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编委会
- 597字
- 2024-12-23 04:52:51
丿部
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匕”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跪拜的柔顺妇女的形像,金文、小篆的写法与甲骨文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匕”。
《说文·匕部》:“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凡匕之属皆从匕。”(匕,一起比较而排列次弟。由反向的人字表示。匕,也是用来舀取饭食的勺匙,又叫柶。大凡匕的部属都从匕。)
“匕”是“妣”的初文。是雌性的标志,构字如“牝”,“妣”等,但后世本义消失,借指汤匙。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筷子)。”
“匕”字还可以代表箭簇。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匕入者三寸。”这是指箭头射入三寸的意思。至于匕首义,那是从箭簇义引申出来的。如马中锡《中山狼传》:“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九”本为象形字。甲骨文的左边像虫头,右边像虫向上曲尾的形状。金文的形体更像一条长虫翘着尾巴的样子。小篆的线条化,看不出虫的形状了。隶变后楷书写作九。
《说文·九部》:“九,阳之变也。像其屈曲究尽之形。凡九之属皆从九。”(九,阳的变数。像那个弯弯曲曲直到终尽的样子。大凡九的部属都从九。)这是许慎用阴阳之变来解释文字,不妥。“九”的本义与虫有关。
“九”的本义与虫有关,但后世其本义消亡,而被借为数字用。古人造字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九是最大的个位数。《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九”是“天地之至数”。因此,中国古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凡形容极高、极大、极广、极远的事物,几乎都用“九”来形容。
在中国古代的世界观中,天地都是按“九”的数字来划分的。如《吕氏春秋·有始》中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其中“九野”是指中央与八方的天,又称“九天”。天的高度也分九层,叫做“九重”。又如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其中“重霄九”是指天的最高处,又称“九霄”或“九天”。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用“九天”来形容瀑布之高。而古代帝王皇宫门禁森严,壮丽宏大,给人以高远不可及之感,所以古典诗文中用“九天”、“九重”、“九霄”来指代皇宫。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而古人又认为大地是由九大块土地组成,称为“大九州”。据《尚书·禹贡》记载,在上古曾划分九州:冀州、豫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州、荆州。据传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象征九州的九鼎,后来“九鼎”就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故后来人们就常用“九州”指中国。如龚自珍《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由于“九”是最大的个位数,又常用来泛指多数。如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谓的“九死”是指多次的死亡。这句话的大意为:我长长地叹息,拭着辛酸的眼泪,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多次死去我也绝不改悔。前面的路漫漫而遥远,我将要上天下地到处去追求。相关的成语有“九牛一毛”,用九头牛来表示很多牛,一根牛毛同很多头牛身上的毛相比,是其微不足道的。还有如“九牛二虎之力”、“九死一生”等。
千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千”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十,从人。金文稍讹。小篆进一步线条化,就很难看出本来的意义了。隶变后楷书写作“千”。
《说文·十部》:“千,十百也。从十,从人。”(千,十个百。由十、由人会意。)
“千”的本义古今是一致的,即作为数词用。如“十百为千”、“盈千累万”。又引申泛指极多。如“千言万语”、“千方百计”。
“千古”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代的久远。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二是指人死了。如《新唐书·薛收传》:“岂其一朝成千古也!”也就是一朝永别之义。现在仍以“千古”为哀挽死者之辞。
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川”是个象形字。从它的甲骨文形体来看,弯弯曲曲的形状像一条河流,曲线中的五个点儿表示河流中的漩涡。金文大同,不过把水中的“点儿”去掉了,书写更为方便。小篆形体,同于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川”。
《说文·川部》:“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濬畎浍,距川。’言深畎浍之水会为川也。凡川之属皆从川。”(川,使水贯穿通流。《虞书》说:“濬(jùn)畎(quǎn)浍(kuài)距川。”意思是说:深深疏通畎浍之类的田间水沟,使它们会合成为大川。大凡川的部属都从川。)
“川”的本义为河流。《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其中的“如川之方至”表示像河流奔涌而来。
