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新兴势力与旧势力的斗争在晋国激烈展开。韩、赵、魏、知、范、中行氏六家,都是晋的新兴势力,但他们在改革旧体制方面作法各自不同,故六家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也各异。如在亩制改革方面,韩、赵、魏三家最彻底,知氏次之。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与郑国等联合,与韩、赵、魏在铁(今河南濮阳附近)交战。赵鞅阵前誓师时宣布:鼓励军功,庶人、工商业者以上可依军功受赐田、赐爵;奴隶身份的臣、隶、圉等,也可依军功获得自由人身份。这一措施,深得民众支持,结果一战击败范氏、中行氏。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再联合攻灭知氏,分别据有晋之中部、北部和南部地区,成为晋国实际统治者。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至战国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韩、赵、魏伐灭晋侯,三分其地,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史过程。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7个大国,即齐、秦、燕、楚、韩、赵、魏。除秦国在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均在函谷关以东。七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连年征战争雄,故名。后秦国兼并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的魏文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李悝(公元前455~前395年)为相,在国内推行变法。变法的主要措施有:鼓励农民勤谨耕作,实行“平籴法”,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编集《法经》。李悝变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发展了封建经济,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先强盛起来。

吴起变法

战国初期,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在位)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他任用吴起(? ~前381年)为令尹,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凡是封君传至第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权;精简官职,削减官员的俸禄,整顿吏治。吴起变法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打击了旧有的贵族,推行起来阻力重重。楚悼王死去,贵族们群起反攻,吴起伏在悼王的尸体上,诱使贵族的乱箭射中了王尸。按楚法规定,加兵器于王尸者,罪及三族。因此射杀吴起的旧贵族七十余家皆被处以诛三族之刑。

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秦地处西陲,政治、经济、文化落后,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秦孝公任用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两次推行变法。其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把土地授予农民,允许自由买卖,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奖耕战、奖军功,制定军功爵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工商业发展,促进小农经济繁荣,巩固封建经济基础。且规定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居,以利增加赋税收入;实行县制,共建31县,县设令、丞,均由中央委派,掌管全县政务;编制户口,建立什、伍连坐制;统一度量衡。现存的“商鞅量”,就是当时颁行的一件标准量器。商鞅变法加速了秦国的封建化,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立木为信

秦孝公真正控制了朝廷的实权后,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他全权实行改革。商鞅接到任务后,很担心老百姓对他不信任,不遵守新法令。于是派人在都城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下令说:“谁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他十两金子。”不到一会,南门口就围上了一大堆人,但他们只是互相观望,并没有人上前扛木杆。商鞅看出百姓们不相信他的命令会兑现,就又将赏金加了四十两。可是,赏金越高,人们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没人去扛。突然,人群中跑出一个人说:“我来试试。”说着就将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派人赏给了他五十两金子。这件事一传开,轰动了整个秦国。从此,老百姓都知道左庶长是说话算数的。这就是“立木为信”的由来。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今山东菏泽)要隘时,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减灶破敌

公元前342年,魏国的太子申和大将庞涓率领10万大军,前去攻打韩国,韩国决定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领兵5万前去攻魏救韩。为了麻痹敌人,孙膑向大将田忌献计说,我军可以用减灶之计来迷惑敌人,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田忌认为孙膑说得有道理,于是采用了这一计策。

庞涓率领的大军从攻打韩国的路上赶回魏国,一直跟在齐军的身后,第一天见齐军的军队有10万的炉灶,第二天炉灶减为5万人的;第三天只剩下3万人的。庞涓得知此事后很高兴,他认为齐军胆小怕事,遂丢下步兵,亲自率领一部分轻装精兵,直扑马陵(今山东城县马陵山)。马陵地区道路狭窄、地形险要,孙膑早已在那里设下埋伏,庞涓率领的军队进入埋伏圈后,一点防备都没有,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庞涓被迫拔剑自杀。

合纵与连横

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大,不断出兵进攻邻近的国家。齐、楚、赵、韩、燕、魏等六国由此提出了“合纵”抗秦的主张,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因为这六个国家都在秦国以东,纵贯南北叫做“纵”,所以人们把这种联合称为“合纵”。跟“合纵”唱反调的是“连横”。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秦国太强大了,只有依赖秦国,与它联盟,对付其他国家,才能取得胜利。因为秦国位于西方,其他6个国家在东方,从东到西叫做“横”,所以人们把这种主张称为“连横”。当时,鼓吹“合纵连横”最有名的人是苏秦和张仪。

