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一”是个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书的形体都写成一横。

《说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最初,万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后来,才分解为天和地,演化为万事万物。大凡一的部属都从一。弌,古文一字。)

“一”的用法较多,常用的有这样几种:

(1)作最小的整数用。如“一人”、“一桌”、“一丝”、“一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动不如一静”。

(2)序数的第一位。如“一紧二慢三罢休”,“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一品锅”(一种里面杂放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砂锅”),“一甲”(科举殿试第一至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3)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如“笑一笑”,“看一看”,“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有空就玩儿”等。

(4)“一生”指整个生命过程;“一屋子烟”指整个房间都是烟雾。

(5)作为副词,当“一经”、“一旦”解。如“一发不可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黄鹤楼闻笛》)。

(6)杜甫《石壕吏》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中的“一”是语气助词,加强语气,并没有实际意义。

“一”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由“一”组成的字很多,如“上”、“下”、“丁”、“世”、“丘”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三”是个指事字。甲骨文用三画来表示。金文、小篆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三”。

《说文·一部》:“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弎,古文三从弋。”(三,天、地、人的道数。由三画构成。大凡三的部属都从三。弎,古文字三字。从弋。)

“三”是数名,又说“三”是“天地人之道也”——上横代表天,下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

数字“三”常见于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当中。中国人的祖先有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不同史家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大部分的意见认为:三皇为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中国古代传说还有天一、地一、泰一三神,合称“三一”神。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指宇宙的总根源;“一”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二”指分开的天与地;“三”指气与分开的阳气、阴气。古人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由这三种气凝化而成的。

中国文化中将天、地、人称为“三才”。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称为“三纲”。兵家把上军、中军、下军称为“三军”。我们常听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道家的说法,三界指的是天、地、人三界,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与此不同,佛教把生死流转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佛教的经典分经、律、论三部分,合称“三藏”。)道教认为人天两界之外又有神仙居住的玉清、太清、上清三个境界,合称“三清”。

“三”由本义引申出多的意思。如成语“三缄其口”,“三令五申”等。又如《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五”是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形体像两物交叉之形。小篆的写法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五”。

《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古文五省。”(五,表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二,表示天和地。表示阴、阳二气在天地之间交错。大凡五的部属都从五。,古文五字,是五的省略。)

用阴阳五行来解释文字,这是由当时社会思想附会而出的。“五”的本义应为交错、交结。后来“五”被假借为数字使用,其“交错”之义就用“午”代替表示了。

在古籍中,我们经常见到“五夜”一词,如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这里的“五夜”并非指五个夜晚或第五夜,而是指五更的时候,相当于现代的凌晨三至五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七”是个指事字,表示将要从这里切断一根棍棒,故“七”的本义为切,但到后世被借为数字用了。为了与“十”区分,小篆将竖画下边弯曲。隶变后楷书写作“七”。

《说文·七部》:“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七,阳的正数。从一,一表示阳;表示微弱的阴气从表示阳气的“一”中斜屈地冒出来。大凡七的部属都从七。)

“七”的本义已经消失了。后来被假借表示数字七。古人对“七”这个数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称为“七曜”。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的日子,这天就叫“人日”,从正月初一到初六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的日子。古代帝王为了进行宗法统治,设有“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来“七庙”一词成为王朝的代称。如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七庙隳”是指秦王朝的灭亡。在古代礼教中,还把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种伦理关系的教化称为“七教”。

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七四十九日终于大彻大悟,领悟到了解脱生死的涅槃之道,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基督教《圣经》中说,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上的一切,到第七天就休息了,因而基督教教徒们每七天都要到教堂去做一次礼拜。

在古代文学艺术中,标数为“七”的作品也很多。如曹植著名的《七步诗》、《楚辞》中东方朔的《七谏》、汉赋中枚乘的《七发》,等等。古代乐理有“七音”或“七声”之说,古琴有七根弦,也叫“七弦琴”,中国武术中有“七星步”,舞蹈中有“七盘舞”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十”是个指事字。甲骨文的形体“丨”,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像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小篆符号化,一点变成了一横。隶变后楷书写作“十”。

《说文·十部》:“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凡十之属皆从十。”(十,十进位数字完备的标志。一表示东西,丨表示南北,一丨相交为十,那么,东西南北和中央全都完备了。大凡十的部属都从十。)

“十”的本义就是数字十。如《荀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引申指完备、完满。如“十全十美”,“十分高兴”。“十”由本义引申表示约数。如《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廿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廿”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形体,是两个“丨(十)”连在一起的样子,表示双“十”。金文的形体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另加了一横串连,更突出了双十相连之形。小篆的写法承接金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廿”。

《说文·十部》:“廿,二十并也。古文省。”(廿,两个十字合并而成。是孔壁中的古文,是一种省略形式。)

“廿”的本义是两个“十”相并,即二十。如清代史学家赵翼编撰的《二十二史札记》,又叫《廿二史札记》。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丁”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

