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黄帝内经》与藏象学说(4)
-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与疾病预测
- 李祖长
- 4998字
- 2016-10-26 16:58:11
2.脾喜燥恶湿
“脾恶湿”这一特性,最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恶,即厌恶之意。古人通过对天象气候的长期观察,发现湿淫太盛的反常气候,民病多与脾脏有关,出现腹满、食减、体重、溏泄、足痿等。“脾恶湿”,也说明脾易被湿困的一面。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除运化水谷精微外,还具有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生理功能。同气相感,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盛每易困脾。脾为阴土,其对水湿的运化,皆赖脾阳温煦之力。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若脾阳受损,必导致水湿、水谷难以运化而出现病变。若脾被湿困,水湿湮郁,阻滞气机,不单水谷难以运化,湿邪亦可内生,或湿留成饮,或湿聚成痰,或湿流皮肤形成肿胀,或湿留肠问形成泄泻。正如姚本庵所云:“脾本湿土而性则喜燥,盖湿极则气滞不能运化矣。”
(二)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脾的运化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者为运化水谷之精微,将胃纳入而腐热之后的水谷之气,敷布到人体的各个脏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即是讲此。二者为运化水液,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所以运化水液,也称运化水湿。水湿流布,既离不开肺之宣化,肾之温化,也离不开脾之运化。《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肿湿满,皆属于脾。”便是指脾之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时会出现水肿、腹满的症状。
2.脾主统血
统,即统摄、控制。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人体之血液,为心所主,为肝所藏,为脾所统,三者缺一不可。血失统则外溢,其上溢则鼻衄,其下溢则崩漏。补脾则血止,使离经之血归统血脉之中而不得妄行。
(三)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口唇的颜色光泽可以反映脾脏的功能。唇赤则脾热,唇淡则脾虚。《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四肢肌肉的运动机能状态取决于胃中水谷精微的滋养,而胃中的精气要靠脾运送到四肢。脾脏功能良好,则肌肉坚壮,四肢发达。脾脏功能衰退,则肌肉消瘦,四肢痿弱。
2.脾窍于口
《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入通于脾,开窍于口。”都讲人之口味与脾脏有关。脾中蕴热,可致口中甜味;脾脏亏虚,亦令口中乏味;脾湿不化,口里可致浊腻不爽。
(四)脾与胃及四脏的关系
1.脾与胃
脾胃两者一里一表,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升一降,关系极为密切。脾为阴土,体湿喜燥,主子运化,其气自下而上,以升为主。胃为阳土,体燥喜润,主于受纳,其气自上而下,以降为主。脾胃同为仓廪之本,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供给机体的营养需要。《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便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脾胃经脉相连,彼此络属。
在生理上,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但性能上各有不同:胃主纳,脾主化;胃主降,脾主升;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反相成,以维持对立统一的状态。以“纳”与“化”言,胃受纳水谷,即是脾运化水谷的前提条件,又是为脾的运化做准备;脾的运化,“为胃行其津液”,则是为胃继续受纳与腐熟提供能源。如果胃不能很好地腐熟,必将影响脾的运化,脾不能正常健运,也要影响胃的受纳,两者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完成消化运动,而使水谷精微营养全身。
“升”与“降”,也是脾与胃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脾升”,是指摄取饮食物的精微上归心肺,布达运行于全身;“胃降”,是指胃气将经过初步消化的食物下移于肠,以保持肠胃的虚实更替,并使代谢的废料由大肠排出体外。脾胃健旺,升降协调,是纳化功能的正常表现。
脾胃在五行中同属于土,而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脾主运化而升清,以阳气用事,故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而降浊,需阴液滋润,故喜润恶燥。从脾胃的功能来看,胃只有在津液充足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受纳、腐熟水谷的职能。而胃的这种功能正常,正是为脾的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可能。反过来,脾只有在不受湿困的前提下才能运化不息,从而也保证了胃的受纳与腐熟的功能不断进行。在病理上,脾与胃亦相互影响。在经络部位方面由于脾胃同居于膈膜之下,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皆循行分布于大腹至胸脘,其经脉又相互络属,胃脉上通于心,脾脉上注于心,故脾、胃二经病变皆可导致腹部胀满,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烦心,心下急痛。”《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膜胀……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脾病所致胃痛腹胀,在临床较为多见,但胃病亦可致胃痛腹胀,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厥论》曰:“阳明之厥……腹满不得卧。”由于二经关系密切,辨证及治疗时常二经并提。
在脏腑传变方面:病理上,脾失健运和胃不受纳常相互影响,而出现消化功能的障碍。如胃气受伤,则能化难纳,知饥不食;脾气受损,则能纳难化,食而腹满;脾胃两伤,则纳运维艰,不饥不食。一般来说,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其病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主要在胃。但由于脾胃相互影响,临床上往往是饮食减退与食后饱胀同时并见,前者是胃不受纳,后者是脾运不良。故治疗时,亦往往脾胃两顾。
2.脾与肝
见本书“肝与脾”。
3.脾与心
见本书“心与脾”。
4.脾与肺
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通调水道。脾与肺在生理功能方面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在生理上,宗气的生成,须赖肺、脾二脏相互协作,自然界的清气,为宗气的主要来源。人一离母腹,即开始呼吸,不可稍有间断,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吸入清气。而肺司呼吸所需要的津气,又必须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补充。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又须赖肺气之宣发肃降,才能敷布全身。
