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搅局者:小米进化史(2)

在外界眼中,金山其实是一家颇为成功的创业公司,但雷军显然不满足于此。2007年,带着些许的遗憾,雷军离开了为之奋斗多年的金山,这是雷军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破釜沉舟的举动给了雷军创办小米的勇气。拥有小米带来的成就之后,雷军曾经说,他年过四十才走出低谷,抱着不是必赢就是必输的信念创办小米,也因此体会到了创业带来的“跳下悬崖”般的感觉。

年届40,雷军创办了小米,很多人的想象和认识中,在互联网行业这个特殊的行业,40岁已经是要退休的年纪了。但雷军有自己执拗的想法:“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我觉得我40岁重新开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新出发,雷军的想法更加简单了,18岁时的雷军就立下志愿,要做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到了40岁,雷军发现梦想依然遥远,创办小米只是想再试一把。这个简单的想法,让小米“一不小心”成为行业的搅局者。

创业之初,雷军克服了重重困难。首先是人才的召集。林斌是最早被拉入伙的人之一,入伙前他是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团队以阵容豪华著称,除林斌的强大专业背景外,黎万强曾历任金山人机界面设计部首席设计师、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曾多次受邀到各地高校进行软件设计的讲课交流,是国内最早从事人机界面设计的专业人员之一;周光平1995年加入摩托罗拉做手机,就是全球技术委员会的专家,1999年回国协助创办摩托罗拉中国的研发中心;黄江吉是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刘德毕业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简称ACCD),是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创办人和系主任,据称,ACCD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洪峰在美国甲骨文、谷歌工作多年,回国后任Google中国垂直搜索产品经理、音乐搜索产品经理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等职。没有这些业界翘楚的加入,小米的成功就是纸上谈兵,而成功拉这些来自谷歌、微软、摩托罗拉的牛人心甘情愿“下水”,必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搞定手机制造商是雷军和小米团队的又一个重任。小米的创业团队阵容堪称豪华,这就意味着,小米从一开始就定位颇高,而要造出性能优良的手机,一流的供应商也必不可少。作为初创企业,小米进入的是一块日渐成熟、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它需要在关键部件上吸引一流的供应商。但说服此类供应商相信自己的信誉并非易事,因为小米没有品牌、没有工厂、没有销售记录,更别说利润了,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在小米寻求供应商之初,全球100强供应商中的85家回绝了小米的合作请求。

为了争取到最好的供应商,小米团队用数月的时间专注于相关谈判。本来负责日常运营和产品设计的林斌被雷军要求专注于接触潜在供应商,强大的压力下,林斌的体重在几个月内掉了18斤。小米不吝于向供应商们表现诚意,2011年3月,在日本福岛遭遇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两周后,雷军、林斌、刘德三位高管飞赴日本与夏普磋商显示屏供应事宜。夏普高管对三人展现出来的诚意表示满意和感动,最终促成了合作。解决了供应商问题,小米得以于2011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了其首款产品“小米1”智能手机,而前期各个环节的高标准要求,让小米手机几乎一经上线就宣告售罄。

2011年8月16日,小米公司在北京798艺术区通过媒体沟通会正式发布小米手机,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半天内预订超30万台。作为国内首款双核3G手机,小米手机的惊艳亮相几乎改变了国人对国产手机的传统认知。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国外产品比本土产品更尖端、质量更好,小米或许是第一个被认为真正有抱负的本土科技品牌。小米外观时尚、高配低价,超越了那些更老牌的竞争对手,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手机每台售价比最新的苹果或三星手机低几百美元,配置参数却直追后者,这让“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从一开始就“高烧不退”。

除了做手机,小米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系统和应用的高度重视。早在第一款手机发布前的2010年底,小米就推出了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人气也颇高,2011年6月底MIUI社区活跃用户达30万。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最初的三大核心产品。

小米手机的线上销售首战告捷并在此后几年内迅猛增长,实际上宣告了小米模式的成功。2011年小米上市时已届年末,当年小米实现销售额5亿元,到了2012年,随着小米品牌知名度飙升和更加成熟的手机换代新品的推出,小米的业绩扶摇直上,总出货量达到719万台,含税销售额达到126亿元,创造了手机业内的销售奇迹。当年6月23日,雷军宣布小米作价40亿美元完成第三轮融资,融资额为2.16亿美元。在接下来的2013年,小米总共销售手机1870万台,同比增长160%,含税收入316亿元,增长150%。

2014年,小米的成绩单更加绚丽,小米全年共售出6112万台手机,增长227%,含税收入743亿元,增长135%。雷军称,小米已经成功登上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这种野蛮增长让外界惊呼不已,但雷军一再强调,小米的成功是顺势而为,借势发力的结果,他认为“台风来的时候连猪都可以飞”。而所谓的顺势,一是小米抓住了国内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换代的时间节点;二是在打造小米手机和销售手机时采用了互联网思维,抓住了粉丝,节省了成本,最终提升了口碑和销量。