《说文·丁部》:“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像人心。凡丁之属皆从丁。”(丁,夏天万物都壮实。像草木茎上有果实的样子。丁继承丙,像人的心。大凡丁的部属都从丁。)

“丁”字的本义就是今天所说的钉子,后来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中的“丁”。而原作钉子讲的“丁”则另加了个“钅”,表明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了,金为形旁,丁为声旁,就成了形声字。

“丁”只有两个笔画,是个简单的汉字。有个成语“目不识丁”,是说一个人连最简单的“丁”字都不认得,形容没有一点文化知识。

钉子由坚硬金属做成,故可引申指强健、健壮。王充《论衡·无形》:“齿落复生,身气丁强。”又进而引申,把成年男子称为“丁”。如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这里的“丁”就是指成年男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干”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叉子一类的猎具或武器。金文在其上部又加上了一个大疙瘩。小篆的形体整齐化,还是像叉子一类武器的样子。

《说文·干部》:“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干,侵犯。由倒入字、由一字会意。大凡干的部属都从干。)

“干”的本义为武器。《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其中的“执干戚舞”即拿着武器跳舞,比喻以美德代替武力来感化敌人。成语有“大动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用以比喻战争。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武器一般是用于进攻的,故引申指干犯、触犯。《三国志·魏志·苏则传》:“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于是清楚地发布禁令,有触犯的立即杀死。)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由干犯,又引申指干扰、干预。《后汉书·蔡邕传》:“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又进而引申指关涉、牵扯。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干”是个部首字。如“平”、“幸”、“幹”等字在《康熙字典》中均属于“干”部。简化汉字时,“幹事”和“乾湿”的“乾”都简化写作“干”了。需要注意的是,“乾”读作qián时,不能用“干”代替。如“乾坤”、“乾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万”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万”像一只蝎子之形。金文繁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萬”。简化汉字后写作“万”。

《说文·禸部》:“万,虫也。从禸,象形。”(万,虫名。从禸,像头部之形。)

“万”的本义是蝎子。后被借用为数目字,十千为一万。

“万”字泛指极多。如《尚书·尧典》:“协和万邦。”上古中国并没有一万个邦国,称之“万”只不过形容众多。“一本万利”、“气象万千”都是“万”字表众多的用法。

“万”也有全体、所有的意思。如“万物”、“万象”。成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说一年从新开始,所有事物的面貌都焕然一新。“万事如意”是说所有事情都顺遂心意。“万事大吉”是说所有事情都大吉大利。

“万”作副词用时,表示绝对、无论如何之义。如“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万望您海涵”。

“万一”指万分之一,表示数量极少或者可能性极小。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又引申为表示极少可能的假设。如“万一他没有到,事情就要耽搁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下”是个指事字,字的形体与“上”字相反。甲骨文的形体是上面的一长弧线表地面,下面的一短横表示在地面下。金文的形体,变为上面一长横表地面,下面一短横指示地下。小篆的形体符号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下”。

《说文·部》:“下,底也。指事。,小篆下。”(丅,低下。指事。下,小篆下字。)

“下”的本义是表示方向,也表示底部、低处。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引申指地位低下。如柳宗元《封建论》:“使贤者居上,不贤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又可引申指从高处到低处、去往。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用作动词,还可引申指攻陷、攻克。如李白《梁甫吟》:“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又引申指离开、退出、退让、除下。如“这里没你的事了,下去吧”,“下了敌人的枪”。

“下”由本义引申为放下架子。如成语“礼贤下士”,指放下架子尊重和结交有才华的人。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井”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就像一个方口的水井的形象。金文在井的中心加了一个圆点儿,表示从井里打水的水桶。小篆的形体线条化了,但与金文的形体基本相同。

《说文·井部》:“井,八家一井。像构韩形,之像也。古者伯益初作井。凡井之属皆从井。”(井,八家共汲一井,井像四周构架的木栏形,是汲瓶的样子。古时候叫伯益的最初作井。大凡井的部属都从井。)

“井”的本义就是指水井。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因而在远古的时候,先民们总是靠近河川居住。传说中,一位名叫伯益的人发现不断往地下挖土可以挖出水来,这就是“伯益作井”的传说。从人们挖掘成功第一口井开始,才真正开始征服幅员辽阔的土地。古代先民在《击壤歌》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古人有围井而居的习俗,据说,上古时候八户人家一口井。有水井的地方必有人家。人们取水相聚时,经常会以物易物,或用钱币来购买物品,互通有无,日久天长,井旁成了财物流通的集散地,人们把这种因“井”设“市”现象称为市井。后来市井便成为城镇的代名词。所以井又引申出乡里、人员集散地的意思。如家乡叫“乡井”,离开家乡叫“背井离乡”,市场、街市叫“市井”。人们有一句感恩的话:“吃水不忘打井人。”唐朝大诗人陈子昂的《谢赐冬衣表》,其中有“万井相欢”的话。“万井”怎么相欢呢?原来这句话就是从古代八家为井的典故来的。这里的“万井相欢”,就是万家欢乐的意思。

