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

盘古开天地

相传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之中,用利斧劈开混沌,清的气往上浮,变成了天,浊的气往下沉,变成了地。然后盘古用手撑起天,用脚踏着地,以每天一丈的速度长高,由此,天每天都会高出一丈,地每天都会加厚一丈,天地间随着盘古的长高而变得更加开朗空阔。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后,巨人盘古轰然倒塌。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胡子变成了星星,嘴里最后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雾,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身上的肉变成了土地,四肢变成了连绵不绝的山脉,血液变成了汪洋的江河。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

女娲造人补天

传说天神女娲是人身龙尾。她用泥土照着自己的样子捏成了许多小人,然后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便造出了最初的人类。女娲想让人们遍布广阔的大地,于是她甩动蘸上泥浆的藤条,泥点掉落在地上也变成了人,这大大加快了造人的速度。

女娲还将人分成男女,将他们配成夫妻,繁衍后代。因此,女娲被尊为人类的始祖。就这样,女娲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

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将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天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洪水不断地流下来,遍布整个大地。为了挽救她的儿女,女娲到黄河边挑选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再用这些熔化了的液体把天上的洞补起来。经过九天九夜,天空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晴了,天边出现了五色云霞。

有巢氏构木为巢

传说有巢氏是巢居的发明者。远古时代,飞禽走兽很多而人类数量较少,势单力薄,常常成为禽兽虫蛇攻击的对象。后来,有位圣人出来,教人们在大树枝杈间构木为巢,让人们居住在树上,躲避猛兽对人类的侵袭。随时间推移,他又教会人们用灌木、木槿的树干(类似藤条,有弹性)编成篱笆,防卫居室;用坚韧结实的野草编织成厚草席帘,覆盖在屋顶上防风雨。这个圣人被人们称为有巢氏。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传说燧人氏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而他也被后世称为三皇之一。远古人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惯对肠胃造成很大损害,很多人得了肠胃疾病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便不幸去世了。燧人氏教人们使用燧石击打或钻木取火。以火烧烤猎物的骨肉,不仅味美,而且更利于消化和吸收,从此人们不再患腹疾。燧人氏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人类从利用和保存自然火种,到人工取火的漫长历史演进过程。

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炎帝是牛首人身,居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一带)。那个时候人们还不会种植粮食,而且得了病没地方医治,生活十分艰苦。部落首领神农氏见大家靠吃兽肉饮生水度日,便到处寻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时一日便中很多毒。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神灵给他以帮助,天降种子,供他种植。后来,他还用木制作耒耜,教民农业生产。

在找谷种的过程中,神农中毒又解毒,从而发现了草木的药性。他还用红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味,教给人们认识了植物药。这个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伏羲

传说伏羲是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教民捕鱼打猎。

嫘祖

黄帝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又称“先蚕娘娘”。相传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来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就这样,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逐渐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

有一天,嫘祖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的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她把此事报告给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本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人们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颛顼

相传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攀枝花一带),世居穷桑(今山东日照城镇地区)。传说颛顼为其母女枢感“瑶光”而生,10岁左右而佐少昊,20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在位78年,活了98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河南内黄县三杨庄西)。

颛顼是传说中的神化人物,他有着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帝喾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是五帝之一,号高辛氏。相传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15岁辅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河南濮阳),30岁时得帝位,迁都豪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70年,享寿百岁。有四妻四子,死后葬于今商丘市的高辛集。

黄帝

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黄帝又称轩辕氏、帝轩氏、有熊氏、归藏氏、帝鸿氏等。

相传他本姓公孙,曾居于姬水,所以以姬为姓。后来居于轩辕之丘,因以为名,称轩辕。生活在距今大约4000多年以前,相传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杀了蚩尤;与炎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打败了炎帝。被诸侯尊为天子,即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蚕桑、舟车、文字、音律、算数等都是在黄帝时代创造的。

黄帝像

炎帝

炎帝又称赤帝,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之一。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衣足食;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70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81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最后,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黄帝还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王的阳刚之美,不失为一代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使他的形象沦为妖魔、邪神。

