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大全(超值白金版)
- 静荺
- 5628字
- 2020-06-25 04:55:03
第三节 与人交往禁忌
谁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每个人都需要与外界联系,每个人都需要与人交往,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和为贵”、“互敬互让”。为了与人和睦相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禁忌,这些禁忌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能够起到利人利己、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
择交的面相忌讳
中国人迷信相面术,从人的面相预卜贵贱、穷通、天寿、休咎。在旧时,据说人们从长相上可以看出人的贤愚邪正来,从而判定其人可不可以相交。由此而形成一种交际上的忌讳。
·忌与“横眉竖目”的人交往
据说这类人一派凶相,性格暴躁,不适宜交往。
·忌与“獐头鼠目”的人交往
据说这类人面目可憎,奸诈狡猾,与此类长相的人交往者必须存有戒心。
·忌与“斜眼”的人交往
据说,心术邪正可以从瞳孔的清亮和浑浊看出来。俗谚称“邪眼撇嘴,满肚是鬼”,人们认为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是要防他一手的。
·忌与“鹰钩鼻”的人交往
旧俗通常以为鹰钩鼻的人奸刁狠毒,不可交往。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大夫范蠡在助勾践灭吴后致同僚大夫文种书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不走,最后果然被越王迫而自杀:所谓“鸟喙”,即今人所谓鹰钩鼻。人们通常以为鹰钩鼻的人奸刁狠毒,不宜与之交往。此说虽未必可靠,但不少人的确对鹰钩鼻的人心存忌讳。
·忌与“狼顾相”的人交往
“狼顾相”就是一种“目能自顾其耳”的异相,即身子不动而面孔能正向后成90度的异相。据传有这种长相的也是大奸大恶之人,很可怕。
史称司马懿的长相就是如此。《晋书·宣帝纪》云: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曹操)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忌与“尖嘴猴腮”的人交往
据说这种长相的人肚子里尽是坏水,因此忌讳与之交往。
·忌与“无常眉”的人交往
所谓“无常眉”,即眉毛倒八字形,尾端下垂者。据说这类人居心叵测,不宜与之交往。
知识链接
面相禁忌由来
相面很难归之于迷信,可能很多人都相信,至少疑信参半。这种以面相测定人的品性的观念并非由迷信书传下,却是从正经的典籍中乃至圣经贤传中得来的。如《孟子》书中就有用眼珠子来定人邪正的说法: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眨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度哉?
择人交往禁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下神”。在旧时,与人交往是要遵循一些禁忌习俗的,对于所交往的人是有所选择的。
·忌与坏人交往
在民间,与人交往对对方的道德品质是有要求的。民间所说的坏人,是有其风俗的、文化的、伦理的较为固定的标准的。一般说来,有淫乱、偷盗、赌博、酗酒、吸毒、斗殴、凌弱、妒忌、不孝、贪婪等不好行为的人都属于坏人之列,在民间是禁忌与其交往的。
·忌与有疾病的人交往
由于旧时医疗水平不发达,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方有病灾,那么,其他无病的人都有可能对他形成威胁,反过来说,他也可能对别人形成威胁。因此,在民间,病人需要停止或者尽量减少社会交往,以免相互间造成危害。
·忌与和尚、尼姑交往
俗话说:“前门不进尼姑,后门不进和尚”“会交朋友,交些铁匠、木匠;不会交朋友,交些道士、和尚”,其中既有避嫌的意思,也有恐招来祸端的担忧。
知识链接
以物传情
“以物传情”是一种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中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青年男女相爱了,往往采取送荷包的方式,里面除了石头子、火柴棍外,还有杏仁(表示忠心或掏出心让你看)、盐(表示你和盐一样重要,天天离不开你)等许多表达情感的东西。人们通过来往的信物传情,表白双方的爱慕之心。虽然双方所送的东西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所送之物的含义却是约定俗成的。
西班牙女人喜欢随身携带扇子,并借扇子来表达情意。如果打开扇子,支着下巴,目光紧盯着对方,那就是对这个男子表示:“欢迎你和我约会。”打开扇子,遮住脸的下半部,表示“我喜欢你,你有意吗?”把扇子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如果把扇子收折起来,往桌上一掷,表示“我不爱你”。一股劲地快速摆动扇子,那就表示“离开我,真讨厌!”如果手上不停地把扇子翻来覆去,那是在忠告:“我不爱你,另找个女人吧。”
待客禁忌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以来就热情好客,因此,在招待客人方面是有很多禁忌的。
·忌客人进门时不以礼相待
客人进门时,要主动上前打招呼、让坐,忌不言不语,不理睬客人,或者光站着说话不让客人坐下。