合纵连横示意图

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8年,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带着将军樊於期的人头和割让城池的地图前去刺杀秦王,以解亡国之危。荆轲到了秦国的朝堂上,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看里面果然装着樊於期的头颅。于是他又叫荆轲把地图拿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事先藏在地图里的浸毒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抓起匕首便刺,可惜没有刺中,秦王政往外跑,荆轲追了上来,两个人绕着柱子转起圈来。秦王政的医官急中生智,把手里的药袋向荆轲扔了过去。荆轲一闪身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右腿。这时候,武士一拥而上,杀死了荆轲。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处于北方,邻近胡人部落,这些部落和赵国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骑马射箭,迅速敏捷。赵国军队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交战中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此,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他的这种做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推行改革。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赵武灵王接着训练骑兵队伍,练习骑马射箭,同时改变原来的军事装备。经过改革,赵国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

完璧归赵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闻讯后写信给赵王,说要以十五座城池来换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因此担心送去了璧却换不到秦国的城池。蔺相如主动请求带着璧前去换城。他到秦国献出璧后,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取回璧,送回了赵国。后人用“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

将相和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这以后,他们互相谅解,成了生死之交,共同辅国,赵国也更加强盛起来。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伐韩,韩上党郡守联赵抗秦。赵孝成王命廉颇率兵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抵御。双方相持3年之久。公元前260年,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罢免廉颇,以赵括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盲目出击,被秦军包围。赵军40万人皆降,白起仅将幼弱者240余人放归报信,余皆坑杀。赵国主力丧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邯郸之围

公元前259年,秦国于长平之战后乘胜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历时两年未能攻下。赵国向诸侯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10万大军援赵,但因惧怕秦国的战争威胁而中途不敢前进。公元前257年,魏国的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救赵,想方设法盗出魏王调兵的虎符,到晋鄙军中假传王命,夺得兵权,挑选了8万精兵,驰援救赵。魏军和邯郸城里的赵军两下夹攻,秦军大败,邯郸之围解除。此次失利对于秦国的实力并没有根本的影响。赵国虽然暂时转危为安,却因长平一战损失太大,从此无力与秦国争衡。

窃符救赵

魏安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的长平军,又进兵包围赵都邯郸。信陵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一个隐士向信陵君献计:“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能随意进出魏王的卧室,她若作一番努力,定能把兵符偷出来。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了三年,想求人为她父亲报仇,但没有找到。于是如姬对公子您哭诉,您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想为您去死都在所不辞,不过没有机会罢了。现在,您只要一开口求她,她一定会答应。只要拿到兵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就可以向北援救赵国,向西打退秦军,这是王霸的功业啊!”

信陵君夷门访侯嬴图 清 吴历

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求如姬,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公子又听从侯生的计策,带隐居在屠市中当屠夫的朱亥一起去。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仍怀疑这件事,抬头看着公子说:“我现在拥有10万军队,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朱亥从袖里拿出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掌管了晋鄙的军队。然后挑选得精兵8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军撤退,邯郸之围化解,赵国得以保全。

捉襟见肘

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学识广博,但他的生活一直很清苦。据说,他在卫国居住时,身上的一件袍子很破旧,用乱麻做絮,更没有像样的面料做袍面。他腹中也常常无食,脸色浮肿,手与脚上长满了茧子,经常几日不生火做饭,十年也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他戴的帽子,也是好几年没有换新的了。甚至在戴帽子时,稍一用力,帽带就会被拉断。他穿的衣服破烂不堪,一拉衣襟,胳膊肘就露出来了。

后世常说,孔子有很多学生、弟子,“贤人七十,弟子三千”,曾子是贤人之一,颇受人们的尊敬。他的生活虽然潦倒不堪,但是,他总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史料中记载,他经常穿着不跟脚的破旧鞋子到各地讲学,而且常常高唱着《商颂》,有人形容他的歌声像敲击金石一样洪亮,传遍四方。捉襟见肘这个成语的原意是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常用以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田忌赛马

齐威王常和田忌比赛骑马,田忌却在比赛中常常败阵,并输掉了不少金子。孙膑了解到田忌的马与齐威王的马差不多,就私下给他出主意,对他说道:“您的马并不比国君的马差多少,问题在如何使用。我有稳操胜券的办法,明日如果再赛,您可放心地下千金大赌注,包您获胜。”田忌听了不解其意,忙问到底用什么高招。孙膑笑了笑,说:“齐国的好马都聚集在大王的马厩里,那么多的马,不会都一样的强壮,一样的好。您的马虽劣,也不是都很劣。在比赛时,如果您用劣马依次与之角逐,这样,永远不会取胜的。我建议您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来应对。马有上、中、下之分,国君的马如此,您的马也如此。把您的马按优劣分成三队,比赛时,用您的下等马与国君的上等马比,您的上等马与国君的中等马相比,您的中等马与国君的下等马相比,这样,您必定会取得两胜一败的好成绩。”