黄帝大战蚩尤

黄帝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大约在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一带进行了一场大战。黄帝战蚩尤又称涿鹿之战,据说蚩尤联合其他部落,用武力击败了炎帝部族,进而占据了炎帝部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向黄帝求援。黄帝同蚩尤在涿鹿地区遭遇了。双方接触后,蚩尤部族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向黄帝部族发起攻击。黄帝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阻挡蚩尤族的进攻,最终取得胜利。

相传尧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上古帝王。帝喾之子,原封于唐,又称唐尧。相传尧继帝位时21岁(一说16岁),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以火德为帝,人称赤帝。他性格仁慈,十分聪明,年轻有为,当上天下共主后,也不因此而骄横傲慢。他勤于政事,很少休息,礼仪简单,生活俭朴,绝不浪费百姓的一分一毫——他只吃用陶簋盛的粗饭淡汤。尧在位期间还设官分职,制定历法,曾命鲧治理洪水。晚年禅位于舜,创禅让之制。

舜,相传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虞部落联盟首领。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又称虞舜。舜生于妫油(今山西永济),以孝闻名。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欲置舜于死地。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他于尧的晚年代尧摄政,除鲧、共工、骓兜和三苗“四凶”。尧死后登位,以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为都。在年老时举荐治理洪水有功的禹为嗣。后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南),葬于九疑(宁远东南)。

大禹治水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同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大禹姓姒,号文命,山西人,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

在传说中,禹的家世比较显赫,“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既是贵胄,其家又世为大臣。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登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续其父未竟的事业。他汲取其父以筑堤坝围堵洪水的失败教训,以疏导方法平水治土,发展农业,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成功。

尧舜禹禅让

尧舜禹禅让说的是上古时代华夏族的3个首领尧、舜、禹之间以“让贤”的原则依次传承“天子”位的故事。据《史记》记载,尧舜禹三人乃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族的首领。当时的“天子”乃是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选制度。先是由各部落的酋长召开会议推举下一任天子,天子再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考察,认可后,则禅让于他。尧年老时,舜因为孝顺和有才德而被推举,尧对他考察了3年后,认为合格,禅位于他。舜老时,因禹治水有功,而禅位于他。尧舜禹禅让的事迹被后世之人,尤其是儒家人士传为美谈,三人也因此与之前的炎黄二帝,之后的周文王、孔孟等并列为圣人。不过,对于尧舜禹禅让的真实性,历代都有人表示怀疑,比如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便怀疑所谓禅让实为逼让。不管其真假,作为历史事件来说,尧舜禹的“禅让”代表了华夏民族在原始社会的尾声,其后华夏民族便进入了更加高级的文明时期。

尧舜禅位图

越俎代庖

上古有个叫许由的贤人,颇受当时人们的尊敬和拥护。在尧让位给舜之前,尧就听说许由是一位很贤能的人。于是,他派人把许由找来,并想将帝位让给他。许由推辞道:“您在帝位,人民满意,您治理天下,天下安定。而我还来代替您,这是为什么呢?您知道,小鸟在树林里筑巢,所需的不过是一枝而已;鼹鼠到河里去饮水,它所需的也不过是果腹而已。我的君主,请收回您的打算。我现在能为百姓做一点事就足矣,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子即使不到厨房里去,主祭的人也不会越位去代替他烹饪。现在,您就是丢下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您去治理天下。”

这个典故,原义是指人要各司其职,即使他人不尽职,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去代替。现在常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做事或者完全包办代替。

云南元谋人

云南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猿人。1965年5月,元谋人遗址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地处元谋盆地的边缘地带。出土的早期人类化石包括两枚左右上内侧门齿,属于同一位成年人个体。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元谋发现的猿人化石、打制石器、炭屑和烧骨,以及动物化石等遗存,表明元谋猿人已经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并通过狩猎劳动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而且还懂得火的使用。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的木结构房屋,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陕西蓝田人