古代中国社会实行的土地制度叫“井田制”。那是把方九百亩的地算作一里,划为九区,每区一百亩;中间有块是公田。因为这划法形同井字,所以叫井田。

《庄子·秋水》里有一个寓言故事:井中的青蛙对东海中的鳖吹嘘它在破井中生活得很快乐,并请东海的鳖下井里观光。可东海的鳖左脚还没跨入,右膝已经被绊住了。鳖于是向井中的青蛙讲了东海的浩瀚:千里之遥,不能形容大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能衡量大海的深度;十年九涝,海水未见增多;八年七旱,海水未见减少。这就是我住在大海里的快乐!青蛙听了老鳖所言,瞪起圆圆的大眼睛,惘然若失,深深地为自己的渺小而惶恐。后来人们就把见识狭小的人叫“井底之蛙”。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因为井是方方正正的形状,所以现在还说“秩序井然”。或是用为重叠词。如《荀子·儒效》里有句话:“井井兮有理也。”这就是“井井有条”,很有条理的意思。

“井”由本义引申指形状像井的东西。如“天井”,就是中国常见的房屋建筑结构中的露天院落,房子围出了露天的院子,在院子里看天,很像是从井底看天,因此得名“天井”。江南人家的天井很能体现出精致幽静的气氛。其他像井的事物还有很多。如“矿井”、“油井”、“盐井”、“探井”等。

“井”是个部首字。凡由“井”组成的字,大都与水井、井田等义有关。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不”是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形体,像花萼的形状。小篆承接甲骨文、金文,整齐化、符号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不”。

《说文·不部》:“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不,鸟飞向上翱翔却不落下来。从一,一好比是天。像鸟飞的形状。大凡不的部属都从不。)

“不”的本义为花萼。如《诗经·小雅·常棣》:“常棣(棠梨树)之华,鄂(萼)不(wěi,鲜明的样子)。”其中“华”就是花,“不”就是指花萼。但“不”的这个本义已经消失,后世多用其假借义,用作副词,表示否定、相反。如《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又引申指没有。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金文

小篆

楷书

“牙”是个象形字。金文的形体像上下交错对合的两枚兽牙的形状。小篆的形体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牙”。

《说文·牙部》:“牙,牡齿也。像上下相错之形。凡牙之属皆从牙。”(牙,大齿。像上下齿相互交错的样子。大凡牙的部属都从牙。)

“牙”的本义为大牙,即臼齿、槽牙。古时候,人们称前面的门牙为齿,在辅车(牙床骨)上的磨牙为牙。现在则统称为牙齿。如《后汉书·华佗传》:“齿牙完坚。”这是说:门齿和槽牙完整而结实。又如《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牙的功能是咬,所以它也可以引申为“咬”。如《战国策·秦策三》:“轻起相牙者,何则?”这是说:那些狗跳起来互相咬,是为什么呢?

有些东西的形状与牙齿相似,所以也往往附以“牙”字。古代将军之旗边沿作牙齿状,故称为“牙旗”。如潘岳《关中诗》:“高牙乃建。”也就是说:高竖起将军的大旗。

请注意:在古籍中常见“牙郎”一词,这不是今天所说的“牙郎中(牙科大夫)”,而是指在市场沟通买、卖两家而从中牟利的人。“牙”又可作“芽”的通假字。如《梦溪笔谈》:“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牙。”大意是:种一亩田的庄稼,用粪水浇过的则先发芽。

“牙”是个部首字,但“牙”部的字很少,凡由“牙”作部首组成的字都与牙齿有关。如“牚”。以“牙”作声符的形声字较多。如“邪”、“讶”、“呀”、“鸦”、“雅”、“蚜”。

金文

小篆

楷书

“世”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是三个带圆点的竖,就是古代的三十(卅)。在小篆的形体中,三个小圆点变成了一小横。隶变后楷书写作“世”。

《说文·卅部》:“世,三十年为一世。从卅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世,三十年叫一世。由卅字延长它的末笔而成。卅字延长末笔成乁(yì)字。世也取乁表声。)

“世”的本义为三十年。如《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引申指父子相继为一世、一代。如《孟子·离娄章句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君子的祖业经过五代就会衰败最终断绝。又引申指世世代代、世代相承。如“世袭”、“世交”。人的一生也可以称为“一世”。如《史记·淮南王列传》:“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意思是说人在一生之中,怎么能够像这样的忧闷不乐呢?由世世代代,又引申指继承。如《汉书·贾谊传》:“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这里“世其家”就是继承他的家学的意思。

在古代,“世”和“代”的意义本是不同的。“一世”是指人的一生,也指父子相继,如“四世”是指祖孙四代。“代”是指朝代,“四代”则指四个朝代。到了唐朝,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世”字,“世”的意义就被“代”所代替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百”是个指事字。甲骨文形体是在“白”字之上加“一”为指事符号,与“白”相区别。金文的写法,与甲骨文大同。小篆的形体整齐化,符号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百”。

