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说得好: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其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向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因此,孩子就像总统一样,只要稍微发生一些偏差,它将直接影响人的整个一生,正如像总统影响全国一样。
《妈妈育儿日记》
1.明确责任分工
我发现,许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原本温馨的生活没有了,变成了吵吵嚷嚷。有了孩子之后,家庭关系比以前复杂了N倍,各种问题冒出来,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生活空间骤然逼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在面对养育孩子这么重大的事情上,没有认真商量过,老一辈有老一辈的说法,年轻父母有年轻父母的看法。其实,凡事都是可以商量的。谈恋爱可以商量,举办婚礼可以商量,养孩子这件虽说比谈恋爱和举办婚礼都要复杂得多的事情,但却不可以商量了?
所以,要商量,而且要好好商量。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找出适合自己家的养孩子方法:有了孩子,三代同堂怎么相处?老老少少的性格不同、观念不一,怎么协调?家务怎么分工?如果不商量,产生的矛盾就会很多,怎样有智慧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战争中最重要的是帅。“三军不可夺帅。”自从孩子诞生,就相当于迎来了一场长期战役,的确要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因为不管你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你都在打一场持久战。一场有可能持续一辈子的空前绝后的持久战,却没有一个协同作战的方案,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首先要明确责任分工。
一个企业,有董事长,有总经理。董事长在决策上的作用很关键,总经理呢?在得到充分授权后,在具体的执行上必须得力,必须自己动脑筋。在我们家,可以这么说——姥姥,就是总经理。我,是董事长。
我跟姥姥说:您不要担心,尽管按照您的思路带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咱们家是咱们家的。每个人家的情况不同,别人家的孩子带得再好,咱们也不能全盘照搬。所以,咱们不羡慕别人家的做法,咱们就自己思考怎么带好咱们家的孩子。这话,算是定了一个方针战略。也算是给姥姥的授权。姥姥有了这句话之后,带孩子非常从容。也因为得到了充分的信任,老人带孩子就分外的细心和动脑筋。
在孩子婴儿时期,我们就做了明确的分工。丈夫负责买菜,有时也做饭。白天姥姥负责带孩子,我下班回来后接姥姥的班,带孩子,喂奶、换尿布,带孩子一起睡觉。
姥姥白天带孩子玩和运动后,会把孩子每天的情况记录下来。其实,姥姥没有多少带孩子的经验。我是由我的外婆带大的。姥姥年轻时全心全意地扑在了金和铀的化验上,某个时期,体内的白细胞下降到了三千二百个(正常人是六千到一万个)。但是姥姥是非常要强的人,60岁左右开始努力锻炼身体,包括练习劈叉,现在将近70岁了,脊背笔直的,劈叉也还能劈下去。健康的老人,给了孩子一个健康的心境,而大人的心境,外化出来的家庭氛围,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
姥姥接过照看外孙女的任务时,心里很忐忑不安。但是,她下定决心从头学习带小孩儿。只要是外孙女在身边,她就会把外孙女的表现记录下来。
这就是最初的育孙日记。想不到,就一直记了下去。
一天早上,我抱着宝宝去球场看打球,一个挺文静的媳妇,乍看和宝宝妈妈有几分相似,说话也温柔有礼,怀里抱着十个月大的女儿——小鸽子。宝宝一脸严肃,伸出小手,示意这位阿姨抱她。阿姨说:“阿姨抱着姐姐呢,阿姨不能抱你啰。”宝宝还是要她抱,眼光是那么不容置疑,胳膊伸的幅度更大了。阿姨又重复说了一遍刚才的话。她的小女儿也似乎看出了宝宝要她妈妈抱的意思,也不干了,哭咧咧的。
这时,我抱着宝宝离阿姨近了,说时迟,那时快,宝宝一下扑过去,双手绕住阿姨的脖子,脸上还是那么严肃。阿姨没办法,只好一手抱她,一手抱着自己的女儿。小姐姐哭起来,大声抗议。我强行抱开宝宝。这时宝宝似乎反应过来了:“啊!她不是妈妈啊,不是我的妈妈啊。”也不反抗也不哭。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开了:“她一定是认错人了,把阿姨当妈妈了。”我仔细看看小鸽子的妈妈。还真是和宝宝的妈妈有几分神似呢,怪不得宝宝会认错!更主要的原因是:宝宝的妈妈头天出差,第二天晚上回来又很晚,这天早上有事,宝宝熟睡时,她亲了一下就走了。这么小的孩子心里一直想妈妈,两天不见,想得不得了了,才有认错妈妈这一插曲。
