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上海洪潮灾害
- 胡昌新 顾圣华 何金林 金云
- 889字
- 2021-04-02 22:45:05
第1章 上海:从不设防到设防的城市
当你漫步在新外滩的观景平台上,远望浦东,现代化的高楼林立,回顾浦西,万国建筑群逶迤傍水,俯视黄浦江,江上碧波徜徉,船只悠扬行驶,蓝天白云,风光无限,成为反映上海经济繁荣的标志性风景线。
当你穿越时空回到上海的过去,外滩的情境又是怎样?
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三(1905年9月1日):“是日白昼东北风大作,且有暴雨,午潮盛涨,拍岸平堤,骏之乎已有漫溢之势……甫及半夜,潮倏又骤至,至怒涛汹涌,沿浦滩(即外滩)华租各界,无不水深过膝,几如尽在泽国之中,子夜后,四马路(福州路)一带地形卑下之处,竟至断绝交通,巡捕房已不便办公,用小船载送工役做陆地行舟之举……尤以浦滨各客栈下层堆积之货,受害更巨。”(孙家振《退醒庐笔记》)。
在半个世纪后,1949年上海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自然灾害仍挥之不去。1962年8月2日(农历七月初三)6207号台风侵袭上海,遭狂风、暴雨、大潮侵袭,黄浦江、苏州河等市区堤岸决口46处,两岸漫溢。上海淹了半个市区(当年市区140平方千米),南京路上海食品公司附近水深及腰,中国大戏院舞台浸水,39座大楼地下室淹水。市区大范围积水,交通中断,仓库被淹,工厂停工,农田受涝等。据有关部门估计,这次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当年价值)(参见《上海水利志》等记载)。自1962年风暴潮后,上海市区逐步开展防汛墙建设,经1974年、1984年两次提高设防标准,迄1997年建成高标准(千年一遇标准)的市区防汛墙208千米(黄浦江两岸合计),基本上完成了从不设防到设防的建设过程。
放眼未来,人水和谐,上海将呈现现代化防汛安全城市的全新面貌。
得益于水,得益于优越的水环境,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上海正在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现代化大都市迈进。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能忘记过去上海曾是遭受频繁而沉重的洪潮灾害城市之一,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台风风暴潮等此起彼伏,防不胜防地困扰人们。必须承认,我们目前的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弱,现有的防灾体系,不足以抗拒特大的洪潮灾害,势必对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为保障上海城市安全亟须进行洪潮灾害的研究,以提供防洪减灾的科学依据。
1.1 自然概况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太湖流域下游,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界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20°51′—121°45′,北纬30°41′—31°51′。全市陆域总面积为6340.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积405.5平方千米,占6.4%。
上海市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泥土、夹沙泥、潮沙泥、沟干泥等,土层深厚疏松,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自然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其中大部分地区自然植被已被农业植被替代,形成大面积以粮、棉、油及蔬菜作物为主的人工植被。
上海地处中纬度沿海,在全球气候带分布中属北亚热带南缘,是南北冷暖气团交汇地带,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和海洋湿润空气调节,气候湿润,降水充沛。由于上海城市化快速发展,上海气候已具有典型的“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096毫米。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50%左右,夏秋季节的降水,为梅雨期或台风暴雨所致。
上海地区属太湖流域,以黄浦江为主干贯穿全市(除江岛外),形成干支流交叉纵横的平原感潮河网水系(见图1-1)。黄浦江发源于太湖,承泄太湖来水的70%—80%,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00×108立方米,汇入长江口,干流全长约100余千米(至淀山湖口),亦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具有排洪、航运、供水、灌溉、旅游等多项功能。
图1-1 上海市水系图
黄浦江河床比降十分平缓,约在1/10万,沿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5米(吴淞基面以上高程,下同)。
黄浦江潮型属非正规半日潮,每天两潮,每潮历时12小时25分,每月有两次大潮汛(农历初三和十八)。潮流界一般可上溯至淀山湖及浙沪边界,潮区界可达苏嘉运河平湖塘一带。河口吴淞站最大涨潮流量为每秒10100立方米,最大涨潮水量为12510×104立方米(历时5小时41分),最大涨潮流速为每秒1.8米,每潮平均进潮量为5800×104立方米,年平均进潮量为409×108立方米。
