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岁寒松柏”的精神
南怀瑾认为,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很大程度就是表现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正如中国有句老话说的那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性格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而人只要不怕困难,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困难就会成为磨炼人坚强性格的一块磨刀石,把人锻炼得更加坚强有韧性。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跟强者作对。《论语》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说松柏傲寒而屹立,及至寒冷季节,才最后凋谢的。竹、梅也具有松柏的意志所以,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美它们经冬不凋的品质,并借此赞美在艰难困苦中能经受各种考验,不屈不挠,坚持斗争,战胜各种逆境,努力去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们。其实,人生就要有岁寒松柏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坚韧,生命的奖赏常常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谁都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虽然,踏上每一个新的征程的时候都可能会遭遇失败,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成功的机会。
古人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许多先贤之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终有万变不穷之收获。”所以事业成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历史上被楚庄王拜为令尹的孙叔敖,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卓越才能,然而他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几起几落,但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荣辱不放于心,有宰相风范。三国时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仅有“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败迹,而且大败仗打得也不少尤其是他晚年全力以赴组织的六出祁山,也都以失败而告终。但诸葛亮终能成为人杰龙凤,取得大成就,与其不怕困难和挫折大有关系。所以,欲成就大事业者,能否经受住挫折和失败的严峻考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缺乏决心和信心者常常成为失败的俘虏。
世上之事,凡低的目标容易达到,而越高的目标难度就越大,失败的机会也自然就越多。人都渴望成为强者,但有些人经受得住失败的打击,有些人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还有些人经过一阵子的奋斗,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便偃旗息鼓、罢手不干了,因而最终只能和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人的坚强毅力并不需要像苦行僧一样单纯来自忍受,而是首先来自心灵的明智和豁达。要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兵家”,谁做什么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所以人要有“岁寒松柏”的精神,在行动前不能只做成功的打算,不做失败的准备,否则,会削弱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从而在失败面前变得更加脆弱。人要像松柏一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就酷爱读书,志向远大。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10岁时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发愤苦读,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这就是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醴泉寺里的老火头僧,很佩服范仲淹这种精神,时常称赞他。但范仲淹却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只知饱食终日,贪图安逸,那种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后来范仲淹为了开阔眼界,寻访良师,增进学识,便风餐露宿,千里迢迢来到北宋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了著名的南都学舍。在学舍中,他昼夜苦读,“未尝解衣就枕”。在冬夜里,读得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洗洗脸,让头脑清醒过来,继续攻读。
同学中,有一个是南都留守的儿子,看到范仲淹“忘我攻读”,只吃点粥,很是感动。回家对他父亲讲了这件事。留守感慨地说:“这是个有大志、有出息的孩子。你拿些肴馔送给他吃吧。”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范仲淹根本没吃他送的食物,就责备他。范仲淹答谢道:“我并非不领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贪此佳食,恐怕将来吃不得苦。”
范仲淹这种“岁寒松柏”的品格非常值得我们钦佩。人生不能缺少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更不能缺少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即使生活上有诸多清苦,但是只要奋发图强,成功就会属于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各种努力的人。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人生困苦的人,不在人生的风雨中历练自己的人,不敢于挑战困难和挫折的人,就提高不了自己的能力,最终也收获不到更多的成就。
明末的文人谈迁,为了弥补明朝无一部传世编年史的缺憾他花了26年时间编撰,并6易其稿,终于编成了一部104卷、500万字的《国栅》。但不幸的是,编成的书稿却被窃贼盗走了受如此打击的谈迁,此时已经55岁,然而他矢志不渝,凭其记忆从头做起,终于在60多岁时再次完成了这部巨著。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早年就立下了“搜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宏愿,编纂《俭石录》。后来,他节衣缩食,“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勤奋工作,“乐在声色犬马之上”,终于完成了我国这部有关金石学方面的巨著。
