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吃竹子的熊

对于大熊猫在分类学上的位置,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无法确定,对大熊猫做出的分类甚至自相矛盾。直到最近,通过对大熊猫遗传基因的研究,才知道它们是在进化过程的早期从熊科分出的一个分支。由于与其他熊分离的时间很长,大熊猫成了一种很有特色的熊。它们冬季不用冬眠;腕关节的一部分进化成了一种类似于人的大拇指的“伪拇指”,可以用来抓住竹枝;其幼崽出生的时候特别小,体重只有100~200克,大约仅为其母体体重的0.001%。

大熊猫也是独一无二的吃竹子的熊类,因此,当地人有时把它们称为“竹熊”,但是如果可以吃到肉的话,它们偶尔也会吃。竹子能够提供大熊猫生存的足量营养,但是由于消化率过低,所以需要吃大量的竹子。野生的大熊猫每天平均花费14个小时用来吃竹子,每天消耗的竹子总量达12~38千克,可达它们体重的40%。

在中国陕西的秦岭山区,人们曾经发现少数大熊猫的体色为棕白相间,这与通常的颜色是不同的(普通的是黑白相间)。作为一个物种,尽管现在大熊猫的总量已经大大减少,而且分布也呈碎片化状态,但人们还是发现自然分布的大熊猫的基因是比较多样的。

交配并未成为繁殖的障碍

在许多动物园里,圈养的大熊猫很难生育繁殖后代,这是一个事实,由此使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所有的大熊猫在生殖上都遇到了麻烦。实际上,野外的大熊猫根本没有生殖上的困难。

不管是单独生活的还是“带孩子”的大熊猫,都很少聚集在一起。每一只成年的大熊猫都有一块边界明确的领地,雄性的一般为30平方千米,雌性的为4~10平方千米;雄性的领地一般全部或部分包含几只雌性的领地。交配季节为每年的3~5月份,在交配季节里,雌雄大熊猫聚集在一起,但是聚集的时间很短,只有2~4天。在雌性的发情期内,雄性之间为了获得与雌性的交配权,会爆发激烈的争斗。一个取得主导地位的雄性大熊猫往往获得交配的优先权,但这并不是说其他雄性就没有机会了,那些占据次一级地位的雄性大熊猫有时也有交配的机会。

一只大熊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竹子。竹子几乎是大熊猫全部的食物来源,新生的竹叶和嫩芽营养丰富而且纤维素含量最低,非常有利于消化。但是每隔30~100年,不同种类的竹子就要开花并进而死亡,对于以前的大熊猫来说,由于它们有很大的栖息地,一种竹子开花死亡之后,可以转移到另外的地方,吃另外一种竹子。现在由于栖息地大量减少,大熊猫没有了足够的选择,一片竹子开花死亡之后,由于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转移,因而就要面临饿死的危险。

大熊猫的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但是包括了1~3个月的胚泡延迟着床期。雌性大熊猫从4岁开始生育,至少到20岁才结束生育,一般每隔2~3年生育一胎。大熊猫幼崽在发育很不完善的阶段就出生了,因此,出生的时候体型非常小,眼睛不能睁开,不能活动,显得很无助。

雌性大熊猫在产崽前往往选择一个树洞或是一个山洞,以作为产崽并抚养幼崽的“基地”。大熊猫产崽后要在洞里待1个月以上,仔细地照料它的幼崽,用它的大掌保护幼崽。

大熊猫幼崽一般在出生大约一年的时候才断奶,但是会一直跟随着母亲,直到雌性大熊猫再一次怀孕的时候才离开。独立生活之后,年轻的大熊猫会确立自己的领地,有的时候一些个体会与其母亲的领地重合;但是大多数的年轻大熊猫,特别是雌性年轻大熊猫会远远地离开出生地,到很远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研究人员在中国秦岭的长期调查表明,在大熊猫的栖息地不再受到破坏并且对大熊猫的盗猎活动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野外大熊猫的数量会有缓慢的增长,或至少能够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