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八佾第三(2)

敬礼,先有敬,后有礼

心中没有敬,就是虚礼、非礼。人家看你,如见肝肺然,骗不了人的。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华杉详解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诗是什么意思呢?

朱熹注解说这是“逸诗”。先秦文献中引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有些诗句,是今本《诗经》里没有的,就是今本《诗经》缺句缺篇、丢失亡逸了,所以称为“逸诗”。子夏问这三句,前两句见于诗经《卫风》的《硕人》篇,第三句没有。

“巧笑倩兮。”“倩”,是口旁两边脸颊,美女含笑,两颊张动,露出两个小酒窝,美丽动人。

“美目盼兮。”“盼”,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辉。

“素以为绚兮。”子夏问的就是这一句,这一句他不知道什么意思。“素”,是本色,白色,底色,是白色的生绢。“绚”,是彩色。“素以为绚”,是不是以素色为彩色呢?说不通,所以子夏不懂了,问孔子。

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画画,是先有素底,再施以五彩作画。《考工记》说:“绘画之事后素功。”古人在白色生绢上作画,如果那生绢质量不好,不白,画画就不好了。

同样,美女的风采,是先有天生丽质,然后化妆,就更加美丽。如果先天条件差一点,也要先多打粉底吧。“素以为绚”,意思是先有了素,再去绚。

子夏懂了,举一反三,又问:“礼后乎?”这么说,礼也在后吧?

在什么后?在心意之后,在仁德之后,在忠信之后。敬礼,先有敬,再有礼。如果心中没有敬,那礼就是虚礼,就是非礼。人家看你,如见肝肺然,骗不了人的。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是启发;“予”,是我。“商”,子夏的名字叫卜商。子夏能举一反三,由诗歌想到学问修养,孔子很高兴,夸赞说:“子夏啊!你启发我了!可以与你论《诗》了!”

这也是呼应上文林放问礼之本,都是讲先有本质,然后可以加文饰。如果没有本质,都是虚饰,没有意义。

学习的成果应放到自己身上,切己体察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华杉详解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孔子说,我能讲夏朝的礼,但杞国的现状,不足以为我证明。我能讲殷商的礼,但宋国的现状,不能为我证明。

杞国,就是成语“杞人忧天”那个杞国,是夏的后代。商汤灭夏之后,把夏的遗民封在杞,就是杞国。因为杞国人是夏朝王室之后,所以保存有夏礼,孔子访求夏礼,专门到过杞国,访谈收集整理,所以大概能言之。但是,杞国人自己早已不是按夏礼作为文化礼仪来生活了。

宋国,是殷的后代,周灭殷,封纣王庶兄微子的后代于宋国。所以宋国人是殷商王室后裔。孔子也访求殷礼,能言之,但宋国也不是按殷礼来要求自己了。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为什么不能佐证呢?因为文献不足。这里的文献,是两件事。“文”,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文献,是典籍。“献”,则通“贤”,是贤人。文是文字材料,献是还按那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活人活材料。因为没有人那样去做,文字典籍也是死的,没有印证,没有体会,没有看到效果。也就无法证明。

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文”,典籍是太丰富了。“献”,按那标准来要求自己,身体力行的贤者呢,就很少了。讲论语的老师很多,但都当“国学知识”在讲,居高临下地臧否评说,旁征博引地学问展示。很少有如儒家教导的那样“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想,自己照着去做。

所以我在选择四书文献的时候,一定只读那儒生贤者的书,朱熹是权威,张居正是宰相,现代的最后一个纯粹的儒生,就是钱穆。他特别强调,不要认为人类社会进步了,今人比古人聪明,要老老实实向古人学习。

仪式一举一动都是神圣符号,是国家的神话原型,民族的精神原力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华杉详解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是祭祀之名,古代天子既祭其始祖,又推其始祖所出的最早的血脉祖先,祭于太庙,每五年一大祭,叫禘。

只有天子才有资格行禘祭,诸侯是没有资格的。周成王因为周公有大功劳,赐他可以行禘祭。这是鲁国特有的荣誉。但在孔子看来——“非礼也”——是僭越失礼的,周公地位特殊,他祭了也便罢了,后世子孙应该自觉停止。但他们自己明明不配,却还得意扬扬地行禘祭,所以孔子说“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想看!