清人洪亮吉十年“寒暑不辍”(不管炎热的夏天,还是严酷的冬天,都没有停下自己的努力),终于写作成功了多达20卷的皇皇巨著《春秋·左传》。
清初的王夫之,隐居湘西,勤奋著述40载,著书324卷,成为了历史上最杰出的大学问家。
人的成长是一个经受考验的过程,就恰似经历多门考试,有的门及格了,有的门没及格。及格的学生中,又有优秀者,有较优秀者,凡种种评判,全在一个人的心态有多积极、多乐观学习有多认真、多刻苦,态度有多坚强、多坚韧。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先天条件不够好,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才华欠缺,那么,从上述这些名人身上,找一找勇气,去效法“岁寒松柏”的精神。“岁寒松柏”的精神,会鼓舞你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会启发你寻找人生正确道路的方法,会力助你走向成功。
人无志不立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不但会遭遇挫折,而且会遭逢困难和艰辛。知难而退,自甘堕落,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些都是强者深恶痛绝的。南怀瑾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立大志”。他曾说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哪怕“中道而废”,也比一开始就停步不前好。“这就是“人无志不立”的道理,有了志这个基础,加上信心的建立,就会使人产生精神的力量,有勇气排除万难,向心中的目标前进。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事:
曾子问曰:“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就是说曾子曾经请教孔子:一个君子不可以不宽大坚毅,因为他任重道远,把实现仁看作自己的任务,不是很重大吗?至死方休,不是很深远吗?”孔子说:“三军之中,军队的首领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男子,如果有志气,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也就是说别人夺不了他的志。”
那么究竟什么是“志“呢?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志,不可被夺的志。这种“志”,可以是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也可以是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孔子的一生为了坚持自己的“道”,虽然屡屡受挫折、磨难到处碰壁,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并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当时有隐士曾讥讽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
然而对于他人的不理解,孔子虽感到悲凉,却不动摇对行道、弘道的志向,他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的大道,广收门徒,终于,他的道,得到天下人心,为后世统治者所用,直到当今,还为世人所瞩目。所以在中国古代,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志”的培养,也就是信念的培养。
有一个年轻书生屡试不中,非常灰心丧气,一天,父亲给他拿来了两只杯子,里面装满了泥土。父亲要他把杯子放在窗台上,每天给它们浇水。
两个星期后,其中一只杯子的泥土里冒出了两片细细的嫩叶,书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父亲说:“你同时给两只杯子里的泥土浇水,同时为它们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为什么一只杯子里长出了新叶,而另一只杯子里却什么也长不出来呢?——那是因为我在其中一只杯子里埋入了一粒种子,另一只则没有。而那粒种子就代表着生命的理想、信念和目标。所以,生命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就是付出再多的辛劳和汗水,也不会有收获。”
后来,父亲又给了他两只杯子,里面也装满了泥土。这次父亲要他只给其中的一只杯子里浇水。两个星期后,那只浇水的杯子里冒出了新叶;而另一只没有浇水的杯子里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父亲又说:“在这两只杯子里,我各埋入了一粒种子,为什么浇水的那只冒出了新叶,而没有浇水的那只却没有新叶的出现呢?那是因为,生命仅有理想、信念和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懂得为它付出,没有辛勤汗水的浇灌,就是再好的‘种子’,再好的理想、信念和目标,也只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永远成不了现实。”
可见人的志向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没有了明确的志向和目标,就会像失去土壤滋养的种子和缺少水分浇灌的种子一样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人生中的命运,一定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前提条件必须是胸怀大志。古代有“功名威赫归掌上”的说法,就是说矢志不渝、肯于努力,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错,心情愉快地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经扬州,借宿在一间天公庙里。晚上睡觉时梦到福禄寿三仙在唱词作乐,词意优雅,清晰可闻。第二天,梁炳麟起床自以为得了吉兆,就到大殿去抽签,结果他抽中的签是上上签:
三篇文章入朝廷,
中得三顶甲文魁。
功名威赫归掌上,
荣华富贵在眼前。
梁炳麟看后以为一定可以高中状元,就兴致勃勃回到泉州等待佳音,结果放榜时竟然名落孙山。梁炳麟心灰意冷,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神明要捉弄他。
后来,他借刻木偶演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自创戏文,演给乡亲娱乐,没想到大受欢迎,在泉州一带造成轰动,常有人不远千里来看他演戏。梁炳麟心里找到寄托,从此无意仕途,专心木偶雕刻、木偶戏创作、演出。
有一天,梁炳麟正在演一出文状元的戏时,突然想起从前抽签的签诗:“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大悟签诗中隐藏的深远含义。
梁炳麟自此更潜心雕刻木偶,创作木偶戏,以后发展成为布袋戏,成为布袋戏的一代宗师,他的徒子徒孙更进一步发扬他的技艺,使布袋戏成为明朝以来闽南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梁炳麟也因此名传青史。
人如果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就会变得意志非常坚强,不但碰到困难时不萎靡、不退缩;而且可以从与困难抗争中找到希望和力量。事实证明,在生活和事业中,千千万万的强者正是从克服困境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远大的志向呢?
