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周平王东迁

西周末年,周幽王立宠妾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嗣,废申后和太子宜臼。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宜臼逃至申国母舅家,申侯遂联合缯国和犬戎伐周,在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下,西周覆灭。申侯、鲁侯、许文公等诸侯拥立宜臼为王,是为平王。次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平王得晋、郑、秦和其他诸侯之助,遂东迁于洛邑(今洛阳),以避戎寇。至此,周王朝政治中心东移。周平王重建的周朝,史称东周。

周郑交质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弱,不得不依靠诸侯的支持。春秋初年,郑国是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郑伯被任命为执掌王政的卿士,且一向专横跋扈。周平王怕郑伯权力过大,就想再委任西虢公为卿士。郑伯质问周平王,平王由于怕郑国的势力便矢口否认,郑伯就胁迫王室与他互换人质。周郑交质这件事表明,周王室已经降到与诸侯国同等的地位了。

春秋五霸

东周末年,先后出现5个大诸侯,包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作“春秋五霸”。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鲁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公元前684年,齐军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鲁人曹刿面见庄公,劝其忠信爱民,方可以跟齐国一战。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曹刿与鲁庄公同坐一辆兵车,把握战机,一举击溃齐军。鲁庄公问曹刿用的什么战术,曹刿回答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齐桓公称霸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大国,它疆土广阔,并且负山面海,有渔盐之利。到齐襄公(公元前697~前686年在位)时,由于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一度尖锐。

齐襄公死,其弟桓公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率军北伐山戎,保卫了燕国。公元前661年,狄人侵邢(今河北邢台),齐桓公又救邢,并把邢人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另筑新城以安置之。公元前660年,狄人又侵卫,杀卫懿公。齐桓公救卫,将卫的剩余人口迁到楚丘(今河南滑县),使卫存续下来。齐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动,得到一些诸侯的拥护,威信大增。

这时,南方的楚国强盛起来,不断北侵,兼并了许多小国,又连年伐郑,威胁中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宋、陈、卫、郑、许、曹之师伐楚,与楚军对峙于陉(今河南偃师),双方互不相让。后齐、楚订立盟约,撤回军队。齐桓公这次出兵虽未与楚作战,但却打击了楚国北进的锋芒,暂时消除了楚对中原诸国的威胁。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城东)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这次会盟,四国诸侯公推齐桓公当盟主,并且订立了盟约,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管仲拜相

齐桓公即位后,很快便打败鲁国,逼鲁庄公杀了公子纠,献出召忽,召忽殉节自杀。唯独管仲忍辱做了囚犯,被押回国。齐军主帅鲍叔牙是管仲的好友,知道管仲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便在路上释放了管仲,并竭力保举管仲为相。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拜其为相。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齐恒公与管仲书画像砖

齐桓公伐楚

正当楚国气势逼人,北进称雄之际,作为中原各国盟主的齐国难以容忍。为了对付楚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齐及宋、卫、陈、鲁、郑、许、曹诸国联军南下伐楚,直抵楚国边境。楚王派使者与齐桓公交涉,管仲直斥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周昭王南巡之死的两大罪状。楚使只承认不纳贡之罪,齐桓公面对不屈服的楚使,便答应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与楚签订盟约修好。由此可以看出齐、楚当时力量相当。

管仲征楚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卿,来治国安邦。管仲精明能干,一上台便任用贤良,惩治腐败,大力发展生产。很快,齐国就国富民强,国运昌盛了。齐国一天天强大,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最后只剩下一个实力较强的楚国。它从不顺从齐国的号令,专跟齐国抗衡。齐桓公为了征服楚国,统一华夏,在大臣们的纷纷请战下,决定率兵攻打楚国。可是,管仲却坚决反对,他说:“齐楚两国兵力相当,如果对楚发动进攻,必定是两败俱伤,而咱们齐国刚刚恢复元气,千万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将会人财两空。”

