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装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官方战史
- 胡烨
- 7字
- 2024-12-23 06:24:30
第二章 东线战争
伦贝格—塔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日托米尔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日,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师长斯坦因纳旅队长就急匆匆地踏进德国陆军第1装甲集群司令部,向冯·克莱斯特上将报到。话音未落,冯·克莱斯特上将就招呼斯坦因纳旅队长来到大幅作战态势图跟前,“过来看看地图,这是你的任务,斯坦因纳。”站在大幅作战态势图前,冯·克莱斯特上将指出,苏联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国境线对面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快速兵团。他对斯坦因纳旅队长说:“看样子,俄国人在别尔基切夫及其南面集结了强大的坦克机械化部队,如果他们不打算发动进攻的话,为什么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南北两翼集结坦克机械化快速兵团呢?他们的企图不是很明显吗?”菲利克斯·斯坦因纳旅队长点点头,他很赞同冯·克莱斯特上将的判断。实际上,苏联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兵力部署和战役展开,和德军判断的一样。虽然从集结位置和态势来看,苏军的快速兵团集结在后方,离国境线尚有相当的距离,但只要冯·克莱斯特上将的第1装甲集群展开攻击,集结在普里皮亚季南北两翼的苏联苏军坦克机械化快速兵团仅需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到国境线周围,对突破国境线去筑垒区浅近纵深防御地带的第1装甲集群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在接下来几天的战事中,苏军的战役反击果然证实了德军的判断。
当今历史学家引用和鼓吹的所谓“德军进攻苏联给苏联苏军完全奇袭”的说法是荒谬的。虽然从战争性质来看,德国入侵苏联是一场不义战争,但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德军的进攻并非绝对有把握达成战役突然性。从兵力对比和兵力部署态势上看,德国陆军在一线展开的是140个师,对阵部属在浅近纵深防御地带和国境线筑垒地带的苏联苏军184个师。且不说兵力态势对比如何,1941年4月10日,苏联人民国防委员会下达命令,为了应对德国陆军在国境线西侧大规模集结兵力的威胁,西部国境线上各个特别军区的一线部队进入国境线筑垒地带。不过,苏军却没能准确判明德军的具体进攻发起时间,导致从4月1日到6月22日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苏军的战争准备工作始终没有完成,这是导致苏联苏军在东线战争之初兵败如山倒的根本原因之一。
战争开始的形势
1941年6月22日,德国陆军不宣而战,在北起波罗的海,南到喀尔巴阡山脉正面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对苏联苏军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德军很快突破国境线,突入浅近纵深防御地带。在冯·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进攻地带,第17集团军在伦贝格西北展开兵力,作为南方集团军群的南翼突击兵团;第1装甲集群在扎莫希奇东面展开,作为南方集团军群的中央突击兵团;第6集团军在霍尔姆东面展开,作为南方集团军群北路突击兵团。在第一波突击中,第6集团军的对手是苏联苏军第5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共下辖16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3个机械化师和1个坦克旅。在伦贝格南面,苏联苏军集结了第16集团军,共下辖1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1个机械化师和2个坦克旅。另一方面,德国情报部门漏掉了苏联苏军第7集团军,因为该集团军没有部署在喀尔巴阡山脉山脚,因而被南方集团军群给漏掉了。除了在国境线东侧集结重兵外,苏联苏军西南方面军还在纵深集结了两个兵力庞大的坦克机械化快速兵团。其中,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北翼集结的苏军快速兵团由2个骑兵师、1个机械化师和3个坦克旅组成,展开在普罗斯库罗夫周围;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南翼集结的苏联快速兵团由3个骑兵师、1个坦克师、2个机械化师和1个坦克旅组成。在罗马尼亚国境线对面的苏联苏军也集结了2个集团军和强大的坦克机械化兵团。
SS“日耳曼尼亚”装甲掷弹兵团3营乘坐火车开赴战役集结地,对许多人来说,这次旅途意味着他们和德国的永别。
战前,SS第5“维京”摩托化步兵师进行了积极的战备训练,图为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某连队在进行打靶训练后的成绩统计。
从作战分界线来看,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和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分界线是难以逾越的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南北两侧只有两条通往苏联内地纵深的主干线。北面是霍尔姆—荣沃—新沃伦斯克—日托米尔—基辅;南面是伦贝格—塔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文尼察。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摩托化兵团主要沿着这两条干线向东实施突击。
至6月22日傍晚,第6集团军突破了霍尔姆东面的苏军国境线筑垒地带,为冯·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第1装甲集群打开了进入乌克兰腹地,朝第聂伯河冲击的大门。在扎莫茨东南,第17集团军却意外地受到苏联苏军第16集团军坚决而顽强的抵抗,进展缓慢。与此同时,第6集团军携初胜之威,继续向普罗斯库罗夫突击时,集结在纵深腹地的苏联苏军坦克机械化快速兵团开始沉不住气,经由荣沃朝卢茨克实施反突击,结果和德国陆军第42装甲军(军长肯普夫中将)、德国陆军第3摩托化军(军长马肯森中将)遭遇,双方遂爆发了东线战争的第一次坦克战。
这次战斗打得十分艰苦,但苏联苏军坦克兵在经验丰富、战术灵活多变的德军装甲兵面前甘拜下风。KV1(伏罗希洛夫1型坦克)虽然装甲厚、火力猛,但却不及德国陆军的3号和4号坦克灵活,结果德军装甲兵赢得了胜利。在德军装甲兵胜利的凯歌中,第6集团军的各个步兵师继续向东朝别尔季切夫—基辅突击。
