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个人的自利行为,并不一定会导致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博弈论者又发现,囚徒困境只在单次博弈情形下明显,一旦博弈开始陷入重复,合作则即将到来。
选择与你“重复博弈”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不自觉地进行博弈思维。如果你知道某个牌子的广告不实,你当然不买该牌子的商品。当你知道你的朋友喜欢与你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你如果想要邀请他们聚一聚,你肯定还会考虑到你的朋友们是否有空,是否会拒绝你的邀请等等。当你十分肯定地预测到即使你向警察报案说自己的钱包被盗,而警察则认为这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件而无动于衷时,你肯定会打消报案的念头……我们时刻都在分析并预测他人的行为并作出行动选择。
当然,在生活中与你有关的他人也同样时刻在分析你的行为并进行行动选择。我们如何在与他人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成为赢家呢?
每个人均通过自己的行动左右或影响周边的人,周边的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作为策略家,进行博弈思维的第一步是选择玩游戏的人。只有选择了玩游戏的人后,才进行下一步:选择游戏策略。有些人喜欢找水平比自己差的人下棋,这样,他才能够享受赢棋的快乐;有些人则喜欢找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下棋,这样,他的棋艺才能提高。每个棋手类型不同,想法也就不同,从而决定了每个人找的下棋对手的类型也不同。人际关系也一样,不同类型的人喜欢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作为策略家,首要的是选择“下棋”的对手,尤其是经常“下棋”的对手。这里,“下棋”的对手是指与你进行“博弈”的人。人的一生会与很多人打交道,但有紧密联系的人并不多。与你紧密联系的人构成你的社会关系群,它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
一般情况下,你身边最亲密的人首选是你的爱人。当然,父母兄弟与你的关系当然很紧密,你无法选择,只有接受。但爱人是可以选择的。你一辈子是痛苦还是幸福,取决于你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婚姻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如果你的妻子是贤惠的女人,那么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你的妻子是泼妇的话,那么你可以成为哲学家。”
我们不知道妻子的撒泼程度与丈夫成为哲学家是否有因果联系,也不知道苏格拉底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可能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个泼妇)的。假使苏格拉底说的是对的,那么,在选择妻子的时候,你是想幸福地过上一生,还是想成为一位哲学家呢?当然,可能的话,谁也不愿意选一个泼妇做自己的妻子。这样,成为哲学家乃是纯属偶然的错误选择的结果。
与你有紧密关系的人,其次是你的朋友。人们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朋友那里能够体现你的品行本身。这也是我们的父辈们谆谆教导我们不要交“狐朋狗友”或者“酒肉”朋友的原因吧。
此外,紧密联系的人群是与你进行重复博弈的参与人。你当然不喜欢那些欺骗你或者利用你的人,如果你身边的某个人欺骗你或者利用你,你当然要“敬”而远之,不与他进行博弈;你当然喜欢与德行和能力均高的人建立联系,这也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远离某些人,或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调整与我们有紧密关系的人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所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由此,在生活中你只有不断地调整与你关系密切的人群的关系,你的事业才能成功。
一次性博弈与多次性博弈
在车站和旅游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旅游中很多人往往有买些东西带回去留个纪念的想法,但这些地方商品和服务质量大多很差,假货横行。其原因就是由于这些地方人群流动性很大,商家和顾客之间“没有下一次”——旅客因为商品质优价廉而再次光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对于商家来说,一锤子买卖不做白不做,钱是不赚白不赚的。商家们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次性博弈思想,才会出现货物贵、态度差、假货横行的现象。
另外,在公共汽车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两个陌生人为一个座位而大肆争吵。因为他们之间素昧平生,下车之后两人就会各奔东西,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希望坐在座位上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方。可假设他们相互认识,就会相互谦让。因为在社会联系紧密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比较注意礼节和道德;因为他们以后还要经常见面,需要长期交往,他们还会有更多的博弈,并且他们彼此对未来的交往存在预期。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交往中,多次博弈预期可以让人们注意博弈中的态度。人们因为有预期,就会通过每次交流为下一次的博弈做铺垫,而不是如一次性博弈一样只顾利益,不顾后果。上面这两个例子说明,对未来的预期是影响我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一种是预期收益:我这样做,将来有什么好处。一种是预期风险:我这样做将来可能面临什么问题。这都将影响个人的策略。
这样的一次性博弈实际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下屡见不鲜的“一夜情”现象,也是一次性博弈,大多是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的冒险——一对素昧平生男女,在偶然间邂逅,然后在宾馆里春梦一场,天一亮就各奔东西扬长而去,谁也不会去忠心于谁,更不会为了对方以后的不忠行为而有任何不快,甚至可以在再次见面中认不出对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一夜情本身就是“一次性的博弈”。
