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里仁第四(2)

我们需要攀比的不是财富,而是自身的进步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有志之士,既然有心追求道,而又以自己衣食之奉不如他人为耻的,那就没必要跟他谈论道了。

有志于道是什么呢,就是有自己的追求,有使命感,知道自己是干吗的,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儿,不和别人攀比。

攀比财富是这世上最可怜之事,我将之命名为“乞丐心态”。为什么叫乞丐心态呢,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乞丐不会和百万富翁攀比,他只跟旁边那个乞丐攀比。所以当我们攀比,我们都是先排除一大堆人自己比不了,没资格比,然后自己选择一个攀比对象,咬着劲儿比。那不可怜吗?

有人拿攀比当动力,那是因为他没找到更大的动力。这动力就是使命感。

什么叫有志之士,有志之士就是有使命感,知道自己要干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有贡献的人,我聚焦于我的使命和责任,内心坚定,生知安行,与天地对话,在历史中找自己的位置,眼睛盯着自己身后的未来,要死而不亡,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继续影响和贡献。

这样的人,眼里哪看得见隔壁张老三买了什么车呢?如果他来跟我谈论隔壁张老三的新车,我还跟他论什么道呢?

君子心中只有义,没有羡慕嫉妒恨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华杉详解

“适”,念敌,敌视。“莫”,同慕,羡慕。

君子对天下之事,没有什么存心敌视的,也没有什么倾心羡慕的,只以义为标准。

这是接上文,耻于恶衣恶食,就是羡慕别人比自己有钱。君子不羡慕别人什么,更不会嫉恨。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和义理的标准,坦荡光明,平和安心。

这里说明一下,这一句我的理解,和朱熹不一样。朱熹注,“适”,是《春秋》中“吾谁适从”的“适”。“莫”,是不肯。“比”,是从。

他就解到这儿,如果我们把他的解翻成白话文,就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非要怎样干,也不会非不肯怎样干,一切以义为标准。”

朱熹接着记录了谢氏的一段注解和评论:

“适”,是可。“莫”,是不可。无可无不可,没有道理规矩,那不是猖狂恣意吗?这是佛家的所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之说,儒家圣人怎么能这样呢?不一样!圣人之学,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

谢氏提出了问题,又强行把圈画圆了。但读起来怎么也不太顺溜,不太让人服气。

清儒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重新训诂,解读了这一句:“适”(繁体写作“適”),就是敌,仇敌的意思。“莫”,是羡慕。无敌无慕,“义之与比,是言好恶得其正也”。不敌视谁,也不羡慕谁,一切以义为标准,所以情绪好恶,都得其正。

拿贫富来说,我既不羡慕别人富,也不仇富,只以义为标准。

得其正,致中和,就是中庸之道。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或敌视别人,加起来就是羡慕嫉妒恨,这是最糟糕的情绪好恶。企业经营也是一样,要盯着消费者,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这是义。不要老盯着所谓竞争对手,要超过谁——这是羡慕,要打败谁——这是仇视,这都是心不正。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趋利与避害,君子任何事先避害,小人则见利亡命,甚至没什么利他也要亡命,没有避害的意识。如《中庸》所言,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忌惮也!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华杉详解

“怀”,是思念,念念不忘,随时高度关注。

“君子怀德”,君子念念不忘都是德,关注自己,管住自己,做事尽量不要有私心,处理事情要合情、合义、合理,唯恐自己处理得不对,成为不肖之人。

“小人怀土”,“土”,是所居处之安。小人溺于安逸。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其他的都不管。

简单地说,君子自律,小人任性。

“君子怀刑”,“刑”,是法度。君子念念不忘国家的法度,唯恐自己犯法而成为有罪之人。

“小人怀惠”,“怀惠”,就是贪利。小人念念不忘都是利,所以脑子里就装不下法度,啥都不管了。为什么我们说有的人法律观念淡漠,因为他利欲观太强了,把脑子都胀满了,就没地方留给法律了。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只是道德标准和人生追求,也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趋利与避害,君子任何事先考虑避害,小人则见小利亡命,甚至没什么利他也要亡命,没有避害的意识。比如前段时间新闻中有个肇事者,交警不让他左转,他却要强闯,以至于把交警拖行致死,闯下弥天大祸。这就是小人不可思议的思维方式。

如《中庸》所言,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忌惮也!

什么都照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干,那怨恨你的人就多了

取利是为自身谋,招怨太多则适得其反,身家性命皆不得保。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华杉详解

“放”,是依照,一切依照自己的利益来行事,那就会招致怨恨。

张居正讲解说,人能好义,则处事公平,人皆悦服。如果利心太重,什么都照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干,利归了你,害就归了别人,那怨恨你的人就多了。你放利而行,本来是为自己谋身谋利,但至于多怨,又岂是保身全家之道呢?