齐桓公和大臣们觉得管仲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暂时打消了进攻楚国的念头。

当时,楚国盛产鹿,而齐国却视鹿为珍稀动物。一天,管仲派了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买鹿,并四处扬言:“齐桓公最喜欢鹿,无论多贵,都要大量购买,供齐桓公玩赏。”楚成王听大臣说齐桓公不惜重金买鹿玩赏的事后,高兴极了。他想,很快齐国就要亡国了。于是楚成王发号施令,鼓励国民去捕鹿,卖给齐商。由于齐商重金买鹿,楚国的老百姓觉得一头鹿的钱竟能买到上万斤粮食,纷纷弃农捕鹿,大家带上猎具来到深山老林去捕鹿,田就无人种了。后来连军队的士兵也偷偷上山捕鹿卖钱。一年之后,楚国的老百姓个个腰缠万贯,但是,楚国的大片良田却荒芜了。老百姓拿钱买不到粮食,这时,管仲又下令各诸侯国不得将粮食运往楚国,楚国的老百姓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最后连军饷也没有了,楚国上下一片混乱。管仲见时机已成熟,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楚国内外交困,无力招架,楚成王只好派大臣到齐国去求和。从此,楚国被齐国征服了,齐国便称霸天下。后来,人们把管仲的这种计谋称为“鹿之谋”。

晋楚城濮之战

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之先河。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晋国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率军渡过黄河,攻打曹、卫小国,以诱楚军。楚军不为所动,依然全力攻宋。晋文公施用“退避三舍”的妙计,最后双方在城濮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车战。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挥上采取了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正确方针,最终击败了楚军,雄霸中原。

秦晋崤之战

秦穆公当上秦国国君之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图谋东进,力图在中原地区建立霸权,但是遇到了晋国的阻挡。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秦军于次年春越过晋国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郑国商人弦高与秦军途中相遇,机警的弦高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于是决定返回。晋国派大将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在回师途中遭到晋军和姜戎的夹击,身陷隘道,进退不能,全部被歼灭,三位大将被俘。第二年秦穆公亲率大军渡河焚舟要与晋军决战,晋军避而不出。秦穆公到了崤之战的战场,祭奠阵亡的将士,然后回师。

秦穆公称霸西戎

齐桓公和晋文公相继称霸中原之际,西部的秦国也逐渐强大起来。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想趁机进占中原,但是与晋国交战几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秦穆公只好转而向西发展,派兵进攻西戎,先后征服兼并了十四国,开拓了上千里的疆土,成为西戎地区的霸主。

楚庄王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都城洛邑的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恃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成语就源于此。后来,秦始皇“泅水取鼎”,取的就是周室之鼎。

鲁国“初税亩”

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所有关系。

弭兵之会

春秋后期中小诸侯国要求停止争霸战争的会盟。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楚联秦,晋联齐,南北对峙,旗鼓相当。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侯国几乎全部卷入战争,终年争斗,兵连祸结,几无宁日。受害最深者,以郑、宋为甚。崤之战后,晋、楚两国疲于攻战,也愿意暂时休战,于是出现了结束大国争霸的弭兵局面。弭兵运动是由受大国争夺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两次。

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约晋、楚与宋相会,订立盟约,此为第一次弭兵之会。三年之后,楚乘晋国发生内争之机,撕毁盟约,再度与晋争霸,楚、晋经过一系列战争,晋连败楚国,并侵入齐、秦等大国,国势再度上升。不久,晋国六卿赵、韩、魏、知、中行、范氏之间内争再起,无力外顾。这时楚也受制于吴,不思北进。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再次约合晋、楚于宋都,齐、秦、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等国也积极参加,举行了14国诸侯共同与会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虽然这次弭兵会议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满足晋、楚两国贪欲的,但此后40多年间,晋、楚之间再未发生较大战争,这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军打败,不得不向吴王夫差称臣。勾践在吴国宫廷中服了3年苦役,其间忍辱负重,备受煎熬。3年之后,勾践被赦免归国。受尽苦难的勾践,发誓不忘亡国之恨,立志兴国雪耻报仇。为激励斗志,勾践在屋中吊了一枚苦胆,出来进去都要尝一下苦味,他还睡在用干柴叠起来的床上,以使筋骨刺痛。勾践经过10年辛苦磨炼,终于反败为胜,将吴国灭掉了。就这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了千古美谈。