·忌客人就座后不予理睬
人坐下后,忌抹桌子、扫地,忌光口说请客人喝茶,实则并不沏茶,或者说了半天话后,才沏茶让客。这些都有“逐客”之嫌疑,是对客人不恭敬、不欢迎的表现。如果是比较尊贵的客人,除了捧茶、递烟外,还要以酒饭相款待。
·忌单手向客人奉烟、酒、茶
招待客人,一般是“浅茶、满酒、整盒烟”。递烟、酒、茶时,都要双手,忌单手。
·忌将茶壶嘴对着客人
在给客人倒茶的时候,忌讳将茶壶嘴对着客人。
·忌敬烟时对客人不敬
用烟袋敬客,递烟时应擦净烟嘴,装好烟丝。要主动给客人点烟。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连点三支烟。如需对火时,应将烟嘴(烟蒂)向客递上,忌以烟头直递对方。
·忌不敬客人自行饮酒
酒以敬客多饮为荣,饮酒时,忌自饮不敬客。
·忌宴客时女子上桌共餐
旧时宴客时一般禁忌子女上桌共餐,尤忌媳妇、女儿。
·忌宴客菜数为单
待客一般菜忌单数,喜用双数,取意“好事成双”。
·忌宴客时桌上无酒
待客忌无酒。佤族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
知识链接
送客礼节
当客人散席或准备告辞时,主人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其起身后,主人再起身相送,家人也应微笑起立,亲切告别。若客人来时带有礼物的,应再次提及对礼物的感谢或回赠礼物,并不忘提醒客人是否有东西遗忘,或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送客应送到大门口或街巷口,切忌跨在门槛上向客人告别或客人前脚一走就“啪”地关门。如果是初次来客,主人应主动指路或安排车辆接送,远方来客则应送至火车站、机场或码头,并说祝愿话或发出再来的邀请。
做客禁忌
旧时,不仅在待客上有所禁忌,在去亲戚朋友家做客时,也有许多必须注意的风俗礼节禁忌。
·忌午后日夕前拜访他人
汉族旧时习惯于午前专程拜访,若午后日夕前往或趁他事之便兼往则显得不够敬重,是谓“残步”。尤其对尊贵人家,需特别忌避。
·忌拜客时快马至人家门口下马
在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畜牧区牧民往来多骑马。如去他人家中做客,忌讳快马至人家门口下马,因为只有报丧或传递不吉祥的消息时才这样,故而忌之。来访者骑马至寨门必须下马而行,禁忌骑马入寨。否则,是对主人的轻蔑,会触怒主人的。
·忌拜客时骑马穿过羊群
到塔吉克族家中做客,忌讳骑马穿过羊群,也不能接近主人的羊圈或用脚踢羊。否则,认为是人不敬,是欺主行为。
·忌不经允许冒昧访客
在德宏傣族中,来访者欲进村寨,需对空鸣枪一响,通知主人。若村寨内主人也鸣枪一响,就是表示欢迎,来访者可进村寨。否则,私自闯进村寨是犯忌讳的。
·忌打主人家的狗
汉族及其他一些民族有养狗护院的习俗,来访者不得随便打主人家的狗,否则,以为是“打狗欺主”。
·忌破门而入
进入人家的房屋时,应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再进入。通常是轻敲三下。如主人家门大开,也要先招呼一声,室内有人应声时再进入。否则,不礼貌,犯忌讳。俗话说:“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无人之门。”
·忌入室后东张西望
客人到主家后,忌讳东张西望,乱翻乱找。民间有“客不观仓”、“客不观灶”之说。
·忌在房内久站不坐
客人进房内,忌久站不坐,应按一定的位置就座。如果有人告辞离去,其他客人忌抢坐其位置。
·忌就餐时先于主人饮食
在宴席上,客人要尊敬主人,忌讳先于主人饮食。俗说,“主不动,客不吃”。
·忌宴客时客人拒而不受
主人宴客时,忌讳客人推让或转送给其他客人。最忌客人嫌主家脏。忌客说“我不要了”。
知识链接
少数民族做客禁忌
哈萨克族忌讳客人当着父母的面夸奖他们的孩子,还忌讳客人当面数他们的牲畜数目;到景颇族家中做客,到佤族家中做客,需先弄清何处为妇女之座位,若误坐于妇女的木墩之上,则是犯忌讳的,主人会以为这是对其进行侮辱;在维吾尔、哈萨克族家中做客,应跪坐或盘腿而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板朝人,尤忌将鞋子脱掉。
礼尚往来禁忌
中国人在交往的过程中讲求礼尚往来,这其中也有些禁忌需要注意。
·忌回拜时原物送还
汉族自古就有送礼的习俗。客人来访时,必带见面礼,即所谓“执贽”。回拜时,也应送还客人之所执。但回拜时是禁忌将原物送还的,只有在拒绝收受对方馈赠时才如此办理。
·忌以辣椒、鸡蛋为馈赠物
日常生活中,禁忌以辣椒、鸡蛋为馈赠物,因为旧时佤族部落间交战常以送给双方辣椒来表示宣战,复仇则先送给对方鸡蛋。
·忌馈赠手巾
民间馈赠,忌送手巾。俗说,“送巾,断根”,这是因为旧时丧家常于丧事办完后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来往。
·忌以扇赠人
扇子,夏天用完之后,就无使用价值,常被弃,所以有“送扇,无相见”的说法,也会引起绝交的猜疑。
·忌送人剪刀
其意也是顾虑剪刀会有“一刀两断”的不吉之意。
·忌送人雨伞
雨伞的“伞”字则与“散”字谐音,恐引起对方的误解。
·忌送甜果、粽子
甜果、粽子是丧家做的食品,若以此物赠人,人家会怀疑自己是暗指人家为丧。
知识链接
喝酒碰杯
人们在喝酒之前习惯先碰一下杯,这个习惯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说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喝酒时,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乐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气,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颜色,舌头可以辨别酒的味道,唯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聪明的希腊人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响声就会传入耳中,这样,耳朵也能分享到喝酒的乐趣。