《说文·白部》:“百,十十也。从一白。数:十百为一贯。相章也。”(百,十个十。由一白会意。数目:十个百是一贯。这样,就章明不乱。)

“百”的本义指十个十。如清代张潮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又如成语“百步穿杨”。春秋时代,楚国的养由基善射,能百步内射中柳叶。后以“百步穿杨”比喻善射者。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百夫长”是一百个人的头领,属于下级军官。这句话是说,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做书生老死窗下。体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

“百”又引申指众多。北朝民歌《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又如《孙子兵法》中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思是说既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多次作战也不会失败。“百姓”一词,在战国以后泛指不居官位的人,但在战国以前,“百姓”往往是对贵族的总称。如《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大意是众多的庶民和贵族,普遍感化于您的美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至”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形体,下部一横表示地面,上插着一支羽箭,会意表示箭从高处射落到地面。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大同。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

《说文·至部》:“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凡至之属皆从至。,古文至。”(至,鸟飞从高处下落到地面上。从一,一好比是地面。“”像鸟下飞的形状。“不”字是鸟飞上去,而“至”字是鸟飞下来。大凡至的部属都从至。,古文至字。)

“至”的本义为到来、到达。如《左传·文公二年》:“秦师又至。”意思是:秦国的军队又来到了。由到,可引申表示极,到达了顶点。《庄子·徐无鬼》:“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意思是:大海不拒绝向东的流水,成就了博大之最。由达到顶点,又引申为最。如交谊最深的朋友为“至交”;至高无上的地位为“至尊”;最高尚的德行为“至德”,等等。用作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至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意思是:诸多将领都很容易得到,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举国上下难有第二人。这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向震怒的刘邦作出的解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未”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棵枝干繁茂的树木的样子。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未”。

《说文·未部》:“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像木重枝叶也。凡未之属皆从未。”(未,滋味。未代表六月,这时万物长成有滋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木在未月老成。未像树木重叠枝叶的样子。大凡未的部属都从未。)

“未”的本义是繁茂,枝叶繁茂则遮蔽而暗,因而用作否定词。《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又如“未婚夫”、“未雨绸缪”、“未卜先知”、“未竟之志”等。

一般说来,“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讲。如“未能免俗”、“未敢苟同”、“未知可否”、“未足轻重”、“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等。

又相当于“否”。王维《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未”字还被借指地支的第八位。中国古时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与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配合在一起组成六十个数,如甲子、乙丑……用来记日,后来也用来记年、月。民间习俗还把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未是羊。另外,地支还可与十二时辰相配,在一天十二个时辰中,未时相当于午后的一至三时。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本”是个指事字。甲骨文的上部是“木”(树)的枝干,下面是根部,而且有三个小圆圈是指事符号,表示这里是树木的根部所在。金文基本延续了甲骨文的写法。小篆则把根部的三个点连成了一条线,同样是指事符号,表明根部所在。楷书形体在“木”下加一横作为指事符号。

《说文·本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树木下部叫本。从木,记号“一”标志在树木的下部。)

“本”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引申指事物的根本、基础。《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汉书·赵充国传》:“臣闻兵以计为本。”大意是:我听说用兵之事是以计谋为基础的。又如“标本”,“标”的本义是指枝梢,“标本”原指枝节和根本,现在把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参考用的动植物、矿物叫做标本,如“昆虫标本”,“矿石标本”。“治标治本”是说事物的根本性问题和枝节问题都治理。

又引申表示原来、本来。如“本心”、“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又表示自己方面的。如“本国”、“本省”、“本人”。

又引申指本钱。如“小本生意”、“一本万利”等。

“本”也可以指草木的茎干。《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树甚高,本高二丈,大十围。”这里的“本高二丈”是指树干有两丈高,而不是说树根。

“本”可以作造字偏旁。如以“本”为形旁的简化字有“体”;以“本”为声旁的有“笨”、“钵”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正”是个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会朝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正”。

《说文·正部》:“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正,正直无偏斜。从止,“一”是古文上字,表示在上位的人,用“一”放在“止”上,会上位者止于正道之意,大凡正的部属都从正。)

“正”的本义为不偏斜、平正。正是个多音字,它的第一个音念zhēng,农历第一个月就叫正月,正月初一,叫正旦、正日、正朔,也叫元日、元旦。古代礼制中规定,皇帝在正旦这天早晨会见群臣,下面各级地方官府长官也在这天会见属下。这个仪式叫正会,也叫朝会、元会。

第二个音念zhèng,指位置居中,不偏斜。正堂,就是中间的屋;正寝,是古代帝王治事的地方,后来也指房屋的正室。由位置、方向正引申指作风正直、性质纯正。如《论语·颜渊》中记载,鲁国一个权贵向孔子请教如何搞好政治,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政治的政,也就是端正、正派的正。你带头“正”,谁还敢不正呢?