又一次赛马了,田忌认真地将自己的马分成三队,比赛时,按孙膑所说的做了。果然不出所料,田忌取得了一败两胜的好成绩。

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庄辛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陵君又总是跟随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了!”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恶毒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几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5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襄王这时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的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畏首畏尾

春秋时,北方的强国晋国召集一些小国家开会,郑国没有出席,晋国怀疑郑国想投靠南方的大国——楚国,便准备攻打郑国。郑国给晋国写了一封信,大概的意思是说:“自己国小势弱,对你们晋国从不敢怠慢。可是你们还怀疑我,想攻打我。中国宁可灭亡,也不能一味地忍受下去了!”古人说:畏首畏尾,身余其几?意思是说,如果前头也怕,后面也怕,全身还有哪个地方不怕?晋国看到郑国强硬的态度,觉得要是出兵对自己也没有好处,最后就放弃了。

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是指战国初年齐国大夫田氏夺取政权建立田氏齐国的事件。齐景公时,大夫田桓子以大斗出货,小斗收进,笼络民心,民归之如流。公元前489年,田乞为相,专齐政。公元前476年,田常割齐地自安平(今山东淄博东北)至琅琊(今山东胶南西南)为封邑,到此时,齐政皆归田氏。公元前386年,周天子立田和为齐侯,列于周室。不久,齐康公卒,姜齐亡,田氏遂有齐国。

毛遂自荐

公元前258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平原君想带20名门客同行,但少一人,毛遂自荐随行。见到楚王后,平原君与楚王议论良久而无法决断,毛遂不顾个人安危,按剑威胁楚王,正气凛然,直陈利害,迫使楚王当场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出兵救赵,终于解了赵国之围。

毛遂像

赵括纸上谈兵

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其父预言赵国一旦用赵括为将,必定惨败。赵孝成王却听信了秦国间谍的话,起用赵括替代廉颇的将职。赵括一经取代廉颇,遂改变廉颇的战略,贸然出击,主动与秦军交战。长平一役,身死军败,40万兵士投降了秦军,几乎全部被秦军坑杀。

鸡鸣狗盗之助

公元前299年,齐闵王派孟尝君入秦,但不久,孟尝君却被秦昭王囚禁。他派人向昭王的宠姬求救,宠姬想要孟尝君献给昭王的白狐裘。一个善于偷盗的门客将狐裘偷出,宠姬果然说服秦王释放了孟尝君。不久,秦王反悔,派兵追击,孟尝君半夜逃到函谷关,按惯例,关门须到鸡鸣之时才能开放。于是一个会学鸡叫的门客学鸡叫,引起众鸡齐鸣,使守关者开启关门,孟尝君才得以逃脱。

孟母三迁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儿时失怙,过着清贫的日子。孟子的母亲靠纺纱织布维持生活。她一心想把孟轲(孟子的名字)抚养成人,可是孟轲十分淘气贪玩。他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常常玩得忘记了回家。孟母眼瞅着孟轲和这些淘气的孩子玩耍而耽误了学业,便决定搬家,让孟轲到一个清静的环境里去学习。可是,新搬的地方隔壁是个铁匠铺,孟轲又学着铁匠玩起打铁来了。于是,孟母再次搬家到了郊外的荒野之处,没想到,清明节一到,荒野里一下子来了许多上坟扫墓的人。孟轲又经不起诱惑,偷偷地溜出家门去观看,并且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树枝挂纸钱、烧香、磕头。孟母决定第三次搬家。这回她将家搬到了一所学校边上,将儿子送进学校拜师读书。可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使孟轲忍耐不住,逃学了。孟母将儿子拖到织布机旁,拿把剪刀“咔嚓”一下将自己织的布剪断了,说:“不肯读书的人将来长大了就和这剪断的布一样,是无用的东西!”孟轲幡然悔悟,明白了母亲多次搬家的良苦用心,从此发愤读书,心无旁骛,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学问家,被世人尊称为孟子。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还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后来,子楚当了大王以后,吕不韦也当上了相国。庄襄王在位3年便病死,由他13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替王位,这个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他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慢慢地,行政大权全落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门客之风很盛,吕不韦养了三千门客,作为智囊团,替他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巩固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把自己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20余万言的巨著——《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法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并声称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相当于现在的500克黄金)。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一字千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和句的价值都很高,不可多得。

一鸣惊人

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乐于接受。当时的君主齐威王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于是淳于髡编了一段隐语。他对威王说:“我有一件事不明白,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威王说:“什么事呀?”淳于髡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羽毛色彩艳丽,美丽极了,它栖在大王的宫廷里,几年不飞也不鸣,不知是何道理?”齐威王不愧是政治家,他立刻领悟到这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毫无作为。

