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手工业行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劳动的工业。最初与农业密切联系,属于农民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我国手工业历史久、行业多、分布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传统手工业者有九佬十八匠之称。他们不仅是我国民间的艺人,更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我国各地都有九佬十八匠。只是各地九佬十八匠的工种有所不同。

发展手工业对生产日用消费品,创作艺术珍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九佬十八匠

相传,在很久以前,鲁班在黄土潭西河边为自己过80岁寿辰大摆宴席,各地的徒弟纷纷回来给师父拜寿。

鲁班也很想念他最得意的27个徒弟。可是,头一天只回来了18个。

鲁班把最大的一个徒弟叫来说:“我已经老了,你们要赶快把我的手艺都接过来。”

大徒弟说:“是呀,手艺的门路太多,我们学都学不赢。师父,你看怎么办?”

鲁班一听很高兴地说:“如今不比从前了,我也在想这个事。艺多不养家,你们要各精一行才好哩!”

大徒弟说:“师父,你给我们分个行当吧。”

鲁班说:“好,你把已经回来的徒弟,开个名单我。”

大徒弟写了18个人的名册,正准备交给师父。鲁班的老伴听说要给徒弟分行当,生怕把织布的女儿和做篾货的女婿忘掉了,便在名册上添了两个名字。

鲁班想了一夜,想出了18个行当,定为18匠。可是把名册拿来一数,名单上又多了两个人。他老伴说:“是我把女儿和女婿添上的,你也给他俩分个行当吧!”

鲁班说:“他们的手艺还没学好,怎么能分行当?”

老伴说:“以后总要给他们碗饭吃,还是先分个行当吧,等他俩学好艺再算匠好了。”

鲁班师父又想了一夜,终于又想出了两个行当,一共分成20个行当:“金、银、铜、铁、锡、石、木、雕、画、皮、弹、轧、机、篾、瓦、垒、鼓、椅、伞、漆。”一个徒弟给一个,个个喜欢。

鲁班的老伴看女儿女婿也分了行当,很高兴。第三天,又回来9个徒弟,他们听说18个师兄都有了命名,心里很着急。小徒弟忙向鲁班请求说:“师父,你给师兄们分了18匠,我们也要分行当,艺才学得高。”

鲁班想了一想说:“匠分完了,我给你们再分个9佬吧!”

小徒弟说:“好,怎么分呢?”

鲁班说:“就分成阉猪、杀猪与骟牛,打墙、打榨与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你们看怎么样?

其他8个都高兴,只有小徒弟不满意地说:“师父,你怎么把我排在后头当老九呢?”

鲁班笑着说:“排在后头怎么不好!乡亲们栽秧、薅草要打锣鼓,红白喜事要迎宾客,都是先把你放在前头嘛!”说得小徒弟也笑了起来,个个高兴。

从此,九佬十八匠各立门户,手艺越做越精,各种东西越造越好,遍地开花,黄土潭的老百姓非常喜爱,无不称颂。

(二)木瓦石匠

木瓦石匠其实是3个不同的行业,分别是木工、瓦工和石匠。

1.木工特色 木工也叫木匠,在制造家具零件、门窗框架,或其它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

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伸展绳墨,用笔划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工各样的家俱和工艺品。

木匠从事的行业是很广泛的,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俱,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比如建筑行业要通过木匠来做必不可少的门窗等。

2.瓦工风采 瓦工技艺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两面三刀。这个词语现在已引申成为绝大多数人痛恨的一个贬义词。其实,这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两面三刀的原意是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古代砌墙没有水泥,墙体粘接材料大多用粘性较好的黄泥,考究一点的工程用灰泥即在黄泥浆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浆,这种灰泥浆制作要求高,粘稠性好。

两面三刀包含了两面和三刀两个内容。两面是指砖的两个粘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当瓦工左手拿起一块砖时,砖块同时会在手掌上迅速打转、翻身,目的是在观察砖的外形,确定两个合适的粘结面。

三刀就是指砌一块砖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三次抹上砖的粘结面,即正面粘结的两条灰埂子和顶面或侧面粘结的一条灰埂子。

技术水平高的瓦工师傅,砌出的砖墙平整美观。而技术较差的师傅,不是两个粘结面选得不好,就是瓦刀上挖的灰泥量有多有少,抹灰泥埂子时,不是三刀定案,而是要四刀甚至五刀才能定案。

古代对学徒瓦工的培养,也是从两面三刀开始的。

3.石匠艺人 石匠是最古老的行当之一。虽然是个辛苦活,但石匠卖的不仅是力气,还有脑子和技艺。就是这些石匠艺人,把岁月的痕迹留了下来。虽然时代进步了,但人们的生活仍离不了石匠。