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第一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第1装甲集群后方地域仅仅集结了第9装甲师和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部队担负进攻布格河的火力准备和支援任务。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所属的加强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首先出击,他们的任务是肃清卢茨克西面森林区和后方的残余苏军部队,保障两个突击装甲军的后方安全。该团很快完成了任务并归建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与此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命令第14摩托化军转向南面朝伦贝格突击,支援举步维艰的第17集团军,帮助他们打开通道,赢得战场主动权。有鉴于此,隶属于第14摩托化军的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也奉命出击。6月25日,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从集结地——霍尔姆东面25公里处朝扎莫希奇实施突击,准备冲上去突破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南面通往苏联腹地的南面主干线。次日清晨,当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穿过扎莫希奇,继续朝拉瓦—罗斯卡亚猛冲急进时,第14摩托化军也兵分两路实施突击:第9装甲师在北面, 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在南面,共同向塔尔诺波尔(后改名为捷尔诺波尔)实施钳形突击。在第14摩托化军的协助下,第17集团军打退了苏军预备队的反扑,逐步取得了突破。随着第17集团军的攻势渐渐有了起色,苏联西南方面军决定停止国境线筑垒地带的坚守防御作战,逐步向后退却,至此南方集团军群终于打开了通往苏联腹地的大门。
目光回到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师长斯坦因纳旅队长以瓦克勒战斗群(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担任突击先锋,任务是迅速穿过伦贝格朝塔尔诺波尔前进。当时,德国陆军第1山地师刚以一部兵力打下了伦贝格东面制高点群,为德军坦克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挺进打开了方便之门。6月30日, 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以3连为急先锋,经过摩托化行军冲到了伦贝格。与此同时,SS第5“维京”炮兵团也开始了他们的处子秀。SS第5“维京”炮兵团8连奉命离开公路,伴随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先头部队穿过塔里诺波尔,朝兹罗措夫和兹巴拉奇攻击前进,掩护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北翼,准备打击苏军坦克机械化快速兵团的反扑。
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的75毫米步兵炮,这些火炮为步兵提供了强有力的炮火支援,是战争初期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迅猛进击的根本原因所在(上下图)。
然而,在凹凸不平的地形上,SS“维京”炮兵团8连行进缓慢,根本赶不上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和SS“维京”侦察营的步伐。为此,焦急的SS第5“维京”炮兵团3营副官赶到一线,亲自对炮8连下达紧急命令:“带上充足的炮弹和单炮前进,协助步兵营的反坦克火器及侦察营,准备打敌坦克反扑。”于是,炮8连奉命轻装出击,带着绰号“彼特”(Peter)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和炮弹运输车继续伴随步兵前进。炮8连连长身先士卒,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很快,炮8连就发现前方出现苏军车队。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的运兵车和摩托车立即停止前进,隐蔽在附近灌木丛和森林中并严密伪装起来。炮8连的驾驶兵和炮手们也跳下车,依托地形展开火炮,向东警戒。远处,坦克主炮和车载机枪射击声清晰可闻,八轮装甲车的机枪立即警惕地把枪口转向东面。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团长冯·绍尔茨旗队长临危不惧,始终在一线和营长、副官一起讨论可能出现的情况。不久,大群苏军坦克和装甲车越过草原冲了过来。炮8连的排长布鲁彻党卫队三级小队长指挥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在公路边展开,并将炮弹从弹药车上搬了下来。迅速完成阵地展开后,布鲁彻下达了射击指令:“敌坦克群自12点方向冲来,距离200米,触发引信,打!”在排长下达命令的同时,首发炮弹出膛,飞了一段距离后在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群中爆炸,一辆装甲车中弹起火,车组成员跳下车仓皇逃命。接着,105毫米榴弹炮继续射击,轮换打穿甲弹和触发引信的高爆榴弹。在105毫米榴弹炮的轰击下,苏军坦克群和车队一辆接一辆中弹起火,在爬过一座小山头时队形出现混乱。趁此机会,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的步兵和摩托车驾驶员果断出击,打退了苏军这次坦克反扑。虽然炮8连的炮手们无法准确核实他们的战果,但毫无疑问他们对打敌反扑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战斗结束后,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进行了清点,发现苏军共有48辆坦克和100部装甲机动车辆中弹停罢在战场上。通过这次成功的打敌反扑战斗,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解除了苏军对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左翼的威胁,保障了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朝塔尔诺波尔突击的侧翼安全。
在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打敌反扑胜利的同时,SS“维京”反坦克营也打得相当出色。SS“维京”反坦克营2连连长波默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在作战报告中记载了1941年7月3日在马赞伊斯—迪科维策战斗的情况:
SS“维京”反坦克营2连配属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作为全师北翼尖兵,朝兹罗措夫—塔尔诺波尔公路突进。大约10点,在兹罗措夫西面约2公里处,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转向北前进,穿过扎罗斯瑟前往诺维基,准备和在此战斗的德国陆军第9装甲师先头部队取得联系。当时,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分成三个战斗群。我连伴随伯勒瓦奇战斗群前进,其中我连含我在内的一个排负责掩护战斗群尖兵突进。
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团长绍尔茨旗队长正在检阅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