过去人们把儒家经典十三经奉为“正经”。引申比喻人端庄正派。如我们常说某人“一本正经”。正当的,也叫正经,如“正经事”。过去人们还把《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称为正史,其他民间私撰的史书就叫野史了。以前人还把读书人的正式课业,如研习诗书六艺之类,叫做正业;不学这些,叫不务正业。现在正业多指正当职业、正经工作。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就叫不务正业。

正当、公正的道理叫“正义”,刚正之气为“正气”。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在狱中作《正气歌》,列数历史上贞烈之士的壮烈事迹,歌颂了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十分雄壮感人。

“正”还指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的。如“正局长”。又指大于零的,与负相对的。如“正负数”。又当恰好讲。如“正好”。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甘”是个指事字。它的甲骨文的外形是个“口”,当中的一小横是指事符号,表示嘴里含着美味的食物。小篆承接甲骨文的形体,由外“口”包“一”组成。隶变后楷书写作“甘”。

《说文·甘部》:“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属皆从甘。”(甘,美味。由“口”含“一”会意;一,表示味道。大凡甘的部属都从甘。)

“甘”的本义为甜美、味美。《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凡“美味”均能称为“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甘肥周于堂。”其中“周”表示遍。这句话的意思是美味佳肴摆满堂上。《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其中的“肥甘”就是指美味的食物。

从味道的甘美,又能引申为语言的“甜”,即话语美好动听。《左传·昭公十一年》:“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意思是:现在钱币很多而言语甜美,这是在引诱我。

甜美的招人喜欢,喜欢就会乐意、情愿,故后来又引申表示甘心情愿。龚自珍《病梅馆记》:“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其中的“甘受诟厉”就是表示心甘情愿受斥骂。成语有“心甘情愿”、“甘拜下风”等,其中的“甘”都是情愿的意思。

“甘”与“旨”是不同的。在先秦,“甘”字除代表甜以外,还泛指美味。而“旨”只代表一般美味及好吃的东西。有时“甘”、“旨”连用,是指美好的食品。《韩诗外传》:“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

“甘”是个部首字。凡由“甘”作部首组成的字,大都与甘甜、美味有关。如“甚”、“香”、“甜”。以“甘”作声符表音的字有“邯”、“泔”、“柑”、“钳”、“嵌”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东”字甲骨文像两头扎起来装了货物的一个大口袋。金文多了许多线条,就更像口袋装满了东西。小篆规范化了。楷书直接从小篆演变过来。如今以“东”为规范化正体。许慎根据小篆的字形解释说,“东”字是“日”和“木”组合而成,表示“日”升到树木的半中腰,指东方。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东”的本义就是代表东西(物)。

《说文·东部》:“東,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凡东之属皆从东。”(东,动。从木。官溥说,由“日”在“木”中会意。大凡东的部属都从东。)

“东”作为东方讲,是假借的用法,即假借“东西”(物)的“东”代表“东方”的“东”。东方,与西方相对,都是指方向的。如“东岳”,“东海”,“东隅”。

与“东”相关的有很多成语典故,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东施效颦”了。春秋战国年代,越国美女西施因心口痛抚胸皱眉,邻居丑女东施觉得这样很美,也抚心口模仿西施皱眉的样子,结果更丑了,吓得邻居有的把门关上,有的慌忙逃走。古代皱眉叫颦,后人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胡乱模仿,结果更糟糕了。

还有一个典故是“东山再起”。东晋大名士谢安,因病辞去官职,隐居在东山。朝廷多次派人来召他,可他到了四十多岁才重新出来做官,人们就用“东山再起”来形容隐士出来做官。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东山再起”多用以比喻一个人重新得势。

还有一个鼓励人们在未来的岁月里追补过去虚度时光的典故。据《后汉书·冯异传》记载,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冯异,与赤眉军交战,在回溪大败后,在渑池反败为胜。刘秀写信道贺:“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来人们就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典故来勉励那些在少年时曾经虚度时光的人。

汉代的《风俗通》里记载了一则讽刺人的贪心的笑话。说有一位女子,被两户人家求娶。然而,东家男子貌丑而富有,西家男子貌美而贫穷。这可让她的父母为难了,便让女儿自己去决定,女儿说:“欲东家食西家宿。”话中含义是她想兼得两方面的好处。以后人们就用“东食西宿”来形容贪心的人。

“东”作为方位是很重要的,古时主人之位在东,宾客之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为“东家”。而“东道主”也是指主人。春秋时期,郑国大臣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解围退兵,说,如果你们保留郑国,让郑国作东道主,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食用的不足(《左传·僖公三十年》)。东道主就是东边道路上的主人,郑国在秦国东边,所以这样说。以后东道主就泛指主人,也简称“东道”。如果宴请别人,作宴会者就称为“作东”。