威王笑了笑,挺了挺身子说:“这个我知道。那大鸟是不想飞,如果它要飞,就能展翅飞翔,鹏程万里。那大鸟不鸣则已,一鸣一定会惊人。”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事。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后来,人们常用“一鸣惊人”比喻平时不声不响的人,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他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于是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判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拜下风

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

“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背城借一

公元前589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克,当时晋方提出了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再加上鲁、卫两军主将的劝说,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宫女们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这故事原出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武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申为“三令五申”,即反复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孙五(武)子演阵教美人战 版画

图中孙武作道士装束,举旗于城上教宫女演习战术,吴王坐于对面的台上,俯视两队演武的阵容。

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自称颛顼的后裔。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甘罗拜相

战国时期,12岁的甘罗聪慧过人,秦王对他大加赞赏,命他出使赵国。甘罗奉命拜见赵王。赵王欺甘罗年纪小,讥讽道:“秦国难道没有人可派吗?让你这个小孩子出来!”

甘罗不慌不忙地答道:“我们秦王用人,都是按他们才能的大小让他承担不同的责任,才能高的让他担当重任,才能低的担当小的责任,秦王认为这是件小事。所以就派我来了。”赵王没有讥讽成功,很不甘心,又问道“你这次到赵国来究竟有什么事吗?”甘罗反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燕太子丹入秦为质这件事。”赵王点了点头,甘罗又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为相?”赵王又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不着急啊?燕派太子入秦为质,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入燕为相,说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不相欺,赵国就危险了。”赵王听了问道:“秦国和燕国和好,有什么目的吗?”甘罗答道:“秦燕和好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地盘啊!”“哦,是吗,那你这次来有何见教?”赵王问道。“大王不如给秦国5座城池扩大秦国的地盘,秦王自然高兴,你再请求他遣回燕太子,断绝秦燕之好,这样你就可以去放心地攻打燕国了。以强大的赵国攻打小小的燕国,还愁得不到5座城池吗?”赵王听了很高兴,就赏给他黄金百两、白玉一双,并且把送给秦国的5座城池之图让他带回给秦王。

甘罗回到秦国,秦王大加赞赏:“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纪啊!”于是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丞相),并且赐予他丰厚的田宅。赵国得知秦国与燕国绝交后,派军攻打燕国,得到30座城池,又把其中的3座城池送给了秦国。

睚眦必报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中大夫,名叫范雎,因事在国内不能立足,被逐出国境。范雎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国之后,仍运用能言善辩的天才,跑到秦国去,向秦昭王游说。

范雎恐怕让人知道他是被魏国逐出,所以改名换姓,自称是张禄,向秦昭王建议远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认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于是把范雎留在秦国拜为上卿。

后来,范雎能够时常接近秦王,而且所建议的政策,秦王都认为可行,在实施之后又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就封范雎为秦国的丞相。

范雎因为在秦国得意,便成为有财有势的大人物,认为也应该清算旧账。凡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即使所施的恩惠只是一顿饭,范雎也重重酬谢,对于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虽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便要实行报复,后世称“睚眦必报。”

奇货可居

异人是秦王的庶孙,在国外做人质,车马及日常供给都不充盈,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去邯郸,见到异人,说:“这是可以囤积起来卖好价钱的奇货呀!”于是前去拜见异人,说:“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异人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异人心中知道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坐下深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太子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兄弟20余人中,太子是长子,有继承秦国的条件,又有士仓辅佐他。你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视,又长久在外做人质。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难争得继承人的地位。”异人说:“那怎么办呢?”吕不韦说:“能够确立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富,也愿意拿出千金为你到西边去游说,让她立你为继承人。”异人说:“如果能实现你说的计划,我愿意分割秦国土地与你共享。”后来异人果然得势,“奇货可居”也延用至今。

墨子的“乌托邦”

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鲁国人,一说是齐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曾担任宋国官职。初习儒术,后自立新说,聚徒讲学,徒属满天下,形成墨家学派,与儒学并称显学。反对诸侯间的战争,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葬”等主张。后人将其学说撰为《墨子》一书。