不久,伯勒瓦奇战斗群的尖兵突然遭到步兵火力拦阻,但我们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进入奥勒耶夫前的稍事休整时,我们接到了新的命令,伯勒瓦奇战斗群将在扎罗斯瑟北面和东面组织防御。为此,我连的轻机枪排必须加强给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1连。于是我连将一个排的轻机枪移交给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1连后,紧随弗滕巴赫战斗群,穿过博洛维卡,朝诺维基前进。当他们穿过马尼乌季时,冯·绍尔茨旗队长指挥的团部连也开始前进。抵达马赞伊斯北出口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下情景:SS第5“维京”炮兵团8连一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和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4连一个排已经展开兵力和火力,正和248高地(位于马赞伊斯东南3公里)上得到大量坦克炮兵支援的守敌激烈交火。根据SS第5“维京”炮兵团3营营长的请求,我决定把部署在马赞伊斯北出口的一个排左移,掩护炮兵3营在马赞伊斯镇内展开炮群。同时以另两个排迅速穿过马赞伊斯,占领郊外有利阵地,展开火力压制守敌。来自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15连的一名三级突击队中队长报告迪科维策西北400米的一个小山包已经被打下来了。于是,我决定调我连2排上这个山包坚守,并打算让中型排交替掩护,沿着主干线前进,掩护侧翼安全。但这个盘算却无法实现。因为就在我给2排下达命令的时候,中型排已经开始移动,而且很快占领了马赞伊斯往南1600到1800米的阵地,这里更靠近守敌阵地。计划只得作废,从当时的战场态势来看,中型排的位置距敌阵地太近,稍有不慎就会全排覆灭,但事后证明中型排这一手却是制胜的关键。从500到800米距离,我们朝敌人猛烈开火。这时,我才发现2排占领的高地周围是一片麦田,俄国兵在周围依旧顽强死守。他们组织火力猛打高地的SS“诺德兰”7连的步兵和炮兵。7连长中弹战死,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炮长和两名炮手负伤。我连2排损失也不小:突击队员德鲁高什中弹战死,机枪手舒茨尔和泽勒也被苏军坦克主炮射出的一枚炮弹命中机枪防盾和弹药箱而战死。见状,斯坦因菲尔德冲上去,单人操作机枪继续射击。战斗中表现最英勇的当属洛仑兹党卫队二级小队长,他在自己的1号和2号机枪手相继倒下后,自己仍单人操作机枪继续战斗。不一会儿,他负伤了,但拒绝立即包扎伤口,不仅对上来救助的卫生兵说等会儿,而且还命令卫生兵帮他填压机枪子弹链,保持机枪火力持续不断,直至最终倒下。在我连以猛烈火力打击猬集于迪科维策镇俄国兵的同时,炮兵也用高爆榴弹猛烈轰击,将小镇炸得处处起火。此外,敌人的五辆坦克和许多炮兵牵引车,以及大量机枪火力点和步兵单人掩体也被我军炮兵用高爆榴弹摧毁。我连的中型排同时也打掉了敌人一支50台车辆组成的车队。大约18点,中型排作为尖兵,前出到博洛维卡时,用直瞄火力打掉了敌人一门步兵炮。看到步兵炮被击毁,躲在后面的三辆俄军坦克上的士兵弃车逃之夭夭,这些坦克毫发无损地落入了我军之手。马赞伊斯周围之敌估计有约一个师的兵力。当夜,我们继续前进,前出到诺维基郊外。18点30分,战斗基本结束,这是我连在几乎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经历过的最艰苦的战斗。
虽然初战告捷,让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志愿兵们消除了对战争的恐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原来杀人并不是一种荣耀,而是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加入武装党卫军并不是什么乐事,相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战斗生活,战场上任何疏忽懈怠轻敌的后果都是致命的。从这时起,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志愿兵们才真正从平民进化成为冷酷的战士。
不过,对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来说,初战胜利后也并非完全就是喜悦之情,因为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的首任团长瓦克勒旗队长不幸战死。
7月1日,阳光明媚,正在挺进的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遭到了苏联苏军第32步兵师的反扑。随着一阵阵洪亮的“下车!准备战斗!”的命令传来,年轻的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的将士们敏捷地跳下车辆,按照战前训练的战斗模式散开队形,依托地形展开火力。荷兰、芬兰和德国的志愿兵小伙子们娴熟地用步枪、机枪和81毫米迫击炮组织起一道道密集的火力网,打退了苏联苏军第32步兵师的反扑。在一线步兵、机枪手和迫击炮手奋战的同时,辎重兵们也往来穿梭于前线后方,将一箱箱弹药扛上前线,确保了一线步兵火力和迫击炮火力始终持续不断。虽然第一天的战斗打得很漂亮,但第二天,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却蒙受了难以承受之痛:团长瓦克勒旗队长和团部部分军官遭到一名苏军士兵偷袭,瓦克勒旗队长中枪负伤,因流血过多而死。瓦克勒旗队长战死后,迪比希旗队长暂代团长。四天后,菲利普斯·斯托尔茨旗队长接任团长。7月4日,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4摩托化军军部均前出到塔尔诺波尔。当天清晨,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师长斯坦因纳旅队长奉命向第14摩托化军军长冯·威斯特海姆中将报到。威斯特海姆中将亲自向斯坦因纳旅队长介绍了整体战况,并向他传达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命令:和从北面展开攻击的第1装甲集群配合,对撤退的苏军实施尾追攻击,将苏军逐过斯大林防线,并将其重兵包围在第聂伯河西岸;此外,第14摩托化军继续向北突击,合拢南方集团军群北翼包围铁钳。
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的重机枪阵地。
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4连3排2班的集体合影。
在就当前总体态势进行讨论时,威斯特海姆中将突然对斯坦因纳旅队长提到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给各个军长下达的特别指示——《有关巴巴罗萨行动德军控制区内行动指南》,其中明确指出国防军将士在巴巴罗萨行动实施阶段针对东线占领区的苏联平民施暴行为不会被追究任何法律责任。本来,威斯特海姆中将的本意是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遇到类似平民反抗或抗拒德军的行为可以格杀勿论,上级丝毫不会追究任何法律责任,但没想到斯坦因纳旅队长竟对这道特别指示丝毫不感兴趣,冷冷地答道:“没有任何一个传统军官会去执行这道命令。即便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如此野蛮地肆意对待平民也会导致自身士气和斗志下降。军纪不严会导致部队价值观扭曲和士气下降,如此这般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也将不复存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会将本师任何一名胆敢肆意毫无理由地对平民实施暴力行为的军官送上军事法庭。”不过,对于第二道命令,即著名的政委枪毙令,威斯特海姆中将和斯坦因纳旅队长之间倒是没有疑义,两人都认同这种做法,因为这是“德军一贯以来的作风,消灭对方的政治领导力,动摇苏军的军心士气”。
塔尔诺波尔—斯塔诺夫—胡斯亚金—普罗斯库罗夫
天开始下雨,乌克兰的道路立刻变成一片泥泞。第14摩托化军决定沿宽大的正面继续发起进攻,突破斯柳奇,为第17集团军打开通道。作为第14摩托化军的南翼突击尖刀,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分成两个战斗群直扑斯柳奇,其中主攻战斗群打斯塔里诺,助攻战斗群(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打胡斯亚金。