石匠虽然都跟石头打交道,但又分有3类:一类专门打造房屋的石装饰品,石屋檐、石墙墩、石条、石地板等;另一类是打造石佛像、石狮、石狗、石鱼的;还有一类是刻壁画、刻石板画、刻碑文的。石匠干的活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干的活得粗中有细,来不得半点马虎。

古时,由于没机械设备,开采石头全是靠手工来完成,所以这一工种无疑是最累最危险的。而如需开采大块石料时,石匠还要花费更大的心力才能够完成。

石料几经周折运到工地后,石匠就要按雇主的要求对石料进行设计。师傅设计完成后,那些身强体壮的徒弟就按设计要求打石。徒弟把石艺品的雏形打造出来后,就由师傅开始进行精雕细刻了。再经过最后一步打磨刨光,就可以让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石匠行当中,较为轻松的活就是石刻了。然而,这活是看着轻松,做起来却也相当不易。因为,石刻对石匠要求很高,没有一定书画基础的石匠肯定吃不了这碗饭,所以许多人干起这活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石匠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走的虽是一条艰辛的路,但他们掌握的这一民族工艺对促进人类的文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民间艺人留给后人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4.祖师爷 鲁班,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鲁班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发明。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

鲁班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5.木匠皇帝 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不仅贪玩,而且还玩得很有水平,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尘莫及。

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三)铁匠业

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只凭手中小小铁锤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1.铁匠 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

一个铁匠一般会带一至两个学徒,学徒的主要工作是用一把比自己师傅大出五六倍的大铁锤,帮助师傅把用来制作工具的被炉火烧熟了的铁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状。铁匠用来打铁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铁夹、砧子等。

2.铜匠 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和修理各种铜器的人,现也指从事铜方面工作的人。铜匠在旧日手工匠行当九佬十八匠里占有一席。

铜匠作业之所以称之为打制或打,是因为铜匠并不炼铜,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皿来,而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

铜匠按营业方式分,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作坊店铺的铜匠,通常就是挑一副铜匠的挑子,早晨出门,走街串乡。一般来说,游方铜匠,打制的多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器皿,且以修修补补为主;另一种是有店铺作坊的铜匠,经营就有规模了,打制物件,往往是成批量的,那生意做得好的,还往往有较为固定的客户。

3.祖师 铁匠、铜匠、银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为祖师,每逢农历五月二十日,都要休假一天,聚会祭祀太上老君。为啥要奉太上老君做铁匠祖师呢?

相传,太上老君有一手打铁的好手艺,他锻打的农具经久耐用,锻打的兵器削铁如泥。

有一天,一个人去向他讨教经验,只见他打铁的方法果然与众不同,他打铁不用铁砧,竟然把烧红的铁块,放在自己膝盖上锻打,他满不在乎,可把前来求教的人吓坏了!急忙问太上老君:“老师傅,你这般打铁,不怕把自己的皮肉烧焦吗?”

太上老君哈哈一笑,答道:“有什么可怕的?烧红的铁块烫去我一层皮,我就打去它一千层皮。”

最后,铁器打成了,太上老君的膝盖完好无损,地上却留下了厚厚一层铁皮。从此,铁匠们便把太上老君奉为祖师爷,并在炼铁炉上供奉太上老君的神像。不仅铁匠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那些铜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民间手艺人,也都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

(四)陶瓷业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分为陶和瓷两类。

1.陶器历史 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2.瓷器发展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是以用瓷土作为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度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的具有瓷器基本特征,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至东汉,历经了1600年至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至成熟。东汉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我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元代由于战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创新,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代瓷器造型极为丰富,以青花瓷为主。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前期敦厚凝重,中期轻巧俊秀,以碗、盘、瓶、高足杯、僧帽壶为主。在釉里红瓷器的基础上,明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

清初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前期和中期,从整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

3.陶朱公 各行各业的创造,据说都有祖师,世代相传,被当作神仙一样供奉,而陶瓷业的祖师就是著名的陶朱公范蠡。

相传春秋时,范蠡帮越王灭掉吴国后,弃官同西施逃到了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他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但烧的不是陶器变形的歪货,就是陶器没有烧透的黄货,而且陶器上有许多裂缝。一时范蠡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有一天,西施淘好米,动手烧饭。范蠡见火苗很旺,射得很高,心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就把垫在锅底的3块石头拿掉。西施说,锅子压在火上,火就烧不旺了。果然,3块石头拿掉后,火就萎了下去。

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垫空烧,是不是容易烧透呢?按照此法,烧出来的黄货少了,后来,人们称这种石头叫脚石。

又有一天,范蠡做完活回家,西施正在烧饭。烧着烧着饭锅的水开了。西施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只留几块在里面。

范蠡问:“为什么把柴夹出来?”

