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来自1%的不同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张云
- 1596字
- 2020-06-25 05:03:37
舍得花时间学习,舍得投资自己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意每天投资时间,哪怕是5分钟的时间(与5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两者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时间的滴水汇成生命的长河,忘记今天的努力,未来将是一片荒漠。所以你要充分地利用时间,因为零碎时间可以成就伟大事业。
卡尔·华尔德曾经是爱尔斯金(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爱尔斯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他:“你每天要练习多少时间钢琴?”
爱尔斯金说:“大约每天三四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卡尔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的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5分钟的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14岁的爱尔斯金对卡尔的忠告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并且他从中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当爱尔斯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一字不曾动笔,他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他突然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他的话。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把卡尔的话实验起来。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乎意料的是,在那个星期中爱尔斯金竟写出了相当多的稿子。
后来,他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爱尔斯金的授课工作虽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短短余闲。他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他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利用短时间,其中有一个诀窍:你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如果只有5分钟的时间给你写作,你切不可把4分钟消磨在咬铅笔上。思想上事前要有所准备,到工作时间届临的时候,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迅速集中脑力,绝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困难。
极短的时间,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加以利用,就能积少成多地供给你所需要的长时间。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很多人都说把“没时间”挂在嘴边,没时间吃饭,没时间唱歌,没时间看电影,没时间学习……总想着哪一天要是有了充足的时间后,再去做计划了很久的事情。事实上,我们的时间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消磨掉了。大家都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但真正做到的确寥寥无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可否认,我们可以依靠父母,依靠贵人,依靠金钱办成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正像某位作家说的,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只有靠自己最可靠。
如果能够深刻明白,投资自己是最大的投资,那就懂得舍得花时间的重要性。领悟其中的道理,然后真正地付出行动,想不进步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