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诊的起源

中医面诊很有渊源,根据文字记载,《周礼》中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死生”之说。这是中医面诊法最早的文字记录,表明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比较系统的五色诊法和五声诊法。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古代医药文献资料,也表明成书之前就有面诊的专门论述。

《黄帝内经》中的面部诊法

在中医面诊方面,《黄帝内经》无疑是具有典范意义的著作,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经络理论、脏腑理论、窍脏相应理论、脏腑身形理论等重要理论,还记载了很多实用的诊治方法。

1 面部整体诊法

2 面部分部诊法

五色·五味·五脏

《黄帝内经》中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白色、辛味与肺相应;红色、苦味与心相应;青色、酸味与肝相应;黄色、甘味与脾相应;黑色、咸味与肾相应。由于五脏分别与筋、骨、脉、肌肉、皮肤相应,所以白色又与肌肤相应,赤色又与脉相应,青色又与筋相应,黄色又与肌肉相应,黑色又与骨相应。

《黄帝内经》面部诊法之发展

《黄帝内经》面部诊法理论自问世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面诊理论有了更新的内涵和应用。这些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黄帝内经》面诊知识链接

《灵枢·五色篇》中将人的面部比喻为一座宫廷院落,鼻居中央,位置最高,故曰“明堂”。其余各部,皆如此形象化地予以想象: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正如《望诊遵经》所说:“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这是面部脏腑分布总的规律。

《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的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颏候肾,鼻候脾。并说:“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虽然这是从热病的角度来划分的,但后世医家已把它扩展应用到对一切疾病的望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