孔子不想看。但鲁君行禘祭,失礼于天子。他若不去呢,又失礼于鲁君,那就成了失礼的平方了,所以他还是去了,看了,观礼了。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灌”,是第一次行酒,把酒倒在地上,以降神。“往”,是之后。孔子说:“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了。”

张居正讲解说,孔子去观礼,在第一次献酒之前,大家诚敬还在,精神头还有。第一次献酒之后,鲁国君臣都懈怠了,仪式程序全是虚文,没有庄严肃穆,真诚敬意,所以孔子越发看不下去。

这是和前文一样,说礼之本,先有敬,后有礼。鲁国君臣如心中真有敬,他便该敬天子,因为那才是他们的始祖周公的精神本质。周公在成王幼弱之时,摄政大权在握,是周朝的实际统治者,他平叛安邦,功成身退,从未有僭越之心,始终守臣子本分。周公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和文王、武王一起创业,是周朝开国家族成员和重要奠基者,成王赐他禘礼,也是一份情义,让他和文王、武王有更亲密的联系。

后世子孙,若理解这一份感情,理解周公,则当尊天子、还禘礼,而不是虚荣僭越。

再者,由于心中没有真正理解,没有敬意感情,礼仪上也是虚文,不懂得那每一个仪式背后的含义,孔子看得明白,自然看不下去,又不能说出来。

或问其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孔子既然说禘礼他看不下去,有人就愿闻其详,请教他禘礼是怎么回事。孔子说,“不知也”,“我也不知道,知道这礼仪程序每一项意义的人,对于治理天下的事,大概也和看自己手掌一样明白吧!”他指着自己的手掌说。

这么说,孔子是知道的,国家礼仪,每一项背后都有象征意义,蕴含着安邦定国的价值观和治国战略。所以孔子说,理解禘礼,就理解如何治理天下。但孔子若一条条说出来,那句句都是批评鲁君,暴露他的错误于鲁国。所以孔子不说,他说他不知道。

这一章都是讲礼仪。“禘”详细是怎么回事,“灌”详细又是怎么回事,后儒考证很多,具体说法也各有不同。研究这个,是少数历史学家的任务。我们只需要知道,仪式的背后是虔诚,是精神,是价值观,是社会制度和文化精神,你必深刻理解,完全认同,诚信敬畏,才有那礼。

用今天的例子来讲,我们可以参照美国总统的就职宣誓,手按《圣经》,读出誓词:

“我谨庄严宣誓,将忠实地执行美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保障和遵守美国宪法。”

奥巴马连任是宣誓了三次,两次在白宫,一次在国会,三次分别使用了三本《圣经》,第一本是夫人米歇尔父母用的,第二本是林肯用过的,第三本是马丁·路德·金用过的。这每一项都有重大象征意义,《圣经》是宗教信仰,宪法是治国之本。圣经和宪法,这两个天条管着他。三本《圣经》,分别代表家庭价值、自由和民权运动。

若他就职没有宣誓仪式,只有新闻发布会,那就没什么东西能管得了他了。

仪式一举一动都是神圣符号,是国家的神话原型,民族的精神原力。我们不能以为人类社会“进步”了,以今人的思想立场去轻视古人的神话,以为那是巫术。

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但我就跟有神一样要求自己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华杉详解

“祭”,指祭自家先祖。“祭神”,是祭外神。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说,祭祖先,就好像祖先在场一样。祭神,就好像那神仙在场一样。

“吾不与祭,如不祭。”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祭祀一样。

还是继续讲前面的道理,敬是本,礼是虚。不能说你工作忙,让别人去祭。那证明你还是没把祖先,把神,排在你的现实工作前面。

比如你没去给先人扫墓,让家人替你点一炷香,那没去就是没祭,别人替的不算。因为在你心目中,还是有比去扫墓更重要的事。你敬那事,更甚于敬先人,所以就跟没祭一样。祭祖的时候,就好像祖先就在你面前。祭神的时候,就像那神就在你面前。

孔子是不太谈鬼神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鬼神有没有,没见过,不知道。不知道,不能肯定他有,但也不能说没有。孔子的观念,是“如有”,就跟有一样。