河流流经之地,往往容易形成广阔平坦之地,故引申为平野、平地。苏轼《上皇帝书》:“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成语有“一马平川”,指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即广阔的平原。
“川”是个部首字。凡由“川”组成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如“州”、“邕”、“巟”等字。
生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生”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来看,像一棵植物在地上生长出来的样子;下面一横线是表示土地,上面是生出的一棵小草芽。小篆的形体由“屮”和“土”组成。隶变后楷书写作“生”。
《说文·生部》:“生,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生,长进。像草木从土上生出。大凡生的部属都从生。)
“生”的本义为草木生长出土。如《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生”的引申义很多。因为是活的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活,有生活就可以工作生产,有工作就得以维生。可引申为生育。如《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就是后来的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列子·汤问》“愚公移山”故事里中的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大意是,我死了没关系,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子子孙孙传下去,不怕挖不平大山。又如韩愈《师说》中有:“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大意是,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样样都懂得的。
又引申指生产、出产。如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农作物的生产有一定的时候,但人们却无尽地使用,那么财物的积蓄一定会减少。)“生”还引申为发生、产生的意思。如“生效”、“生疑”、“无事生非”、“无中生有”。
由生长,又引申指生存、存活。如《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又引申指生命。如《孟子·告子上》:“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又如“起死回生”、“生离死别”、“贪生怕死”等。进而引申为生存的期限。如“一生”、“终生”、“毕生”、“前半生”、“后半生”。
又引申指生计、生活。如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生”还有与“熟”相对的意义。如“夹生饭”、“生铁”、“生铜”、“生石灰”等。
“生”又引申为陌生、生疏的意思。如“生人”、“生字”、“生词”、“生客”等。又如说:“这孩子一见生人就闹。”
“生”还指门徒、弟子,也作为对男青年的称呼。如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又如“学生”、“书生”、“后生可畏”等。
“生”还是戏曲中的角色名称。戏曲中扮演男角的有“小生”、“武生”、“老生”。
“生”是个部首字。凡由“生”字作为意符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生长有关。如“产”的繁体字“産”就有生义;“隆”字是丰厚义。“生”在合体字中,可作声符表音。如“胜”、“笙”、“姓”、“旌”。
乔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乔”本为指事字。从它的金文形体来看,在“高”字之上的一条小曲线是指事符号,仍为“高”义。小篆改为从夭(低昂起舞之人),从高,会意表示高高地踩高跷舞蹈。小篆承接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喬”。如今简化写作“乔”。
《说文·夭部》:“乔,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乔,高而弯曲。由夭、由高省声会。)
“乔”的本义为高。《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思”是助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南山有高大的树木,不能在树下休息。又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的大意是:伐木的斧声响丁丁,鸟儿惊飞鸣嘤嘤,从深山幽谷飞出来,迁居于高大的树林中。后世也就因“迁于乔木”的诗句产生了“乔迁”一词,一般用于贺人新居或指官职升迁。如张籍《赠殷山人》:“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由“乔”字所组成的词也大都有高的意思。“乔松”指高大的松树。如《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在杨载的《寄维扬贾侯》诗中有“气蒸云雾藏乔岳,声转沧溟放大河”之句,其中的“乔岳”指高峻的山岳,这是说云雾把高峻的山岳隐藏起来了。
“乔”又引申指假扮、做作。《红楼梦》第八十回:“宝蟾又乔装躲闪,连忙缩手。”这里的“乔装”就是假装的意思。常用的 “乔装打扮”就是指改变服饰装扮,以隐蔽原来身份。清代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三回:“我并不出家修道,不过是乔装打扮,掩人耳目,借着卖药为名,到处访求英雄,以图恢复中国。”