然而,7月5日德国空军侦察机给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通报新的情况:一支强大的苏军正沿着考皮瑟内—胡斯亚金运动,在周围铁路线上还有不少货车皮。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立即投入激烈的战斗中。在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冲到特乌斯特后,午夜,新任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团长菲利普斯·斯托尔茨旗队长到任,随同他到来的还有一名经验丰富的作战参谋。斯托尔茨旗队长到任后立即调整部署,改以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连为先锋,任务是打下胡斯亚金,攻下斯卢兹河上的一个渡口,方便全师渡河。不过,这个部署有些多余了。在此期间,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营在冯·哈登上尉率领下经过迅猛的攻击,已打下了斯卢兹河上的一个渡口,并一直冲到胡斯亚金东郊。接到1营打下胡斯亚金的报告,斯托尔茨旗队长意识到了自己的“画蛇添足”并赶紧改变部署,命令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3营跟进,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转向,警戒全团南翼。但,2营很快遭到苏联苏军的反扑,陷入了苦战。激战中,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5连连长米克罗斯上尉阵亡。顽强的苏联苏军尽管进攻一再受挫,但并没有叫停的迹象,反而不断组织兵力发起了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的冲击,但均被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打退。形势越发危急,苏联苏军将兵力集中于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南翼,试图夺回斯卢兹河大桥,但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9连顽强奋战拼死挡下了苏军的进攻。在艰苦的战斗中,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甚至一度陷入了被包围的危险境地。7月7日全天,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几乎是不间断地和反扑的苏军展开残酷而血腥的拉锯战。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连的作战日记纪录,当时全连负责向西警戒,突然出现的苏军狙击手给全连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不仅1连如此,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营的伤亡也越来越大。眼看就要顶不住苏军的进攻了。在这个危难关头,德国陆军第1山地师及时赶到,大大缓解了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的压力。在德国陆军第1山地师赶到后,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赶紧和第1山地师一部换防,然后腾出手来于20点45分继续向东南朝奥尔科维斯突击。第二天,苏军动摇了,停止反扑,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和德国陆军第5山地步兵团换防并于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连当面的苏军向东北退却后,准备向普罗斯库洛夫发起攻击。向东通往苏联腹地的大门终于向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敞开。19点30分,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和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主力会合。
胡斯亚金之战在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史中留下了重重一笔,激战结束后,1营官兵自发组织募捐,为阵亡战友的亲属募集资金。哈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经过1941年7月1日到8日和俄国人的连续激战后,我们被撤换下来,这让我们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整。接下来,战斗还将继续。俄国人也在拼死抵抗。到现在为止,我运气都很好,安然无恙地活到了现在。我们的战斗非常艰苦,因为我们面对的对手是如此顽强,往往死战到最后一人。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战友,但是,这就是战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7连的保尔·法尔科这样写道:
胡斯亚金之战令所有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参战官兵永生难忘。我们17连遭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以至于无法补充恢复元气,直到后来解散为止。17连全体战士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欧洲志愿者的战斗意志。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希望通过一次快速突袭迅速占领胡斯亚金,然而3营遭遇到了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随后俄国人发动了猛烈反击,以至于全营面临着被分割的巨大危险。17连的弗格尔带着五个人从侦察分队回来后发现了这个危险,毫不犹豫立刻发起反击。俄国人的突击暂时被挡住了,随后慢慢后撤。但是这个小突击队却再也没有回来,弗格尔以及他带领的三个德国人和两个荷兰人全体阵亡,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掩护了幸存者。
斯柳奇河畔的斯塔诺夫的战斗也十分激烈。7月5日,担任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向东突击主力部队的加强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在克鲁泽一级突击队中队长率领下,借助清晨大雾一路攻击前进,却不想和一支撤退的苏军纵队遭遇,反而被对方包围。幸运的是,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3营及时赶到战场,展开果敢攻击,替2营解围。
接着,加强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继续向斯柳奇河突击。和往常一样,为了协助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渡河,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师部特地给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加强了一支工兵侦察队、炮兵团一部和SS第5舟桥工兵连1个排。苏军显然已经退到了对岸安全区,斯柳奇河上大桥依旧完好无损。先锋连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15连试图通过快速突袭打下这座大桥,但在即将踏上大桥前的一刻,苏军工兵压下了炸药起爆器,将大桥炸毁。这下子,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才意识到东岸苏军兵力规模不小,一旦他们转入防御,打起攻坚战来就难啃了!为了阻止苏军转入防御,打成阵地攻坚战,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决定抢时间。营长约尔谢二级突击队大队长抓住战机,下令调上工兵排的橡皮艇,让工兵划橡皮艇搭载摩托化步兵强渡斯柳奇河。与此同时,SS第5炮兵团1营一部也迅速展开炮群,抢在苏军转入防御部署前朝东岸猛烈开炮。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余部迅速跟进,也搭载橡皮艇渡过了斯柳奇河,爬上了高高的东岸,并组织突击队将苏军从东岸沿线居民点赶了出去。接着,他们继续按计划向东朝小镇攻击前进。虽然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的断然渡河作战打得十分漂亮,但苏军的抵抗意志并没有动摇。