西施说:“饭烧滚开后要闷一闷,要还火。如果一直用大火烧,时间短了做成生饭,长了就会烧焦。”

等到西施关了火,开锅盛出饭来,粒粒似珍珠。范蠡吃着吃着,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如果一直用猛火,米粒吃不消,就烧焦了;陶器吃不消,就烧裂了。假如烧烧,闷闷,既可烧透,又不裂。

后来范蠡照着这个方法做,果然成功了。他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后来,人们尊奉他为陶朱公,在蠡墅崇福寺塑了他的像,每年阴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隆重纪念他,他居住过的地方就改名为蠡墅了。

(五)烧炭业

烧炭业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1.历史发展 远在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的北京猿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木炭,那可能是燃烧树木留下的遗物。

在殷商,为了烧铸青铜器,就已使用木炭,烧制瓷器,更需要木炭来提高炉温。但那时,木炭主要用于日用,其次是冶炼、绘画、化工、医药等。

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却早早发现了煤。煤,古时称石捏、石墨或石炭。在新乐文化遗址曾出土了煤精雕塑制品,踞今7000多年前,最初只作为雕塑用,还未用作燃料。从考古发现的结果来看,西汉已用煤来冶铁。自唐开始,已形成炭行行会。宋代已大规模用作日用燃料,南宋并已提炼焦碳。

明清时煤炭取代木炭作为日用,但木炭仍是日用的补充,同时在冶金、化工、建筑、农林园艺、饮食方面,木炭依然有煤无法完全取代的作用。

2.炭业祖师 第一位被奉为烧炭祖师是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传说他与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那么,他是如何发明烧炭的呢?

传说孙、庞两人的老师鬼谷子先生,经常出难题考验他的学生,这一次是让他们到山里找无烟柴。庞涓接连两天出去找,都找不到。

孙膑也出去找,开始没有结果。他在山里冥思苦想,终于想出用树枝烧成木炭,献给了老师,鬼谷子十分满意。后人也照孙膑的办法烧炭,烧出的木炭,称作无烟柴。

南方的炭工,尊奉陈老相公为祖师。他名叫陈杲仁,隋末在朝任司徒之职,婺、睦两州叛乱,杀掠百姓,他带兵平定。时值隋末农民大起义,不久李唐王朝建立。他便在浙江的桐庐,与芦茨山民一起烧炭为生。死后婺、睦两州为纪念他曾保境安民,立庙祭祀他。

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采木烧炭、挖煤炼焦,都十分危险,窑工的命运似乎寄托在看不到的神灵身上。所以他们除了求祖师保护而外,还要祭祀山神、土神与窑神。

(六)纺织业

我国纺织业历史悠久,可以分为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

1.历史 我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

我国机具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代以后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2.纺织原料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短纤维,古代除了使用这些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我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3.黄道婆 又名黄婆或黄母,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上海徐汇东湾村人。黄道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由于不堪忍受丈夫家人的虐待,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

这时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黄道婆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30年。但是,她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在元朝元贞年间,她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她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在纺纱工艺上黄道婆创造了新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这种新式纺车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带很快地推广开来。

黄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以外,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

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18世纪乃至19世纪,淞江布更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当时称淞江布匹衣被天下,这伟大的成就当然凝聚了黄道婆的大量心血。

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当地劳动人民深情的热爱和永久的纪念。黄道婆死后,大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并且在乌泥泾镇替她修建祠堂,叫先棉祠。以后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为她修建祠堂,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对这位棉纺织业的先驱者的感激和怀念。

4.蔡女仙 蔡女仙是绣花女中唯一成仙的人,在刺绣行业中受到崇拜。她是湖北襄阳人,她从小就聪慧,心灵手巧,她的刺绣栩栩如生,左邻右里都赞不绝口。

一天,有一个老翁突然造访她家,请她绣凤,并约定:凤凰的眼睛,要等到完工的那天,老翁自己来指点她完成。不久,凤绣好了,五彩缤纷,光芒夺目。

到了完工的那天,老翁果然如约而来,指点她给凤安上眼睛。等到凤的眼睛安好,凤绣大功告成,只见双凤飞离绣架,腾跃飞舞,老翁与女仙各乘一只凤,升天而去。他们曾停落在襄阳南山林的树梢上,当时的人给那座山命名为凤林山。后来在该地设置了凤林关,南山旁边还有凤台。

此事被上报朝廷,朝廷即下诏在女仙的故居建立了静贞观,还有女仙的画像保存在观里。

5.印染祖师 葛洪,江苏句容人。他13岁丧父,通过勤奋攻读,终于博览群书,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葛洪从祖葛玄,学道得仙术,传弟子郑隐。葛洪与鲍玄的女儿结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潜心研究医学和炼丹术,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著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

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居住的地方称之为葛岭。葛洪是我国炼丹术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他对炼丹方法的具体著述对后来的炼丹家影响很大。

由于葛洪在发展我国早期化工工业上的业绩,历代印染、酿造、颜料等行业均奉之为宗祖。所以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