古代以“乔梓”代称“父子”。《尚书大传·梓材》中记述:“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之。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乃见商子而问焉,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乔。’二三子往观之,见乔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乔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复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三子明日见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迎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尔安见君子乎?’”这一段话说的是儒家之道,父权高高,不可侵犯,似乔;儿子应在老子面前卑躬屈节,似梓。后来的人就把“父子”称为“乔梓”。
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年”本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金文承接甲骨文。小篆字变为从禾、千声的形声字了。隶变后楷书写作“年”。
《说文·禾部》:“年,谷孰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年,五谷成熟。从禾,千声。《春秋左传》说:“五谷大熟。”)
“年”的本义是谷熟,即年成的意思。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上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意思是:五谷都丰收了就叫做“有年”。大丰收叫“大有年”。如果是一年的谷物收成,就叫“年成”。
由庄稼一年一熟,又引申为时间单位年。如《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说:大禹有八年在外治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在古汉语里,“年”又通“岁”。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又引申泛指时光、时间。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叹惜时光流逝的作品。如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这是说:人的寿命比不上山的寿命,时光比流水消逝得还要急促。
“年”又引申指年龄之年。如“年纪”、“童年”、“壮年”、“老年”等。进而又引申指寿命。如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是:一个人心情愉悦而注意养生之道,就能健康长寿。“永年”就是长寿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年”原来是指一条怪兽,这条怪兽每到除夕时分,就跑出来挨家挨户地吃人,所以百姓就用音响、红色和火光作武器将年赶跑。后来就逐渐演化成过年时家家放爆竹、敲锣鼓和贴春联的风俗。
失
金文
小篆
楷书
“失”是个会意字。金文从手,像有物从手中滑落之状,会遗失之意。古文大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失”。
《说文·手部》:“失,纵也。从手,乙声。”(失,放手而掉落。从手,乙声。)
“失”的本义是丢失。《淮南子》上有一个成语“塞翁失马”,“塞翁”是指边塞长城一带的老人,“失马”即马走丢了。一次,塞翁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他的父亲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几个月后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结果他的儿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他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一年后胡人大举入侵边塞,他的儿子因为腿瘸而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这个成语比喻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可能会转变为好事。
“失”又引申为没控制住,没把握住。如“失手”、“失态”、“失声痛哭”等。又引申为改变。如“大惊失色”、“两眼失神”、“失常”等。又引申为错过,耽误。如“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之交臂”。
“失”用作名词,指过失。柳宗元《封建论》:“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意思是:其过失在于政治,而不在于郡县制。又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唯恐有失”等,其中的“失”均指过失。
“失”又是“逸”的假借字,念yì。《荀子·哀公》:“其马将失。”意思是:那马将要奔逃。
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丘”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有两个山峰的山丘形状,区别于“山”的三个山峰。在金文的形体中,像两山之间有一条大沟的形状。小篆的形体承接金文,并趋于整齐化、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丘”。
《说文·丘部》:“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凡丘之属皆从丘。”(丘,高高的土堆,不是人力堆造的。由北、由一会意。一表示地。人们住在丘南面,所以由“北”字表意。中国的集居,在昆仑山的东南。另一说说,四方高而中央低叫丘。象形。大凡丘的部属都从丘。)
“丘”的本义为小山、土山。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由土山引申指土丘状的坟墓或丘墟。《古诗十九首》之《去者日以疏》:“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其中的“夏”就是“厦”,“丘”表示废墟。意思是不知大厦已成了废墟,又怎么知道郢都的两个东门是否荒凉?这个废墟之义是从山丘的形象引申出来的。