《姥姥研究孙儿日记》
妈妈每天带外孙女出门做运动,七个月的时候就让她爬运动器材场地上的栏杆。由于运动得力,女儿十一个月就学会了走路,她非常喜欢运动,尤其喜欢健身器材。姥姥不会娇惯孩子,孩子11个月时,努力摇摇摆摆地到处走,可是腿软,一不小心就会跌倒。姥姥不会马上过去抱她,而是对她说:“来,1,2,3,站起来!好孩子!”她就很快地爬起来,继续走。有的时候,她不用你说,会自己站起来,但是小脸好严肃,好像是假装从没摔倒过,很要强的样子。从那时起,姥姥就把“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这个理念植入到了孩子的大脑里。
白天姥姥带孩子一天,很辛苦了。我虽然工作也辛苦,但是作为妈妈,是不可推卸带孩子的责任的。因此,每天晚上一下班,我就接替妈妈的班。下班喂一次奶,半夜起来喂一次,第二天早上再喂一次,还有换尿布,和孩子玩。把孩子哄睡着了之后,我会记育儿日记,以及看书学习和写文章,真是饱尝了职场女性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的辛劳滋味,不过忙、累而充实。
这是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磨合的日子。因为有了一个大原则,磨合起来尽管有痛苦,但是并不是没法消解的。任何事情,经过商量,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以说,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全家上下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丈夫在我在怀孕时,就和我拉钩:“不管我们未来怎样,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必须保持一致。”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还不错。
我深刻地意识到,大家商量着来是最好的养孩子方法。谁说了都算,或者一个人说了算,都不太妥当。
不知不觉间,在姥姥和我们的协作分工下,孩子满一周岁了。
12月25日,圣诞节,我们去了麦当劳,让她和众多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她一进门,就去找陌生人握手——整个冬天,她大部分时间都只和几个人打交道,闷了——现在眼前有那么多人,她可以好好交流交流了。她以为每个人都愿意和她打交道。果然。看到她的人,都那么开心地和她握手,也让我们因此而洋溢了满脸满身的幸福。那天,那么多小朋友,就属她最小,实在太小了。可是她不管自己是不是没办法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没办法猜谜,没办法抽签,她还是要迈开稚嫩的步伐向圣诞老人走去。她是圣诞姑娘,她要和那个圣诞老人去亲近亲近。可是,等到圣诞老人好亲切地抱着她亲了亲的时候,她却嘴巴撇了撇,看着远处的妈妈爸爸姥姥,就要哭出来了。她努力把生日帽子往头上戴,但是小手太笨拙,不小心把(纸)帽子撕开了,可还要努力去戴。
《妈妈育儿日记》
2.离开妈妈去姥姥家
孩子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姥姥想带孩子回辽宁跟姥爷一起生活一阵子。离开老伴时间太长,心里牵挂。姥爷呢,又习惯了辽宁的生活环境,不太乐意到北京来。那么,就只能这样安排了。那时候,我在中英双语杂志《全球商业经典》工作,负责这本财经学习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我已经不可能回到家庭里去全职带孩子。老公也在上班。老人要回辽宁,那只能连孩子一起带走了。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安排,但也是一个最合理的安排。总不能为了孩子,就扔下老人吧!
2004年3月6日,姥姥带外孙女坐着北上的列车,奔赴辽宁。女儿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她能过好这段时光吗?想不到的是,这段时间姥姥姥爷把孩子带得出乎意料的好。他们本着科学家的精神观察着孩子的成长,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玩的环境,不仅关心她身体所需的营养,更是无微不至地体贴她的精神需求。如果说,出生后的一年,女儿在我身边,得到了仿如在子宫里一般的照顾。那么,在她离开了妈妈,与姥姥姥爷单独相处的这段日子,为她往后走向独立做了一个很好的奠基。
在妈妈的日记里,详尽记录了她这一段的成长变化。婴儿的一天等于十天,一年等于十年。果真不是虚言哪!
