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附1 杜威讲演(10)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四)
- 胡适
- 4814字
- 2016-11-02 21:32:51
7.心物关系问题
先讲关于第三组“心”与“物”的问题。用这个见解看来,心与物完全相反。物质界是静的,不变的,固定的,可分为部分甚至原子、分子。物质界是小部分组织起来的,从这里到那里,虽然可以重新安排组织,物质总是不变。
照柏格森的意思,物质界是空间的关系,心理上的经验,要用“绵延”来解说。物质只有空间的,有“时间”,也只是空间的变相。“真的时间”本身就是变迁,物质界的时间是假时间。譬如说三个月后有日蚀,这三个月好像是真的时间了,其实能这样隔断的,还是假时间,是空间的变相。
我们可以用比喻说明假时间与“真时间”的区别:时钟上长短针表示的几点几分,是用长短针的相对位置来呈现,所以是空间的变相,不是“真的时间”;人饿极了急需食物充饥,人掉到水里,等人来救,公堂上将判而未判,这些流逝、等待、煎熬,才是“真的时间”。用这种时间与钟上长短针表示的时间相比,就知道“真时间”与假时间的区别了。
8.感觉来自物的影响
这一段话总结起来,就是物质界是空间的,心理的生活经验才是“真时间”。柏格森还有一种讲法,就是用“感觉”与“记忆”来讲。他说感觉全是物质的影响,譬如这个杯子把烛光的火反射出来,可以说他是感觉到烛火的热;镜子能反射一切东西,也可以说有感觉。外物的影响,是纯粹的感觉。
9.“记忆”为人所独有
杯子、镜子可以有感觉,“感觉”是物的影响,但“记忆”决不是物所能有的。记忆可以把种种过去都召回来,立刻跳到将来,随着时间增长、随时吸取。这是唯独人才拥有的现象,这决不是物所能拥有的,只是太习惯,熟视无睹。如果人真能明白记忆的作用,纯粹唯物论的见解,就不攻而自破了。
物质可以彼此感觉,杯子放在烛光的前面,杯子有感觉,茶壶放在镜子的前面,镜子也有感觉:但这些都是死的。人在生活上的感觉不是这样,人的感觉会因需要而有所“选择”。手放在眼前,便把大门遮住了。
柏格森说:这因为位置近的比远的更重要,所以把不重要的挡住了;走到门口,大门就显现出来。大门的重要性也就上升了。譬如说地球是圆的,乍一听,一定很奇怪,如此一来,这边是头在上、足在下,那边不就是头在下、足在上了吗?柏格森说:这个例很可以说明我们用感觉中的区别,应用到物质界去,是不可能的事。
10.人的看法“再造”了“我们”的世界
柏格森说,因为动作行为上的需要,人硬把宇宙分割成片断,其实真的宇宙并不是片断的。就是物质界,虽有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像是片断的,其实本来也不是片断的,因为事实的需要,就把区别硬加上去。
这种分析,重要在柏格森的断案。他提出假说,认为这样看来,不动的、不变的、死的物质界,也许可以鲜活变动起来,与心灵世界一样。这是一个极大的假设。他说:因事实的需要,硬用人的智慧(这是他所最看不起的),把不断的世界割成固定的、死的、有区别的世界,本来物质界与心界是没有分别的。
柏格森见解的两点:
第一,科学上把“质”与“力”的区别根本打消。譬如桌子,不是物质,而是无数的力在活动。这就是科学把质与力的区别打破了,再用力来解释质。
第二,人的记忆确把经验割成片断,又怎么能不知道物质界也是割成片断的呢?