墨子提出“尚同”的思想。他认为,在上古时代还没有国家的时候,一个人有一种意见,十个人就有十种意见,人越多意见越杂,由于互不服从,必然引起争端,甚至互相残杀。这样,人类就会重新沦为禽兽。人们知道了混乱是由没有首领引起的。于是便推选出天下最贤明的人立为天子。天子需要辅佐,便选择贤明的人立为三公。又因为国家版图辽阔,远方不易统治,因而划分万国,分封诸侯。自此以下,诸侯选立乡长,乡长选立里长,建立起整齐完备的官制系统。从里长到天子,在他们各自统辖的范围内都是最有仁德的人。官吏齐备之后,天子就向百姓发布命令说:如果听到了好或者不好的言行,都要告诉上级;上级赞同的必定赞同,上级反对的必定反对;劝谏上级的过失,表扬下级的好事;绝对同官吏保持一致,不私下勾结抗上,对于这样的人,上级要奖赏,百姓要称赞。否则上级要处罚,百姓要指责。建立了这个赏罚制度后,各级官吏都要认真执行。里长要统一一里的思想,然后率领他的百姓,效法乡长的“善言善行”,听从乡长的命令;乡长要统一一乡的思想,听从国君的命令;国君要统一全国的思想,听从天子的命令。最后由天子“一同天下之义”。这样,整个天下就像一个家庭一样,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哪里还会有混乱。

墨子的“尚同”是以“尚贤”为基础的,他的思路和逻辑简单说来是这样的:推选出大小不等的贤人仁人担任各级官吏,大家服从官吏的统治,也就是服从贤人仁人的管理。思想统一于仁义,天下就会在仁义的基础上实现“大同”。墨子批评当时的统治者不能任用贤能的人,各级官吏不符合“仁人”的标准,结果导致了民心的涣散。从批判现实这个角度来说,“尚同”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鲁班

春秋战国之际,鲁国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公输般(班),人称鲁班。据记载,鲁班发明了磨粉用的石磨,还为楚国制造过攻城用的云梯和舟战用的钩钜。他用竹片和木料制成的飞鹊,能连续飞行3天,可谓精巧之至。相传他还为其母亲制造木车马,他母亲端坐车上,由木人驾驭,一去不返,简直胜过当代最节能的汽车。不过,鲁班最大的贡献,据说是改进并发明了后来木工使用的基本工具,所以被尊为木工的祖师爷。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是战国魏文侯时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境内)太守。西门豹到任时发现邺城非常荒凉,人口也很少。询问当地父老后得知,是因为娶亲造成的。原来,漳河里的水神河伯最喜爱年轻姑娘,每年要娶一个媳妇。不然,河伯就会兴风作浪,发大水把庄稼全冲了。其实,这些都是巫婆勾结里长干的,西门豹便用计将巫婆、里长投入河中。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亲的事了。以前离开邺城的人,都纷纷回来了。

西门豹叫水工测量地势,动员邺城的百姓开了十二条水渠,引漳河水灌溉庄稼。有不少荒地变成了良田,一般的水灾、旱灾可以免除,老百姓安心耕种,收成比以前好了很多。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门下,曾游学齐、魏、滕、宋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意见不合隐退,居邹潜心治学。孟子着重发挥孔子学说中的“仁政”、“王道”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应充分运用教育的力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孟子强调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社会职责,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准则。被宋儒称为“亚圣”。其论述集于《孟子》一书。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散文家。

庄子家贫,但拒绝楚威王厚币之聘,终身不仕。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以道为万物的创造者,主张齐物我、齐大小、齐是非等。反对人为,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对后代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庄子》。

庄子像 清 任熊

韩非子

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主要代表,贵族出身,与李斯同拜荀卿为师。得秦王政赏识邀至秦国,受李斯、姚贾陷害于狱中自杀。韩非学说融会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以法为中心的君主集权专制统治理论。韩非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数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著作有《韩非子》。

孙膑

战国中期的军事家。生卒年无考,齐国人,是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共学兵法,庞涓做魏将后,忌其才能,诱之入魏,借故处以膑刑(一种削去膝盖骨的酷刑),并将其软禁。后齐国使臣知其贤,设计救孙膑入齐。齐威王任其为军师,与田忌共战庞涓,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并创造了“围魏救赵”和“减灶退兵,诱敌入伏”等著名战例。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传世的主要著述《孙膑兵法》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

吕不韦

吕不韦(约公元前292~约前235年),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公元前250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法经》

《法经》是中国第一部封建法典,由战国魏文侯相李悝编纂,成书年代现在已经不可考。全书分《盗法》、《贼法》、《囚法》、《具法》等6部分。李悝编定《法经》,基本汇集了战国时期各国法律建议的已有成果,在中国法制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石星经》

