被南子察觉暴露,卫灵公大怒,所以他跑掉了。
卫灵公死后,国人立了蒯聩的儿子辄为国君。
但蒯聩是太子啊,他得到晋国支持,晋国赵鞅也想掺和一把,带兵护送他回国继位。但辄不让他爹回来,双方打了一仗,卫国胜了。蒯聩没能回来。
那么,辄的做法,是否正义呢?他是应该自己继位,还是应该让父亲回国继位呢?
当时卫国人,支持辄的意见还是很多的,有一个说法,叫“不以父命辞王命,不以家事辞王事”。蒯聩是父亲,辄发兵和亲生父亲作战,不让父亲回国继位,这是违背了父命,是家事。但是,辄继位,是王父,也就是他的爷爷卫灵公传位给他,这是王命,是王事,是国事。国事大于家事,所以辄是正义的。
这就像哈佛大学的正义公开课。这也是一个案例,辄,正义还是不正义?
冉有不知道老师的态度,就问子贡。子贡说,他去问老师。
他进去,却不直接问卫国之事,而是问伯夷叔齐。这是子贡智慧情商之高明。他不直接问,就避免老师直接回答表态。当时师徒一门都在卫国,孔子言辞影响很大,要避免表态站队之嫌,为老师招祸。
子贡就问,老师认为伯夷叔齐是怎样人哪?
孔子说,古之贤人呐!
伯夷叔齐兄弟的故事,前面讲过,是一个让国的故事。二人是孤竹国王子,伯夷是太子,是老大。但他父亲喜欢老三叔齐,临终时遗命立叔齐为君。叔齐说,君位是大哥的,我怎么能接受!怕国人拥立他,于哥哥不义,跑了。国人要立伯夷,伯夷说,父亲已经把君位传给三弟,我怎么能违背父命!他也跑了。兄弟二人跑到一处,结伴流浪。孤竹国人没办法,立了老二做国君。
到底怎么样是正义的,两兄弟也捋不清,总之自己不能不义!都逃了。
二人听说周国很好,国君很有道,很正义,就结伴投奔周国。到了周国,正赶上周武王出师伐纣。哥俩一看,这还得了!以臣伐君,不义!拦在马前不让走,苦苦谏劝。
上来这么两个神经病,武王的卫士不耐烦,要杀他们。姜太公说:“这是义士,不要伤害他们。”把他们拖开了。
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二人发誓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做得对吗?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就像哈佛大学正义公开课上讲的,道德正义的两个原则,结果主义和绝对主义。结果主义认为道德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外界的影响。绝对主义的道德原则则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结果主义中最有名的学说是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绝对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是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伯夷叔齐就是康德了。
孔子是边沁还是康德呢?
这个问题我也不敢回答。至少孟子不是康德,孟子是支持伐纣的。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他说纣不仁不义,是国贼,不是国君,诛杀他,就是杀一匹夫,不是弑君。
过了一千六百年,朱元璋读到孟子这句话,勃然大怒,把孟子的牌位从孔庙里扔出去了。
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有没有怨言,孔子说,求仁得仁,何怨之有!
这句话,是典型的绝对主义道德原则了。道德有其绝对的原则,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无论所造成的结果如何。结果是自己饿死,也无怨无悔,求仁得仁。
“明白了,老师!”子贡拜退,出门告诉冉有说,“老师不支持卫君。”
孔子支持让国,自然就不支持争国了。
张居正讲解说:“盖惟孔子为能谅伯夷叔齐之心,惟子贡为能谅孔子之心。一问答之间,而父子兄弟之伦,昭然于天下矣。”
读书如此,就是神交古人了!
补充一下,卫国继位之争,还有更多故事。
卫灵公死的时候,并未传位给辄。灵公死,南子传灵公遗命,立少子郢(yǐng)为君。郢推辞不受,他说:“没有!父亲没有传位给我!父亲临死的时候,我就陪伴在旁,他若传位给我,我一定知道。我都不知道,您怎么说他传位给我呢?我哥虽然流亡了,但是他儿子辄还在,应该立辄。”
所以辄的继位,其实是他幺叔郢的让国。
得道之人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华杉详解
“疏食”,“疏”,就是粗,粗粮,高粱,和小米、大米相比,就是粗粮,吃得不好。
“肱”(gōng),初中学生理卫生,肱二头肌的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孔子说,吃粗食,喝凉水,枕着自己的胳膊睡,我也乐在其中。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那天边的浮云。
《吕氏春秋·慎人篇》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得道之人,穷他也乐,富他也乐,因为他所乐的,不是穷,也不是富。得了道,穷富都一样,就像四季运行,天气变化,任他来去。
这还是在讲命与道。我追求的是道,贫富是命。道,我孜孜以求,乐在其中。命,我安然接受。
我们常说改变命运。你想改变命运,心理就难免失衡,也可能不择手段。孔子接受命运,但接受命运并非不努力,而是努力追求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得道之人,到底是得了什么道,和咱们这么不一样呢?
这要回到《大学》里讲的“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知道自己的边界,哪些事可以干,哪些事不可以干。这有方向感,又有边界感,人就踏实了,这叫志有定向。有志向,就内心安静,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移。
所以得道,主要就是立志。内心强大,是因为志向坚定。
你问问自己,你的志向是什么?
我们常常问小孩子,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
把这问题问问自己,你已经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
得道很简单,能回答这一个问题,你就得道了。
程颐注解说,孔子乐的不是疏食凉水,而是疏食凉水,也不能改变他的乐。又说:“须知所乐者何事。”你得知道到底什么事能让自己快乐。否则穷也不快乐,富了更不快乐。因为穷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富的追求。富了之后,更没追求了,抑郁症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论语》的名句了。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孔子不为。”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程序正义”。正义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所以这“得道”的追求,追求的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有方向,有边界,然后前进,努力!在过程上努力,在每一时每一事坚持原则,之后能接受任何结果。
过程和结果,这是好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社会制度命题,读者可以自己深入思考,反复琢磨,用儒生的话说:“当熟玩之!”
不义之富贵,过程不好,结果也不一定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靠不住。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华杉详解
“加”,通“假”,假如多给我几年,五十岁就开始学《周易》,就能没有大的过失了。
这一段,《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详细注解了《彖》《系》《象》《说卦》《文言》。他读《周易》,韦编三绝。韦编,是把竹简穿起来的熟牛皮条,他把书简都翻烂了,牛皮条断了多次。他说,老了,如果多给我几年,我对《易经》的文辞和义理,就更能充分理解掌握了。“彬彬”,前面我们解读过,是掺杂均匀的样子,文质彬彬,文辞和义理都通了。
孔子说这话时,已到晚年,差不多七十岁。他说我学《周易》晚了,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多学几年,我就弄得更通了。
五十是知天命之年,周易是至命之书。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学易经,是学习做圣人,不是为了趋吉避凶。有天地,就有易,就有变化。《易经》,就是概括总结了天地和事物变化之道,从一件事的开始到结束,你需要注意什么。学通了《易经》,则天地之道著,天下之理得,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易经》不是一部占卜的书,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儒家将之列为五经之首。儒家和官方不断拔高它的哲学理论高度。民间则不断发挥它的占卜神秘功能,《易经》也就变得越来越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