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化学医药为例
- 范纯增
- 1469字
- 2021-04-03 02:14:09
1.3 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互动
1.3.1 产业集群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国际竞争力的持续与提高的基础之上;而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维持与提高又将推动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于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从Porter(1980,1985,1990)的钻石模型、Padmore和Gibson(1998)的GEM模型,到Redosevic(2002)的四要素模型,都认为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能形成集群竞争力。Porter的“钻石模型”是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最基本框架,它由4个内生变量和2个外生变量构成。后来,许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定量检验与补充,又相继形成了Porter-Dunning模型(Dunning, 1993,1995, 2003)、“双重钻石模型”(Rugman & D'Cruz, 1993; Rugman, 1995)、“九要素模型”(Moon, 1995, 2001, 2003)、DDD模型(Cho, 2007)等。迄今,国内外对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未超出上述框架。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已经完全暴露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之中。任何地区、企业,无论是怎样发展,都难以避开来自全球的各种竞争力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整合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获取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形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看,主要取决于其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不同的国家与地区都几乎毫无例外地十分注重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各类政策,力图通过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通过产业集群的互动与动态整合,逐步培育国际产业集群,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1.3.2 基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产业集群互动
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区位植根性、市场开拓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整合,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中,使中小企业集群能有效地利用国际信息、技术、市场等资源,并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使一些大型的产业集群得以保持或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集群获得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产业集群往往可以通过下行延伸式、上行嵌入式或平行扩张式等形式推进产业集群的整合,这种整合更直观地、具体地表现为产业集群的卓有成效的互动发展。
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下行延伸模式,是等级高的集群为了拓展活动空间和市场,将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输入到低等级的集群从而引起的集群互动。此种模式可以提升输入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促进其产能提高和本层次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由于输出了过剩的要素和产能以及边际技术和产业环节,输出产业集群也完成了本身结构的升级与精化。因此,这一过程往往使低层级的集群在高等级集群的作用下形成更加强劲的发展,而高等级的产业集群则利用所有权优势,结合区位优势,通过内部化优势,延续技术优势,延长和加粗了产业链,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上行嵌入模式,是低等级的或者落后的产业集群,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研发能力,通过逆向投资方式,在先进的高等级的产业集群内建立研发机构,积极与群内研发机构和大型企业合作,以期获得快速的技术外溢所引起的集群互动。随着两方投资活动的增强,产业集群的互动也不断加强,集群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平行扩张模式,主要体现在具有相同等级的产业集群之间,它们出于扩大活动空间,或者互补互利的考虑,互相进行产业投资或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形成了集群的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活动空间不断拓展,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亦得到相应地提升。
上述模式的具体实施主要通过研发、生产、营销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