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非常简单,就是日用常行,但简单的事,人们就是不做
人们世世代代都这样,不走大门大道,非要翻墙找小道,孔子以为怪事,到今天也见怪不怪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华杉详解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间房子,门前正对着一条大道,大道上空无一人,孔子站在门口,很奇怪地自言自语:“谁能不经过屋门就出去呢?为什么这平坦通达的大道没人走呢?这屋里的人从哪儿出去的?都走到哪条道上去了呢?”
这就是实际情况,人们世世代代都这样,不走大门大道,非要翻墙找小道,孔子以为怪事,到今天也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呢,那大门大道,他认为一眼看穿——我晓得的嘛!然后眼神游离,往别的地方看,就要找一条捷径。
这还是讲“行不由径”的道理,又要重复一遍老话:“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瞧不起简单。”
今天有人说到儒学,还是会轻视:儒学还叫学问哪?那些个心灵鸡汤,喝它干啥?
儒学非常简单,就是日用常行,事情本来就这样,照做就行。但简单的事,人们就是不做。平坦的大道,人们就是不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人人都在走弯路、找捷径,人人都想弯曲宇宙,找到虫洞,所以孔子也没得办法了。
文质彬彬,是一种领导力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华杉详解
“质”,是本,是你的思想、识见、修养、能力。礼无本不立。“文”,是文采、口才、修饰,礼无文不行。没有质,就没有本;而没有文,你就没法影响推动别人。
“质胜文则野”,如果你的质超过了文,质有余而文不足,那就跟乡野之人一样,不能服人,别人不会跟从你。
“文胜质则史”,如果你的文超过了你的质,花样文章很多,本质修养能力没有,那就跟掌文书的史官一样,文采飞扬,但没有自己的东西。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是相半之貌,文质彬彬,就是文一半,质一半,刚好相配、相当。所以这文质彬彬的意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有文化修养和风度,把“彬彬”当语气助词,而是既有思想、能力,又有文采、口才,简单地说,就是办事能力很强,讲话水平很高。这符合我们对我们钦佩的领导人的标准。伟大的领导人,都是伟大的演说家。
为什么要文质彬彬才是君子呢?君子应该在于质,不在于文呀?这里的君子,不是道德修养意义上的君子,而是贵族士大夫阶层居上治民的君子,这是孔子给士大夫阶层提出的领导力标准。
我们对照一下我们周围的领导者,不管是大领导者,还是小领导者,国家的领导者,还是公司的、部门的领导者,或者我们要发掘、培养新的领导者,其实我们心目中的评价标准,就是孔子提出的这四个字:
“文质彬彬。”
认识到自己是幸存者,就有敬畏心了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华杉详解
孔子说,人能够生存于世,并得以善终,那是因为他直。那欺罔之人,也能生存,还善终的,是幸免于祸而已。
这句话说得挺重的,但朱熹版《四书章句集注》里只有一句程颐的注解:“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生长的原理就是直,那罔而生的,就是侥幸了。
这个“直”怎么解,现在一般直接解为正直,这样解还不够准确,不够透彻,不够醍醐灌顶。刘宝楠《论语正义》解得比较好:“直者,诚也。诚者,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这直和罔就对上了,因为罔,就是欺罔、蒙蔽的意思。
“直”是诚,不自欺,也不欺人;“罔”是自欺欺人。
“生理本直”,就是生理本诚,诚,是天地万物生长的原理。这就和儒家的理论对上了。《中庸》说,天地以至诚生物,不诚无物。人能够诚,则一言一行皆有忠信,天会助他,人也助他,他得以生长。人若不诚,以欺罔而行,专务自欺欺人,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没有人祸,也有天殃,如果他居然还没事,那是侥幸。
这个,往周围看看,再照镜子把自己看看。
往上看,历朝历代例子太多了,早死几年,是杰出的国家领导人,风光大葬。晚死几年,就是国贼、叛徒、腐败分子。这就是“幸而免”的有效期过了。
往周围看,一言一行,都可能给你招祸。那因为乱开车激怒后车司机而被打的女司机,她一直就那么开车,一直都“幸而免”。结果被打了,这还是很大的幸运,因为毕竟没出车祸。
再照镜子把自己看看,那我们没事,就都是“幸而免”了。
我们当然不至于“专务自欺欺人”,但谁没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呢?圣人的要求,是“至诚无息”,无息,就是没有停息,没有一时一刻、一言一行、一个念头,停止过诚,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一切光明透亮,连隐私都没有!那就厚德载物、悠远高明,与天地相参,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能做到吗?做不到。
但是,知道有那个标准,知道自己没做到,知道自己不过是幸存者,就懂得儒家的戒慎恐惧,就有敬畏心了。
有敬畏心,就是君子。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
再读一遍:“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我们得以生存,是因为我们的诚。我们还能生存,是因为我们“罔”的部分暂时还没给我们招祸。
汗流浃背呀!
人生即学习,学习是人生的全部目的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华杉详解
这又是讲学习。对于一项学问,懂得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深入进去,乐在其中。
《论语正义》解说:“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这是正解,你说你知道,其实很可疑,用王阳明的话讲,你不过是知道些说法,你真知道吗?要学习一样东西,你一定是喜欢它,才能笃实地去学。再进一步说,人其实不可能懂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因为你不喜欢、不服气,你就不会低头去学习,去吸收,去接受,那你只晓得人家一些说法而已。
喜欢呢,可能还是站在外面喜欢,没有深入其中。要深入进去,还能乐在其中,这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才有体会、有快乐,才是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所以你没参与其中的学问、在外面看的学问,最好不要发表意见。发表意见,就成了前面说的小人儒。“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你不是好之者、乐之者,你既不喜欢它,它也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别人的东西,你谈论它干吗呢?真不要以为自己是知之者。
前面还讲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者,乐之者也!乐在学习!