请注意:繁体字“東”与繁体字“柬”的写法不同,它们的简化字也不相同,“東”简化为“东”,“柬”在某些字中(如练、拣、炼)简化为“”,二字不能混淆。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面”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画了一张脸的轮廓,中间是一只大眼晴(目),这正是后世所说的:有面有目,谓之“面目”。小篆的形体基本上同于甲骨文,只是变得更复杂了。楷书形体写作“面”,是由小篆的形体蜕变而来。

《说文·面部》:“面,顔前也。从,像人面形。凡面之属皆从面。”(面,顔额前的部分。从,像人的面孔与后脑分界之形。大凡面的部属都从面。)

“面”的本义是现代汉语的“脸”。但“面”和“脸”的含义原先是不完全相同的。“脸”原指眼睛下脸颊上的那个部位,比“面”要小,后来它的含义从脸的一部分发展到脸的整体,这时候“脸”才和“面”的含义相同了。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面”和“脸”的含义相同,不等于用法完全一样。它们常常是不能互换的。如《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里有这么一句话:“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其中的“知人知面”不能说成“知人知脸”。而“脸蛋儿”也不说“面蛋儿”。

有个成语叫“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它来自于一个美丽又让人惘然的故事。唐代孟棨在《本事诗·情感》上记载了一则故事,说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后,在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园中桃花正艳,满园春色。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一个美丽女子出来给了他水,那女子站在桃花树下,花面交相映衬。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院门紧锁,那位美丽的女子不知何处去了。崔护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另外,“面”字还有不少意义是 “脸”字所不具有的。

由面目引申出面向之义。如“面壁”,本为佛教上用语,指面向墙壁,端坐静修。又如明代梅鼎祚《玉合记·缘合》:“糊涂投入空门,不晓参禅面壁。” 后来“面壁”又比喻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周恩来19岁从南开毕业,东渡日本探索救国之时曾写下这样两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用来激励自己。

除了上面说的表示动作的意义外,“面”还表示一种状态,就是当面、面对面。如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其中“面署第一”,就是指当面书写,定为第一名。

我们常用 “网开一面”来比喻处理一件事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典故。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外出,看见有人在田野四面都张开了大网,还祈祷说:“让天下四方所有的鸟兽都到我的网里来吧!”汤走过去对那人说:“所有的鸟儿都会被你捕尽的!”于是去掉了三面网。然后祷祝说:“喜欢向左的,就向左;喜欢向右的,就向右;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就到这张网来吧。”“网开三面 ”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把它改为“网开一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外部的方圈是囗(wéi),就是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把其中间的木柴捆起来。金文把方圈写为圆圈,这是金文线条婉曲化了的结果。小篆的字形更加线条化了。楷书的构字与篆书一脉相承,仍然是束木之意。

《说文·束部》:“束,缚也。从囗木。凡束之属皆从束。”(束,捆缚。由口、木会意。大凡束的部属都从束。)

“束”的本义是捆绑。如《易·贲》:“束帛戋戋。”意思是捆起来的丝织物“帛”很多码放在那里。子夏传:“五匹为束。”也就是说五匹的帛打一捆。“束”由捆绑义引申为收拾或整理好。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这是说收拾好了战车、兵器并喂好了马。在古籍中,这样用法的词汇很多。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等。

“束”又引申为搁置。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说如果一个人把书搁置不读,整天和人夸夸其谈,那么他的学问和思想就都没有根基。清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劝人有书立刻读,并主张借书读,他说人们往往自己有书就会觉得:“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如果书为自己所有,就会搁置起来,反而不去读。)

后来又引申为管束的意思。如“束身自爱”等。从管束之义又引申为束缚、约束的意思。李白《留别广陵诸公》:“空名束壮士。”是说虚名约束住了有壮志的人。

在《荀子·劝学》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意思是说,如果你强壮,社会就会用你做柱子(有用的栋梁),如果你柔弱,那么人家就会拿你当捆东西的绳。

有一个常用的词是“束手”,表示实在没办法了。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如“束手无策”,“莫不束手”等。

请注意:“束”与“朿”是不同的两个字,“束”字封口,“朿”字不封口。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来”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棵成熟了的麦子,上部是麦穗,中间的两侧是麦叶,下部是麦根。金文基本上与甲骨文相似。小篆的字形,把麦穗变成了左右两个而且线条化了。楷书则把小篆的左右表示两穗的曲线变成了一横,楷书是从草体演化而来的。简化字“来”是现代汉语规范用字。

《说文·来部》:“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像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贻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来,周地所接受的优良麦子——来和麰。一根麦杆两颗麦穗,像麦芒麦刺的形状。来是上天赐来的,所以用作往来的来字。《诗经》说:送给我们小麦和大麦。大凡来的部属都从来。)

“来”的本义是当小麦讲。后来就写作“麰”,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后来“来”字就被假借为“来去”的“来”了,这一借就不还了,“麦”字只好另造字,就是“麥”,简体为“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麰。”就是赠送我小麦、大麦的意思。