另一说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代的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习惯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好的,为了防止有些心术不正的人给对方暗放毒药,人们想出一种防范的办法,就在角力前,双方各持自己的酒向对方的杯中倾注一下,这样,便逐渐发展为一种碰杯的礼仪。
借东西禁忌
在人与人往来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有些借还的往来,这期间也是存在一些禁忌的。
·忌经他人之手转借、转还财物
民间借还钱物,忌讳中间有人转手,最好是借贷双方当面交接清楚。民间有“隔手不支物,隔枝不打鸟”的说法。
·忌拖欠他人财物
借人家的东西,使用过后,要及时地还给人家,忌讳拖欠。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快借快还,再借不难”。如果无力偿还,忌讳借贷。
·忌年岁大的人借贷
年岁大了,也忌借贷。俗有“六十不借债”一说,意恐来不及偿还。
·忌借别人正在使用的物品
向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也需要时,忌讳向别人借用。俗话说:“夏不借扇,冬不借火。”
·忌在特殊日期借东西
鄂温克族在人死去的周年日上(忌日),禁止向别人借用东西。否则,会遭人埋怨、不满。汉族等许多民族,办红白喜事借用人家的东西,用后归还时都要“封钱”,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凶灾。
知识链接
握手礼
握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礼节。来源于原始社会。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武器。后来,这个动作被武士们学到了,他们为了表示友谊,不再互相争斗,就互相摸一下对方的手掌,表示手中没有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动作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握手礼。
与家人交往禁忌
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人在持家时是讲究礼法的,凡事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违反家规禁忌。
·忌家庭没有当家之人
旧时,民间家规甚严。俗以为,家有家长,族有族规。一家之内,总要有一个人当家做主。俗语有“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忌讳“一百口人乱当家”、“十八口子乱当家”。通常当家做主的都是家里年长辈尊的男人,俗称“当家的”、“掌柜的”;协助家长料理家务的家庭主妇,叫“内当家的”、“内掌柜的”。
·忌父母健在的时子女擅管家务
一般父母健在的时候,忌子女擅管家务,正所谓“父在堂,子不能专”。不但“父在子不得自专,父在子不得留名”、“父在没子财”,甚至有的忌父子同桌、同席,否则,以为“没大没小”,与禽兽无异。
·忌不敬长者
俗话说:“抬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老年人。”汉族俗以为“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
在河南开封一带,旧时有为使父母病愈而自刑“上锥”的习俗。所谓“上锥”就是拿锥子去刺穿胳膊的肌肉,在刺的时候忌喊疼痛,如果喊的话就被认为是不孝。
·忌不祭祖先神灵
在民间普遍存在虔诚敬祀祖先神灵的习俗,没有一家敢怠慢自己的祖先神灵,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孝。
·忌无子嗣
在民间,最不孝的算是无子嗣。孔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忌乱伦
宗族中又特别忌讳乱伦,因而有许多禁约章法。“中国民族,一个人在其伦类中,有其前后左右上下之关系。此即所谓五品、三纲、六亲、六纪、九族等关系是也”。这个伦秩不可变动混淆,民间深以乱伦为忌。
在民间,认为公媳应远避,忌接近。民间咒语“扒灰”,即是指公媳间发生不正当性行为的。汉族有“公公不搭媳妇肩”、“公公背儿媳,出力不落好”的俗话;山东等地老公公还禁忌到儿媳妇屋里去。
·忌内部闹矛盾
在家族中还忌讳内部闹矛盾,正如所谓“骨肉纷争”。俗话说:“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为家庭和睦着想,因为和气生财”。如果整天闹意见,争争吵吵,是会遭到家运破败的报应的。
知识链接
少数民族公媳禁忌
在少数民族中也有公媳禁忌。彝族忌讳公公与媳妇说话;苗族、白族等还忌讳媳妇与公婆同桌吃饭;柯尔克孜族忌媳妇的臀部对着长辈,因而媳妇从屋里出来时,禁忌转向,只能退着出去;哈萨克族妇女忌在长辈面前走过,要在背后行走;傣族女人若要在长辈男子面前走过时,必须弯下腰走;侗族妇女忌长辈男子在楼下时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