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上学变成一件可怕的事

老师与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今天是菲儿去小学报名和面试的日子。

早晨,菲儿起了个大早,很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因为菲儿很渴望上小学,盼了有好长好长一段时间。

面试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很和气,招手示意菲儿走到她身边去。于是菲儿大胆地走到老师身边,挨着老师的办公桌站定,双手很轻松自然地搁在老师的办公桌上,等待老师的面试谈话。

谁知,老师温和的笑容突然不见了,她的眼睛盯着菲儿搁在她办公桌上的双手,接着,用严厉而又急促的语气对菲儿喝道:“看你的手怎么放的?把手放好!上小学了,要有规矩!知不知道?”

我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的喝声吓得“怦、怦”跳了两下。

菲儿也被老师的喝声吓了一跳,赶紧把手从桌上拿下来,身体不由自主后退一步,人站得笔直,两手垂下,双臂紧紧夹住身体,脸上的表情紧张而又严肃。

此时的菲儿看上去就像一位正在待训或接受命令的士兵。

于是老师满意了,老师又开始微笑了。

老师开始提问:姓名、年龄、在哪上的幼儿园、学过哪些儿歌、认识多少字、会做哪些数学题等等。整个问话过程,老师的口吻轻松温和,但菲儿却是小心翼翼和略有紧张。

面试结束后,菲儿又开始满脸笑容,叽叽喳喳对我说个不停,似乎已从老师的那声惊吓中缓过来了。

而我却无法轻松,因为细节体现教育观念。

“把手放好!”老师用严厉的命令口吻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以及对孩子站姿的严格要求,让我陷入不安和思考:老师会以怎样的教育观念对待孩子?

老师与学生之间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还是上级与下级、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平等是一种规则和秩序,不平等也是一种规则和秩序。而平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才能给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带来和谐与幸福。

老师,你若以上级对下级、将军对士兵的威严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无疑会获得这样的一种认识: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当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服从强者是合理而且必然的;但当自己成为强者时,我就要为自己的权威寻找服从者,通过驾驭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权威和荣耀。

老师,你若以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懂得:平等才是正义,平等才是合理的生活法则。

请别当众训斥孩子

今天,菲儿参加了一年级新生的学前教育。

菲儿回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妈,今天我看到了我的新老师了!我的数学老师张老师!”

我也很开心:“哦,真的吗?你喜欢你的老师吗?”

菲儿兴奋地:“喜欢!”

但紧接着,菲儿若有所思,想起了什么:“妈妈,我告诉你,我的同学刘文浩,他说他不喜欢张老师!”

我很诧异:“哦,为什么?今天开学才第一天呢!”

菲儿认真地说道:“早上,我们坐在教室里,张老师给我们讲有关上小学的一些事情,讲到一半时,刘文浩坐不住了,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老师讲,张老师发现后,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吼他,批评刘文浩不认真听讲,说他不乖!老师讲完课后,问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她,轮到刘文浩,刘文浩对张老师说,‘老师,我不喜欢你,你凶我!’”

听到这儿,我把菲儿揽入怀中:“我明白了,菲儿,你知道吗?其实这件事是老师做错了!老师当众凶刘文浩,批评他,这伤害了刘文浩的自尊。”

6岁的孩子第一天上学,在座位上动来动去,这不是什么缺点,也不是什么大错。好动、注意力无法持久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成人不可以当成大错责备和批评。另外,纵使孩子在课堂上有影响他人或妨碍上课秩序的行为,老师也不应当众批评、训斥甚至责打孩子,而应在课后耐心地对孩子指出并加以纠正,此外还要有允许孩子再犯错的宽容之心。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友好、尊重和宽容,孩子才会亲近和信赖老师,孩子也才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当众训斥孩子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孩子对成人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孩子的心很柔弱,孩子的心很自尊,孩子需要成人的呵护、理解与尊重。

当我们成人因怒气而随意当众批评、斥责孩子时,我们从来都认为自己很正义,是在爱孩子,是在履行教育的责任。但在我们成人眼中,孩子究竟是一件无血、无肉、无感情的物品还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有自尊、有自我、与我们一样的人?

