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1)
- 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 魏礼群
- 2951字
- 2022-08-02 18:15:34
旅游业是我国综合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全方位、多功能、大带动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选择。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制定“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更长远的发展战略。此时此刻,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旅游局、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这期“省部级领导干部促进旅游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按照本次研讨班安排,今天,我主要就“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讲一讲初步研究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
全面估量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科学认识旅游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世界旅游强国发展的主要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全面建设旅游强国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全面建设旅游强国需要实行的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准确把握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处于的历史阶段,是研究制定我国未来五年旅游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因此,首先必须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正确认识我国旅游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才能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在规模上,实现了由小到大、从短缺型旅游发展到小康型旅游的转变;在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在功能上,实现了由主要配合外交工作到发挥全方位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突出重要位置的转变。
总的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旅游大国,主要标志是:
在国内旅游市场方面:2014年国内游客达36.1亿人次,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0.1%。旅游已成为大众消费,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入境旅游方面:2014年接待入境游客达1.28亿人次,30多年来增长了69.7倍,年均增长12.6%。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
在出境旅游方面: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1亿人次,是1994年出境人数的29倍;出境旅游消费达1650亿美元,占世界出境消费额第一位(美国出境旅游消费1108亿美元,世界第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从早期出游港澳和新马泰、菲律宾等地,到现在足迹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旅游消费方面:自有统计数据的1993年以来,20多年增长了39倍,年均增长18.1%,从1993年864亿元,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5.26%,到2014年达33807亿元,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4%。1994年,国内旅游消费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9%,2013年这一贡献率达到16.5%。过去的20年间,国内旅游消费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平均贡献率超过了10%,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在旅游就业方面:2013年旅游总就业人数达644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8.4%。近些年,每年可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口50万人左右。旅游业就业创业相当可观。
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2014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56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西班牙,居世界第3位。多年来,旅游业一直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居于首位,旅游出口贸易额(旅游外汇收入)占我国全部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0%—50%,个别年份占比过半。
在旅游对经济贡献方面: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的测算,2014年,我国旅游业直接、间接和引致创造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9.4%。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2012、2013、2014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直接加间接的综合贡献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十分天下有其一”。根据四川省测算,2014年四川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9.47%,近两年四川省旅游业对GDP的贡献都超过10%,2014年四川省旅游业对全省GDP的贡献上升到15.14%。
中国旅游业在短短30多年时间取得如此巨大进展,可谓举世罕见。纵观世界旅游发展史,世界上的旅游强国都经历了从奢侈消费旅游到大众消费旅游的发展历程。所不同的是,英国自17世纪60年代上流社会开始“泛欧旅行”,19世纪40年代旅游业兴起,20世纪初才逐渐成为大众参与的旅游活动,这一转变历时近250年。美国从1850年把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当时旅游也只是美国中高阶层的活动,直至“二战”之后,美国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这一过程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
总之,我国旅游业已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迈进。
二、世界旅游强国的基本内涵和我国主要差距
我们国家虽然还没有正式提出建设旅游强国的国家战略,但早在2000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几方面奋斗目标。
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设立重大课题,组织力量开展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2009年国务院颁发第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这时只从“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三个方面提出目标要求。10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旅游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建设旅游大国和旅游强国中都取得了可喜的重要进展。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旅游强国?世界旅游强国的内涵是什么?我国与世界旅游强国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呢?
我理解,15年前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是基于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要使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壮大,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这样的奋斗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是提高我国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做大做优做强旅游业,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二是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全面发展,在建设世界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独特作用。三是增强旅游业服务公共外交、扩大国际人文交流,提高国家软实力、亲和力的战略选择,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社会制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世界旅游强国的基本内涵
对于什么是世界旅游强国,国际社会并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也还没有形成共识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旅游目的地,也只是用入境旅游人数与国际旅游收入两大总量性指标进行排序。目前,这方面最重要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每年度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其最新的旅游竞争力指数(TTCI)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90个三级指标,测算的指标充分考虑各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15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涵盖世界上141个国家和地区,旨在分析评估全球141个经济体通过旅游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