反之,如果两个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决定发展成为恋人的关系,那么他们彼此的忠心度也会随之增加。两人以后还会见面,那么他们面临的势必是多次博弈。因此,他们必须在一次次的博弈中带给对方忠心,才有可能拥有以后更多的博弈机会。当然,在他们接下来的重复博弈里,也有无数的机会去选择忠诚或是背叛。这就是一夜情与爱情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
简而言之,一次性博弈因为只是一次,不会有第二次,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或者是自己最喜欢的,而不在乎对手的感受如何,其目的只有成功。而多次博弈要比一次性博弈要考虑得长远,进行起来也会更加圆滑——常常是缓慢进行的,但是效果有时候要比一次性博弈要好许多。
通过囚徒困境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囚徒困境在人际交往中是普遍存在的:双方明知合作带来双赢,但理性的自私和信任的缺乏导致合作难以产生;而且,如果博弈是一次性的,那么这必然加剧双方的背叛。在这样的博弈中,背叛是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却直接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使我们摆脱这种两败俱伤的困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博弈论者认为人与人的长期交往,即进行重复多次博弈正是避免短期冲突、走向协作的重要机制。
在任何博弈中,表现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采用的策略,特别是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这个原则的基础是下一步对于当前一步的影响足够大,即未来是重要的。总的来说,如果你认为今后将难以与对方相遇,或者你不太关心自己未来的利益,那么,你现在最好背叛,因为你们之间没有未来的后果。
而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交往的人际关系,则是一种“不定次数的重复博弈”。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与人交往关系的重复博弈可以使自私的主体之间走向合作。
这可以解释许多商业行为:一次性的买卖往往发生在双方以后不再有买卖机会的时候,特点是尽量谋取暴利并且带欺骗性。而靠“熟客”“回头客”便是通过薄利行为使得双方能继续合作下去。
事实上,多次博弈更逼真地表现出了人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多次重复博弈中可以让人们忘却短期行为的冲动,因此,多次博弈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普遍。
重复博弈与合作价值观
一个人的合作价值观与重复博弈紧紧相连,所谓合作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合作的看法。有这么一句话:“观念决定思维,而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里所说的观点即指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具备合作价值观的人,通常都是那些为了集体利益打算长远、拥有慧眼的人,而拥有合作价值观的人往往在重复博弈中更能受到人们的重视。
小王和小刘大学毕业后都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小王工作努力,待人真诚。小刘工作虽然也非常努力,但是在工作中间却过于自我,不善于与公司同事进行合作,并且总是与上级或者同事产生摩擦。一年之后,小王荣升办公室主管,薪水自然也有很大的提升,而小刘仍然还是公司的底层职员。
在博弈理论中,博弈论者认为有时候为了集体利益,需要牺牲自己的一些小利。没有集体利益就不会有个人利益,懂得合作的真谛,这也是重复博弈的时候应该具备的。博弈专家已经用数学证明出,在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合作可能是稳固的。如果博弈无穷次,双方就会逐渐从互相背叛走向互相合作。
而且,实践早已证明友谊并不是合作的必要条件。即使是敌人,只要满足了关系持续、互相回报的条件,也有可能合作。合作不是依靠善意、诚信或者一个外来的仲裁者,也完全可能从自私自利的冷酷盘算中产生。作为一家企业的老板或是负责人,需要与员工经过多次博弈才能让其产生合作价值观,一个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因为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就不那么容易折断了。
当人与人,或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重复博弈的时候,人们都会去注意你在重复博弈中所表现的态度。如果你的态度能够让人们接受,或者很乐于接受,别人自然就会愿意与你合作,创造更多的利益;但是如果你在重复博弈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友好,合作价值观将不复存在。
在法国就有这样一对拥有良好合作价值观的夫妇,他们就是居里夫妇。比埃尔·居里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从小一直跟随父亲在乡间采集各种标本,这种经历让比埃尔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玛丽则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她父亲是位老师,玛丽靠着她的勤奋与姐姐的帮助读取了两个硕士学位,然后与比埃尔结婚。
居里夫妇结婚后的次年,贝克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这对年轻夫妇的极大兴趣。玛丽在实验中发现了很多元素,而比埃尔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的经验告诉他这项研究的成功很重要。于是,他放下了自己的研究,与妻子一同投入到了寻找新元素的实验中。最终,他们发现两种新元素,并与贝克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居里夫妇的成功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拥有合作价值观是多么的必要。正如同居里夫妇一样,我们应该对人们多一些忠诚和信任,这并不是说当有人伤害你的时候也不予以反击,而是在重复博弈中必须抱有真诚的态度。“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们会受到他人的信任与忠诚,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