有一天,当孩子日渐与我们疏远,对我们表示敌意、冷漠、愤怒、违抗,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不友好的源头在哪?然而,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孩子:孩子很“邪”,孩子很“恶”!

其实,成人才是真正制造孩子“恶”的元凶。

当众批评、训斥孩子貌似在教育孩子,想努力引导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事实上它是一种“恶”的催化剂,会让孩子滋生很多不健康心理。因为,孩童幼小的心灵非常细嫩,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的心会变成像核桃一样坚硬、布满深沟。

当众批评、训斥、羞辱孩子是野蛮人的行为,是恃强凌弱的行为。

人的心灵最初纯净且美好,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赏,每个人都渴望进步和向善。

孩子若在被尊重的环境中长大,他将会是一个健康文明之人,他也将会懂得尊重并善待他人;反之,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被尊重的权利若从小被伤害,他很可能无法成长为健康理性的文明之人,而会变成又一个随意伤害他人人格尊严的野蛮之人。

成人如果用爱、温和、尊重的方式帮助孩子纠错,孩子哪能感受不到成人对他们的爱、温馨与信赖呢?孩子怎么不可能快乐而又信服的接受呢?

这样,孩子与我们成人之间是友好和相互尊重的;而不是充满对抗和敌意的。

爱意味着平等与尊重。

不要吝啬鼓励与赞扬

中午12点,菲儿放学回来。

菲儿满脸兴奋,朝我嚷道:“妈妈,今天,我好开心!”

我笑了:“为什么开心啊?”

菲儿很快乐:“因为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好棒!”

我好奇:“哦?老师为什么表扬你,说你好棒?”

菲儿认真地告诉我:“昨天我帮助老师擦桌子,今天早上我看见老师,我主动向她说早上好,老师说我好有礼貌!而且老师在班上讲话的时候,我很认真听,老师说我很专心。因为这些事,张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很棒!我当然开心啦!我要做一个很棒的孩子!”

菲儿幸福快乐的样子,使我也不禁快乐起来。

是的,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快乐、希望以及对求知的渴望通常就是被成年人不经意的一句表扬、一点肯定所点燃!

儿童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很多恐惧和胆怯,他们还不具备正确认识自己的理性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他们渴求成人的喜欢和信赖,所以儿童常常会根据别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儿童从成人的鼓励、肯定和欣赏中获得坚强、自信和快乐。

爱意味着鼓励和赞扬,孩子能从中得到巨大的精神养分。

孩子若时常被鼓励、被肯定、被欣赏,他的精神会积极、健康、阳光,他会具有很强的自我塑造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他的成长必定快乐而又幸福;孩子若时常被否定、被打击、被批评,他的精神会悲观、消极、灰暗,他会过早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从而难以拥有健康和幸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人请不要苛求孩子做得完美,不要放大他们的缺点,不要吝啬鼓励和赞扬!请睁开我们的慧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发现孩子每一个有进步的地方,给予他们快乐和自信,点燃他们生活的热情!

表扬,让孩子在爱与鼓励的温馨中成长。

不健康的“榜样教育”

中午,菲儿一进门就大声嚷嚷:“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举牌了!我的两只手,现在酸死了!”

我笑着问她:“什么牌子?”

菲儿解释说:“放学时,我们同学要排队出来,我是领队,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举着我们班的班牌。”

我好奇:“哦!为什么老师让你举班牌?”

菲儿高兴地告诉我:“老师说,这是一项荣誉!只有在班上表现好的孩子才可以做领队!才可以举牌!现在,我的手好累好酸啊!不过,妈妈,我很开心!我是班上的领队!我是大家的榜样!”

哦!我明白了,原来,菲儿被认定是“表现好的孩子”,被选出来做“榜样生”!

小小的菲儿开始接受“榜样”的观念,并为自己是“榜样生”而快乐!