首先,端正态度,明确信念。在困难面前能否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赖于和困难拼搏的心理准备,也有赖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许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变得沮丧,是因为他们原先并没有与困难作战的心理准备。当进展受挫、陷入困境时便张皇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处求援,或借酒消愁。这些做法只能徒然瓦解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客观上是帮助困难打倒了自己。他们既然不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结果,一切可以征服困难的可行计划便都被停止执行,本来能够克服的困难也变得不可克服了。还有的人,面对很强的困难不愿竭尽自己的全力,当攻不动困难时,便心安理得地寻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难太大了。”这种“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归因所保护下来的,不是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是怯弱和灰心。不言而喻,这种人永远也找不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其实,人生的主宰就是人自己。无论失足者也好,残疾者也好,失恋者也好,落榜者也好,只要自强不息,均可挖掘出生活的甘泉。
其次,培养强大的自信。困难只能吓住那些性格软弱的人对于真正坚强的人来说,任何困难都难以迫使他就范。人的自信是战胜畏难情绪的有力武器。当自己出现畏难情绪时,首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制定适宜的目标,做事循序渐进,坚定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后来,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捕蟹,突然阴云密布,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旋涡,覆舟在即。
“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道。
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掌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爸爸,你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
“我的心里装着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说。
是的,明确了志向,等于明确了信念。老艄公不放弃努力凭借着强大的自信,战胜了风浪,回到了自己的家。人培养自己强大的自信,是一生的功课,有自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就像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能走出重重迷雾,战胜各种障碍。
不要虚度了青春年华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希望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但是光有梦想没有行动,只是梦想。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肯干、苦干,努力勤奋,才有成功的可能。南怀瑾曾引用孔子《论语》中的话告诫学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说时间珍贵,世上的一切都同流水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就过去了,不分昼夜。引申说,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虚度年华,这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人如果虚度了青春年华,到晚年时,就只会空悲切。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正年轻,具有“年龄优势”,但“年龄优势”不会永远存在,失去了的永远不会回来,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请问大师,你生命中的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上山学艺的那一天,还是得道开悟的那一天?……”青年连珠炮似的问。
“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答道。
“为什么?”青年甚为好奇:“今天将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直至现在,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也不知道后面将发生什么。”
“那今天重要是不是因为我的来访?”
“即使今天没有任何来访者,今天也仍然重要,因为今天是我拥有的唯一财富。昨天不论多么值得回忆和怀念,它都像沉船一样沉入海底了;明天不论多么灿烂辉煌,它都还没有到来;而今天不论多么平常、多么暗淡,它都在我的手里,由我自己支配。”
青年还想问,智者收住了话头:“在谈论今天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浪费了我们的‘今天’,我们拥有的‘今天’已经减少了许多。”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就疾步下山了。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过是时间流逝的累积。假如你让今天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毁掉了人生的最后一页。“白了少年头”,岂不只剩下“空悲切”的份儿吗?因此,要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为它们一去将不复返。
东汉的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加之学识浅薄,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连家里的亲戚也都看不起他,这种情况令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于是他痛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和钻研,并借了很多的书在家里看。他经常在自己的房间里关起门来,独自不停地读书和思考。他每天很早起床,很晚才睡觉,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的时间很长劳累了也不去休息。这样日复一日的,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这样会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很特别的办法。我国古代时,男子的头发留得很长。他就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头发上。每当他读书疲劳要打瞌睡时,头就会一低,绳子也跟着牵住了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而他也就马上清醒过来了,再继续地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头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著名的政治家,历史上提倡合纵连横之说就是他了。但年轻的苏秦因为学问不深,曾经到秦国去游说秦王,秦王并不采纳他的意见,反而把他赶出了秦国。回到家后,家里人都对他很冷淡,瞧不起他,哥哥嫂嫂走路看见他时也都是昂着头,一副目中无人的姿态。这事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累了,疲倦了,常打盹,想睡觉。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手里拿着一把锥子,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就会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是锥刺股的故事。
后来,苏秦去燕国见燕昭王,得到燕王的赏识,并接受了他合纵的策略,让他担任燕国的丞相,替燕国负责联络其他诸侯国。苏秦到其他几个国家的时候,也都被国君授为丞相,这样他就一人配七国相印了。当他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锦衣华服,回到家乡的时候,家里人对他恭敬不已,让他觉得前后反差极大
这就是前倨后恭这个成语的由来了。以后人们把悬梁刺股合并为头悬梁、锥刺股,成为教育人们上进的常用词语。
上述这两个著名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读书人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时候是怎样地惜时如金、用功刻苦,他们甚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成就对知识的渴求,他们不让年华虚度,与时间赛跑,加大了生命的宽度。
“人生在世,珍惜时间为重。只要一息尚存,绝不松劲。这是吴玉章同志的名句。我们确实不能放松自己对时间的把握,因为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年龄优势”,但每个人又都不能永葆“年龄优势”不逝去,所以,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并把“年龄优势”真正转化为“知识优势”“才能优势”或“事业优势”,而这需要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南怀瑾做学问一向秉承着“不耻下问”的态度,他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他不仅向有学问的人学习,同时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比自己社会地位低,在学问上不如自己,甚至自己的晚辈请教他们所专长的学问。
敏而好学对一般人来说,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但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勤奋罢了;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
