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儒家是怎样产生的?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形成儒家思想的雏形。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儒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由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创立,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的政治观是怎样的?有哪些著名言论?

儒家的政治观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倾向。孔子的“仁政”、“泛爱众”等重民思想,是儒家重民思想的源头。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董仲舒“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的观点,比孟子更进了一步,在君权神授观念下,道出了“王”存在的理由是“为民”。朱熹、王夫之也提出明确的“恤民”主张。

侍席鲁君 明 《圣迹图》

此图反映的是鲁哀公曾问政于孔子的故事,孔子说:“为政之急,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崇礼教,远罪戾,则民寿。”这段话正体现了儒家“行仁政”、“崇礼教”的政治主张。

儒家的教育观是怎样的?有哪些著名言论?

儒家的教育观可以概括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可分性;教育目的是培养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全面发展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整体性与全面性。此外,还强调教育教学方法的辩证性等。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见人有品德,就应向他看齐,虚习学习他的善行;见到人有不良的品德表现,也要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防止出现类似的缺点或毛病。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同时还指出不好学者有“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重视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儒家还重视道德思维的训练,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重视学生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儒家对生死及鬼神之事抱有怎样的态度?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当问及鬼神和死亡的问题时,孔子教育学生从现实出发,要重视人事和人生的现实。李贽说:“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死之不可复生,犹失之不可复返也。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伤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既不能使之久生,则生可以不欲矣。既不能使之勿逝,则逝可以无伤矣。故吾直谓死不必伤,唯有生仍可伤尔。勿伤逝,愿伤生也!”李贽通过对生与死的必然性的认识,提出可以不必悲伤于死亡,重要的是关注今生,把握今生。

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但却不信有鬼神。儒家重视丧葬礼仪,并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

儒家的伦理观是怎样的?

儒家的伦理观主要表现在道德本位、忠君尊上和家族中心三个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

此长卷形象地展示了“三纲”“五常”的内涵。①君为臣纲。②夫为妻纲。③父为子纲。④仁,仁者爱人,取材自谢安劝哥哥谢奕善待老翁的故事。⑤礼,取材自景公尊让的故事。⑥义、礼、信,取材自孔子化行中都的故事。当时,孔子制定制度:尊老爱幼、各行其道、路不拾遗、等价交换、童叟无欺等,这反映了儒家重义、明礼、诚信的伦理观。

孔子有哪些著名弟子?他们为儒学的传播作了什么贡献?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应属子贡,其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孔子之后,又有哪些著名儒学大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主要有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

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荀子,《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衡水),汉族。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二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著作有《二程集》。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

陆九渊,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汉族,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后世儒学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在先秦儒家之后,儒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其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2)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3)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4)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董仲舒对儒学作了哪些改造?

董仲舒的学说中,不仅接受和发扬了荀子关于礼法并重、刑德兼用的理论,而且还大量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甚至于墨家学说中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

最为突出的是,他在专攻春秋公羊学时,充满了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使这一思想成为汉代以后儒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明确地指出了这一事实。

董仲舒对于儒学的发展不仅在于学理方面,而且在于他把儒学推向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方向。

董仲舒研究的春秋公羊学,是一种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的学说,董仲舒以此使得儒学与当时的实际社会政治制度联系了起来。

《春秋公羊传》书影

董仲舒在专攻春秋公羊学时,杂糅了阴阳五行思想,使其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文经”和“今文经”之争是怎么回事?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当时各经(“五经”、“六经”)博士均由今文经学派把持。西汉末年平帝时期,设古文经博士,与今文经博士相对。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废除古文经提倡今文经,但古文经在民间仍然很有影响。同时,随着今文经学研究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

东汉以后,今古文经学之争随着学术风气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时起时伏。东汉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经占据优势,宋代则以怀疑而著称的“宋学”兴起。宋学一反古文经学的训诂、传注传统,主张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这一时期,正统的古文经学告衰,明代,经学进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经学复兴,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乾嘉学派的出现而达到全盛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古文经学进入尾声,今文经学却又兴起。魏源、龚自珍及康有为等人主张变法,他们吸取了汉代今文经学派主张改制的思想,极力提倡今文经学。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长达两千多年的今古文学派之争也随之结束。