“来”字当未来、将来讲是其假借义,也是后世用“来”的主要含义。如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知来者之可追。”意思是知道未来还可以追补。清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有“来日方长”的话。用“来”的这个含义组成的词汇很多。如“来代”(后代、后世),“来辰”(来早、明天早晨),“来兹”(来年、将来),“来哲”(后世贤智之人),来轸(后来的车,比喻后来的人或物)等。

“来”由其假借义引申为到。《尔雅》:“来,至也。”就是自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表示这个意义的词还有很多。如“来寇”(敌人来犯),“来至”(来到),“来突”(突然而来)等。

从来去之意又引申为招来之义。如《论语·季氏》:“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说,修整自己的文德,招来远方的归顺者。又如《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就是说:将用什么方法能招来远方的贤良呢?这里的“来”字,后来就写作“徕”。

从来、至之义又引申出产生、开始、发生之义。如“来路”(来历、来源),“来历”(来由、原委),“来情”(情由),“来情去意”(来去的情由与意向),“来方”(来源),“来龙”(风水先生称主山为来龙,即龙脉的来源)等。

请注意: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辞》中“归去来”的“来”字不是来到之义,而是个虚词,尾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同样的用法还有杜甫的《发刘郎浦》诗:“白发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有”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是以右手持肉的样子,这就表示“有了”。小篆基本上同于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有”。

《说文·有部》:“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有,不应当有。《春秋左传》说:“日月有日蚀、月蚀现象。”从月,又声。大凡有的部属都从有。)月会遮掩住日,即日被月吃掉了,这是不应该有的。许慎所解释的意义是不准确的。

“有”的本义应为持有。在上古人看来,很可能是有了肉就有了一切,所以以手持肉就叫做“有”。从以手持肉的本义又能引申为五谷丰收也可称“有”。如《诗经·鲁颂·有驵》:“自今以始,岁其有。”意思是说从今开始享太平,年年都有好收成。这与“有年”之义差不多。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后来词义扩大了,不管有什么东西都是“有”,与“无”是相对的。如《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又如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有”字又可引申指占有、具有。如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又如《资治通鉴》:“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有”又引申指存在。如《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又如《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又引申指发生、出现。如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还可作“友”的假借字。如《左传·昭公三十年》:“是不有寡君也。”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没有寡君,而是对寡君不友好。有时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相当于“又”。如“一十有二”,就是“一十又二”,也就是十二的意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丽”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像两鹿并行的样子(省去了一头鹿的鹿身)。隶变后楷书写作“麗”。简化汉字后写作“丽”。

《说文·鹿部》:“丽,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礼》:丽皮纳聘。盖鹿皮也。”(丽,结伴而行。鹿的特性是,发现食物虽情势紧急却也一定结伴而行。从鹿,丽声。礼制规定,把两张鹿皮交纳订婚。丽大概是鹿皮。)

“丽”的本义为双鹿并行。引申泛指结伴而行。又引申指成双的,成对的。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辞之体,凡有四对。”也就是说:词句对偶的文体,共有四种对偶的方法。

由成对的又引申出配偶的意义。所谓“伉俪”就是夫妻、配偶。配偶义的“丽”字后来加形旁“人”,便分化出一个新的“俪”字。

凡是成对的必有互相依存的双方,由此可以引申为附着。如《易·离卦》:“日月丽乎天。”意思是:日月附着天。《伐寄生赋》中有“汝独何为兮,附丽以生”,大意是说:为什么唯独你要依附着别人活下去呢?

又引申指美好、漂亮,多用于形容女子相貌。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之句,意思是:天生美丽漂亮难以自弃,被选入宫陪伴在君王身旁诗。南朝宋人鲍明远《芜城赋》中说:“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这里的“妙姬”和“丽人”都是说美丽的女子。

“丽”还用来形容衣服光鲜漂亮。《战国策·齐策》中齐宣王欲拜颜斶为师,并说“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您若与我一起出游,食物必是牛羊肉,出门必会乘车,妻儿衣服必然非常漂亮),尽管这样,颜斶还是辞谢了。

还可用来形容风景美好。如说“风景绚丽”。

其他用法诸如明亮的太阳可称“丽”;形容某天天气“风和日丽”;华美的辞章也可以称“丽”,这就是“丽藻”。

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丽”也多表示美好。如“绮丽”、“瑰丽”、“华丽”、“流丽”、“俏丽”和“清丽”等。但同样是表示美丽,一字之差,意义却又有别。如“绚丽”,“艳丽”,“壮丽”都有美丽的含义,但“绚丽”是灿烂美丽,重在表示有光彩;“艳丽”是鲜明美丽,重在表示好看;“壮丽”则是雄壮美丽,重在表示场面的宏大。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丞”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会双手从坑中救人之意。金文简化。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丞。