战国时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写了一本《天文星占》,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写了一本《天文》,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二为一,称作《甘石星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天文学成就: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月亮和月食的关系,日食肯定发生在每月初一或每月的最后一天;书中还记载了木星有卫星,这比意大利人用望远镜观察到木星有卫星早将近2000年;书中保留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星表,把测量出来的许多恒星的位置坐标和其他都汇集起来。星表中记载了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一共有120多颗星的赤道坐标,这个星表比欧洲最早的星表要早200年左右。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书影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的最全面的总结以前医学成就的医学著作。相传它是黄帝的大臣讨论医学而写的一本书,所以称“内经”。《黄帝内经》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后来经过秦汉医学家的整理、补充,最终形成。《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过去医学理论的成果,为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的基础,成为以后中医理论的基本法则。

《楚辞》

《楚辞》是楚人屈原及其门徒宋玉等人所撰,其中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其中尤以《离骚》价值最高,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表现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诗歌文情并茂,传唱千古,代表了战国后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国语》

杂记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与事迹,以及言论的国别史。亦称《春秋外传》。旧说为春秋末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同为解说《春秋》经的姐妹篇。近代学者研究证实,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专门记诵、讲述古今历史。左丘明即是略早于孔子的著名瞽,其讲史曾得到孔子的赞赏。瞽讲述的史事被后人笔录成书,称为《语》,按国别区分即为《周语》、《鲁语》等,总称为《国语》。西晋时曾在魏襄王墓中发现大量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其中有《国语》三篇言楚、晋事,说明战国时该书已流行于世。今本《国语》大约就是这些残存记录的总集。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计策、谋略及言论的汇编。最初书名纷繁,有《国策》、《事语》、《长书》、《国事》、《短长》等不同称呼。西汉末年,刘向汇集了33篇合订为一书,取名《战国策》。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手下的门客共同编写的。书出众手,各记所闻,因而内容虽以儒、道为主,亦取墨、法、名、农、阴阳等诸家学说,后被人尊为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总结了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成果。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其中“刻舟求剑”等寓言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做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这部书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司马法》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佚。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155卷。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在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宋元丰中(1078~1085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迄至清代,姚际恒、龚自珍等人,疑为伪书。但对他们所质疑的问题,详加考查,显然根据不足。《司马法》流传至今已2000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5篇。但就在这残存的5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色彩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全书现存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第十八篇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4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 《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六经”

“六经”是儒家学派的6种主要典籍,也有称它为六艺的,它们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6种典籍都与孔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诗》、《书》都是经孔子整理、编订的;《礼》后来分为三部,《三礼》都成于孔门弟子;《乐》已亡佚,但《礼记》中的《乐记》得其精髓;《易》是孔子喜欢的书,并曾为之作《传》; 《春秋》是孔子据鲁史而编撰的。

墨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源于人与人的不相亲爱,因此提倡“兼爱”,力主“非攻”,认为当时各国之间进行的战争是最不正义的。墨子反对孔子提倡礼乐的主张,认为儒家倡导的那一套礼乐制度纯属劳民伤财,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们应当“非乐”和“节葬”。在治国方面,墨子的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尚贤;二是尚同。认为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天子,来统一人们的思想,以防天下混乱。和其他各家的思想相比,墨子的思想是典型的下层庶民的思想。

名家

名家也称辩者、察士或刑名家。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与公孙龙。名家又分为两大分派,一派是以惠施为首的合同异派,该派认为事物不论性质上的同异,都可在大同的基础上,不计小异而混合于一。另一派是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该派认为事物的概念可以脱离事物本身而独立,有著名的“白马非马”辩。名家的学术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有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等人。他们以老子天道自然、无为而治的道本体思想为立足点,融合儒家德治思想、法家法治思想,形成一种以清静无为、爱民惠民、刑名法术为核心的新学说体系。该学派奉黄帝为始祖,以老子为近祖,因而被称为黄老学派。

先秦诸子散文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观点,由此带来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的繁荣。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为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代表作品为《论语》(语录体)、《老子》(格言体)、《墨子》(专论体);二为战国中期,代表作品为《孟子》和《庄子》,其中《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之作;三为战国末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荀子》一书,引物连类,设喻说理,已经从语录体和对话体发展成为颇具体系的专题论文。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至深。

先秦历史散文

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的创作繁荣起来。《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极高。它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策士之间的相互辩难极尽夸张,铺张扬厉,而他们对于形势的判断和利弊的分析周密准确、深刻入理。先秦历史散文的创作,表现出文学性不断增强、史学的严格性有所削弱的特征。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原名“都安堰”,因在古都安县境内而得名。宋、元后改称都江堰,在今四川省西北岷江中游。岷江发源于岷山,水量充沛,水患不断。秦昭襄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治理岷江,从根本上免除了水灾之患,又开发了航运和灌溉,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六畜兴旺。