现实中,如果一个人位卑、能力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没有什么,也不以为耻;反之,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学求教于寡闻,便立即会感到脸上不光彩,耻于开口了。所以,尽管“不耻下问”是许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要真正实行起来还真得有过人的修养呢。
孔子本身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孔子在对学习的态度上历来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意思是说:三个人一起走道,就有一个值得我取法学习的。当然,孔子所谓的取法是正反两方面吸取,选择他人的优点加以学习,知道了他人的缺点对自己加以警戒。他认为善良的人是正面老师,邪恶的人是反面老师,正反面“老师”都对人学习有益。
孔子曾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因而不学者”。他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天才,他说:“我并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学习,是个勤奋去追求学问的人。”他认为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会有他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榜样,他不同意学生们把他当作圣人,他也瞧不起那种自己什么也不懂却自以为是的人,他要求学生们“多闻”“多识”。
据史书记载,孔子曾向郯国的郯子请教历史知识;也曾不远千里,西去雒邑,问礼于老子;还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学琴。所以说,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以能者为师,博采众家之长,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代伟大的学者。
一次,孔子要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事先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个环节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知礼的表现啊。”
还有一回,孔子到齐国去,路上看见两个小孩正在辩论问题
孔子一旁看了,觉得挺有趣,就对跟在身后的学生子路说:“咱们再近前听听孩子们在辩论什么,好不好?”
子路撇了撇嘴说:“两个黄毛小子能说出什么正经话来?
“掌握知识可不分年龄大小。有时候,小孩子讲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负的成年人要强得多呢!”孔子认真地说,子路一下子红了脸,不再说什么。
孔子走上前去和蔼地对两个小孩说:“我叫孔丘,看见你们争辩得这么热烈,也想参加进来,你们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来你就是那个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好吧就请你来给我们评一评,看谁说得对!”两个孩子说。
孔子笑着说:“别急,一个一个地讲。”
一个孩子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我说早上近,他说中午近。你说说是谁对呢?”
孔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不敢随便乱讲,还是先请你们把各自的理由讲一讲吧。”
一个孩子抢着说:“你看,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谁都知道:近的东西大,远的东西小。”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当然是越近越能感觉到热,这不就说明中午的太阳近吗?”
另一个孩子说完,两个孩子一齐看着孔子说:“你来评评谁对吧。”
这下可把孔子难住了,他反复想了半天,觉得两个孩子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实在分不清谁对谁错。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
两个孩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人家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原来你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说完就转身跑走了。
子路看后很不服气地说:“您真应该随便讲点什么,那样不就避免了被他们嘲笑吗?”
孔子却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如果不老老实实承认,怎么能学到似这番有趣的知识呀。”是的,在学习上我们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人只有抱着诚实的态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孔子真正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学习经验,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撰写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常常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羊倌求教。一些人知道后,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农夫羊倌求教,这样做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他认为人都有知识,实践知识更为重要。于是他仍坚持像小学生那样,不仅拜能者为师,更向劳动者拜师。
南怀瑾认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只有首先甘当学生,才能成为先生。人如果想成就某方面的造诣,一定要放下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架子,因为人只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有所进步,达到新的高度。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还是丹青妙手。梅兰芳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他虚心求教,每次都是执弟子之礼,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是一位名演员而自傲。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户人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兰芳到,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场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更是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而梅兰芳不仅拜能者为师,像拜名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
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还尊称他为“老师”。
梅兰芳大师的行为正是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最好的诠释唐代文学大家韩愈有篇名垂千秋的文章——《师说》,里面有这样几句话:“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说比我年龄大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应向他们学习;而年龄比我小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应向他学习。我是追求真理和知识,何必计较他们年龄的大小、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韩愈甚至认为学生未必就不如老师,老师未必就高明于学生。他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的这种思想是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思想的最好注脚。
古人曾说:“学,然后知不足。”人们永远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知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所以,只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虚心学习,多向他人请教,这样我们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丰富。
要肯于坚持从小事做起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狮子博物全神贯注。”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重视、很认真,当狮子要吃猎物的时候,会使出全副的力量,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就是不管小事大事,不论容易困难,都不轻敌。因为如果以为容易而轻敌往往会出毛病,而不以为容易,不轻敌,就可不松懈,做到不骄不傲。
南怀瑾关于无论做什么事,坚持从小事做起的理论,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理论大同小异。
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脚踏实地做事。要解决难事,一定找出突破口,找出相对简易的地方做起;而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就如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去。
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可是,他一连换了三次马,比赛三场,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王这下可不高兴了,他叫来王子期,责问道:“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将真本领完全教给我呢?你难道还想留一手吗?”