他们迅速在斯塔诺夫东面几百米处掘壕固守,转入防御。同时,增援部队也不断从东面开来,对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造成不小的威胁,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在苏联苏军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在建立起一个小小的桥头堡后转入防御。7月5日夜到7月6日凌晨,SS第5工兵营抓紧时间架设了新的浮桥,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剩余的1营和3营官兵也源源不断通过浮桥渡过斯柳奇河,逐步控制斯柳奇地区的山头高地和树林区。到7月6日下午,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主力均已过河,炮兵等重武器也陆续过河。在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过河后,冯·绍尔茨旗队长率领的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也迅速跟进,渡过了斯柳奇河。在他们渡河的同时,苏军也组织兵力对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在东岸的桥头堡实施激烈反扑。为了顶住苏联苏军的进攻,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甚至不得不投入预备队,才勉强顶住了苏联苏军的进攻。次日清晨,正如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估计的那样,苏联空军出动侦察机对斯柳奇河上的德军浮桥实施空中侦察。
1941年夏,战斗结束后,炮手拉斯特坐在缴获的苏军身管火炮旁。
不久,苏联苏军轰炸机出现在浮桥上空,向东岸的斯塔诺夫和浮桥实施猛烈轰炸。不过,苏联空军的准星实在太差了,投下的炸弹无一命中。7月6日下午,就在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主力渡过斯柳奇河的同时,SS第5炮兵团一个营也渡过了斯柳奇河,并在东岸展开炮群,支援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的桥头堡防御战。
7月7日清晨,在SS第5炮兵团一个营实施强大的炮火准备后,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团长奥本坎普旗队长下令对苏军展开猛烈进攻,一举将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2营当面的苏军击退了几公里远。这次进攻得到了德国空军全力以赴的空中支援。战至傍晚,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经过血战将苏军逐步向东击退,准备实施摩托化追击。为了抓紧时间,乘胜追击扩大战果,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团长奥本坎普旗队长下令组织一个由两个摩托化步兵连、SS第5坦克歼击营2连、一个步兵炮排以及SS第5高射炮营1连一个排组成的突击战斗群,在克鲁泽一级突击队中队长统一指挥下,展开迅猛追击。不过,就此判断苏军逐渐丧失战斗力似乎为时过早。克鲁泽一级突击队中队长率领的追击队在夜间追上了撤退中的苏军,双方展开激烈战斗。苏军利用兵力和技术装备优势对追击的克鲁泽战斗群不断反扑,迫使克鲁泽战斗群一度停止了追击,被迫转入防御。战斗中,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15连连长凯斯普二级突击队中队长战死。在旧的苏联边界线上,凯斯普中尉永远地躺在了异国的土地上。遭到苏军反手一击后,克鲁泽战斗群在夜幕的掩护下撤到西面的群山中转入防御。次日清晨,克鲁泽战斗群发现苏军已经撤退了。
有了重武器的加强,尤其是SS第5高射炮营1连、一个轻型连和坦克歼击兵的加强,在莱岑施坦男爵一级突击队大队长率领下,SS第5侦察营担任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先锋猛烈追击撤退的苏军。冯·绍尔茨旗队长指挥的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也在SS第5炮兵团支援下于SS第5侦察营背后跟进,朝普罗斯库洛夫进攻。在库兹明附近,SS第5侦察营遭遇了苏军抵抗。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先头部队断然展开攻击,于16点00分攻克库兹明。接着,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6连一个突击队和SS第5反坦克营3连1排协力在普罗斯库洛夫附近达成突破,并和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主力会合。激战中,配属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的加强SS第5炮兵团2营(里希特炮兵战斗群)表现尤为出色,有力地支援了步兵。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在进攻战斗期间俘虏了上千名苏军士兵,在将这些俘虏送往后方后,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继续行军。士兵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蹒跚前行,还要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俄国人。
不久,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也赶到了普罗斯库洛夫。唯一的小插曲是,该团在进城前竟然一度把友军当成了苏军,进行了短促的交火,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1点,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团长斯托尔茨旗队长派他的副官前往师部报告,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已经抵达罗辛特纳附近(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给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指定的集结地)。
7月8日夜到7月9日凌晨,暴风雨袭卷了普罗斯库洛夫周围的战场,周围道路变成了一片泥沼。6点,先头部队继续上路,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该死的公路已经完全不能称之为“路”,用“泥沼”二字来形容似乎更为贴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追击战已经结束,但对面的斯大林防线之战却在等待着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诸位将士们。当天,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师长斯坦因纳旅队长签署作战公报,嘉奖全师官兵在巴巴罗萨行动阶段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勇精神。
挡住苏军一个军反扑的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
