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用才

宋朝的时候,秦桧当权,有个书生模仿他的笔迹,以他的名义写了封信去拜谒扬州太守。太守发现这是一封假信,就将这封信和书生一起送给了秦桧。秦桧见了这人,就给了他一个官当。有人问秦桧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此人有胆量敢以我的名义写信,就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用一个官职将他束缚住,他就会往北逃到北方,或者逃到南方去为我们的敌人效力。”

宋仁宗时,韩琦任陕西安抚使,范仲淹任陕西宣抚使,共同抵御西夏。有张、李两个青年,想为韩琦和范仲淹出谋划策,又不好自己推荐自己,就刻了一个诗碑,将自己的才干德行吹嘘了一番,让人拉着这个石碑从韩、范二公面前经过。韩、范二人见了,反而起了疑心,没有重用他们。后来,这两个人就逃到西夏去了,化名张元、李昊,到了西夏国。西夏国主赵元昊听说了此事,十分好奇,就请他们去面谈,发现两人果然有才。元昊非常高兴,将他们视为谋臣,后来这两人成为大宋西部的边境大患。

北宋时,有人伪造韩魏公韩琦的信去拜谒福州知府蔡襄,蔡襄虽然很怀疑他,但见那人颇有豪侠之气,就给了他钱三千,并写了回信,派了4个兵送他回去,还带了一些果物送给韩魏公。那个人到了京城,拜见了韩魏公,立即请罪,韩琦缓缓地说:“蔡襄权力有限,恐怕不能完全解决你的问题,夏大尉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随即为他写了封介绍信。魏公的属下十分不理解,认为不惩罚他已经够了,何必再写介绍信。韩魏公说:“这个人能伪造我的信,又能感动蔡襄,可见他的才气不凡。”那人到了关中,夏太尉竟让他当了官。

又比如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轼出任杭州知府。刚上任时,商税务官押来了一个偷税的人。原来是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带了两个特大的包袱,封皮上写着苏轼的名字和官衔,送给苏轼。苏轼讯问他包袱里是什么东西,他愁眉苦脸地回答道:“我今年秋天有幸承蒙乡里推荐,朋友让我参加省试,送给我钱百千,我就置办了建阳纱360个,考虑到路上所经过的乡镇,都要抽税,到了东京就剩不到一半了。我暗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而又爱奖掖后进的,只有翰林学士您了,即使事情败露,也必然会同情我。我就借先生的名义,封了包裹带着走。不知道先生已经到这里来做知州了,实在罪责难逃。”苏轼将他审视良久,大笑,叫掌笺史把那两包东西上原来的封面换下来,换上他亲笔所题的新封皮,上面写着他的新官衔,并写了一封给他弟弟苏辙的信交与吴味道,告诉他:“这回你就是上天么也没有妨碍了。”

第二年吴味道进士及第。

在智谋方面,常人有时也有一得之见,一己之长,遇到机会触发就会有所表现,而智者反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考虑到,这就是所谓卑下之人有人上之智。

——见冯梦龙《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