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许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因此,许多孩子除了要完成沉重的学校作业外,双休日还要赶赴多地参加奥数、外语、音乐、舞蹈、钢琴等多种培训班,结果让天真的孩子失去了童真与快乐,却不一定能赢在人生起跑线。

一个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也不一定能稳操胜券,赢在终点。

宋朝的方仲永被称为神童,赢在了起跑线,后来却成为了普通人。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后来却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流芳后世。其实,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没有一个马拉松参赛选手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而是根据自己的体能分配调节各段路程的速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重要的不是要赢在起跑线,而且要赢在人生终点。

一个人要想赢在人生终点,不仅要志存高远、勤奋敬业、刻苦学习、勇于创新,而且要有良好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因为学会处世、善于借力,对赢在人生终点意义重大。

我们每个人生在天地间,处于社会中,行走在职场里,都需要解决如何处世的问题。

“处”字有交往、处置、居住、存在、处罚等含义,所谓处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既然是交往相处,就是双方的事情。如果双方关系融洽和谐,就有利于获取资源、和睦家庭、成就事业、愉悦心情。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大学同学当年在学校所学专业相同,成绩相当,可是当他们走向社会若干年后,两个人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一个顺风顺水、事业有成;而另一个处境艰难、事业平庸。究其原因,问题不是出在专业能力上,而是出在处世之道上。

如今的社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处世之道就显得更为重要,谁掌握得好,谁就能占得先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处世是一门生存和发展的艺术;处世是成功地与他人交往;处世是成功地展示自我;处世是提高和发展自我;处世是通过适应环境到改变环境;处世是走向人生成功的桥梁。

一位专家的研究结论表明:“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处世能力。”一位成功企业家,在一次培训班上介绍自己成功的秘诀时指出:“事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处世做人。”

如何处世是每个人尤其是职场中人关注的话题,可谓是见仁见智。尽管关于如何处世的学术论著源远流长、汗牛充栋,但是大道至简,处世之道在于懂得人性,满足需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有新的、更高的需求。一般来说,人都会有被帮助、被关心、被理解、被肯定、被赞美、被尊重、被崇拜的需求。了解了人的需求,不啻于找到了处世大门的“钥匙”。

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把处世之道的“钥匙”呢?我认为不但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总结处世之道,而且应该向我们的祖先求教,到中国文化中去寻找,那里有我们现代人需要的大智慧。

中国文化不仅辉煌了历史,而且将会照亮未来。学习中国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髦,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文化向全世界得到了成功的展示。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2000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我们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任何妄自菲薄,崇洋媚外都是不可取的。作为中国人,应该更多地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祖圣贤阐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总结了许多处世的智慧,许多贤文睿智透视人性,穿越时空,值得我们学习品味、借鉴践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开放,时间的加速,空间的缩短,我们许多人不仅要与国人交往,而且要与外国人交往。

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西方文化也重视处世之道。例如,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对方心情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人生感悟为经纬,以古今中外案例为论据,从心态阳光、乐于助人、赞美他人、勇于担责、宽容忍让、尊重他人、广交益友、能藏善露、亲密有间、大智若愚、方圆变通、懂得放弃、少欠人情、勇于认错、拥有特长、善于沟通、善于倾听、防范小人、远离是非、和睦家庭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读者赢在人生终点提供帮助,希望读者朋友开卷受益。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差错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