当时的整体战况发展如下:第1装甲集群所属的德国陆军第3和第48装甲军,以及第14摩托化军向北攻击前进,在新沃林斯基格勒和苏联苏军展开激烈战斗,突破了苏军的筑垒地带。7月7日,德国陆军第48装甲军打下了别尔基切夫,在北面的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则打下了日托米尔,夺取了一个向东和向东北进攻的跳板。按计划,第14摩托化军将在第48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中间插入,继续向前突破。完成插入动作后,第14摩托化军将在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背后跟进,穿过日托米尔,转向斯科维拉朝别拉亚—泽尔科沃实施突击。毫无疑问,快速突破基辅高速公路将给苏军巨大的震撼。德军的快速突破取得的进展固然可贺,但这种快速突破所造成的隐患也逐渐浮现。比如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所属的第13装甲师沿着北向高速公路穿过日托米尔向基辅追击败退的苏军给苏联苏军西南方面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苏联苏军西南方面军而言,要守住基辅,就必须对快速突破的德军实施坚决反突击,遏制德军的突破势头,因此,苏联苏军西南方面军以罕见的顽强和勇气对德军实施了一次又一次坚决的反突击。在别尔基切夫附近,苏联西南方面军投入新组建的第26集团军,对挺进中的德军装甲部队实施反突击。虽然苏军从西南方向实施反突击未能遏制德国陆军第48装甲军的突破势头,也未能切入乌曼森林西面的德军后方,但他们却将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所属的第13装甲师击退,迫使第13装甲师在法斯托夫周围转入防御,并实施了一整天的坚守防御作战。新沃棱斯克附近的德国陆军第6集团军的形势也十分危急,他们遭到了苏联苏军第5集团军从东面不断实施的反突击。北翼的暴露,使苏联苏军可以无遮无拦地迂回到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的侧翼。发现德军这个弱点后,苏联苏军立刻加以利用,源源不断投入兵力实施突破。这样,冲到日托米尔周围的德国陆军第14摩托化军先头部队面临严重的危机。冯·威斯特海姆现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救援第48装甲军后方,要么救援第3装甲军后方。二选其一,无可避免。最终,他决定增援德国陆军第48装甲军,同时命令冯·绍尔茨战斗群(加强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强行军赶往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进攻地带。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军长冯·马肯森中将立即命令冯·绍尔茨旗队长转向北面,负责防御通往基辅的公路线位于斯迪威施—特特洛河之间一段,掩护该军危机重重的北翼。
1941年7月的一次战斗后,一名驾驶兵倚靠在车上睡着了。
冯·绍尔茨旗队长反应很快。在接到命令不久,他就组织了团属第15连(摩托)、一个反坦克炮排和一个轻步兵炮排组成的先锋营战斗群,快速向北前进,同时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为全团后续部队的到来做准备。
接着,先锋营营长克拉普多尔一级突击队中队长报告:
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使用日托米尔—基辅沥青柏油高速公路冲到了克洛斯切耶夫地区。7月16日,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和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敞开的北翼组织防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量被击毁的德军坦克,但还是忍住悲痛,继续侦察日托米尔—拉多姆瑟公路。为此,我们搭乘水陆两用吉普车和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15连摩托车,加上一个高射炮排以及部分步兵炮的加强,保持战斗队形向北挺进。走出25公里后,我们遇到了第13装甲师的一个坦克战斗群。在我们的前方是双方大作战的开放两翼。摩托化侦察分队走在我们的最前面。依靠地图和罗盘,加上摩托化步兵的积极观察和驾驶员的勇敢,我们迅速前进,一边行进一边目视搜索可疑的敌踪。但,我们持续北进却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的踪迹,因此我们不得不转向东面穿过拉多姆瑟。临近戈鲁科夫,我们来到了一个逐渐向东拔高的山岭,一条前面密覆灌木丛的战壕带朝着兹切波维什基—拉多姆瑟公路延伸而去。从这条战壕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面的地形。站在战壕带里,我们对前方态势一览无余:前方不到1000米就是俄国人,他们毫无警戒地拉开平时密集的队形,拖着不见边际的纵队向南而去。接着,约一个营的俄军出现在战场上。见状,我立即做出决定,组织各种火力齐射伏击消灭这支俄军纵队。在我军阵地的北翼和南翼都部署了强力的巡逻队警戒。15点50分,敌营级纵队沿着宽大面从我军前方通过,侧翼完全暴露在我军枪口下,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大难临头。说时迟,那时快,我军所有轻重机枪、步兵炮和反坦克炮同时开火。遭到我军突如其来打击的俄军的混乱状况简直难以用言语描述。炮弹在密集的俄军队伍中爆炸,机枪火力横扫敌集群,机枪手们打光了一条又一条子弹链。遭到打击的俄军整整懵了15分钟才回过劲来组织抵抗,又过了整整20分钟第一名苏军士兵才开始反击。如此迟缓的反应足够我们脱身了。借助地形的掩护,我军逐步撤离了战场。敌人没有跟上,直到我军后卫部队溜上山头,掀起的烟尘才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溜掉了。
当我先锋营接到新的报告后又做出了新的决定。俄国人的目标是拉多姆瑟。经过简短的讨论,我们决定立即朝拉多姆瑟前进,恢复和俄国人的接触,这是我们的新目标。下午晚些时候,拉多姆瑟映入眼帘。该城主体城区位于特尔特洛夫河大弯曲北岸。在庄园和居民点的掩护下,我军趁夜进入了南城区。毫无疑问,各座屋舍都被俄国平民遗弃了。于是,我们下车在南岸占领阵地,转入防御,防止敌人反扑。一支强力巡逻队在保利率领下摸进北岸城区打探敌情。保利十分大胆,仅仅带着一名传令兵就从被炸毁的木桥上过河,摸进了北岸城区。我也决定跟在他们的后面,一探究竟。
当我们悄悄穿过木桥时,突然遭到俄军齐射火力袭击。显然,拉多姆瑟已在敌手。在我军机枪手的掩护下,我们好不容易才和敌人脱离了接触,沿着一座独木桥撤了下来。虽然这次侦察行动损失了一人,但我们已经大概摸清了北岸城区的敌情和兵力部署火力配系等情况,而且当务之急是立即组织环形防御,准备打敌反扑。
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各位连长正在聆听团长的任务简报。
接下来,镇守第3装甲军北翼的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陷入了苦战。尽管苏联苏军集中优势兵力猛烈进攻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试图在第3装甲军北翼撕开一个口子,但在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的顽强阻击下,他们没有获得成功。担负主攻任务的苏联苏军27步兵军军长帕维尔·阿托门科少将是一名1917年就加入军队的乌克兰老兵,他这样记录道:“27军反击的对手正是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这支党卫军部队的战斗力惊人,他们一个营就可以轻松打垮我的一个主力团。直到这个SS师换防,我们才松了一口气。”而实际上,他当面只不过是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大约1/3的作战力量,即仅仅一个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而已。如果他知道实情的话,也许会更为吃惊。无论怎么说,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仅以一团的兵力就出色地挡住了苏联苏军第27步兵军的反扑,确保了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北翼无虞。在出色完成侧翼掩护防御任务后,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和德国陆军第6集团军一个步兵师换防。