东汉大儒郑玄对儒学作出了哪些贡献?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一度进入“小统一时代”。

郑玄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曾经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的流传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郑玄以古文经学为生,兼采今文经学之长,使二者融会为一形成郑学。郑学盛行,是经学史上承先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郑玄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仪礼郑氏注》书影

郑玄是东汉末年的大儒,是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其学说被后世称为“郑学”。其为儒家经典所作的注解,被后世奉为权威。

后世对文中子有哪些认识?

文中子,隋代大儒,姓王名通,字仲淹,隋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

是当时望族太原王氏的旁支。仁寿三年(603年)西游长安,见隋文帝,献上“太平十二策”,但未受重用,遂吟《东征之歌》而归。后于北山白牛溪聚徒授业,“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仲由;薛收理识,方之庄周。”隋室四度征召,始终不仕。大业十三年(617年)病逝于龙门县万春乡甘泽里第,弟子取《周易·坤卦·象辞》“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之义,私谥为“文中子”。著有《续六经》(又名《王氏六经》),已佚,《文中子中说》,简称《中说》,仍流传至今。

王通虽然著作等身,但他英年早逝,年仅38岁。他的孙子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弟子魏徵亦成为了唐太宗初年的名臣。他的学说,对后来宋代的理学影响深远。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为什么说周敦颐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1017—1073年),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谥号“元公”,字茂叔,号濂溪先生,中国宋代(北宋)大儒,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对尔后的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太极图·易说》、《易通》成了理学不刊经典,甚至比作《论语》、《孟子》。周敦颐在宇宙论、性论、道德论、教育论、政治论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主静、鬼神、生死、礼乐、诚、无思、无为、无欲、几、中、和、公、明、顺化等等,为其后的理学家所反复讨论和发挥。周敦颐作为理学奠基人的地位已成定论,其历史影响极其深远。

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基本观点包括: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则是超出维持人的生命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什么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的大众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存天理,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的思想。“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什么是“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是指南宋陆象山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系,是在与道学一系的辩论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南宋时期,理学家陆象山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陆象山曾经与朱熹曾进行过多次辩论,辩论的范围涉及理学的所有核心问题,辩论的影响也涉及当时多个学派。

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实际上是朱陆之辨的一个成果。

阳明心学既是对象山心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可看作是对于朱陆学说的综合。

什么是“行知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说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两层意思,即“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灵公问陈

鲁哀公二年,孔子从陈国返回卫国,卫灵公询问陈国的事,孔子说:“军事方面我还没有学,明天再回答你吧。”这时,灵公看到有大雁飞过,抬头凝视,心灵已不在孔子身上,孔子觉得受到了轻视又返回了陈国。

王守仁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王守仁,初名云,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明代大臣,思想家,浙江余姚人。在哲学方面,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在伦理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满街都是圣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良知去做,去“致”良知。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学说,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实践,要言行一致。晚年王守仁把他的思想归结为“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著有《传习录》、《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后人辑《王文成公全书》38卷传世。

乾嘉学派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乾嘉学派是中国清代的学术流派之一。又称汉学、朴学、考据学派。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有此名。其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其中有吴、皖二派之分:吴派创自惠周惕,成于惠栋;皖派创自江永,成于戴震。

乾嘉学派继承古代经学家考据训诂的方法,加以条理发展,治学以经学为主,以汉儒经注为宗,学风平实、严谨,不尚空谈。以古音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古字古音以明古训,明古训然后明经,为其共同的学术主张。这一学派重音韵、文字、训诂之学,扩及史籍、诸子的校勘、辑佚、辨伪,留意金石、地理、天文、历法、数学、典章制度的考究。在诸经的校订疏解中,取得了超前的成就,对古籍和史料的整理,亦有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