李冰父子塑像

郑国渠

为了削弱秦国的国力,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劝说秦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想借此分散秦国的精力。后来秦王发觉中计,想杀郑国。郑国坦然地说,修凿此渠或许能让韩国苟延残喘几年,但对于秦国则是百年受益。秦王觉得有理,便让郑国继续主持工程。经进十几年的努力,三百里长的郑国渠终于建成,关中果然因此成为一片沃土。发达的农业成为后来秦王统一中国的有力的物质保障。

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生卒年不可考,齐公子,田婴子,名文,字孟,封于薛邑。任魏相,曾支持齐、燕、韩、赵、魏五国攻秦,受到苏秦的称赞。

信陵君(? ~前243年),魏公子。封于信陵,称信陵君,连横抗秦的著名人士,有食客三千人。

平原君(? ~前251年),赵公子,赵惠文王之弟,名赵胜,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养士三千人。

春申君(? ~前238年),楚公子,名黄歇。其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楚为楚相二十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有门客三千人。

图穷匕见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228年向北进犯,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做刺客,要杀死秦王,以解亡国威胁。

荆轲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准备: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仇人的人头;再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的地图。这后两项准备,当然是为了取信于秦王,那卷地图更有特别功用,里面藏着刺杀秦王的锋利匕首,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

秦王接见荆轲时,见了仇人被斩人头,又听说燕国欲献大片土地,兴奋不已地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时匕首出现了。荆轲一个箭步跑过去,拿起匕首又拉住秦王,但秦王推倒挣脱而逃,衣袖都撕断了,围柱追逐一番之后,秦王才知抽剑砍伤荆轲,众大臣侍卫随后用乱刀将荆轲杀死了。“图穷匕见”现常比喻真相显露出来的意思。

王翦将兵

王翦(? ~前212年),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人。少时就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王嬴政效力。

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王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王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王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嬴政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王嬴政亲自到灞上送行。于是王翦代替李信进击楚国,取得大胜。

讳疾忌医

战国时有位名医叫扁鹊,他医术高明,闻名于天下。

有一天,扁鹊见到了蔡桓公,扁鹊说:“您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及时医治,恐怕病情会加重的。”蔡桓公不高兴地说:“我根本没有疾,也用不着治。”扁鹊没说什么就走了。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蔡桓公。一见面,扁鹊就说:“您的病现在已经进入到肌肉里去了,应该赶快治疗,不然,病情会更严重的。”蔡桓公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当没听见,理也没理他。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扁鹊又来见蔡桓公。这回一看,果然病情又严重了,扁鹊担心地对蔡桓公说:“您的病现在已经进入到肠胃里了,再不治,就没法治了。”

几日过去了,扁鹊又来见蔡桓公。可这回,他刚见蔡桓公的面,什么也没说,回头转身就跑。蔡桓公及在场的人觉得奇怪,就派人去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扁鹊严肃地说道:“病在皮肤,热敷艾灸就能达到患部;病在肌肉,针刺可达到患部;病在肠胃,药力可以达到患部,这些都能治好。可病深入到骨髓致命的深处,病就无法医治了。我见桓公的病已深入到骨髓,所以我转身就走。”

在场的人没说什么,几天后,桓公病情发作,周身疼痛难忍。派人去请扁鹊,扁鹊早已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终于病亡了。

战国五大刺客

荆轲(? ~前227年),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燕国的太子丹想寻找能刺杀秦王政的人,就把荆轲请来,奉为上宾。结果,没有成功,荆轲和秦舞阳都死在了秦国武士们的刀下。

,又叫曹刿,生卒年不详,他在齐桓公和鲁庄公于柯(今山东东阿)会盟时,持匕首劫持齐桓公,强迫他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齐桓公被迫同意。

专诸(? ~前515年),公元前575年,他用藏在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吴王僚,帮助吴公子光(即阖闾)夺取了王位。

豫让,生卒年不详,本为晋国大夫知伯的卫士。知伯被赵襄子杀死后,他先后两次化装刺杀赵襄子,企图为知伯报仇,但都未成功,后被捕。

聂政(? ~前397年),于公元前397年帮韩国大夫严遂刺死了与之争权夺利的相国侠累,他也自刎而死。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中国古代对彗星的观测历史悠久,并有详细记录,对于像哈雷彗星这种大彗星的出现,则更加注意。《春秋》一书中记录了哈雷彗星出现的情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在这以后,直到1910年,哈雷彗星曾经回归34次,中国的史书上记录31次。这些不间断的记录对现代研究哈雷彗星的轨迹变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十八宿图