通过研究,博弈论者发现,合作的必要条件是:第一,关系要持续,一次性的或有限次的博弈中,参与者是不具备合作动机的;第二,对对方的行为要做出积极回报,因为一个永远背叛的参与者是不会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
那么,生活中我们应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合作性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建立持久的关系。譬如爱情,即是以建立婚姻契约以维持双方的合作关系的;
(2)要增强识别对方行动的能力。如果你不能清楚对方对于合作的态度,也就没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回报他了;
(3)能够分步完成的博弈就不要一次完成,以此维持长久的关系;
(4)不要嫉妒对手的成功;
(5)不要首先背叛,以免承担背叛者的道德压力;
(6)不要耍小聪明,占对手便宜更是应当尽量避免。
总之,友善、有原则、宽容、不嫉妒朋友的成功,这些信条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应有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人的一生中,重复博弈无处不在,而合作这个观念也会跟随人的一生。合作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种让双方都可以得到利益的互助互利的态度。认清这一点,你的合作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重复博弈的道德底线
有一群猴子被关在笼子里,从笼子上方垂下一条绳子,绳子末端拴着一个香蕉,上端连着一个机关,机关可以开启水源。猴子们发现了香蕉,纷纷跳上去摘这个香蕉。当猴子摘到香蕉时,相连的绳子带动了机关,于是一盆水倒了下来。尽管摘香蕉的猴子吃到了香蕉,但大多数猴子被淋湿了。
这个过程不停地重复着,猴子们发现,尽管有猴子吃到香蕉,但吃到香蕉的猴子是少数,而其余的大多数猴子都被淋湿。于是,有一伙猴子自觉地行动起来,每当有猴子去摘香蕉时,它们就去撕咬那个猴子。久而久之,猴子们产生了默契,再也没有猴子敢去摘香蕉了。
在这个故事里,猴子间产生了“道德”。猴子们认为摘香蕉的后果对其他猴子不利,因而摘香蕉是“不道德”的,它们便会主动地惩罚“不道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实验,但这个实验却反映了人类道德的产生过程。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专门论述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两者是维持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亚当斯密认为最商业化的社会,也是最讲究道德的社会,比如16世纪时荷兰人就比英国人值得信赖,当时荷兰的商业比英国发达,反之亦然。
人类道德的产生一般有两种解释:
(1)纯文化因素起作用。有些国家道德程度高,有些国家则低。
(2)宗教信仰的原因。因为怕上帝惩罚,所以有宗教信仰的人道德感就要强于一般人。如在美国,教会的人道德感比较强,因为他们认为若不道德,将来会进地狱。在这种解释中,道德是外界强加于人们的,使人们不违约。而笔者主要想给出的是第二种解释,即博弈论是如何解释道德的。
与法律一样,道德也是对某些不合作行动的惩罚机制。道德可以解决囚徒困境的难题,化解个人理性与社会群体理性的矛盾,维系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道德感自然地使得人们对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行为谴责或者对不道德的人采取不合作态度,从而使得不道德的人遭受损失。这样,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只要社会形成了道德或不道德、正义或非正义的观念,就自动对行为产生了调节作用。
但是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单纯依靠对手的道德自律来达成合作是不保险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道德因素的考虑,对博弈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把交际变成长期的、多边的,从而形成诚实守信的动力与压力。
在重复博弈中,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道德底线,而人类的道德底线,很多时候是用数字来衡量的。
如有一个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结果钱却全被朋友骗走了。富翁的儿子很是懊恼,他捶胸顿足地对父亲说没有想到朋友是那种没有信用的人。富翁安慰儿子,并告诫他说,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这个人的道德底线时,对方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面临着更多诱惑的时候,他的道德底线会慢慢消失,一直到最后完全不见。儿子听后不是很明白,于是富翁带着儿子去做了一个试验:
富翁首先带着儿子找到了店面不大的商人A,告诉他自己有一批货想卖给他,并且许诺对方可以卖了货再付款。如此优厚的条件,生意当然谈成了,于是富翁放了一万元的货在A的店里。
之后富翁又领着儿子又来到了店面稍大的商人B与店面更大的商人C 家,以同样的条件放了一万元的货物在他们各自的店里。一个月之后,商人C因为店铺大,资金周转灵活,能够比较快地还款,而且C还想进更多的货。不久后,商人A、B也陆续来找富翁还款,并表达了更多的进货要求。于是,富翁分别给了他们三万元的货。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还是商人C最先过来还款,并要求进更多的货;之后商人B也来了,也提出同样的要求;但又过去了10多天,商人A 却没有来。于是富翁领着儿子到了A的店铺,却发现A早已卷款逃跑了。儿子说,这个人真是不讲信用,富翁没有说什么。
这次,富翁给了B、C每人五万元的货。之后再过了一个月,商人C 仍旧如期还款,并要求更多的货物。但是这次,商人B却没有来,他和商人A一样也卷款逃跑了。
之后,富翁赊给商人C的货物越来越多,而商人C每个月也都会来按时还款。一直到富翁赊给了商人C一百万元的货物后,商人C在还款期限过了一个月之后还是没有露面。富翁领着儿子来到C的店铺前,结果是人去楼空。富翁的儿子惊讶万分:貌似诚实守信的C为何也会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呢?