我倒是觉得,我们大人不应把“举班牌”设置成一种荣誉,让小孩渴望这种荣誉,并用这种荣誉衡量和评价自己。我也不希望举班牌成为某一个孩子的专利,这是班集体的一项公共事务,每个孩子都应去体验。若举班牌成为某一个孩子的专利,并认为他是“表现好的孩子”、是“榜样生”、是“模范”,那么其他的孩子肯定会失落,甚至还会有嫉妒心理。因为没有人愿意别人看轻自己、贬低自己,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别人肯定和尊重自己。

教育中,我们成人很钟爱这种“榜样教育”:即在全班选出一个老师满意的学生做大家的榜样和楷模,并让这个学生独享很多的荣誉、奖励、赞美和宠爱,以带动和刺激其他孩子向他看齐,从而集体达标。

可我们有没有深思过:这样的“榜样教育”健康吗?

当年幼的孩子迈出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

孩子与孩子之间本没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好坏之分,孩子只是个体差异的不同。“优秀孩子”与“不优秀孩子”的评定是我们成人习惯用某一标准评价孩子,符合自己标准的就是“好”孩子、“优秀的”孩子;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是“坏”孩子、“差”孩子。

教育不应制造、深化、刺激孩子间的差距,而应以无差别、平等、尊重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学校是一个集体环境,它应该公平公正,给予每一个孩子平等、快乐、尊重和温情,然而,我们的教育并非如此温情和理性。

学校本属公共资源,孩子本应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和成长权。但出于公利或私利、出于学校或教育者自己的声名和利益,很多教育者把学校变成一个个冷酷的“利益市场”,把学生变成教育者获利的工具。在所谓培养“优秀学生”、“拔尖学生”的理念下,教育者热衷于在学校实行“榜样教育”、“等级教育”和“差别教育”,并让整个社会和民众认可这样的教育“合情”而又“合理”。

如:按分数排名选座位,却丝毫不顾学生的自尊;在教室里张贴“分数排名榜”,供大家“观赏”;老师按成绩让学生忍受不平等待遇;家长会上,公开通报“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差的学生”;按分数分“培优班”、“择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差生班”等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贴上标记。

而孩子呢?却要承受“榜样教育”、“等级教育”、“差别教育”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

事实上,当前这种围绕课本学习、以分数为目的的“榜样教育”、“分班教育”,根本不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根本不是平等尊重每个个体的受教育权,相反却是在制造歧视、不公正和不平等,玷污人的精神和灵魂,降低人的求知热情和生活信心,是一种不懂爱的教育。

然而,很多不明智的父母还是爱用“榜样”教育孩子并刺激孩子:

“他学习好,才艺好,他是你的榜样,你可要向他好好学习!也做个‘榜样生’!”

“你同学那么能干,那么聪明,你看看你,怎么就不如人家、比不过人家?”

“你也给我争争气,多学学那些‘优等生’!看别人,总是那么优秀,那么厉害!”

“你不要为自己狡辩,为自己的低分找借口、找理由,看看你们班的第一名,为什么他总是考得好,这说明他比你厉害、比你强!换句话说,你的能力就是差,你就不如别人……”

于是,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榜样教育”下,在成人制造的“你比他人差、比他人笨”的暗示和刺激中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慢慢滋生很多不健康心理:

嫉妒心理

“他比我优秀,比我能干,我讨厌他!”“因为他的存在,我当不了优秀,得不到大家的表扬和肯定!我希望他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一种阴暗、不健康的心理——嫉妒心理。嫉妒本不是人天生的一种恶性心理,而是在“榜样教育”中刺激起来的,是受挫者遭到别人忽略、轻视、打击产生的一种不良心理。

作家毕淑敏在《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记录了这样的一段经历:

读小学的时候,总爱把作文写得与众不同,所以很受老师的欣赏,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优”的分数,还在课堂上读我的作文,讲很多表扬我的话。

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当然是甜的了,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的夸奖?可慢慢地,咸味和涩味就涌上心头。