吴越争霸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时,吴的国力也日渐强大。吴王阖闾采纳楚国逃亡之臣伍子胥的建议,向楚国发动了连续的进攻,五战五胜。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大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立志要为父复仇。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了越国,越国宣告投降。吴国乘胜北上征服中原诸国,俨然以霸主自居。越国降吴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进行了长期的复仇准备工作。公元前482年,吴国北上会盟,内部空虚,越国乘机大举伐吴,经过近10年的激烈战争,最终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越国也北上会盟诸侯,号称霸主。吴越争霸已经是春秋争霸的尾声,战国七雄混战的局面即将来临。

孔子

孔子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幼年丧父,家中贫困,曾给人放牛。他从小喜爱读书,知识渊博。孔子不到30岁就已经掌握了“六艺”,此外,还掌握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代表的各种文献资料。他办了一些私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传说孔子有弟子3000人,精通“六艺”的72人。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论整理成《论语》,是研究孔子的可靠资料。

当时鲁定公沉迷享乐,不理政事,孔子数次劝谏不听,就与弟子们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的十几年中,孔子先后访问了六七个国家,极力宣传仁、义、德政和礼制,但是并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采纳。

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在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任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讲修道德,主张谦让隐忍,认为天地初创时的那种万事无形无名的状态最好。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他写的《道德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是老子心中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形态。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百姓之所以互相争夺,原因就在于人们欲望的过度、法令的繁多、对知识的追求和讲究虚伪的仁义道德等。他认为社会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道”、“德”、“仁”、“义”、“礼”。人类社会的最初发展阶段是由“道”统治的,一切纯任“自然”,是完全“无为”的。以后的社会分别由德、仁、义、礼统治。老子认为后一个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离“无为”更远,美的、善的东西越少,丑的、恶的东西越多,因而离他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就越远。

老子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的情况下,人民迫切要求安静休养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而他所追慕与向往的社会,正是远古的原始社会。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勃海郑郡(今河北任丘市)人。精通各种治病的方法,是战国一代的名医,先秦医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妙手回春之术,简直可以和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媲美,后人就干脆把他叫做扁鹊,秦越人这个本名反而被人们忘却了。

把中药制成丸、散、膏、丹、汤剂等品类也是他的创造。他是我国中医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医学家,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把他比做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后来的中医都尊他为祖师。扁鹊的医学理论,被后人整理成一部医书,名叫《难经》,是中医学的宝贵文献。

董狐

董狐,生卒年不祥,春秋时晋国史官,是秉笔直书的典范。《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无道,赵盾屡次劝谏,不但没有结果,反而给自己招来杀身之害,于是被迫出逃。他的族弟赵穿带兵杀掉了灵公,这时赵盾尚未走出国境,听到消息后返回。任太史的董狐这样记载此事:“赵盾弑其君。”赵盾认为不应当这样记。可是董狐坚持这种史录,因为赵盾身为正卿,在还没有越出国境之前,原有的君臣关系就依然存在,而赵盾却不起兵讨伐弑君的人,就是没有尽到忠君的职责,那就应当承担这弑君的责任。后来,这种不阿权贵、敢于直录的史家精神被称为“董狐直笔”。

孔门四科

“孔门四科”,意为孔子所传授的4门学术,指的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相关的记述见于《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在此分别举出了4个学科门类之下最为优秀的学生。唐代开始,“孔门四科”的提法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明清时期,“孔门四科”演变为“儒学四门”——义理、辞章、经济和考据。