礼的根本精神是让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华杉详解

朱熹注:“让者,礼之实也。”

谦让,是礼的实际态度和行为表现。人都想自己得好处,对自己所得不满意,就要争,一争,就血气翻涌,头破血流。所以制定礼,就是制定各人本分规矩,谁该处什么位置,该得什么待遇,谁先谁后,谁听谁的,都给你安排好。有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就谁也别争。

这个,到加拿大看交通规则,是最生动的教育。各种路口,各种情况,谁让谁,谁先走,都有非常细致的规定。比如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四面来的车,都必须先完全停下,相互看看,然后谁先到,谁先走,这就不会抢道。比如过转盘路,那转盘里如果有车正在转,你就必须停下,不能进去,等他转出去了,你才能进去,这就不会有去不同方向的车在转盘路里“拧麻花”。种种细致如麻的规定,覆盖所有情况,看了这交通规则,你觉得这路上要想出个交通事故,真的是很不容易!

“礼”,就是社会的交通规则。这规则的核心,就是秩序、次序,何种身份,或何种情况下,谁让谁。

规则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所以每个人必须有让的精神,就是儒家的“温良恭俭让”。

有一个社会学理论,叫“不公平幻觉”。每个人都有“不公平幻觉”。比如公司奖金分配,拿得少的,当然觉得不公平,拿得多的就觉得公平吗?不,他很可能觉得,比起自己的贡献来,分配差距还不够大。

不公平幻觉,对公司不满的,或愤而离职。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政治不满的,就要上街游行了。

所以要有让的精神,如果两个人的利益分配,你让了他,你认了,让了。同时你认为他应该感激你,对吧?

不对,根据不公平幻觉理论,其实他也认为是他让了你,觉得你应该感激他。

当你们知道了对方的态度,不由得莫名惊诧——什么?!我的天哪!

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你别急着下结论“他怎么这样”,要真心认识到你认为是你在让他,这可能是你的幻觉,至少有幻觉成分,你们俩都有幻觉成分。

你俩到底是谁让了谁?没有答案,每个人,你们俩,和旁观者,都各有各的答案,你的朋友,答案和你相近;他的朋友,答案和他相近。此处推荐看黑泽明电影《罗生门》。

懂得了不公平幻觉理论,就懂得了礼让的精神。你让就让了,找和平,别找公平。巴勒斯坦问题为什么世世代代解决不了?因为双方都不相让,都在找自己心目中的公平,不找和平,不妥协。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何有”,是有什么困难呢?

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吗?如果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都不相让,那礼的虚文又有什么意义。

“让”,是相互的,所谓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上下相敬,温良恭俭让,一国和谐。

实胜于名为善,名胜于实为耻

君子最怕自己名不副实,始终警醒关注的,是自己的名气不要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才能。小人没有真才实学,拼命炒作自己贴现利益。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华杉详解

朱熹注:“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

君子不担心自己没职位,担心的是自己凭什么在这职位上。君子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才德值得让人知道。

程颐注:“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君子追求的,都是自己做到,不怪别人。

这还是强调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管出现任何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管不了别人,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除了自欺欺人,没任何积极意义。

《论语正义》说,君子能成为可贵之人,但不能让别人以我为贵;能做值得信赖的人,但没法让别人一定信赖自己;能做可用之才,但没法让别人一定重用自己。所以君子耻于自己没修为,不耻于被诬蔑;耻于自己没本事,不耻于没机会施展;君子不为虚名所诱,也不怕人诽谤。君子率道而行,端正自己,不为外物倾侧。

所以也有“君子不辩污”之说。我们若被人误解、诬蔑、诽谤,难免愤然反击。君子则根本不在乎。为什么不在乎,因为不关注。若是关注,也是关注自己。你诬蔑诽谤我,必没人相信,你自己打自己脸而已。若别人居然相信,则必是我自己有问题,我得赶紧检讨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有工夫搭理你呢?

《庄子》里有一句话,也可做注脚,叫“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就是说你要做好事,不要做那些为了让别人说你好而做的事。人们往往追求自贤之行太多,开会就讨论“我们做点什么事能提升我们公司形象”,这就是自贤之行,是岳不群的思维方式,属于伪君子。开会讨论“我们还能为顾客、为社会创造多少附加价值”,这是行贤,是真君子。后一条做了,前一条自然有了。没有后一条,成天研究前一条,没有效果就算了,惹一身骚更不值。

学习难在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华杉详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参”,是曾子的名字。孔子对他说:曾参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唯”,唯唯诺诺的唯。意思就是“是啊”。曾子说:“是啊!是啊!”

这一以贯之,是儒家的一贯思想。“贯”,三层含义:

一是贯穿、贯通,一个思想,贯穿所有的思想,融会贯通,所有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

二是贯彻,把一个东西贯彻到底,不要东想西想。孔子跟子贡也说过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所以懂得多么?

子贡曰:“然,非与?”是啊!不是吗?!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当然不是!我是一以贯之!不要今天学这,明天学那,要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一以贯之,按一个道理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