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才方法论:得人才者得天下(2)
- 小米的方法:互联网+时代的样本解读
- 尤兆丰
- 4831字
- 2016-07-23 15:27:24
洪锋上小学时就学习计算机,编写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美国谷歌工作时,他是高级工程师。后来回到中国,在谷歌是第一产品经理。林斌说洪锋很强,雷军想要见洪锋。洪锋准备了上百个问题来问雷军,越问越细致,越问越难。雷军发现洪锋提的问题比他们自己提到的问题都要细致,雷军就想拉洪锋入伙。雷军发现,其实对于洪锋,不是雷军在想办法找他一起创业,而是洪锋在面试雷军作为老板靠不靠谱。雷军告诉洪锋自己是谁,打算怎么做手机,小米能给洪锋什么。洪锋说:“这件事情够好玩,梦想足够大。或者说你可以说这件事情足够得不靠谱,因为它太疯狂了,你觉得这个事情从逻辑上是靠谱的,但是从规模上和疯狂程度上来说,是绝对的不靠谱。这很有挑战性,我决定来挑战一下。”
原本刘德并不在雷军的人才规划体系里。雷军不认识刘德这样的人,而且,他认为根本请不起刘德这样的人才。洪锋之妻认识刘德之妻,洪锋认识雷军之后,想到了刘德。当时刘德在美国过着悠哉的中产生活,洪锋跟他说:“来和几个朋友聊聊天。”2010年5月,因为回中国办事而到北京的刘德,抽空到小米公司,见到了雷军、黎万强、林斌、黄江吉,大家从下午4点一直聊到12点。聊完后,刘德说:“这事儿挺好我又能帮上你什么呢?”雷军说:“我们想拉你入伙。”刘德回到美国后仔细思考这个机会。“这么多年来我都是自己干的,非常累,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团队。”刘德说,“我非常愿意加入这个团队,因为找到一个好Team(团队)太难了!”第二次来北京时,他主动给雷军打了电话,双方再次沟通。最终“小米选择了刘德,刘德选择了小米,这是一个双向选择”。雷军说,为加入小米,刘德下了巨大的决心,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后来,除完成了小米手机的设计外,刘德还肩负起了手机供应链的工作。雷军称:“我很庆幸洪锋能介绍刘德给我认识。刘德现在幸福不幸福我不知道,反正有了刘德,我是非常幸福的。他做得非常出色!”
当2010年7月小米准备启动硬件项目时,此项目还没有一个专业人才。雷军说:“很多人跟我讲创业公司招人困难所以业务搞不起来我认为这就是借口。其实那是你作为老板还不够努力。”2010年的夏天,三个月,雷军见了超过100位做硬件的人选。雷军、林斌、黄江吉等动用了所有关系来找搞硬件工程的人才。一次,和一个理想人选7天面谈了5次,每次10小时,最终没有达成共识。这时,有朋友介绍了周光平,但雷军判断,这个55岁的博士,从1995年开始就在摩托罗拉工作的资深工程师,肯定是不会出来创业的。他当时倾向于找一些年轻一点的合作伙伴。2010年9月的一个周五,雷军又一次面试无果。林斌说:要不,试试看周博士吧。”周六,雷军约了周光平。周一,周光平到雷军的办公室,按照计划,他们准备了两个小时。两人见面后都感觉相见恨晚,从中午12点一直聊到晚上12点,从互联网聊到硬件设计,从用户体验聊到手机发展趋势,叫了两次盒饭吃。随后,雷军兴奋地告诉林斌:“周博士有戏!”
雷军邀请王川加入小米时,后者犹豫了一年。两人关系紧密,“我和雷军认识很多年。公司创立时都相互投资,他投了多看,我投了小米,不是因为缺钱,就是个态度,彼此相互参与”、“我们的朋友关系不牵扯利益,我一直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直到他被雷军说得“不好意思再推辞”。2012年11月,小米收购了王川创立的多看公司,其正式成为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雷军说,对多看的收购最主要是为了王川这个人成立小米之初就想一起做,但一直犹豫没有下定决心,王川就先做了多看”。王川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上。在小米手机首次发布前的一次会议上,王川问雷军,你做过硬件吗,没有吧,当时在座的好像也没有做过硬件。“我好歹做过一点,所以我知道供应链极端的风险。做一款2000元的手机,如果每个月生产100万台,四个月的资金额是80亿元。但这款手机,开模要四个月,量产还需要再等四个月。而且手机是海鲜,放在那儿就会腐烂。这东西今天卖不出,三个月以后就更卖不出,它天天在降价。你们想想,如果我们这个小公司有十万台库存,公司分分钟就死了。”这让雷军等人意识到供应链、库存上的细节难题。王川说:“不如这样,我们能卖十万台,那如果只生产八万台肯定能卖出去。量入为出,就没有库存。”此前,足量供应是手机厂商的做法,这让库存成为大隐患。小米手机从第一代开始实施这个零库存策略,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水平远好于其他厂商,成为其一大竞争力。
联合创始人之外,小米还有两个副总裁。其中,谷歌副总裁雨果·巴拉2013年入职小米。雷军称:“我觉得巴拉在谷歌也是谷歌的未来之星,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谷歌Android的代言人,我看到一些评论说小米雇了一个全球副总裁,也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我需要说明的是,Android一共3个主要负责人,巴拉就是其中一个,绝对是安卓数一数二的人物,这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是我们为什么请谷歌的人,巴拉的个人素质非常好。第二个他在整个安卓生态链里面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第一次邀请应该是去年三四月份。巴拉到位后,小米的海外战略也会更加清晰,当前小米在香港、台湾等地区试水,未来会在海外有更大动作。大家要知道巴拉是巴西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巴拉可以用他的声望做很多事情,小米的海外化有可能从南美开启。”
另一个是陈彤。雷军跟陈彤是十多年的朋友。2014年,新浪网总编陈彤转任小米内容投资和内容运营副总裁。王川称,“很多用户用了我们的盒子和电视,但是让大家感到有遗憾的就是我们的内容可能不是最丰富的,所以我一直希望找到一个真正负责内容的合伙人。我也问了很多人,中国最适合做这个视频内容的是谁?反正很多人给我出了主意,得票率最高的就是陈彤。17年前我跟陈彤有个约定,因为是我送陈彤去的新浪,当时陈彤跟我约定说我一旦有需要,他都回来跟我一起干。所以,我不知道17年前的这个诺言能不能兑现,我就请陈彤吃了顿饭,结果吃了一顿饭陈彤就答应了,很仗义”。
目前,小米的管理团队由7个联合创始人、两位后来入职的副总裁组成,阵容强大。按雷军的说法,“幸运地找到了7个牛人合伙,全是技术背景,平均年龄42岁,经验极其丰富。3个本地加5个海归,来自金山、谷歌、摩托罗拉、微软等,土洋结合,理念一致,大都管过超过几百人的团队,充满创业热情”。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雷军1992年参与创办金山软件,1998年出任金山软件CEO。1999年创办了卓越网。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总裁兼CEO职务,担任副董事长。之后几年,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凡客诚品、多玩、优视科技等多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4月,雷军选择重新创业,建立了小米公司。2011年7月,雷军重返金山软件,任董事长。