因为下课以后,同学们的神情怪怪的。他们会说一些笑话我的话,并且,全班同学好像结成了孤立我的统一战线,跳皮筋,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又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拨呢!我和谁说话,她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然后故意跟别的人大声说笑,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在我幼小的心里,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孤独和被冷落,什么叫被排斥和被嫉妒。

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要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慢慢地,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老师念它们的时候,大伙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发出会意的笑声。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只提一个名字:毕淑敏;反反复复只表扬一个人:毕淑敏。因为,“榜样人物”的树立让同学们的自尊和自信受到打击。

在我年长以后,我知道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叫做“压抑”。同学们为了发泄自身的情绪,把不满的火焰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后来,我请求老师念作文的时候,不要念出我的名字,老师应允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同学们又和我友好相处了,而我,也能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

一个群体当中,不良的教育会滋生人不健康的心理,败坏孩子原本善良的品德。榜样的树立会造成人与人的相互嫉妒、相互排斥、相互讨厌,甚至相互仇恨、相互倾轧。

自卑心理

“我不如他!我天生就比别人差!”“我是一个笨小孩,我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那些聪明的小孩!”“我活着没意思,是给优秀的人作陪衬的!”这是一种否定自我、消极沉沦的自卑心理,也是因为“榜样教育”而产生的。自卑会让人陷入痛苦、灰暗和抑郁。

自大和自负心理

所谓成人标榜的“榜样孩子”、“优秀孩子”,由于长期享受成人给予他们的荣誉、夸奖和宠爱,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很强的优越感,他们难以用平等之心看待他人,甚至还会漠视比他差的同学。“榜样”、“优秀”的称号还会让这些孩子背负精神压力,滋生不健康的功利、竞争和攀比之心。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又如何“优秀”呢?可能往往会成为一群只顾自己利益的自私之人。

人为制造的“榜样教育”会带给孩子种种痛苦和心理疾病,但有多少成人能感受到孩子的这些痛苦与不健康?

有多少成人知道孩子的痛苦与不健康是源于我们无知的教育?

有多少成人敢于反抗这种无知的教育?

更多父母和老师不反思这种不健康的教育,不鼓起勇气反抗,他们做的却是不假思索、默认并顺从这种教育风格,甚至还为这类教育推波助澜,不断给孩子灌输这类教育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并强迫孩子接受、忍受并迎合这种榜样教育。

每个人对自己都不满意,都不想做自己,都想成为别人,成为大众眼里所谓的“榜样人物”、“光环人物”、“明星人物”和“成功人物”,以获得大众的艳羡、仰慕、赞誉和崇拜,这样的精神需求健康吗?

这样的精神需求有如“毒品”一般,刺激着人舍弃真正的健康、快乐和追求。

成人,请不要用“榜样教育”、“差别教育”对待孩子,给孩子轻松平等、无差别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每个个体平等存在的快乐和意义,让孩子获得自我和自信。

我们应教会孩子重要的人生一课:“我并不比他人差,我并不比他人低一等,我和他人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没有谁是无足轻重的,每个人都是平等而重要的。”

学钢琴也这么功利

菲儿告诉我她想学钢琴。暑假两个月,菲儿经常跟着学钢琴的表姐去琴行玩,于是对钢琴也产生了兴趣。我同意了菲儿的请求。

周五是菲儿学琴的第一天,我和菲儿准时来到琴行。

钢琴老师很温和,她给菲儿上了第一课:

“女孩子学钢琴挺好。学钢琴可以使女孩将来变得气质高贵,举止优雅,有修养,有风度,并且能使她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更有优越感……也是增加自身资本的一个重要筹码……,现在舍得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将来一定会回报很多,所以,女孩从小可要好好培养……还有,要认真学,用功弹琴,好好考级,将来高考可以加分,这样你上好大学更有优势,不怕和别人竞争……”

菲儿睁大着双眼,听得很认真,作为一个6岁的孩子,她可能不太明白老师讲的这些话,也不明白大人的思维为何会如此复杂。

我的心不由沉了下来:

人哪!真是可怜可悲,无处不在作茧自缚,自套枷锁,从而失去我们本可以拥有的自由和快乐。

人对知识的渴求,或者说人最初的求知欲乃是受天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推动,正是这纯朴本真的原动力激发人的探索精神,将人引入爱智的征途。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却为本真的求知欲戴上虚伪的“面具”,我们的好学求知不再是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再是为了兴趣和快乐,而异化为一种工具,一种功利,并带上虚妄:或为装点门面,用以掩盖自己的无知;或为在人前卖弄,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为附庸世俗,而失去真正的自我;或为竞争,将别人比下去,从而获得一种优越感的欢愉,却不顾这样的欢愉是一种不健康的欢愉;或为一种服从,用以表达孩子对成人的屈服和害怕……

正是如此,很多人没有在求知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相反得到的是一种自我折磨与痛苦。

譬如钢琴是很美好的一种东西,但这种美好并非指高贵、修养、气质、身份、竞争力等这些“面具”,从这些意义谈钢琴的美好是对它的亵渎。它的美好乃是:音乐源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宣泄我们的喜怒哀乐,愉悦我们的情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音乐是人类另一种美丽的语言。

我和菲儿谈心:“菲儿,你为什么想学钢琴?你喜欢吗?”

菲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喜欢啦!我就是觉得钢琴好好听,好好玩,才想学的!每个琴键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就像玩游戏一样,太有意思了!”

我赞同地说:“是的,钢琴既好玩又好听,那你就快乐地玩呗!”

菲儿笑了,很快乐。

看着菲儿,我不由担忧,人在幼年时候,说话做事很本真、朴实、率性,无半点虚伪、做作。但长大后的他们,有多少人能固守本真的自我?有多少人能以一种真实的态度去生活?有多少人在虚伪和做作中丧失了幸福和快乐?

当孩子处于求学阶段,许多父母和老师利用自身的权威凌驾于孩子之上,强迫孩子学习他们认为很有用的“重要知识”和“重要才艺”。

时下中国小学生流行学奥数,成人不是为了引导孩子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而是为了加分升学的功利需求,甚至不惜以败坏孩子的学习胃口和探索精神为代价;成人逼着孩子倾其所有时间和精力死读几本教科书,操练成堆的重复作业和试卷,不是为了引导孩子热爱读书,探求智慧,而是为了高分的虚荣和实惠;成人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或才艺班,不是为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是真正给孩子健康的素质教育,而更多的却是鼓励孩子与他人竞争,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从而获得一种赛过别人的优越感。

经过十几年这样的熏陶、灌输和强压,孩子能做的只是屈从和适应,待他们长大成人,当他们步入功利化的世俗社会,他们早已丧失说真话、做真事、真实生活的能力,他们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效仿着别人的生活方式,附庸并去追求一切世俗化的价值标准,哪怕这些价值标准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并把人引向庸常与痛苦,他们也乐此不疲。

因为,此时的他们早已不具备自我辨别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早已蜕变为“肉体是自己的,思想是别人的”,他们只是一架会说话的机器而已。

人若失去因本性而起的求知欲,若失去自我辨别能力和取舍能力,人又怎能获得快乐与智慧?

人会陷入愚蠢与痛苦。

人的所思、所想、所做应远离权威、世俗、虚荣、伪善和功利,我们应尊重和听命于我们的内心感受,并以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去坚定我们自己要的生活。

脏是孩子的正当权利

下午3点,我来到小学门口,等待菲儿的放学。

三个小男孩刚刚放学,正聚在一起玩“弹纸片”的游戏。我很感兴趣,便走近看他们玩。

男孩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弹纸片,他们时而跪在地上,时而半蹲着,时而又趴在地上,有时,男孩们甚至侧身躺在满是灰尘的水泥地上寻求最佳的角度弹纸片,孩子们都想获得自己最理想的“战绩”。