上海地区的水灾害:在海气相互的作用下,高强度降水的暴雨,极大风速(12级以上)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如遭遇天文大潮汛,常引起洪潮、雨涝等不同程度的灾害。
1.2 洪潮灾害简况及特点
自然科学把自然因素(如雨量、径流、潮汐等)多年平均状况,称为正常现象。例如径流提供农田灌溉,潮汐有利于航运,是大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但当自然因素发生急剧地运动变化,偏离平均值达到某种变幅,可称为异常现象。例如“洪灾”是因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等灾害的通称;“风暴潮灾”是由于台风(以及强热带风暴天气系统)引起海面异常升高、潮位急剧抬高的现象,亦称风暴潮(又称海岸洪水),同样导致海岸、河口、感潮河流等水流泛滥成灾;这类对人类社会带来破坏性肆虐的状况通称为洪潮灾害。
上海处于滨江临海的地理位置,深受来自海洋、陆地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综合性自然灾害侵袭;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成灾机制较为复杂,具有潜在的灾害特点。
例如上海市区常遭暴雨积水危害,人们较为关注;而黄浦江潮位的趋势性抬升,由加高的防汛墙挡住,不为人们所重视;因此保障全市人民安全,必须对洪潮灾情有深切的了解。
上海的自然灾害有台风风暴潮(含天文潮)、暴雨、洪水、龙卷风、浓雾、高温、地震和地面沉降等多种,其中以台风、风暴潮、暴雨和洪水为主,几乎年年遭遇,而且有时来势凶猛,可统称洪潮灾害,如表1-1所示。
表1-1 1949—1999年上海市自然灾害摘要
注:摘自《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
暴雨积水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暴雨。如,1993年8月2日暴雨量最大仅105毫米,由于部分泵站停电故障,导致某些地区积水面积扩大。又如1991年当年因环市区道路(高架路环线)施工,致多处排水不畅,形成较大范围积水。
1.2.1 灾害损失
灾害研究含灾害成因、灾害现象、灾害损失和防灾措施等几个方面,其中灾害损失是对社会影响的重要标志,涉及灾害等级,即属于巨灾、大灾还是一般灾害,至今各方面的认识还没有一致。据上海地区的特点,阐述如后:
上海地区的防汛史料记载:在杭州湾北岸,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始筑捍海塘堤,到明成化八年至嘉靖二十二年(1472—1543年),自长江口常熟县界至杭州湾北岸海盐县,全线大修沿海海塘,史称“江南海塘”。但是,吴淞口并未封堵,黄浦江保持太湖流域泄洪的独流入海河道,故上海市区(含旧城厢)仍是未设防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浦江沿岸防汛墙修建,特别是1984年起加固加高防汛墙工程,提高对市中心的防潮能力,灾害损失相对减轻。同时,由于市中心区地面下沉,河道填塞,水面率剧降,尚未能免除市区暴雨积水。
灾害所造成的社会损失,基本上归结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在人员伤亡中,因灾致死,除溺死外,还有房屋倒塌压死、触电致死、舟车倾覆致死等也在内,因灾受伤,有重伤、轻伤等,均可直接统计列入。但是灾后发生疫病流行而导致死亡,历史上往往不予记载致死人数。新中国成立以后,灾后注重防疫卫生措施,及时制止流行病发生。现据上海地区1949年5月27日解放以来几次死亡人数达5人以上的灾年制表如下(见表1-2)。
表1-2 上海1949年5月27日解放以来主要洪潮灾害的死伤简况
1949年7月25日第6号台风在金山登陆,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前期,南汇等县25千米海塘因战事被严重损毁,堤身全被冲平者达十余千米,沿海有的村庄72户中,死亡73人;有的一家7人,死亡5人;有位年已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海浪里漂流了2.5千米多路,经抱住一根木桥栏杆(水已过桥面)才幸免于难。由于决堤潮波冲击,人们夜间猝不及防,死亡达1211人,占全市此次灾害死亡人数的75%,惨剧不胜枚举。
在洪潮灾害中,触电死亡并未引起注意。如1962年潮灾,黄浦区的一个电器厂因马达浸水漏电,致6人死亡;还有多处亦触电死亡7人,共计13人(占此次潮灾死亡人数的27%)。再如1991年暴雨,市区积水,其中有8人触电死亡(占此次灾害死亡人数的38%)。
其次,由于风潮灾害造成房屋塌毁,在郊区县的受伤人数中,往往被压受伤居多,少数为溺水受伤。
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由于间接损失难以评估,缺乏依据,故以直接经济损失为代表,上海地区1991—2005年间几次严重洪潮暴雨灾害经济损失如表1-3所示。
表1-3 1991年以来上海洪潮暴雨灾害经济损失简况
表1-3中经济损失的估算与当年价格有关,也与城市基本建设不断增长有关,仅供参考。
1949—1990年间的经济损失,无公布数据,1962年风暴潮灾,沿江沿河原防汛墙决口46处,半个市区被淹没(注:市中心区面积:1949年时为86.5平方千米,1960年增至140平方千米,2001年发展至289平方千米),市中心区被淹经调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当年价格)。据社会折现率(k)计算,k=(1+i)n。假设i最低为5%,基准年为2005, n=43,则k以8倍计,折算现值约达40亿元(见图1-2)。
图1-2 1962年8月2日上海市中心区漫溢位置示意
1.2.2 灾害特点
在罗列灾害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洪潮灾害的规律研究;由于形成灾害的因素十分复杂,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并且对灾害的量化缺乏依据,因此对灾害特性分析,往往有两类途径,一是从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采取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归纳其特性;一是从总体特征出发,采取半定量或定量的统计方法,确认其特性。