二十八宿图是中国古代天文图,于曾侯乙墓中发现。盖面以黑漆打底,中心篆书一象征北斗的“斗”字,四周环绕着二十八宿星名,左右两端用红漆绘以白虎、青龙,其位置与古文献所载四象划分大体一致。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记有二十八宿全部名称,并与北斗、四象相配的最早天文实物资料。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墓发掘出土了大批古乐器,共有编钟、编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124件,成为中外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对中国音乐史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全套打击乐器编钟。曾侯乙编钟有64枚,另有楚惠王赠的钟1枚,共计65枚,编成8组,出土时悬挂在三层铜木结构的曲尺形钟架上。每件钟上都有关于乐律的铭文。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上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属同一音列,音域宽广,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了5个八度。它的发现弥补了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从而推翻了“中国的七声音阶来自欧洲”的传统说法。

“重农抑商”思想

“重农抑商”是贯穿中国整个封建专制时代的重要思想政策,它萌发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延及以后历代,它是中央专制集权政治的配套措施。其“重农”之农,包括小农及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目的是稳定国家兵源、财源(赋税)与社会经济基础;其“抑商”之商,指的是商品经济与资本市场,在抑制商人资本对破产小农的盘剥、兼并的表层下,包含有防止政权对立面或异己力量出现的根本目的。

书法的起源

中国书法起源于春秋末期。当时传统文字的艺术化现象开始出现,为求视觉上的美观,原有笔画开始被加上圆点、波折或鸟形装饰等,成为后世被称为“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进入战国后,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连同重要礼器上的铭文,都一改春秋之前的工整与刻板,普遍都进行了美化处理。

将相分权制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鉴于春秋时期卿大夫出将入相,大权在握,导致君权旁落的教训,也为了适应军队扩大、战争发展、指挥复杂的客观现实,普遍实行将、相分权的制度。

齐、赵、魏、韩等国把统领军队的军官称为将、将军、上将军、大将军等。秦惠王从秦国将相合一的大良造中分离出来的相邦,后又被秦武王进一步分为左右二相。大良造在相权分出后,成为秦国武官之长。后撤销大良造,国尉升为武官之长。楚国武官之长称柱国、上柱国。

战国时期将以下的武官设置也比较完备了,赵国设左司马、都尉,齐国设司马。秦、齐、赵、楚设郎中,郎中是国君的侍卫。各诸侯国都普遍设都尉,负责卫戍之职。秦国除了设立都尉外,又有中尉一职,负责警卫国都。秦王嬴政时设立卫尉,负责警卫宫廷。

骑兵的出现

骑兵是骑马作战的军队。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出现骑兵的国家之一。春秋时期的军队车步并重,只有少量的骑兵,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到了战国时代,骑兵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出现。

最先建立骑兵部队的是赵国。赵国饱受北边的楼烦、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扰边之苦,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屡遭失败。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改革,削减车兵,增加骑兵;改传统宽袍大袖为胡人式的紧身束服,征边民和胡人组成骑兵部队,击败了楼烦、林胡等的侵扰,攻灭了中山国,使赵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于是各国纷纷效仿,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也由步车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

战国时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近战则使用青铜剑、戟。

铁兵强弩

在春秋时期,很少使用铁兵器。但到了战国时期,铁兵器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的铁兵器种类很多,有铁剑、铁甲、铁杖、铁锥等。

在现在已出土的上千件先秦铁器中,绝大部分是战国中晚期的,其中铁兵器占大多数,有矛、戟、剑、刀、镞、匕首、甲胄等。1965年,河北省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了铁矛19件、铁戟12件、铁剑15件和铁刀、匕首、胄等。

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齐魏马陵之战时,齐军“万弩齐发”,大败魏军,显示了弩的强大威力。《孙膑兵法》中也多次提到了弩的使用。战国时期,弩的种类很多,有用手臂发射的“臂张弩”,以及用脚踏发射的“蹶张弩”等。据文献记载,魏军有“十二石之弩”,指的是拉开这种弩的弦需要相当于拉十二石的力量。韩国的劲弩能射600步之远。

攻城与守城

《孙子兵法》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可见孙子是不赞成攻城的。

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孙膑兵法·雄牝城》篇,把城邑分为难攻之城(雄城)和易攻之城(牝城),已不再反对攻城了。《尉缭子·攻权》篇已经把大城邑作为主要进攻目标。这是因为一则战国时城邑已经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控制着交通枢纽,成为必争之地;二则步兵已经成为当时军队的主力,出现了很多攻城工具;三则后勤补给也可以满足战争的需要。燕将乐毅曾攻下包括齐都临淄在内的70余城。秦将白起曾攻下包括楚都郢在内的80座城。

战国时各国争相修建或扩建了许多城池,并且把城墙增高增厚,建造女墙和了望楼,设有悬门,把城外的壕沟加宽加深。守城时,男女老少齐上阵。城邑的守军分为守备部队和出击部队,配合援军,内外夹击围城的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