此时,男孩们的衣服、裤子、手、脸早已沾满了很多灰尘和地上的脏碎屑,而他们自己却全然不知,也全然不顾,他们只是更频繁地改变跪地的姿势以求“弹”得精确,“弹”得完美,孩子们专注认真的神情绝不亚于科学家正在实验室进行重要的发明创造,每当孩子们弹出自己理想的“成绩”时,他们的脸上会绽放出孩童特有的纯真和快乐。

我被孩子的快乐和专注打动。

我感叹,这就是孩子!他们在“脏”中体味人生最初的快乐,锻炼自己的四肢和大脑,寻找着知识和智慧。

但是,有多少成人懂得呢?有多少成人理解呢?

正当我沉浸在这三个小男孩的快乐中,耳旁忽然响起一声怒吼:“张斌,你这个邋遢鬼,你赶快站起来,你看看你的裤子!你的衣服!你的手!你的脸!都脏成什么样了?你这么大的人,还趴在地上玩,不怕脏,真不知羞!走!走!你马上给我回去!”

原来,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来了,妈妈看到她的孩子趴在地上玩,孩子满身的“脏”使她满脸怒气。

名叫张斌的小男孩神情沮丧,低着头,走在妈妈的身边,没有言语。因为他的妈妈还在喋喋不休、生气地训斥他不懂事,不爱干净,像个脏兮兮的“叫花子”。

唉!这位生气的妈妈只看到了孩子衣服的脏,却没看到孩子的童趣与快乐。

很多成人认为“干净”意味着“文明”,“干净”意味着“教养”,为把孩子培养成“干净有教养”的“文明人”,成人常常强迫孩子放弃这种快乐的天然权利,甚至不惜用责备、训斥、打骂的方式剥夺这种权利。

一次在花市,我看见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在买花,这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被花市繁多美丽的花所吸引,他东望望、西望望,最后男孩的目光盯住了一盆花,便走过去观看。

可没过几分钟,男孩的妈妈尖声嚷道:“哎呀,宝贝,你快看看你的鞋子,你怎么站在那么脏的地方,快!你快过来!”

大人的眼光总是先落在孩子的脏上,却忽略了孩子专注的事情!

男孩的爸爸快步走来,牵起男孩的手,想让男孩离开。小男孩不愿意,他对爸爸说:“爸爸,我正在数每朵花有多少花瓣!”

“走吧,宝贝,看别的花吧,花到处都是,找盆干净的花看,这盆花旁边全是脏水,你看看你的新鞋都被弄脏了,干净的宝宝才是好宝宝!”爸爸说。

“可是,爸爸,我想数这盆花的花瓣,让我数完,好不好?”小男孩央求说。

爸爸没有同意,一把抱起男孩,走开了。

男孩的眼泪几乎要掉出来了,男孩在爸爸的怀抱中挣扎扭动,嚷着:“我要数花,我要数花!”男孩频频扭头看那盆他想看的花。

爸爸不耐烦了,有些生气:“宝贝,告诉你了,那里好脏!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爸爸生气恐吓的语言让男孩停止了他的请求。

孩子想做的事情不过如此简单、合理而又健康,可有时偏偏被我们成人粗暴而又无情地制止。

成人,为何不多些智慧?

孩子的“脏”恰恰是求知和好奇的体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成人对年幼的孩子提出这样一条不合儿童天性的要求:做一个干净的小孩。

于是,因为要保持干净整洁,所以不可以随地坐;不可以趴在地上玩、看小虫、看蚂蚁;不可以摸树、摸花,摸草;不可以玩泥土,不可以玩沙子,不可以随地躺下来;不可以……

因为要保持干净整洁,孩子的成长要背负太多太多的“不可以”。

可是成人,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要的“干净文明”、你们规定的“不可以”合乎孩童的天性吗?合乎孩童的健康吗?

当孩子降临于世,当孩子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这个世界,当他们想用自己的双手、双脚触摸和感知世界时,有多少父母,有多少成人支持和鼓励孩子探索的尝试?支持和鼓励孩子在探索中弄脏自己?