(1)从现状分析,对上海洪潮灾害性质大致提出以下几点。
①复杂性:表现为自然和人为因素交叉影响,例如太湖流域综合整治骨干工程基本完成,上游洪水下泄通畅,下游潮流却相应上溯,黄浦江沿线水位呈现趋势性抬升。2005年汛期上游米市渡站水位突破历史记录达4.38米,超过工程前约0.6米,对平原水网地区造成严重威胁。随着上海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日益增多的高层建筑物,使城市化热岛、雨岛效应加剧,降水量增多,影响道路积水的连锁反应。
②多重性:表现为自然灾害间相互影响。例如在台风暴雨期间,又有龙卷风同时产生。1999年9月6日,由于热带风暴残留云团影响,松江、浦东新区等镇村,先后再次遭到龙卷风、雷击等侵袭,造成37人受伤。又如2005年9月11—12日,受“卡努”台风暴雨影响,奉贤还出现短暂龙卷风等。
③ 多发性:洪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一般年份,影响上海市的台风为1—2个,但有的年份多达4—5个。例如2000年,连续影响上海台风达4个,其中两个台风使黄浦公园潮位4次超过5米(5.05—5.70米),为1949年以来所罕见。
④ 洪潮遭遇的可能性:台风、暴雨、高潮和上游洪水的“四碰头”,是上海的心腹之患。关键是在于台风暴潮与上海梅雨期洪水的两者相互关系。例如1987年汛期,从7月1—28日为梅雨期28天,而7月28日的8707号台风在浙江瓯江登陆,进入太湖,再转向北上黄海,形成梅雨紧接台风的局面,虽然遭遇的概率很小,但表明可能性不能轻易排除。
(2)从总体过程观察,通过水文气象要素分析,反映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周期性。
①随机性:洪潮现象是自然现象之一,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如风云、海况等)变化的因素影响,因而具体表现在数量上的偶然性或随机性。
通过水文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大量观察或试验的结果,表明洪潮灾害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应用概率统计方法的成果,提供工程建设运行期间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据黄浦公园站的历年最高潮位资料,经随机理论的频率计算分析,当黄浦江防汛墙设计标准为千年一遇,得出5.86米。同时,按工程建设要求,再加超高1.04米,确定防汛墙设防标高为6.90米。
②周期性:洪潮现象的发生都有它的宏观背景,是受制于天体、地球运动等变化过程,因而,具体表现在突变、异常等事件,常常是类似的、有序的、必然的发生,故称为周期性。
通过水文气象要素的时序分析,检验长系列资料的结果,表明洪潮灾害往往呈现准周期性。如潮汐涨落过程,主要为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导致地球表面海洋水体的演变,发生朔、望天文大潮的周期现象。又如江淮流域的几次大洪水,在1931年大水后,当相隔23年(属太阳黑子周期限11年的两倍),又发生类似的1954年大水,当相隔60年,又发生1991年江淮大水,呈现江淮流域大水的显著周期性。因此在长期预测工作中,利用洪潮灾害的周期性,进行趋势预测,可供防灾研究的重要依据。
综上分析,洪潮灾害既有随机性,又有周期性,表面上似乎矛盾,实质上却是事物具有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1.3 防灾减灾能力
据2008年《上海市防汛工作手册》记载,全市防洪保安工程有沿江沿海的海塘523.5千米,黄浦江防汛墙511千米(含江堤),排水工程有城镇排水泵站总流量2482.7立方米/秒,郊区排涝泵站总流量1833.5立方米/秒,以及水闸1991座和内河圩堤2637千米等,已初步形成全市防洪、挡潮和排水的水工程体系,为防御洪潮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市防洪挡潮等工程的防御能力,据工程规划设计标准制订,如表1-4所示。
表1-4 上海水工程设防标准情况
从表1-4知,上海地区水工程的设防标准,随着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而定。但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水情变动影响等原因,其防御能力与要求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个别设防标准与防御能力不相适应的情况。
针对上海市的汛情和工情特点,为防御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等灾害,防汛部门采取设防措施,建成五个防汛工作体系:即防汛工程体系、组织指挥体系、预案预警体系、信息保障体系、抢险救援体系等,总体上经受了洪潮灾害的考验,取得了大汛小灾、平汛少灾、小汛无灾的良好局面。
随着上海城市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灾源,如地下空间(地铁、隧道、地下车库、商场和仓库等)的开发利用造成新的事故隐患,市政设施(供水、供气、供电)出现偶然事故等。当自然灾害(台风、洪潮、暴雨等)来临,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等,损失将难以估计。因此,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新课题,亦应纳入研究和防范洪潮灾害的基本任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