孔门十哲

“孔门十哲”指孔子弟子中最优秀的10位贤哲,指的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我、子贡、子有、子路、子游、子夏。“孔门十哲”这种说法的依据为《论语·先进第十一》所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说的是跟随自己在陈国、蔡国经历困苦的人现在都不在身边了,表达了对这些学生思念的情感,然后分为几个方面叙述了这些学生的长处之所在,列举出了这10人。颜渊,就是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学生,才学品性俱为优好,出身贫贱,不幸早亡;闵子骞,即闵损,以德行著称,洁身自守,坚持不仕;冉伯牛,名耕,不幸染恶疾,令孔子十分感叹;仲弓,即冉雍,出身微贫,父亲行为不端,因而受人轻视,孔子为其辩护,他的宽宏厚重的品性很为孔子称赞;宰我,即宰予,字子我,曾提倡缩短3年守丧的期限,受到孔子的谴责,因为善言辞,孔子曾派他出使齐、楚等国;子贡,即端木赐,长于雄辩,精于处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子贡曾为孔子守墓6年,体现出非同寻常的师生情谊;冉有,即冉求,字子有,生性谦谨,具有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曾因为帮助季康子聚敛民财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季路,即仲由,字子路,因曾担任季氏的家臣,所以也被称为季路,出身贫苦,性格豪爽,为人耿直,勇力超拔,在卫国的内讧中被杀;子游,即言偃,在鲁国的武城为官时倡行礼乐,深为孔子赞佩;子夏,即卜商,才思敏捷,经常与孔子讨论文学,时有不凡的创见,在孔子身后,儒家的许多经典都是通过子夏传授下来的。

孙武与《孙子兵法》

孙武,具体生卒年不可考,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在吴国为将,曾以3万军队打败楚国的20万大军,是先秦兵家的始祖,其所著《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史上极有影响。《孙子兵法》又叫《孙武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共13篇。该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历史上的战争经验,揭示出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孙子兵法》备受国内外人士推崇,被称为“兵经”。8世纪时,该书传入日本,18世纪又传入欧洲,现有日、法、英、俄、意、阿拉伯等语种的译本传世。

《孙子兵法》书影

左丘明和《左传》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前422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学家。相传他是鲁国的史官,与孔子时代相同,人品受到孔子的称赞。他根据《春秋》纪年收集各国的史料,撰成了《春秋左氏传》一书,也称《左传》。此书大大丰富了原书的内容,而且史料翔实,艺术性强,成为史学史与文学史上的典范之作。《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

《吴子》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题名作者吴起为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曾师事左丘明的弟子曾申。他初为鲁将,后为魏将,因率兵击秦并参加攻取中山之战,被荐为西河郡守。魏武侯时,吴起甚有声名,后受大臣王错排挤,去魏入楚。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进行变法,楚因而强盛一时。悼王既死(公元前381年),宗室大臣作乱,吴起被攻杀于治丧之所。吴起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兵书在战国和西汉时十分流行。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道家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派之一。道家学派以春秋时期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并以此说明宇宙及社会万象的本质、根源、构成及其变化。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以老子的“道法自然”为基点,主张人们在思想上遵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清静无为”的“道”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行为上主张顺乎自然、“守雌守柔、以柔克刚”。由于各自阐发重点的不同,战国时期的道家分化成若干派,其中以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著名。道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极深,并成为传统文化的基干之一。

儒家

儒家是春秋末期、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之一。其创立者为孔子,他以六艺为法,借助对传统伦理制度的发掘,宏扬人文精神,以大同社会为理想目标。学说核心以“仁”、“礼”为两端,反对偏执与极端,主张中庸与义、恕,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有教无类”,通过教育使全社会成员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孔子讲学图 清

《论语》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的互相应答,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编纂成书。它虽然不是孔子的著作,却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主张的原始资料。《论语》内容广泛,言简意赅,尤其是在治学和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千百年来研习传统文化的必读经典。

《春秋》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记载了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该书体例为比事、属辞。所谓比事,一是按年、月、日顺序,把所有史事排列下来;二是讲求史事详略取舍。所谓属辞,即强调用辞要达意。凡所录之事,在用词上要有差别,以表达不同的意义。一部《春秋》仅用1.8万字表述,简练确切,没有浮词,对后世史家撰写史书,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侯马盟书

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时的誓约文书,1965年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东南部的盟誓遗址中。根据盟书的内容分析,侯马盟书是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年)间,晋国世卿赵鞅与卿大夫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以结盟的形式团结一致,打击敌对势力,特举行盟誓时的誓词。侯马盟书的发现,对于揭示春秋、战国之际新旧势力的斗争,对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重要的文字资料。