3月6日 星期五
今天下午,我将带外孙女回辽宁,我们坐27次特快。宝宝是头一次出远门,头一次到这么多人的地方,她很兴奋。进入车厢里面,她都不知道看哪儿好了。她最新奇的是床:怎么会是这样?她探头去看中铺躺着的人,并用手指着,告诉在车外的妈妈。
《姥姥研究孙儿日记》
车开出快三个钟头了,女儿才发现,妈妈怎么没来?赶紧往车门方向跑,逗得火车上的叔叔阿姨直笑,说才想起来找妈妈啊!光顾玩了。女儿一个劲喊着“妈妈,妈妈”。她前后去了三趟,找不到妈妈,大家说这可怜的小玩意儿,这个给她吃的,那个给她喝的,有的阿姨还把她抱腿上讲故事。
宝宝找妈妈找不到,善良的人们就帮助姥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免得她哭闹找妈妈。她的嗓门挺大,哭起来,整节车厢可就不得安宁啦!闹不好火车都得给她哭停下。晚上,她一个人霸占了整个床位,只要她一翻身,就哭。或许她翻身的时候梦见了妈妈。她才14个月,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她能适应吗?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啊!
火车把女儿带到了辽宁凤凰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没有湖南凤凰城有名。但是家门外的凤凰山,却是国家4A级旅游区,一年四季,风光各不同,尤其是那些雕刻在石上、历经几百年仍旧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更是小城人汲取不尽的精神营养。凤凰城,是姥姥和姥爷工作和生活了半辈子的城市。我也是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正好可以看见整座凤凰山的轮廓,夜晚来临,还能看到成串的路灯蜿蜒爬上半山腰。家对面,是姥爷工作了几十年的市医院。楼下是个公园,公园里有个儿童游乐场。环境很适合小孩子玩耍。姥姥和宝宝一下火车,就见到了来迎候的舅舅和舅妈。
女儿一进家门,就在屋里窜来窜去地参观。大概是她身上有我在此地成长的基因吧,她居然没有一点不自在。她跑到厨房玩了半天,边玩边拉了一泡屎,踩了一脚,大哭起来。“没关系,没拉到身上就不错。”姥姥温和地对她说。
对于小孩子的这类“错误”,姥姥从来没有过大声呵斥。因为在她看来,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本就算不得是错误。从这时起,姥姥像一个放风筝的老人,细心地、慢慢地收放着手里的线。她把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经验,点点拾掇起来,用来精心地雕琢外孙女这个作品。母亲常说:假如60岁还能生孩子,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她把这份60岁的母爱,全部给了外孙女。
那时候,我弟弟还没有孩子。后弟弟弟妹有了孩子之后,小两口很理解我在外地工作的辛苦,对老妈老爸到北京帮我照看孩子,一直非常支持,没有怨言。不像一些人会抱怨:怎么爷爷奶奶不看管孙子孙女,反而去照看外孙子外孙女,有些不对劲吧?这些老观念,是该抛开的时候了。不过,老妈倒是一直心里感到有愧,没能帮助儿子儿媳妇带孩子。不论哪个孩子,都是老人的心头肉啊!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身心健康,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她记挂于心的。
3.允许孩子跟狗玩
3月9日 星期二
宝宝去公园,有人遛狗,小狗互相追逐着,宝宝就跟在两只小狗的后面,好像她也跟小狗一伙似的,那个高兴啊就别提了!开始她还只是跟着跑,后来她就去抓它们,小狗也以为她是它们的好伙伴,也立起身来跟她亲热,这一下宝宝更放肆了,她不但摸狗的身子,还要摸小狗的头,小狗的主人说没关系,小狗不咬人。
3月25日 星期四
公园里有一帮人在唱歌,我抱宝宝去看,宝宝就挨个去看人家:有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唱歌的,一直到他们散场,我们才离开。然后,就去追人家的小狗,这是一条比较大的小白狗,干干净净的,跑得很欢,宝宝追得也很欢,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说:这小女孩比男孩还淘,真难为你了。
《姥姥研究孙儿日记》
楼下的公园,一年四季都能听到人们在活动的声音。有拉胡琴的、有敲快板的、有唱京戏的,大多数都是退休人士。到了晚间,就有更多中年女性在那里自发地跳集体舞。冬天,除非天气特别冷,人们即使裹在厚厚的大衣里,也是要来跳上一段。女儿一到姥姥家,就爱上了姥姥家楼下的这个公园,公园里有个游艺场,于是,那里一老一小的身影就常常出现在那里。
对宝宝和狗玩,我这个妈妈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不过我知道很多妈妈不让孩子接触狗。大多数老年人,也是不可能让小孩子接触狗的,更何况是一岁两个月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