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林斌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2在美国Drexel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5年至2006年历任微软公司主任工程师、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开发经理、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等职务。先后参与了Windows?Vista、IE8等产品的研发工作。2006年年底加入谷歌,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全权负责谷歌中国移动搜索与Android本地化应用的团队组建及工程研发工作。
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2000年加入金山软件,并创办金山软件设计中心,历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等职务。在金山期间,参与了金山毒霸、金山词霸、WPS Office等多个知名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是国内最早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专家及领军人物,开创了中国软件与互联网人机交互应用新局面。2010年,联合创办了小米公司,并先后主管小米公司的MIUI和小米网业务,在软硬件产品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创意等领域均有杰出表现。2012年起,负责小米产品的电子商务化管理、运营、营销等业务。“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网络、微博热门词的创造者。
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光平。负责小米公司硬件及BSP团队。1991年获得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曾是摩托罗拉最畅销机型“明”的硬件研发负责人。1995年加入摩托罗拉总部,担任核心专家工程师。1999年回国协助创办摩托罗拉中国的研发中心。曾任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摩托罗拉个人通讯事业部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硬件部总监、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通信专利委员会副主席、摩托罗拉亚太区手机质量副主席。
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黄江吉。小米路由器和云服务业务负责人。黄江吉毕业于世界知名的普渡大学,1997年至2010年就职于微软公司,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先后负责微软商务服务器高性能数据分析系统、B2B系统Biztalk自动物流分布系统,微软中国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7多媒体、浏览器、即时通讯等项目研发。
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洪锋。MIUI产品负责人。洪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后取得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2001至2005年,洪锋在Siebel公司工作。2005年进入谷歌美国,任高级软件工程师,是谷歌日历、谷歌地图3D街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2006至2010年,任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带领谷歌中国团队推出了谷歌音乐、谷歌拼音输入法等本地化产品。
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川。负责小米盒子及小米电视相关业务。1993年,王川自北京科技大学以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1997年创立了雷石科技,并将其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影音娱乐设备公司。2010年,王川创立多看科技,担任CEO。
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负责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和小米生态链业务。刘德毕业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得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曾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系主任。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
副总裁雨果·巴拉。负责小米国际业务的拓展以及与谷歌Android的战略合作。前谷歌Android产品管理副总裁,是Android操作系统团队最具代表性的公众人物之一,曾经频繁出席谷歌的新闻发布会以及谷歌的I/O开发者大会。
副总裁陈彤。负责小米内容投资和内容运营业务。陈彤拥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北京理工大学通讯学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97年参与新浪子公司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属的利方在线的初创工作,1998年入职,担任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雷军表示,阿里巴巴马云的创业史对其帮助极大,他学到了三点:第一,任何一个大公司的成功,创业基础一定是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二,要找一群超级靠谱的人;第三,相比同行,要有一笔永远花不完的钱。阿里巴巴起家时,有18个合伙人,被称为“十八罗汉”。马云之外的著名人物,还有如CFO蔡崇信、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显然,马云、雷军这两个顶级创业家,都在“找一群超级靠谱的人”方面成功了。顶级互联网公司中,腾讯在创业团队方面同样到位。腾讯1998年成立,创业团队共5人,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分别持股47.5%、20%、12.5%、10%、10%。公司启动资金来自马化腾的炒股所得。马化腾关于股份设置的想法是:“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4个伙伴约定清楚,即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出任董事长兼CEO,张志东为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曾李青为首席运营官,许晨晔为首席信息官,陈一丹为首席行政官。按创业结果来判断,这个创业团队是非常强大、靠谱的。再看复星集团,4个创始人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分别持股58%、22%、10%、10%,这个团队同样很牛,成就了一个超级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