我们上学学的无神论和有神论,老师教我们要做无神论者。孔子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呢?他对鬼神存而不论,所以他没有“有神论”。但他也不是无神论者。对有神无神,还有第三种观念,我把他称为“如有神论”。

说有神,没有科学依据;说无神,又没了敬畏约束。我看儒家的“如有神论”,可以填补这空白,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但我就跟有神一样要求自己。

头顶三尺有神灵,如有神在。

君子有独立人格和价值,不搞人身依附,不找靠山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华杉详解

王孙贾,是卫国大夫。“媚”,是献媚,讨好,亲顺。“奥”,是屋子的西南角,是神居住的地方。“灶”,是灶王爷。相当于“奥”是大王,“灶”是小王。

王孙贾问,俗话说“与其拜大王,不如拜灶王”,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县官不如现管的意思。大王离得远,小王管着你的饭碗。

孔子说,不对!获罪于天,拜谁也没用。我只依着天理,凭着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行,既不靠拜大王,也不靠拜灶王。如果我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拜谁也没用!

这是儒家一贯的价值观,君子有独立人格和价值,不搞人身依附,不找靠山。世上最靠不住,最能毁你的,就是你的靠山。你的靠山晃动一下,你就被抛出,摔下山崖了;你的靠山和别的山摩擦一下,你就血肉模糊了;你的靠山倒了,你就殉葬了。这样的例子今天太多了,靠上大靠山的时候,你呼风唤雨几乎能瓜分国家,靠山倒的时候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连根拔起,寸草不留。

两人问答的意思比较清楚,但问答的背景则不太清楚。王孙贾为什么会问孔子这话?这后人就只能猜了。

有人说,王孙贾这是讽喻孔子,你拜卫灵公没用,你应该拜我。这解释得通,卫灵公是个昏君,不太管事,夫人南子也参政,但卫国在当时却治理得很好,是他用的三个大臣,仲叔圉、祝鮀、王孙贾合作得还不错。卫灵公的谥号“灵”,在谥法里就是“不勤成名”的意思。不怎么干活,但结果很好!卫灵公请了孔子去,开始时给他在鲁国一样的待遇,最终却还是没用他,可能是被王孙贾等排挤了。这么说王孙贾这话,是让孔子依附于他,跟他一党。

第二种猜测,是王孙贾讽刺孔子见南子。你去见南子干什么呢?是不是拜灶神呀?孔子见南子这事,也是他说不清的,他的学生子路都有意见,以至于他要对天发誓:我没做什么不对的事,否则让老天厌弃我吧!

不管怎么说,卫国是孔子的伤心地,给他惹了一堆是非,也没能施展志向,窝了一肚子火走了。

不要信任,要确认。要谦虚,要谨慎,关键在多问

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华杉详解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就是看,视。“二代”,是夏、商。“郁郁”,是文盛的样子。周朝借鉴了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又加以整合提升,删其太过,补其不足,制度仪章都非常完备,行于朝廷,施于邦国,达于街巷,皆尽善尽美,郁郁乎文采之盛。所以孔子说:我遵从周朝的制度礼仪。

原文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华杉详解

子入大庙,每事问。

“大”,读作“太”,“大庙”,就是太庙,是周公的庙。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周公是始祖。

孔子仕于鲁,陪祭于周公之庙,做执事。他对庙中的陈设,周旋的仪节,每件物品,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地询问。

有人就说了:“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

鄹(zōu),是地名,孔子的父亲曾经做鄹邑的大夫,所以说孔子是鄹人之子。谁说孔丘知道礼呀?他进了大庙,啥都要问!

孔子听说了,回应说:“是礼也!”这就是礼呀!

以前知道,但是并没有进过太庙,见到实物和实情,要一件一件确认。儒家讲戒慎恐惧——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警醒戒备有自己没见过的,担心有自己没听说过的。

“每事问”,是因为有恭敬严肃之心,不知道的不敢造次,知道的也不敢恃其已知而不问,要再确认一下!

我们在管理上常说:“不要信任,要确认!”你别认为啥事你都知道了,要确认一次,是否无误。你不要认为某事我已经交待给某人了,要确认三次,交待的时候要他或她确认是否明白任务,中途确认一下办得怎么样了,最后再确认一次结果达成了没有,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谦虚谨慎,恭敬严肃,每事多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