现在再把他应用到第一组本体界与现象界的问题上去。
从前的人以为本体界比现象界为高,超出现象界之上。柏格森以为本体界并不高,并不难懂。本体界就是继续创造活动永远更新的“真的时间”。人只要内省,不要因为需要知识就把绵延遮断,自然能达到“绵延”,这种真正的时间。
11.智力与直觉
柏格森从这个本体、现象两界的区别上,引出知识论的两个重要观念:“智力”与“直觉”。这两个观念都以知识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为前提,就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确定知识的价值。但与实验主义不同,柏格森看不起知识,不相信知识,以为知识把“真的时间”遮住了。
柏格森看不起知识,主张直觉,只要内省的程度到了,自然会有直觉,自然就知道本体是连续不断的创造。柏格森受到古代神秘主义的影响,为了杜绝知识对生命的曲解,宁愿调用神秘色彩极浓的直觉主义观念。
无论如何,柏格森这种学说,一方面固带有很科学的意味,另一方面要顾及人类满足宗教形而上学的欲望,又带有神秘的意味。他这种态度,也许是他享有大名、信徒很多的原因。他以实验主义的论调作为根据,又能满足各方面的欲望,自然有这么多的信徒、这么大的名声了。
再把这个观念应用到终极问题上,就是宇宙是前定的还是自由的问题。柏格森以为“真的时间”之内的宇宙,不断创造进化,时时活动,时时变新,决不会前定。人知道过去,决不能知道未来。占据空间的物质世界是固定的、隔断的、前定的。
柏格森讲“真的时间”是创造发明永远不断的,可比诗人做诗,诗中从一个字一个字的分开来看,是机械的;但其神味诗兴,是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创造进化更新生命内涵,锻造自由。不能做到这个地步,只有堕落到机械习惯中。
12.达尔文观点的疑难之处
他在这部书中,指出达尔文生物演化学说的三个主要观点存在疑难:
(一)生物的种种机能是由极微细的变迁一点一点积累而来;
(二)这种微细的变迁,应对四周环境,不知不觉演变出来;
(三)是自然天择:变迁以后,适合环境的,子孙繁昌;不能适应环境的,就淘汰了。
达尔文这种讲法,有一个很大的困难。有许多机能是很复杂的,照达尔文讲,一定以为这是一步一步很微细地累积起来的,越复杂越有用;但是这些机能在没有发达到这样复杂的时候,有什么用呢?达尔文说眼睛是为应对环境演变出来的,但是要演进到相当复杂的程度才能应用,只有一小部分机能而还没有完全成为眼睛,看的机能如何运用,没有运用又怎么能继续演变?
目的论者则以为,这些变化,一定出自一个人格神之手,有了计划,有了目的,然后一点一点地演变出来。例如一所房子,必须先有目的,从基础、地板、墙壁、屋顶和装饰,一层层堆积起来,最后有复杂完整的房子。生物进化也是如此。眼睛的变迁,是计划好了才这样变迁的,是先有目的。柏格森认为,这两种观点,在达尔文的思想中都存在,虽然解释得精细严谨,但始终是在生物演变的投影上做工夫,从未深入生物演变本身。
13.批评机械论和目的论
柏格森在《创造的进化》一书中,开端就批评机械论和目的论。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都只承认现成的,而不承认新生的力量。
达尔文以为,进化是小分子机械的因缘和合,和合好的生存下来,不好的就消亡了。这种小分子和机械和合的规则都是现成的。目的论假设一种计划,以为想造房子一样计划好的,现有的和将来出现的,早就包含在过去之中,没有任何新生的东西出现,也不承认创造和发明。
柏格森以为这两派所以不能有满意的解决,都是因为想用知识的缘故。不知知识只能应付物质,不能懂得生命的。生物进化的生命,就是“真的时间”。知识只能对付分段的零碎的东西,决不能懂得永远变迁永远创造的生命。譬如潮水打过一块海上的小石,小石是死的,怎样懂得潮水是个什么东西。知识要懂得生命,也和这个道理一样的。
第一种问题 能够领会生命的是意志,不是知识
柏格森以为,知识不能领会生命,生命是意志的作用。要懂得生命,必须从意志的动作入手。知识的作用,只能把有机体分析解剖;血脉、皮肤、筋肉,甚至分子、原子,分得很细,但生命是整个的,越分越不能明白生命如何运作。要领会,只有从意志勇猛前进,奋发努力,意志生活最充足的时候,才有可能懂得生命是什么。
柏格森确定,生命是意志的作用,意志是没有计划的,没有意识的。意志只是生命的冲动,努力往前推,遇见险阻,就打破险阻,继续前进。这是意志的经验,是生命的真相。要想了解生命的真相,只有看作冲动,没有别的观点可以解说进化的道理。