在专注主打产品的完善和升级、不惜重金精雕细琢的同时,小米的产品线一直在不断丰富。首款小米手机发布和上市后,2012年,小米又先后正式推出了小米手机电信版、小米手机青春版、全球首款1.5GHz四核智能手机——小米手机2、全新产品小米盒子;2013年,在米粉节上正式发布了MIUI V5、小米手机2S、小米手机2A,6月发布了听歌神器小米活塞耳机,7月正式发布红米手机,进军千元级手机市场,此外,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等产品也相继发布,逐步构建起了独特的小米生态链。

2013年是小米全球布局的元年,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初步试水获得良好反响之后,小米从谷歌请来了雨果·巴拉(Hugo Barra),正式开启了其国际化进程。2014年,小米成功进入7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与中国市场类似的印度市场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一年,小米在印度市场售出了超过100万台小米手机。在印度,小米经历了专利风波,专利是小米海外战略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鉴于此,2014年小米开始着手加强申请专利的工作。小米海外市场负责人林斌透露,到2015年底,小米将有望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

从2014年年底起,坊间不断传出小米公司即将上市的消息,这一消息像阿里巴巴上市的消息一样,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要知道,2011年小米完成A轮4100万美元的融资时,估值仅为2.5亿美元,到2014年12月小米新一轮11亿美元融资完成,估值已达45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所有初创的科技公司。从2010年到2014年,雷军用五年时间,让小米从无到有,并且快速进化成为一支可以撼动国际市场的力量,严格来讲,这不是雷军一人之功,但雷军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雷军及其团队对小米的用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如果说互联网大势是小米神话得以成就的客观因素,那么雷军的专注和用心则是主观动因。据雷军介绍,小米的logo拼音“MI”,首先是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意为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是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小米还容易让国人联想到“小米加步枪”,雷军希望用小米和步枪来征服世界。假以时日,如果小米能成为经典品牌,小米logo的含义必然也会像苹果手机的logo一样为众人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当成最后一件事情来做

雷军早就说过,“小米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所以,小米注定是雷军最后的荣耀,正如苹果是乔布斯最后的荣耀。

2012年12月,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由于小米的巨大成功,雷军获得年度新锐奖;2013年12月,雷军正式当选第十四届经济年度人物。事实上,小米诞生短短几年,成绩斐然,让同行艳羡,而背后的艰辛却少有人知。

据雷军介绍,2010年年底,小米刚刚起步研发手机时寻求厂商合作,曾遭到世界500强企业的拒绝和打击。小米公司当时成立还不到一年,但谈判的另一方却傲然视之,要求小米拿出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并且走极为复杂的流程,可想而知,在小米吃尽闭门羹之后,最终双方的合作只得以失败告终。“小米提交了很多报告,这些报告从中国区报到亚太区,亚太区报到美国总部,最后告诉我不做。”虽然雷军最终还是能够理解供应商的难处,但在此之前,雷军坦言自己曾对供应商恨得牙根痒。小米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对于小米寻求厂商合作碰壁的经历记忆犹新:“他们会很热情地把你迎进门,但绕着圈子请你走。”

对于今天的雷军来说,小米正在经历辉煌的时刻,但坎坷并没有过去。2015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雷军发布内部邮件庆祝小米五周年生日,同时不无警醒地表示,未来五年内手机行业竞争将更加惨烈。在内部邮件的开始,雷军重新提起了小米创办时的情况:“五年前的今天,2010年4月6日,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银谷大厦807室,14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一家小公司就开张了。小米就这样悄悄创办了。那个时候的我们,很少谈梦想,因为这个梦想过于宏大而注定被耻笑……”

雷军骨子里是相信梦想的,是狂妄的、偏执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为了这“万一”,雷军和小米团队像马云一样,付出的是巨大的努力。但越努力越幸运,因为像偏执狂一样的坚持,梦想最终成就了马云和阿里巴巴,也成就了雷军和小米。

雷军早就说过,“小米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件事情”。所以,小米注定是雷军最后的荣耀,正如苹果是乔布斯最后的荣耀。不同于乔布斯的是,乔布斯已经完成了此生的使命,而雷军要走的路还很长,他的荣耀还可以更辉煌。但辉煌和荣耀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意味着小米还要经历更多的坎坷。

我们承认,技术的进步反映了人的思想和智慧,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代替人的作用,尤其对于一家伟大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雷军和小米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我们必须承认,乔布斯和苹果是不可复制的。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来自个性而深刻的思想,这一点并不很难理解。

不过,不可复制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和借鉴,事实上,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都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带来的普遍的借鉴意义,正是我们在本书中所乐于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