王子期回答说:“驾车的方法、技巧,我已经全部教给大王了。只是您在运用的时候有些舍本逐末,忘却了要领。一般说来,驾车时最重要的是使马在车辕里松紧适度,自在舒适;而驾车人的注意力则要集中在马的身上,沉住气,驾好车,让人与马的动作配合协调,这样才可以使车跑得快、跑得远。别小看这些细枝末节,别认为这些小事不重要。刚才您在与我赛车的时候,只要是稍有落后,您心里就着急,使劲鞭打奔马,想一下子超过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时常回头观望,忽略了让人与马的动作配合协调。其实,在远距离的比赛中,有时在前,有时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论领先还是落后,始终心情十分紧张,您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比赛的胜负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调好马、驾好车呢?这就是您三次比赛三次落后的根本原因啊。”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充满智慧和学问的,大凡成功的事,都是细小的环节做得好。人能完成困难的事,是理清了很多看似乱麻的小事,生活中“大”与“小”、“难”与“易”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只有厘清大事与小事、容易与困难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才可以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环节,这样日积月累,才能自觉不自觉地做成人们所说的大事、小事和难事。
有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兄弟,他们天天盼着能够发大财。最终,神明竟因为他俩每一个梦都与发财有关而大受感动。
神明决定给他们一次发财的机会。
一天,兄弟俩照旧从家里出发沿着街道一起向前走去。但这条偌大的街道仿佛被人来了一次大扫除,连平日里最微小的破破烂烂都不见了踪影,路面上一寸长的小铁钉左一个右一个散落在地。
老大看到路上的铁钉,便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捡了起来。
老二却对老大的行为不屑一顾,并且说:“三两个小铁钉能值几个钱?”
走到了街尾,老大差不多捡到了满满一袋子的铁钉。
看到老大的成绩,老二好像若有所悟。也打算学老大那样捡一些铁钉,不管多少,最起码也能卖点钱。于是便回头再去找可等他回头看的时候,来时路上的小铁钉,却一个都没有了,全被老大捡光了。
老二心想:没关系,反正几个铁钉也卖不了多少钱,老大的那一袋,可能连两块钱都卖不到,所以也就不觉得可惜。于是兄弟两个继续再向前走,没多久,兄弟俩几乎同时发现街尾新开了一家收购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道:“本店急收一寸长的旧铁钉,一元一枚。”
老二后悔得捶胸顿足。老大则将小铁钉换回了一大笔钱。
店主看着发愣的老二,问道:“孩子,同一条路上,难道你就一个铁钉也没看到?”
老二很沮丧:“我看到了啊,可我认为小铁钉不起眼,我更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值钱;等我想捡时,却连一根也找不到了。
中国有一句话:“事情就怕加起来。”还有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有一句话耳熟能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的人都是非常注重细小事情的做成,因为他们认为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干成大事。而不肯从小事做起的人,其实很难成就大的事业。人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有成功的希望。很多人认为自己进步的方法有很多,但见效最快的却是:做好身边的小事,为细节准备百分之二百的精力。
生活中,我们在为即将进行的工作做准备时,不论考虑得多么周全,准备得多么充分,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却不免会有意外事件的出现,这些意外事件也许相对于整体来说比重并不大,但事情的成败,有时往往就在此一举。这就像“酒与污水法则”告诉我们的一样,一滴酒滴入污水中,污水还是污水,而一滴污水滴入酒中,则酒就变成了污水。所以,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问题总是出现在你的准备工作缺少的那百分之一的细节时,而这时的问题常令你措手不及,以至为后来的不成功埋下隐患。但如果一个人能坚持多为细节做充分准备的话,就会发现做事效率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成功变得清晰起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向成功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