1963年7月和1964年5月、10月,考古学家在陕西蓝田出土了中国旧石器时期早期人类化石,简称蓝田人。陕西蓝田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100万至60万年前,化石出土地点有两处,均位于蓝田县境内。陈家窝蓝田猿人生活年代距今约65万至53万年间。公王岭蓝田猿人生活年代距今约98万至67万年间。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茂盛,有很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其中包括大熊猫、剑齿象、毛冠鹿、斑鹿、野猪等。蓝田猿人头骨有鲜明的原始性质:头盖骨极为低平,额骨倾斜明显而尚无额窦。眉骨十分粗壮,于眼眶上方形成一条横脊。头骨骨壁极厚,脑容量约为780毫升。出土的石制品证明蓝田人已经能够使用多种石质打制工具。蓝田猿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秦岭北坡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地区,从事采集和狩猎劳动。在公王岭出土的猿人化石层中,还发现三四处灰烬和灰屑,可能是蓝田猿人用火的遗迹。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他们与大自然经过几十万年的艰苦斗争,不断进化。考古学家1933年发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活动的“山顶洞人”,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区别。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大约2万年前,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打制成石斧、石锤,还能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用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保暖御寒。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与其他原始人交换生活物品。

山顶洞人过着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的群居生活,其中每个成员都来自一位共同的祖先,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社会结构——原始人群,这种原始人群又逐渐演变为氏族公社。

山西丁村人

山西丁村人是中国北方的早期智人之一。此处的考古发现包括1954年发现的3枚小孩牙齿和1976年发现的一块小孩顶骨残片。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5公里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10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山西丁村人化石的牙齿结构具有原始特征,而齿冠和齿根较北京猿人细小,与现代黄种人已较接近。同时出土有大量石器和伴生动物化石。科学家把丁村人和广东发现的马坝人、湖北发现的长阳人都称作早期智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0万年左右。

氏族社会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氏族公社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

氏族社会初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即母权制,称母系氏族社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逐渐过渡到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即父权制,称父系氏族社会。氏族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实行集体生产,劳动果实平均分配。公共事务由选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遇有氏族内外的重大问题,则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氏族社会时期实行族外婚制,内部禁止通婚。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效率提高,又出现剩余的劳动产品,私有制随之产生,导致氏族内部贫富分化,进而演变为对立,阶级逐渐形成,氏族亦随之解体。

母系氏族时期

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由于全体成员只能确认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妇女一代一代地成为确定本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的男子则分散到其他氏族寻求配偶,实行群婚。每个氏族公社内部,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的不稳定分工。壮年男子担任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等需要较大体力的事务,而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烧烤食物、缝制衣物、养老育幼等繁重任务,均落在妇女的肩上。她们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盛时期形成了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长期定居的村落。

父系氏族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母权制的婚姻秩序被打破了,原来对偶婚制下的从妻而居的传统,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在一夫一妻制下,妇女的劳动局限在家庭之内,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退居于从属地位。最初,这种小家庭依附于父系大家庭。生产进一步发展后,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氏族社会走到了瓦解的边缘。

部落和部落联盟

部落通常由若干个较小的地区村社(例如宗教、村落或邻里)组成,并且可以聚集成更高级的群集部落——由两个或多个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一个典型的部落里,有共同的部落名称,各氏族领土相邻,共同从事贸易、农业、建筑房屋、战争以及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活动。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开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根据居住区的布局和墓地的葬式分析,半坡部落是一个由母系血缘为纽带而组成的氏族整体。在部落内部,氏族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共同拥有氏族的财产。半坡人生产的陶器主要用于定居后的日常生活,陶质、造型、装饰和焙烧技术,均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半坡部落遗址为了解母系氏族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也是仰韶文化的一个类型。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仰韶文化的面貌是:经营农业,饲养家畜,烧制陶器,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出土的红陶器上绘有几何形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墓,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花瓣纹钵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一个显著特点是陶色多样化。彩陶纹样以几何纹为主,由挺拔、尖锐的直线组成的几何纹样颇具特色。

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十分丰富。经考古发现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出土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为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骨针磨制得十分精细,体现了极高的制作技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是研究父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化遗存。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文化。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等遗存,其时间约在7000年以前,还有其他大量动植物的遗存,这证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已经比较活跃。这一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经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其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此外还有少量的木器。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

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文化,距今约4000~5200年,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在农业、纺织、制玉和制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并且开辟了养蚕和生产丝织品的新领域。良渚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主,三足器十分普遍。墓葬中时常可以见到玉制品随葬,显示出贫富分化的迹象。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红山文化的陶器最大特色是外壁刻有一些“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此外,玉雕工艺水平也相当高。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一种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经过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属于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这一时期烧出的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杰作。