在古代,“山”、“岭”、“陵”、“丘”的含义有别。有石头的大山为“山”,小而尖的山叫做“岭”,大土山称为“陵”,夹在大土山之间的小土山称为“丘”。
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及”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一手从后面抓住一个人的样子。金文左侧也是一个面朝左而弯腰的人,背后伸过来一只右手捉住了腿。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及”。
《说文·又部》:“及,逮也。从又,从人。”(及,追上。由又、由人会意。)
“及”的本义就是追上或赶上。如《左传·成公二年》:“不能推车而及。”意思是:不能下去推车,所以就被敌人追上了。《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在齐国境内追赶上了他,杀了他。)《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用不着,他会自取其祸的。)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由追上又能引申为到或至。如《左传·隐公元年》:“若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若掘地见泉,在隧道里相见,谁能有争议?)又如《仪礼·燕礼》:“宾入及庭。”也就是说,宾客进来走到庭前。
由到又能引申为比得上。如在李白的《赠汪伦》诗中有这样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面的“不及”就是比不上的意思。
“及”还可以表示趁着。《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敌众我寡,趁着他们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
以上的“及”字都是当动词用。由动词又能发展为连词。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亨”就是“烹”,“葵”是一种水菜,“菽”是豆子。这句诗的意思是:七月就要烹煮水菜和豆子。这里的“及”字就当连词和、与讲。
囟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囟”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像人头的形状,中间的“”表示小儿头上的“囟门”。小篆的形体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囟”。
《说文·囟部》:“囟,头会,脑盖也。象形。凡囟之属皆从囟。”(囟,头骨会合的地方,大脑的盖。象形。大凡囟的部属都从囟。)
“囟”的本义为囟门,即婴儿头顶骨未合缝处。《礼记·内则》疏中说:“囟是首脑之上缝。”《辞海》:“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在新生儿颅顶前部有一菱形的‘前囟’,亦称‘额囟’,出生后不久即封闭,后部有一三角形的‘后囟’,亦称‘枕囟’,出生后一年半左右封闭。”
“囟”与“烟囱”的“囱”字、“盐卤”的“卤(lǔ)”字形体近似,容易误认,需加注意。
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丹”是个指事字。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总体像一口矿井的样子,井中一小横像矿井中的矿石丹砂。金文中,一小横变为一点。小篆线条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丹”。
《说文·丹部》:“丹,巴越之赤石也。像采丹井,一像丹形。凡丹之属皆从丹。”(丹,巴郡、南越出产的朱砂。像采掘朱砂的井,一像朱砂形。大凡丹的部属都从丹。)
“丹”的本义为丹砂、朱砂。是一种含汞的红色矿物。《荀子·正论》:“文绣充棺,黄金充椁,加之以丹矸。”引申指颜色像丹砂的,即红色。“丹”字就当“红”讲。后世凡是由“丹”所组成的词,往往与红、朱的颜色有关。如“丹诚”就是红心,“丹干”就是朱砂,“丹唇”就是红唇,“丹色”就是红色。杜甫在《垂老别》:“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中描写当时因连年征战造成的惨状,后句大意就是血水把山川都染红了。在北京故宫中的建筑很多地方都用“丹”字。如红色的抱柱叫“丹柱”,红色的宫门叫“丹掖”或“丹阙”,宫殿前丹漆之阶叫“丹墀(chí)”。另外,古代天子之诏书叫“丹书”,天子的居所叫“丹陛”,论功定封之册称“丹册”。
古代的碑文要先用朱红写在石头上,然后再刻,朱红写碑就叫做“书丹”。《水经注·谷水》里有:“邕乃自书丹于碑。”大意是蔡邕用朱砂笔在碑石上写字。《水浒》第九回中当提到柴进家世时曾写道:“太祖武皇帝敕赐他誓书铁券在家,无人敢欺负他。”“誓书铁券”就是“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保持优遇、免罪的特权证件。券用铁制成,用丹砂写字。
“丹青”原指丹砂、石青两种颜料的矿物,后引申指色彩。如“丹青之妙”。后又引申为绘画。“丹青”还进而指丹青手和画家。如“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大意是,才晓得画家的妙笔可以表现出自然界没有的艺术美来。丹青又引申为丹册与青史,统指史书,文天祥《正气歌》中有“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后一句是说都将名垂青史必流传于后代。
丹还有赤诚之义。白居易诗有“但见丹诚赤如血”这样的名句。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诗句更是流传万古。
朱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朱”是个指事字。甲骨文就是一棵树木的形象,上面为树冠,下面为树根,中间的一个画是指事符号,指明这棵树木的树心是红色的,就是松柏一类的树木。金文的形体,大致与甲骨文相似,只是“木”中的“一点”变成了一横。小篆大体和金文一样,现代汉语规范的楷书写法是“朱”。
《说文·木部》:“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朱,赤心树木。松柏一类。从木,一,标志着树木的中心。)