接着,冯·威斯特海姆中将的德国陆军第14摩托化军不顾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北翼的暴露,开始按原计划向东南攻击前进。他们将要参加一次决定性的会战(即乌曼会战)。
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成功的防御战斗
在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从日托米尔北转掩护德国陆军第3装甲军北翼时,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主力于7月14日冲到日托米尔,稍事休息一夜又继续朝斯科维拉冲击。根据第5反坦克营的作战日记,过去几天一度凉爽的夏日变得骄阳似火。7月16日,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抵达斯科维拉。
但,这个时候战场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冯·威斯特海姆中将的命令,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要朝别阿拉—泽尔基耶夫前进。一路上, 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遭到了苏联空军猛烈的空中打击,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展开了所有轻火力还击,并用轻机枪打下了一架低空轰炸的苏联空军轰炸机。7月17日,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打下了别阿拉—泽尔基耶夫西南的奥尔斯昌卡,夺取了继续向东南方向进攻的跳板。接着,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以冯·奥本坎普旗队长指挥的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为先锋继续前进。但就在同一天,德国陆军第9装甲师的摩托化步兵营在别阿拉—泽尔基耶夫西北10公里处和苏军遭遇,并报告别阿拉—泽尔基耶夫已为苏军占据。第9装甲师随即展开攻击,于7月7日打下了别阿拉—泽尔基耶夫,并驻扎于此。因此,第14摩托化军军长冯·威斯特海姆中将调整部署,与第9装甲师在别阿拉—泽尔基耶夫集结,准备向东南朝乌曼东面的塔尔诺耶实施突击。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继续向东攻击前进。
艰难行进的SS第5“维京”摩托化步兵师。
7月18日,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先头部队沿着公路朝塔拉什察前进,最初他们只是遭遇微弱的抵抗,打下了沿途不少村落,但很快他们就遭到了强大的苏联苏军部队反击,不得不转入防御。跟进的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1营也随即遭到北翼火力拦阻。转向北面后,奥古斯特·迪克曼二级突击队大队长指挥的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1营成功将苏联苏军击退过鲁斯地区后,打下了斯辛亚瓦西南高地群。但,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还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冲到目的地,而且被迫迅速转入防御。当面的苏军显然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兵力和技术装备补充和加强,并沿着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宽大的进攻正面实施了连续反扑。为了协助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守住阵地,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准备投入全部可用兵力。
最糟糕的是,天气说变就变了。顷刻而来的大雨使道路变成一片泥沼,各种轮式车辆都陷在泥沼中,只有履带式车辆和炮兵牵引车得以穿过泥沼,继续朝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防线前进。SS第5反坦克营和SS第5侦察营正不惜代价克服万难赶往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防线。7月18日夜,冯·莱岑施坦二级突击队大队长指挥的SS第5侦察营和炮兵赶到了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防线,炮兵迅速展开阵地,做好了炮火支援准备。在赶到的炮兵和SS第5侦察营的支援下,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顶住了苏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
但在7月18日夜到7月19日凌晨,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却有一丝隐忧: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能够守住阵地吗?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能够在7月19日赶到吗?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究竟在哪里?虽然, 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已经和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取得了联系,但该团刚刚和第6集团军一个步兵师换防,没有两三天时间根本赶不到。
7月19日,苏联苏军集中兵力对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实施全线猛攻,压力与时俱增。苏军的主攻方向选在了斯辛亚瓦,他们集中了两个师的兵力实施连续突击。但他们的对手——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1营在奥古斯塔·迪克曼二级突击队大队长的指挥下,顽强奋战,打退了苏军的全部冲击。只能说苏军很不幸,它们遇到的是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绝对主力团——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这些打过波兰战役,并在西线出生入死的老兵油子,把前来反击的苏军打得屁滚尿流。不久,SS“诺德兰”摩托化步兵团3营赶到北翼,在以顽强勇猛著称的营长斯坦内特一级突击队中队长指挥下,荷兰籍将士们英勇奋战,死战不退,也挡住了苏军的进攻。
7月20日,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主力经过艰苦的行军,一路击破苏军的拦截,最终赶到了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防线。这些来自西欧的外籍兵的到来,大大减轻了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的压力。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也终于可以集中全部兵力对苏军实施顽强的坚守防御战斗。经过两天反扑,苏军损失惨重,却一无所获,不得不停止进攻。在这次战斗中,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和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各营表现出色,顽强守住了各自的阵地。
乌曼会战