人生即学习,学习是人生的全部目的。你要功名富贵,也是创造更多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条件,学习更多的人、事、道。最后功名富贵都有了,又成了过眼烟云,还要进山去找和尚学。
我们要学习什么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不要认为自己知道,所谓“圣人不知,所以能知;小人知之,所以不知”。认为自己知道,就不必学习了,那就永远不知道。认为自己不知道,才会去学习,才能知道。
首先定位自己不是知之者,然后认真想想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能乐在其中,那就是你终身学习的道路了。找到这条路,是人生幸福和意义的重要保障。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很刻苦地工作学习,很大毅力的样子。其实他根本不需要毅力,他是乐之者。
毅力,是不想学习的人发明的词。乐之者根本不知道“毅力”是什么。
儒家教学法四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华杉详解
“中人”,中等才能水平的人。中才以上的人,才能跟他讲上面的、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只能跟他讲浅近的。
这是儒家教学法,我总结四条。
首先是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无论什么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能挑学生,说这个学生不行,把他劝退。这一条,全世界好多学校老师都做不到,那顽劣的学生,就把他劝退了,那学习成绩太差的学生,怕影响升学率或学校声誉,也想办法把他弄走。
第二是因材施教。中才以下的人,你一下子跟他讲得太高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只能从浅近的地方讲起,让他一点一点提高。总的说来,《论语》里讲的都是比较浅近的,孔子很少讲高深的东西。四书高深的东西都在《中庸》里。
《论语》里好多地方,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都不一样。这一方面,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毛病不一样,那孔子就借题发挥,辩证施教,回答也不一样。这就是第三条,循循善诱,让你自己一点点探索、一点点明白。
第四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话是《中庸》里的,被曲解了几百年了,曲解成“以牙还牙”。圣人的大爱之语,被曲解为小人的报复恶言,真是让人苦笑!“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君子教导人呢,就是用他自己身上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懂得的道理,来诱导他,让他明白,让他进步。就像你上课问老师问题,老师不是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一些问题,一些你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几个问答下来,你自己就明白了。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儒家的“劳资关系”,就是劳动模范和最佳雇主的关系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华杉详解
樊迟,是孔子的弟子,又是师兄冉求的部下。冉求在季氏做家宰,他在冉求手下任职。孔子回鲁国后,他靠这层关系,拜了孔子为师。进入师门比较晚,求知心切,但学问不高。所以他的问题,孔子很少有抽象概括的理论性回答,都是很具体的,有针对性地说某一条给他听。
“樊迟问知”,问老师,什么是知,什么是智慧。
题目很大,老师就针对性答了他一条:“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朱熹注解说:“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只管人事该怎么办,对那不可知的鬼神,敬而远之,别为鬼神所惑,就是知。
儒家的思想,就是不要迷信鬼神。我们小时候上学,常说反“封建迷信”,好像“封建社会”就是迷信。殊不知“封建社会”就是反迷信的。
但是“迷信”也有它的好处啊。现在有人不是说吗,中国的问题就是没有宗教,没有宗教,就没有神,就没有敬畏,所以价值观错乱了,无所忌惮。
程颐注解说:“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
这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儒家的“如有神论”,说有鬼神,没证据,所以存而不论,假如他有,我敬他,严格自律。但是,我并不认为鬼神能给我带来什么祸福,祸福都在于人事天命,不在于鬼神。
《左传》有言:“民,神之主也。”人民比神大,鬼神之祸福,基于民意之从违。天命也好,鬼神也好,都基于民心。所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这种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论语正义》考证,从夏朝开始:“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殷朝比较迷信,夏朝和周朝,都是以人为本。
一句话,你只管人,对鬼神敬而远之,就是知。
樊迟接着问仁。
又是一个大题目,但老师答得更具体。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句话呀,恐怕又是针对樊迟说的。先难后获,三层意思:
第一层,简单地说,是先干活,后拿钱,就是仁!你先把责任承担起来,把活干了,再想获得什么回报的事。
第二层呢,要求更高,就是冲锋在前,领赏在后。难事你争先,评奖金的时候你躲在后面。
第三层,做事的时候别老惦记着回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全力以赴把责任承担起来,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樊迟是给冉求打工的,而且干得不错,颇有功劳。估计他是心里有点小小不平衡,流露出来了,所以老师拿这条跟他讲“仁”。
这就是儒家价值观: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老板们听了这话,恨不得把员工都送去孔老师那里。
且慢,孔子这话,是对员工说的,对老板,他另有话说——
“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你先让人民富起来,再使唤他们。
员工要想着先其事后其食,老板要想着先其食后其事,后其事之后还加其食,这就是儒家的“劳资关系”——劳动模范和最佳雇主的关系。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当世中国的最佳雇主,我的好朋友,他跟我说了一句话:“对人一块一,对物九毛九。”意思是说,一块钱的东西,我砍价到九毛九,它还是一块钱的东西,价值不变。一块钱的人的服务,我砍价到九毛九,人家心情差了,服务价值可能打折,我不砍价,我给他一块一。
这就是儒家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凡事先承担自己的责任,凡事先替别人着想。
一块一和九毛九的故事,若放大到整个国家,你会发现,好的国家是物价便宜,人很贵。坏的国家是人很便宜,物价很贵!有的国家商品很便宜,但你想理个发,按个摩,那人的服务很贵!这就是理想社会,无论干点啥,都能挣钱,那钱都够花。糟糕的国家呢,就是物价很贵,人的服务很便宜,那就大多数人钱都不够花,都焦虑了。
我把这一块一和九毛九的故事,写到微博上,成了我所有微博中被转发最多的一条,加上各种抄袭转发,更是不可胜记,看起来大家都有强烈共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