柏格森以为生物进化之机能的变迁,只有这个观点可以解说,他名之曰“生命的奋进”,就是永远往前推的意思。一切官能变迁到这般复杂,不像机械论、目的论的两种讲法,而是生命内在的生活意志。生命奋进,遇环境有困难的时候,便立刻征服,再往前奋进,没有什么计划和考虑。眼睛是为要看而奋进的结果,久而久之,成为应对环境的最满意的机能。
眼睛是生命往前奋进时留下的影子。生命往前奋进,遇着障碍就征服,眼睛就是努力要看的一点意志的结果。譬如桌上铺着许多铁屑,手摸过去,一定留下一个手的痕迹;机械论者以为这是偶然成功。目的论者以为这是先有预算然后画出来。两说都没有看见生命往前奋进的冲动,遇着障碍,留下这一点意志的痕迹。
第二种问题 种种生物怎样产生的
柏格森以为进化学者的大错,在于把植物、动物、人三者看作一条直线,不知这个三步并不从一条直线来的。生命奋进的时候,总希望最满足最完备最充分的前进的。但是随时遇见障碍,随时征服,遇见一下,征服一下,试验一下,停顿一下,各种动植物就是随时停顿的结果。
生命从一个出发点往前奋进,不是一条直线的,而是随时遇见障碍,随时征服,随时试验,随时停顿。譬如生命演进,到了昆虫,遇见障碍,停顿了;另外一个物种产生,到了蛇,遇见障碍,又停顿了。再有一个物种产生,……如此持续和间歇并存的生命接力运动,一步一步,直到诞生人类。
柏格森以前的哲学家利用进化观念最烈的是斯宾塞,他以生物环境差异来解释生物的种群差异:鱼必在水中,鸟必在空中,都以环境的适宜与否为条件。柏格森以为这是错了。譬如从城中有一条到乡村的路,中间总有许多桥,山,湾等等,这都是环境需要不能不如此。但这是环境的结果,必须先有造路的意志,然后有路,桥,山,湾,同样,我们不能以环境去确定种类。生物为什么要适应环境?因为它们有要生活的意志。
第三种问题 人的智慧与动物的本能结合才有继续发展的希望
人与动物的一切区别,在于动物发展天性的本能,人发展智慧。昆虫中的蚁和蜂还有智慧,因天性的冲动,可以把本能充分发展。
柏格森举出动物发展天性本能与人发展智慧,有三种不同之处。
第一,人的智慧是应对物质世界的,而动物是为了应对生存。
柏格森所讲,人的天性不及动物的发展,所以用智慧弥补不足。
第二,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是人能制造器具。
动物的器具,尖牙利爪,都是随身带的,不能制造身外的器具。人就不然了,眼睛不够看,所以造显微镜、望远镜。动物要温暖,只靠着他的皮,人则能用金石取出火来,制造炉子。这都是人类以智慧弥补天性不足的例子。
第三,人与动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动物能发展他的天性,而吃亏在没有智慧,不能靠器具;人有智慧造器具,如显微镜、望远镜等,而因天性不能如动物的发展,不懂得生命的真义。
柏格森以为哲学的问题,就是怎样把动物的天性与人的智慧融合起来的问题。动物不知道寻找东西的方法而找得到,人知道方法却找不到;这层短处,只要把智慧与直觉联合起来,就能补救。
14.评价
柏格森在现代哲学家中,对许多问题的解说,见解独到;他有艺术天才,其哲学见解也有许多超绝之处。最重要的一些观念,足以帮助我们远离概念化的经院说教,如:
1.生活不能用知识来了解,要想了解,只有投入生活;
2.行动不能用知识来了解,要了解只有去行动。
这虽然不是他独创的,但以前没有讲得这样圆满,在具体的、鲜活的生活经验中来检验知识,虽然他没有提及知识必须用效果来证明自身为真,但其哲学倾向与实用主义大同小异。
3.继续创造、继续进化的观念,也讲得很痛快,这与强调知识的未完成性十分接近,杜威先生也持此观点。
4.真理不能由冰冷的知识得来,而是来自人心的内在直觉。
但他把许多机智的见解组织成哲学系统的时候,用了许多的譬喻修辞。他很会做文章,只想尽力发挥,却不能自圆其说。他有组成哲学系统的野心,想把哲学用一个观念贯串起来,免不了困难。这些地方,詹姆斯比他聪明得多。詹姆斯有见解,尽管各方面尽量发挥,一点没有组织哲学系统的野心。柏格森免不了这个短处,也许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三、罗素
今晚讲的是第三个哲学家罗素,英国人,现在还是青年。他前几年在剑桥大学当数学教授,因为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欧战起后,很受英国政府的严重干涉,辞去教授的职务,直到战争结束为止。今天先讲他的理论方面的哲学,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放在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