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读懂小米
- 小米的方法:互联网+时代的样本解读
- 尤兆丰
- 2346字
- 2016-07-23 15:27:24
作为一名企业家,喜欢阅读是好事,但耗时费神潜心写作,可能许多人会不理解——企业家以实干为首务,须强调时间效用的最大化,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精力去写一本书。
对这种观点,我却不尽认同。其实,企业家的时间效应,首先应聚焦于“谋战略”,得想清楚企业“做什么”,“做什么”永远比“怎么做”更重要,只有在企业战略清晰的前提下,再去整合人、财、物等要素资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使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谋战略”不容易,没有对新事物持续关注的热情,没有对新模式深入研究的耐心,就无从产生新思维和新路径,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当然,许多忙碌不堪、热衷应酬的企业家,也是言必称战略的,但是,如果严格地系统推敲,他们所言之“战略”,或许不能称之为“战略”,充其量仅是“战术”或者“生意经”而已。
对于商界风云人物,我特别推崇苹果的乔布斯(可惜天妒英才)、特斯拉的马斯克和小米的雷军,他们的战略逻辑极为相似——在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用极致的硬件产品作为切入口,构建企业战略的系统生态链。这样的思维逻辑,对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而言,具有极强的模式借鉴和样本解读意义。
我对小米公司的关注始于2011年8月,其时小米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M1),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在苹果和三星笼罩下的智能手机行业,小米作为一家新生企业,到底能够维持多久?事实证明,我当时的担心是多余的,在此后的持续关注下,我逐渐感觉到,智能手机可能仅是小米公司的战略切入点,其真正的战略布局远远不止于此。
从2012年开始,我开始系统研究小米公司,这一年小米已经在内部成立了分别负责研发智能技术和硬件的生态链,之前小米一直雪藏的战略野心”也逐步浮出水面。果不其然,在随后的3年里,小米内部衍生和外部投资了30多家关联企业,且一切都围绕着“以智能手机为支点,推进生活家电智能化”的战略方向,要知道,这一植根于互联网思维的战略布局,其面向的是未来数十万亿元的广阔市场。
随着我对小米公司研究的逐步深入,将“所思所感”写出来的冲动日益强烈,因为,我发现小米公司之所以能创造传奇,绝不仅仅是因为站在风口,猪也能飞”那般简单。通过横向对比来看,同样熟谙互联网思维且同样锁定智能手机为抓手的360特供机、锤子手机等,均在极其短暂的喧闹之后归于沉寂,而如魅族、联想等国产智能手机最早的试水者,即使在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期重新主导市场的战略实施以后,亦未能如愿以偿。
其实,小米公司之所以能够超速成长创造传奇,所谓的“风口论”,充其量是作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绝非小米公司的秘诀之所在,何况真正的秘诀是不会轻易示人的。
小米公司的秘诀是什么?成就小米公司传奇的充分条件是什么?为了系统识别和探究,从2014年开始,我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晚上和周末的应酬,开始进入“半闭关”式的写作状态:除了全面梳理小米公司以及其创始人雷军近乎所有的资料外,更广泛地与互联网观察家展开探讨,以求能够跳出小米看小米,不唯互联网思维看小米。
小米公司的九大方法论,从人才、管理,到竞争、合作,到营销产品,再到投资、战略和公关,零散看来,均独到深邃,综合看来,却又能融为一体、互为支撑。应该说,这才是小米公司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小米公司既能持续高速发展又能确保运营闭环的关键,更是成就一家传奇公司必备的哲学思考之所在。
以此而言,我甚至得出一个推论:即使小米公司并不身处互联网的风口”,而仅是一家专注于传统行业的公司,但有此极具前瞻且互为闭环支撑的九大方法论,小米公司依然是一家相当优秀的公司,而当这九大方法论具体落实到一家互联网公司时,成就小米传奇,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之为必然。
小米的九大方法论,是一个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完整闭环系统,系统论认为,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微观组织,应该被视为自成一体的系统,企业家搞经营,无非是协调各因素的关系,使系统结构实现最佳平衡,达到最优化。本书所论及的小米九大方法论,正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小米案例对于企业经营的普遍借鉴意义。
系统论要求,一个系统内不能存在致命的短板,否则平衡将被打破——企业将出现危机。由于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系统的平衡总是动态的,就一家企业来说,短板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及时发现和弥补短板,确保风险可控则是必要的。小米公司初创时期,在人才、管理、产品、战略等要素的统筹考虑下,雷军的系统设计,尽可能地规避了一家创业公司可能存在的各种短板。为此,雷军可谓下足了功夫,做到了极致,这才有了小米业绩爆发却内控稳定的高速成长。
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所面临的短板是不同的,在规模做大之后,短板也会被相应放大,而一家企业最大的短板,往往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对于小米公司来说,2014年进军海外市场之后,多次面对专利诉讼,专利就成了小米最大的短板,与此同时,小米还面临着品牌高提供了参考路径和思维拓展——2012年我将旗下原先的玻璃制造加工基地迁移,并在位于南京马群的原址上,重建并创办了南京马群科技创业中心,至今已有逾200家创新型企业入驻,我希望创业中心未来能够孵化并培育出具备小米基因的创新型企业;2013年我旗下的紫金财富进入高速拓展期,我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财富端必须侧重于“互联网金融”,以便能为广大民众提供快捷便利的理财通道,贷款端则必须侧重于“供应链金融”,以便可以系统控制金融风险、相对降低贷款端成本,而我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一互联网金融模式,其实也与我对小米公司的深度研究密不可分。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扑面而来之际,未来的技术和模式创新必将精彩纷呈,对其的探索和实践永远没有终点,而我对小米公司的研究和解读或许也有不尽完善处,还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朋友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