肺为水之上源,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脾为胃行其津液而上归于肺。肺一方面通过宣发,将津液向上、向四周布于上部和形体、皮毛;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使水液通过三焦气化下达于肾,由膀胱气化后排出体外。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过程。
在病理上,脾气虚损,运化功能减退,生气不足,肺不能受脾之益而气虚,出现呼吸短促、语音低微等。肺气不足,亦可影响气之生成而致全身气虚。肺气虚无力布津(精),出现头晕、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等全身虚弱证候。无论脾病及肺或肺病及脾,其结果都可导致脾肺俱虚。在水液代谢方面,若肺失宣肃,水道不得通调,水液停滞,可致健运失职;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凝聚而为病,上逆犯肺,而见喘咳等证候。故前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临床治疗痰饮咳喘,常以健脾燥湿治其本,肃肺化痰治其标。如因肺气不足,无力为脾布散水谷精微,以致水湿停留,阻碍脾运,而见纳呆、腹胀、泄泻等症者,则又需以治肺为主,恢复脾的功能。
5.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前人常用“先天生后天,后天济先天”的理论来说明脾、肾两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肾藏精,必赖脾胃的滋养,方能生生不息,如脾运失职,肾精的来源亦不足;同时,脾的运化功能,又必须依赖肾阳之蒸化温煦。脾胃运化和肾水、命门火都有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司气化之开阖。两者相互配合,协同其他脏腑,才能保持水液代谢的平衡。
在病理上,脾与肾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先天不足,或肾阳虚衰,肾的温煦、蒸腾作用不足,影响脾的运化,可出现脾肾阳虚的病变,而见食少、腹胀、久泻不止或五更泄泻等;脾失健运,化生气血不足,则肾亦不能正常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以致肾中精气匮乏,而见腰酸膝软、骨痿无力、精清、精冷、不育等症。故养后天可扶助先天之不足。
四、肺脏
肺居胸腔之中,左右各一,居五脏六腑的最高位置,视为华盖。如《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主宣发,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一)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娇脏
所谓娇脏,即娇嫩之脏。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性的概括。在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五脏华盖,百脉之所朝会。在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继而发病。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为娇脏,不耐邪侵;肺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病及于肺而发生咳嗽、气喘、咯血、失音、胸痹、胸痛、肺痨、肺痿等。
若娇嫩之肺脏被邪侵犯,治疗当以“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为法则,用药以轻清、宣散为贵。
2.肺喜清润,恶燥热
肺脏娇嫩,不能耐受过寒过热的伤害。生理上,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凉、干燥的特点相通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气通于秋,燥为秋令主气,内应于肺,同气相求,所以在病理上,燥邪最易灼伤肺津,引起口鼻干燥、干咳、痰少而黏等,日久还可化火耗阴,以致肺失滋润,肃降无权。因此,肺有喜润而恶燥热的特性。
(二)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两方面: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1)主一身之气所谓“一身之气”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如胃气、肝气、肾气等脏腑之气及太阳经之气、太冲之气等经络之气;另一方面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元气、营气等。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人体一身之气皆归属于肺,受肺之统领。凡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皆需通过肺的呼吸得以敷布;而人体中各脏腑功能活动之气及经络、营卫之气,皆赖肺的调节而实现其升降出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可见肺为气之主宰,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在气的生成方面,人体中各种精微物质的生成均与肺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肺为诸气之门户。”可见肺为产生和补充后天所需各种“气”的关键。肺在“气”的生成方面,主要是对宗气的生成起直接的作用。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相结合而成的,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通过心肺布散全身,温煦四肢百骸,故肺起到了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亦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在气的调节方面,人体中各脏腑功能活动之气及经络、营卫之气,皆赖肺的呼吸调节而实现其升降出入,发挥各自的作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有赖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不断供养;水谷精微之所以能敷布周身及五脏六腑,又有赖于肺的宣发布散;而各种功能活动之所以能有序进行,亦全赖肺主呼吸的调节。
元气,又称肾间动气,虽为先天之气,发源于命门,然其之所以能通过三焦,敷布全身,发挥其原始动力的作用,亦赖肺之统摄作用。
总之,肺主一身之气,是因为肺在人体气的生成以及气的运动调节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的气,是由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清气三者相合而成,其中自然之清气是由肺吸入的,因此,肺主气功能正常,则自然之清气吸入充足,气的生成来源不致匮乏。若肺失主气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生命也就随之告终。气的运动方式,不外升降出入,肺气本身有宣有降,则呼吸之气有出有入。脾气主升,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依次分布到各个脏腑;胃气主降,将水谷中的糟粕部分,经由肠的传导而排出体外,均是升降出入运动的不同形式,均须肺主气功能的调节。
(2)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肺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天气”即指自然之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