群婚、掠夺婚

原始社会早期的婚姻往往是一群男子或兄弟与另一群女子或姐妹通婚,称为群婚。群婚时,同胞的或旁系的兄弟姐妹间通婚是被禁止的。在某些部落中,男子常常通过抢劫女子来成婚,称为掠夺婚,当然有时在抢劫前已先得女方的默许。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私有制的确立,群婚和掠夺婚被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形式所取代。

走访婚

走访婚是一种以女系为主招夫同居的临时性婚姻。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婚俗,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产生的不稳定的对偶婚形式。其婚姻方式是以女系为主招婚,但男子并不过门,只是晚上到女家偶居,白天男女各在自己的母家生活劳动。

走访婚是母系氏族外婚制,通常是指男子和女子在夜间结合,一到白天两人就分开生产和活动。走访婚以女子为主体,子女随母方。走访婚的基础主要是性生活的需要,很不稳定,也缺乏独占和嫉妒心理。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曾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和世界各地文化之中,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可找到它的踪影。“图腾”是印第安语的译音,意为“他的亲族”。图腾信仰认为人与某种动植物或非生物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图腾,该种图腾是该氏族的源头、保护神,也是该氏族的象征和徽号,并且以各种形式表露出来。

龙的由来

世间本来没有龙,龙是人类想象的产物。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北方有个华夏族,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在蛇的图形上,添加了图腾的特征,如鳞甲类图腾、有角兽的图腾、有四只爪子的爬虫类的图腾以及多种猛兽的图腾,最终融合成一种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这就是“龙”。后来,龙成为皇帝的象征,皇帝往往自称为“真龙天子”。

麒麟的由来

早在周代,就出现了麒麟的传说。当时,麒麟和凤、龙、龟,并称为“四灵”。汉代的麒麟形象与现在的鹿相似,头上有独角,角上长肉球。《毛诗正义》中说:“麟,糜身、马足、牛尾黄毛、圆蹄,角端有肉。”与龙、凤一样,麒麟也是综合化的图腾。实际上,麒麟这种怪兽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幻想中的“灵物”。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政治上的需要,总是诡言麒麟出现,借此歌颂所谓的“盛世”。

骨笛

骨笛,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边棱气鸣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多见于藏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藏语称当惹。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的藏族牧区。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常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

骨哨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

狩猎工具,长6~10厘米,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里边还可插一根可以移动的肋骨,用以调节声调。猎人利用骨哨模拟鹿的鸣叫,吸引异性,伺机诱杀。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县北的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批契刻符号的甲骨,这比以往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要早1000多年。同时,还出土了一些骨笛,均系猛禽的骨骼制成。其中一件七孔骨笛,经测试,音阶具备,仍可吹奏出旋律。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古的乐器,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

中华民族祖先发源于中华大地的不同地区,繁衍生息于各自的地域,创造了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中国各地皆有发现,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00余处,其特点是:资料丰富,并形成各具特点的区域性文化类型。其中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所发现的遗址最多,资料最为丰富,并对邻近地区的其他文化类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反映了黄河流域的人类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并更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

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与先秦文献记载的中华民族祖先远古传说相吻合。关于燧人氏、有巢氏的传说,当是中华民族祖先在旧石器时代懂得使用火并发明钻木取火与巢居的反映;关于伏羲氏的传说,当是中华民族祖先从事渔猎活动的映照;关于神农氏的传说,当是中华民族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的有力佐证;而关于太昊、少昊、炎帝、黄帝、蚩尤、女娲等传说,正表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有众多的不同的部落集团;传说的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大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而后黄帝又战胜炎帝,正反映了其时黄河中下游流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部落联盟的过程;先秦文献记载的黄帝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禅让的佳话,正是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前奏,由野蛮迈入文明的先声。

正是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形成了后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