富翁笑笑告诉他的儿子说,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可以将人的道德底线用数字来衡量,商人A的道德底线就是三万元,而商人B的道德底线就是五万元,至于商人C的道德底线则是一百万元,这就是人性。富翁的儿子总算大悟。
在现实环境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道德因素,可以化解个人理性与群体理性的矛盾,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上述故事中,道德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不同的道德底线。当然,在重复博弈中,人的道德底线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时候当人们预测将与之多次发生重复博弈的时候,道德底线的枷锁就在;而当人们决定以后不会再与之博弈的时候,便会完全丧失掉道德的底线,只为了让自己得到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牵制约束人们的道德底线,法律也就产生了。毋庸置疑,在上述例子中的那三位商人肯定正准备受审呢,因为人性的龌龊自有法律和道德来约束。
在重复博弈中觉醒
他和朋友大学四年同窗,毕业后怀着美好的憧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在社会上好好闯荡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们一同合伙做生意,结果他却被那个朋友出卖了。虽然这个男孩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但他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朋友并不一定就可以完全信任。
其实,人们在重复博弈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人永远都有道德底线,有时候人往往会在重复博弈中摔大跟头。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男孩子重新振作起来,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工作或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博弈,然而永远不变的是,博弈不是一次性的,就是重复的。人们在面临每天的重复博弈中,总会发生不同的事情。有人在重复博弈中用道德累积出以后的预期;而也有人在重复博弈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在重复博弈中受伤害的人,会比在一次性博弈中所受的伤害要大,而重复博弈带来的长久利益要比一次性博弈多得多。
确实,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总是存在这样的认识:熟悉的人不会欺骗自己,大家都这么熟悉了,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的思想让人们认定了重复博弈中不会拥有“伤害”这个名词。圣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去由他打。”这样的话如果用在重复博弈中,就是要我们时刻明白一件事情,我们正在进行的重复博弈随时可能变成一次性博弈。而如果你想继续重复博弈,就要懂得接受一切后果。当然,我们要懂得只有宽容才可以将一次性博弈转变成为重复博弈。
我们要永远等待重复博弈中某个一次性博弈吗?实则不然。人们要懂得在重复博弈中觉醒,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受到更好的保护。正如在囚徒困境博弈中我们了解到,两个歹徒因为都怕对方供出自己,因而都选择了指证对方。同样,人在重复博弈中,要面临的就是无数次的背叛和指证。一次性博弈只有那么固定的一次,而重复博弈中,我们谁也不知道对方在什么时候,在哪一次会先背叛、指证自己。
就像是《李敖有话说》中说的那样:“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赞成。以德报怨,何以报恩?恩仇那么好泯?为什么呢?你注意一个人,当他有仇不报的时候,他就是忘恩负义。为什么有仇不报,就是忘恩负义?因为这种人恩怨太模糊了,恩怨是非不分,这种人是不可信的。”
人应该学习如何在重复博弈中保护自己,而且要在事情发生后,能够给予伤害我们的人一些惩罚。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只有抱有善良和宽容的心态,才能够与人进行重复博弈。当然,我们也应该时刻准备报复来自对方的背叛,这就是所谓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实际上,“防人之心”是每个人必须上的一堂课。它或者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良,或者告诉我们什么是邪恶,但是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抱有伤害他人的想法。如果害人,我们也会得到他人的报复。宽容与善良的人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胜利者,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善良地去处事,宽容地对待他人。但是宽容不是纵容,如果有人伤害了我们,我们要懂得去回击,而不是一味地容忍。
在重复博弈中,很多人因为认识上的盲点而走入误区。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善良且宽容的人,那么那些所谓的盲点与误区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