常听见成人喋喋不休、不厌其烦教育孩子“做一个干净的小孩”,甚至目睹很多成人数落、斥责、打骂他们年幼的孩子,仅仅因为孩子弄脏了他们的衣服、裤子、小手和小脸,成人常常把孩子的“脏”和“不干净”当成一个天大的错加以辱骂和惩罚。于是,在整日、整年被频繁灌输“干净”的理念之后,孩子慢慢便获得这样的一种有关“文明”的认识:不可以弄脏自己,弄脏自己就是在犯错,就要受惩罚。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又会用这样的“文明”观念影响和干涉下一代孩子正当的自由行为。

如此的生活观念便代代相传。

事实上,我们这种“干净文明”的想法,我们对孩子做出的种种“不可以”的规定,却是在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制约孩子的智力发育,束缚孩子的创造能力,会令孩子木讷、愚笨、消极,并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做文明有教养的人固然不错,但“文明教养”的理解如果仅仅是脸、手、衣服、外表的干净整洁和一尘不染,甚至是服饰的华美、富贵、奢侈,并且若为这种表面的干净虚荣而牺牲孩子的好奇、快乐、求知与探索,我认为,这样的文明教养该是多么幼稚、蠢笨和肤浅。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诗篇《华美的装束》中写道:

那穿着王子衣袍,带着钻石项链的小孩,他失去了一切游戏的快乐,他的服饰总牵绊他的脚步。

他远离世界,甚至不敢挪动,因为怕弄破或污损他的衣饰。

母亲,你华美的装束,将人和世俗健康的土壤隔绝,剥夺了人进入日常生活的盛大集会的权利,这毫无裨益。

对孩子而言,“干净”是一道令人窒息的枷锁。

是的,我要说,脏是孩子的正当权利,脏是孩子快乐的源泉,脏让孩子学会玩,学会观察,学会感知,学会思考,学会快乐,甚至学会享受人生。

菲儿,记得你从学会爬开始,玩起来可是和男孩没有任何区别。6岁的你,现在依然和过去一样,仍喜欢坐在地上玩,趴在地上看蚂蚁、玩沙子,爱触摸一切你感兴趣的事物却不在乎它是否会弄脏你的手。

早晨,你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到了晚上,你却大变模样,成了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你总是抬着你的“大花脸”快乐地对我笑,而我从不因为你的脏责备你、训斥你,从不因为看见一个脏脏的你而心烦,从没有认为你不文明,没教养,也不会为洗你的脏衣服而迁怒于你;相反,看到你的脏手、花脸、不干净的衣服,我很快乐,因为我知道,你度过了很享受的一天。

可是,很多孩子却没你这样幸运,很多“爱”孩子的父母为他们的女孩提出“淑女”原则,要求她们的衣服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小手小脸一尘不染,像“女孩样”。对男孩也是如此,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干净男孩”才是能干懂事的孩子。可这样的“淑女原则”、“干净男孩”让多少女孩男孩丧失健康、活力、快乐和智慧!

菲儿,妈妈爱你,我不要你做徒有外表的淑女而丧失人的健康和快乐。

再读读泰戈尔的《责备》吧!

为什么你眼里有了眼泪,我的孩子?

他们真是可怕,常常无谓地责备你!

你写字时墨水玷污了你的手和脸——这就是他们所以骂你龌龊的缘故么?

呵,呸!他们也敢因为圆圆的月儿用墨水涂了脸,便骂它龌龊么?

他们总要为了每一件小事去责备你,我的孩子。他们总是无谓地寻人错处。你游戏时扯破了你的衣服——这就是他们说你不整洁的缘故么?

呵,呸!秋之晨从它的破碎的云衣中露出微笑。那么,他们要叫它什么呢?

他们对你说什么话,尽管可以不去理睬他,我的孩子。

他们把你做错的事长长地记了一笔账。

谁都知道你是十分喜欢糖果哦——这就是他们所以称你作贪婪的缘故么?

呵,呸!我们是喜欢你的,那么,他们要叫我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