六大文化区系指中国早期的6个区域文化圈,是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的。它们分别是:北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北方早期文明,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为核心区,又可细分为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市、北京天津一带及河北张家口等4个分区;东方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于中国东部早期文明,在地域上以山东为中心,又可具体分为鲁西南和胶东2个分支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即被视为中国母体文化的黄河流域文化圈,在地域上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其中的仰韶文化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该区系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以太湖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栽培稻米、捕鱼、采集水产共同构成了当时人的生存方式,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由此发端而来;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该区系属中国早期西南文明,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具体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而四川盆地又分为巴、蜀2个分支,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南方新石器文化,该文化圈是中国早期的南方文明,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辐射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该区系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风味。

总体而言,六大区系均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8000年,彼此之间也互有交流和影响。其中的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以及东方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而西南、南方、东南三区系则最后汇集而成了长江文明。可以说,这六大文化区系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源头。至秦统一中国,六大文化彻底融为一体,但仍保留了各自的一些特色。

“天下”的范围

“天下”是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不同时期所指的地理范围是有变化的。

“天下”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先秦古籍中,比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庄子》中还有一篇文章取名为“天下”。这时的天下实际上并不大,具体而言,大概指的便是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夏商时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则包括了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另外,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虽未被“王化”,但因其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家,所以其所居之地一向被视为王权之下的暂时未开垦之地。因此其时君王一旦南面称孤,也就是“王天下”、“得天下”了。但先秦的一些哲学家则对“天下”的范围存在不同的理解,比如庄子认为“天下”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也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实际上只占真正的天下的1/80,但这些观点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无稽之谈。

到秦代,随着郡县制的设立,中国的疆土得到极大扩张,“天下”的概念也随之扩大,南边和东边都到了大海边,北边和西边则依旧没有具体边界,只笼统地包含了北方胡人所居之地和西域。西汉时期,西边的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开始和西亚、欧洲乃至非洲等地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和文化交往。东汉时,西域都护班超还曾派使者前往当时的罗马帝国(当时中国人称之为“大秦”),只是因故未能到达目的地。2世纪中叶,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安东尼派使者给汉桓帝送来了礼物。因此汉代时人们开始知道真正的“天下”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基本接触不到远邦异国的信息,所以直到清代中期,中国人还是习惯性地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因此这里的天下已经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概念,而非单纯的地理概念。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天下,指的仅是中国。而这句还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说,显然他知道“天下”并没有这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

“中国”一词的由来

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他们看周围的四夷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感到一种优越感,开始热衷于将自己与四夷区分开。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其是相对于周边的南蛮、东夷、北狄、西戎而言。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西周时期,“中国”泛指西周极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东周时期,随着诸侯国的膨胀,楚国占据的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中国”之内;秦汉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包含了今天的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地域。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往往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中国”,将南朝叫做“岛夷”;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逃到南方,仍以“中国”自居,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华夏”代指中国的缘由

“华夏”的说法产生自夏朝,当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于是当时的夏朝人形成了一个笼统的“夏族”概念,也称“华族”或者“华夏族”。“夏”,是广大的意思;“华”是“花”的衍变,与古人对花的崇拜有关,为美丽之意。“华夏”,意即广大而美丽的地方。“华夏族”的概念刚产生时人们对自己的这种种族认同感并不强烈。到周代时,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周族人不仅拥有了明显先进的物质文明,而且因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而在文化上也明显区分于“四夷”。于是人们便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进而产生族群认同感,“华夏族”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如《春秋左氏传》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夏”在当时除了作为中原民族与“四夷”在种族上的区分之外,还包含了一种区分先进文明与相对落后文明的内涵。“四夷”也可以通过逐渐的文明化而跻身于“华夏族”,比如位于西部的秦国本属于西戎之列,到战国时则成了华夏诸邦中最强大的诸侯国;而南方的楚国,本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之邦,但到战国时,楚国已卓然以“华夏”自居了。事实上,整个春秋时期,“四夷”的华夏化是整个时代的基本旋律之一。而后来的历代都存在着汉族人扩张到“四夷”之地并同化“四夷”或者“四夷”人民迁居华夏民族居住区并被同化的现象,因此可以说华夏族就是中原民族与四周少数民族不断融合而形成的。因为汉代的强盛,人们便将华夏民族称为汉族。但在古代早期文献中,经常以“华夏”代指“中国”,因此后世的人们还经常以华夏代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