礼崩乐坏

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日趋解体,传统的礼乐制度也难以继续维持,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各国的政治斗争中,以下犯上的夺权事件层出不穷,不遵循旧有礼制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一些从诸侯手中夺取了政权的卿大夫,不仅僭用诸侯之礼,甚至也僭用天子的礼制。有鉴于此,孔子继周公之后对于礼乐制度进行了再次加工和改造,努力要将社会重新纳入礼乐的规范,但是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后,社会变革的加速使传统的礼乐制度被彻底破坏。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从而取代了礼乐的地位,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工具。此时残存的礼乐,已经流于形式,名存实亡了。

退避三舍

公元前632年,楚国围攻宋国,宋向晋求救。晋文公发兵先攻下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楚军不得不撤出宋国。但率领楚国主力军的大将子玉却不听从楚王撤军命令,决定要与晋军一争高下。晋国大臣先轸向晋文公献策:一面暗中允许曹、卫复国,以离间曹、卫与楚的联合,一面扣留楚使,以激怒楚军主帅子玉。晋文公一一照办,子玉大怒,发兵攻晋,晋文公为了实践昔日答应楚王的承诺,即晋楚交战,晋军主动退避三舍之地,晋军后退。晋军退到城濮驻扎下来,子玉又带兵前进,于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城濮之战,就在晋军退避三舍、楚军步步紧逼后爆发生了。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赵氏孤儿

公元前583年,因奸臣诬陷赵同、赵括造反作乱,晋国诛杀赵同、赵括,并将赵氏全族杀戮,并四处搜捕赵氏遗孤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公孙杵臼定计,以程子假冒赵武替死,从而救出赵武。程婴将其抚养成人,最终平反昭雪,报了冤仇,赵武当上了大夫,赵氏势力重新恢复。

钟子期与俞伯牙

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弹琴高手。一天,伯牙弹琴,钟子期在旁边听。当琴曲如高山般激昂时,钟子期赞道:“弹得真好啊,就像那巍巍群山。”不一会儿,琴声如流水般细缓,钟子期又赞道:“弹得真好啊,就像那潺潺流水。”于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伯牙万分悲痛,他砸烂了自己心爱的琴,决定从此不再弹琴。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开始衰弱,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开始争霸称雄。这时,齐桓公便乘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经过多年征战,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渐趋衰落,随着晋国的强大,晋文公成为春秋的第二个霸主。楚庄王继位后,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雄,于公元前597年灭郑,成为春秋第三个霸主。后来,吴王夫差在战胜越国、齐国、晋国后,终于称霸中原。之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春秋时代展开的大国争霸战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代替周室并夺取其对各国的号令及索贡权,实际是兼并掠夺战争另一种形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春秋无义战”。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语出《论语·季氏第十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有道的时候,礼乐的制定和战争的发动都是由天子决定的;天下无道的时候,礼乐和战争的事宜便由诸侯来决定。由诸侯来决定礼乐和战争,很少有能维持十代而不乱的;如果制定礼乐和发动战争的权力落到了大夫的手中,那就很少有能维持五代而不乱的;如果大夫的家臣把持了国政,就很少有超过三代而不发生动乱的。天下有道,国家的政权不会掌握在大夫的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就不会有非议。孔子的这段话是经过对历史的考察而得出的结论,春秋时期,自齐桓公开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天子则失去了号令权;齐国从桓公称霸到简公为陈恒所杀,经历十代;鲁国自季友专政,到季桓子时政权让于阳虎,经历五代;而季氏的家臣阳虎、南蒯、公山弗扰等都是当身而败,未及三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所以为“天下有道”的标志,是因为“自天子出”意味着政令的统一,意味着国家政治活动的清明有序。而若自诸侯出、自大夫出,乃自家臣出,则意味着纷争与混乱,意味着激烈的权力争夺,而在这种争夺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种种丑陋的事件,同时也给人民带来危害,也就是“天下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