7月21日,苏联苏军恢复反击,他们从吉尔达尼继续向德军侧翼实施突击。德国空军侦察机通报,约30辆苏军坦克在吉尔达尼集结。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立即联系斯图卡联队,请求对吉尔达尼实施俯冲轰炸,打掉集结中的苏军坦克群。德国空军答应了这个请求,下午出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实施攻击,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7月22日一开始,苏军继续集中炮火猛烈轰击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整条防御地带,接着重点对SS“日耳曼尼亚”摩托化步兵团1营(营长奥古斯塔·迪克曼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实施突击。为了顶住苏联苏军的进攻, 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不得不投入最后的预备队封堵缺口,才勉强挡住了苏军的进攻。次日清晨,德国空军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临空,对吉尔达尼和罗吉特诺,以及在该镇西北森林猬集的苏军实施猛烈攻击。不过,惊魂未定的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不明白的是,这是苏军对德国陆军第1装甲集团军北翼进行的最后一次进攻。第3装甲军继续前进,已经切入苏军的西翼和后方。从7月22日开始,苏军逐渐停止了对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击,步兵冲击也停止了。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希望最终能够摆脱苏军的纠缠,第9装甲师继续朝乌曼东南前进,准备打赢这场伟大的会战。7月22日夜,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师部转移到博托季,师长斯坦因纳旅队长直接指挥斯托尔茨旗队长的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对苏军暴露的西南翼实施狠狠的打击。第9装甲师所属的第33装甲掷弹兵团奉命从尤申克罗格向别列斯扬卡展开攻击,摧毁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当面的苏军,并肃清别列斯扬卡和科舍瓦托耶之间的苏军,接着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占领卢卡,继而朝斯维尼格罗德卡挺进,参加乌曼会战。次日清晨,当冯·威斯特海姆中将率领第14摩托化军军部朝奥斯特拉莫比拉前进时,又一次看到刚刚打完艰苦防御作战的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再次上路了。与此同时,在博托季西面2公里处的森林,第33装甲掷弹兵团再次准备攻击。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5连负责警戒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侧翼,但仅遇到苏军微弱的反击。这一切都表明,对于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而言,艰苦的防御作战阶段已经过去。东线开战后不过短短两个星期,年轻的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就经历了极其艰苦的战斗,经受了血雨腥风的考验。当然,这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开始。
这次进攻因为需要德国空军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做两次航空火力准备而推迟了进攻时间。从10点到11点,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当面暴露的苏军再次遭到了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的打击。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德国陆军第33装甲掷弹兵团在SS第5炮兵团支援下向东猛冲急进,很快打下了别列斯扬卡,并继续朝卢加诺沃卡挺进。在德国陆军第9装甲师和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迅猛打击下,苏军狼狈朝西北败退。
在佩特尔斯的带领下,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8连很快打垮了这个苏军炮兵连。夜幕降临时,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在吉尔达尼前方森林休整,周围仍散布着不少苏军残兵。在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背后跟进的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营继续朝塔拉什察挺进。一路上,该营又在公路沿线的森林连续打了几次漂亮的战斗。不幸的是,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4连连长亚当斯一级突击队中队长战死。当夜,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的米斯林组织侦察后报告,苏军步兵和骑兵正朝北面退却。第二天,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下令继续朝科特卢加地区展开攻击。
1941年7月,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3连作为全团先锋冲在最前面。
战斗间隙休息的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1连连长沙菲尔一级突击队中队长。
1941年7月23日,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继续前进,一路上发现了大量苏军遗留的还没来得及破坏的武器装备、马匹和车辆,此外还有不少完好无损的油库,这一切迹象都显示着苏军的撤退是仓促而无秩序的。上午,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抵达科特卢加南岸时,却发现北岸正被强大的苏军占据。此外,在波尔昆和吉尔达尼,苏军也在掘壕固守。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团长费尔普斯·斯托尔茨旗队长相当担心苏军突然来个反手攻击,全面突破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防线,因为他已经没有预备队进行封堵了。7月24日中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2营当面的苏军竟然悄悄向后撤退。为了抓住战机,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团长斯托尔茨旗队长立即命令全团向北攻击前进。他在自己的日志中这样写道:“我们成功了!晚上8点45分,我们抵达了科特卢加低地!”这样,在八天的血战中, 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尽管一再遭到苏联苏军的猛烈攻击,反击最猛烈的时候曾经达到了五个师。但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都成功粉碎了苏军的反扑,光俘虏就抓了2000多人,其中斯托尔茨旗队长的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就抓了1000多人。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的优异表现,确保了德国陆军第1装甲集群在钳形攻势中的北翼安全,但SS“维京”摩托化步兵师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SS“威斯特兰”摩托化步兵团就战死了10名军官、12名士官和70名士兵,8名军官、52名士官和300名士兵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