《说文·収部》:“丞,翊也。从収,从卩,从山。山高,奉承之义。”(丞,辅佐。由収、由卩、由山会意。山高,有向上奉承的意思。)

“丞”的本义是拯救。扬雄《羽猎赋》:“丞民乎农桑,劝之以弗怠。”意思是:用农桑之业来拯救老百姓,劝勉他们从事农桑不要懈怠。这里当拯救讲的“丞”字,实际是“拯”字的本字,应当念zhěng。这是为了和当丞相讲的“丞”区别开来,才在“丞”字的左边加了个提手旁,写作“拯”。

“丞”又引申为辅助。《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这是说:相国、丞相,都是秦朝所设的官;他们拥有金印、紫绶,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由辅助进一步引申为古代官名,指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也指各级长官的辅助官吏。如“丞相”、“府丞”、“县丞”等。

“丞”在古代又通“承”,指接受、秉承。《史记·酷吏列传》:“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意思是:(县官)于是秉承皇帝的旨意,提请铸造白金和五铢钱。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形体是一个朝左侧身站立的人,人的头上脚下各有一条横线,表示“上极于顶,下极于踵”,是“极”的早期文字,表示尽头、极点。金文的形体变得繁化了,在人的两边加了“口”和“攴”。小篆的形体承接金文,其中的“攴”变为“又”。隶变后楷书写作“亟”。

《说文·二部》:“亟,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亟,敏捷。由人、由口、由又、由二会意。二表示天地。)

“亟”的本义为尽头、极点。后来“亟”被假借为表示敏疾、急。《史记·陈涉世家》:“而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就是说:催促赵军赶快入关。而其本义则另加“木”字旁组成“極”表示了。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其中的“亟”,表示屡次、多次,这句话意思是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这里的“亟”必须读作q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事”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右上为捕捉禽兽的长柄网,其下是一只手,会手执捕猎工具去田猎之意。金文、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相类似。隶变后楷书写作“事”。

《说文·史部》:“事,职也。从史,之省声。”(事,记事。从史,小篆声旁屮是ㄓ字的省略。)

“事”的本义原指捕猎,后来就引申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称为“事”。如:“世异则事异。”(《韩非子·五蠹》)也就是说,时代不同,事情就各异。由事情又可以引申为从事。如李白《邺中赠大王》诗:“龙蟠事躬耕。”所谓“龙蟠”就是隐居不做官。这句诗的大意是:隐居而亲自从事农田耕作。在李格非的《书洛阳名园记后》中有这样几句话:“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这里的“事”字用事情或从事之义都讲不通。其实,这个“事”是特指战事、变故。这几句话也就是说:天下太平无事便罢,一旦有战乱,那么洛阳就一定要先受到攻击。

至于“事”当侍奉讲,那是由从事之义引申出来的。如《易·蛊》:“不事王侯。”也就是不侍奉王侯的意思。

“事件”一词,现在一般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所发生的大的事故。可是在古代就不同了。如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有这样的话:“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这里的“事件”是专指家畜、家禽的内脏。

“事故”一词,今天一般指意外的变故或突然发生的灾祸,可是古代就不完全是这样。如白居易的《对酒劝今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这里面的“事故”不是变故,也更不是灾祸,而是指一般的事情。

请注意:在上古,“事”、“吏”、“使”同体。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丝”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像两束蚕丝的样子,由两个“糸(一束丝)”会意。金文与甲骨文的形体相类似。小篆的形体是从金文演变而来的。隶变后楷书写作“絲”。简化汉字后写作“丝”。

《说文·丝部》:“丝,蚕所吐也。从二糸。凡丝之属皆从丝。”(丝,蚕吐的丝。由两个糸字会意。大凡丝的部属都从丝。)

“丝”的本义为蚕吐的丝。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叫嫘祖,她发明创造了养蚕治丝的方法。她在北周以后被称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是以尊为先蚕。”

由蚕丝,可引申为丝织品。《盐铁论·散不足》中有这样的话:“古者庶人耋(dié,七十岁)老而后衣丝。”这里面的“丝”字可不能理解为蚕丝,而是指丝织品。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古代的老百姓要到七十岁以后才能穿丝织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其中的“丝履”即是用蚕丝编织而成的鞋子。这两句诗的大意就是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玳瑁首饰。

丝很细小,所以可以算作一种计算长度、容量、重量的微小单位。如一丝为千分之一分。后来引申用来形容细微之极,极小。如明代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哪一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成语有“一丝不苟”,意思就是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古人常把用丝捻制成弦用以发音的乐器称为弦乐器,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丝桐”、“丝竹”等词。如在王粲的《七哀诗》中有这样两句:“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琴多用桐木制成,上安丝弦,可以弹奏,故称琴为“丝桐”。又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其中的“丝竹”是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泛指音乐。

假若单说“丝”字,也往往指古代的弦乐器(琴瑟、琵琶等);单说“竹”字,往往指古代的管乐器(笛、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