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效率、门槛效应与地方金融发展研究
- 周丹
- 290字
- 2021-04-03 01:36:48
3 金融效率和制度质量指标的实证测算
Pagano(1993)就曾在理论上指出,金融发展会从“数量渠道”和“质量渠道”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尤其是“质量渠道”,更好的金融中介能提高效率和生产率,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更富发展潜力的项目上。然而大部分的金融发展文献都更关注于对金融规模的估算(比较典型的指标会使用“私人部门信用/GDP”),对金融质量则采用简单估计或间接控制的办法进行处理。比如La Porta et al.(2002)仅用银行私有化的程度来区分金融效率的高低;Valverde et al.(2003)则用银行层面的竞争来代理对金融中介质量的测算。从Berger et al.(1993)的工作开始,利用银行效率指标来估计金融发展质量的研究就此多了起来(Lucchetti et al.,2001;Berger et al.,2004; Hasan et al.,2009; Heffernana & Fu,2010)。
3.1 金融效率的实证测算方法
Berger & Humphrey(1997)指出,有两种主要方法可用于测算金融效率指标,分别是参数和非参数前沿方法。非参数前沿方法由于存在:①不能进行统计推断,不能分析金融效率及其决定因素;②没有考虑随机误差的影响,估计值可能有偏差(Berger & Mester,1997); ③未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只能估计技术效率等不足,其应用有逐步让位于参数前沿方法的趋势。参数前沿方法不只弥补了非参数方法的不足,除精确估计金融效率之外,而且它还可将环境变量纳入统一的模型,考虑金融生态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参数前沿方法能够测算地区层面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本书参考Desli et al.(2003)、Tsionas(2006)、Zhang et al.(2014)等文献的方法,实证估计我国地区金融发展的“质量渠道”——金融效率指标。
关于影响金融效率的环境变量,已有文献的选择不尽相同,且研究发现也不完全一致。比如,这些环境变量包括: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Berger et al.,2004;Borovicka,2007; Liu & Zhang,2009)、金融机构规模(Lin, Tsao & Yang,2009;Tsai, Wu, & Wang,2011)、外部资本(Claessens et al.,2001; Laurenceson & Qin,2008)、市场条件(Pasiouras & Kosmidou,2007; Battaglia et al.,2010), GDP(Chunhachinda & Li,2010)和利率(Drake et al.,2006)和汇率(Moshirian, 2001)等。研究中,有发现私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的(Berger et al.,2004;Fries & Taci,2005; Liu & Zhang,2009),也有发现国有银行比私有银行效率高的(Altunbas, Evans & Molyneux,2001);有发现大银行比小银行效率高的(Chenetal.,2005; Tsai et al.,2011),也有发现小的城市商业银行比更大规模银行效率更高的(Linetal.,2009)。在本书中,暂不考察所有制结构的影响,而将其留到稳健性检验再进行分析比较。
3.1.1 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金融效率实证模型
对金融效率的衡量是反映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变动,因此通常是将金融资源投入到金融服务产出的动态过程,作为对金融效率考察的视角和分析切入点。利用随机前沿模型(SFA)作为度量金融效率指标的方法框架,参考Desli et al. (2003)、Berger et al.(2009)和Zhang et al.(2014)等人的方法,结合前文理论分析结论,构建随机前沿的实证模型如下:总值;fiit代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控制了外来的金融影响因素;rldit是存贷比指标,反映了各地区金融机构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差异和变化;t 控制了样本期内的时间趋势变化。
其中εit=vit-uit,下标i和t指代各样本观察值和各时期。vit代表生产函数随机冲击的成分,uit即为“无效率项”, uit≥0, vit和uit相互独立。上述实证模型描述了效率度量的投入、产出的各项要素,fevait表示金融业增加值,代表了金融生产函数的产出,当然由此而计算出的是金融效率的技术效率。根据迟国泰等(2005)、徐传谌和齐树天(2007)等人的研究可知,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成本效率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相反,利润、效益等相对指标却不断下滑,反映金融技术效率并未获得相似的提升,有待深入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改革。laborit表示金融业的从业人数,反映了金融行业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fwit代表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反映了金融行业的主要成本之一;fresit是作为金融资源投入的代理指标,用储蓄总额进行测算;gdpit是各地历年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
3.1.2 金融效率模型的样本选择和数据结构
研究的样本选择以我国的各省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经济金融背景,基本的时间跨度设定为2004年至2013年,但后文的稳健性检验将会适当放宽这些样本及模型设计的限制,给予实证分析模型以敏感性方面的方法保证。首先,本书将实证分析的数据结构限定为截面数据,排除时间维度对金融效率和增长效应机制的影响,先静态地考察金融—增长关系的地域分布特征(实际上也是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增长效应变化特征)。接着作为对比,本书也将把数据结构转换成面板数据,利用不同数据结构的优势,检验不同的分布假设,提高实证测算的精确度和可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