“朱”的本义就是指松柏一类的红心的树木。引申指红色。后世都用“朱”的引申义。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意思是墨染它的外面,而用红色画它的里面。
古代的“朱门”本指红漆大门,而这种红漆大门是古代公侯贵族住宅的大门,表示一种尊贵,也是一种特权,所以人们就以“朱门”代表豪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有时还用来代指朱砂。
乌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乌”是个象形字。金文像乌鸦张口伸颈扇翅鸣叫之形。小篆线条化,没有突出眼睛,因为乌鸦全黑,眼睛与毛色一样,以此来表示是乌鸦。隶变后楷书写作“乌”。
《说文·乌部》:“乌,孝鸟也。象形。孔子曰:‘乌,吁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凡乌之属皆从乌。”(乌,孝顺的乌。像乌鸟形。孔子说:“乌,舒气自呼的意思。”取乌的声音用来帮助语气,所以借它来作“乌呼”的乌字。大凡乌的部属都从乌。)
“乌”的本义是乌鸦。如《楚辞·屈原·涉江》上说:“燕雀乌鹊。”这句话指的是四种鸟:燕、雀、乌鸦、喜鹊。
据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所以“乌”又被用作太阳的代称。如:“乌阳”是指太阳,“乌焰”是指红日,“乌照”是指日光。有一个成语叫“乌飞兔走”,“乌”指太阳,“兔”指月亮。因为古代传说月中有玉兔,所以称月亮为玉兔。“乌飞兔走”意思是:日月流逝。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因为乌鸦是黑色的,所以黑色的东西也泛称“乌”。如《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身披乌衣。”意思是:身穿着黑色衣服。现在还常用“乌”字表黑的意思,如“乌鱼”、“乌鸡”,“乌云”,等等。
“乌”还用作副词,表示怎么的意思。如柳宗元《永州龙兴寺息壤记》上说:“土乌能神?”这是说:土怎么会有神性呢?又如说:“乌有此事?”意思是:怎么会有此事呢?
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册”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编简成册形。金文大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册。
《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凡册之属皆从册。”(册,符信教命。诸侯进朝接受于王者的简策。像那简札一长一短的样子,中间的表示有两道连竹简的绳子。大凡册的部属都从册。)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古代编串在一起用来书写的竹简。
“册”的本义为古代编串在一起用来书写的竹简。如“简册”。
简册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材料,至迟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多用竹或木制成。简是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周、秦、汉各代都是简、帛并用的,以简册为主。到了魏晋时代,虽然私家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使用纸,但官府文书仍多用简册。一直到南北朝时代,简册才基本绝迹。古人在简册上写字时,发现采用向左换行时,简册自右向左卷起,在每个简条的外面刻写,写满字的简条可直接从左手指端卷出,要查看前文时只需持刀(笔)的右手手腕抬起卷出的简条即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古人向左换行的书写习惯。造纸术发明以后,虽然纸张代替简册成为书写材料,但由于强大的习惯作用,古人并没有改竖写为横写。直到上世纪中叶,竖写方式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由简册又引申指装订好的本子。如“装订成册”、“画册”、“典册”、“手册”等。
到了后来,“册”又引申特指皇帝的诏书,进而引申指册封、册立。《新唐书·百官至》:“凡册太子,则授玺、绶。”意思是说册封太子,则授予其印绶。
古代,皇帝以勋封爵号授给异姓王、宗族、后妃等,都经过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齐授给被封人,称为册封。就册封制度而言,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产生。沿袭到西周时期,又成为西周礼仪制度中的一项极重要的内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爵制(公、侯、伯、子、男)在西周时期已经建立,并十分完善。到了后来,册封不仅仅是帝王对其臣民的一种封赏,更成为一种国家经营策略。在唐代对边疆的开拓与经略过程中,不断地册封边疆民族首领官爵名号,并用和亲这种特殊的政治联姻,加强与边疆民族政治上的接触与联系。
禹
金文
小篆
楷书
夏禹王像
“禹”是个象形字。“禹”“与”同源。金文一形像叉住一条头、身、尾俱全的长虫形,二形突出了头部。小篆整齐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禹。
《说文·禸部》:“禹,虫也。从禸,象形。”(禹,虫名。从禸,头部之形。)
“禹”的本义为虫。大概古代的夏部落以之为族徽,故借之指传说中夏朝的开国之君,鲧的儿子。因接替其父治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对洪水进行疏导,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因为他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尚书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在古书中有“禹迹”一词,本来是指大禹治水时,足迹走遍了九州,后来就借指中国的疆域。如《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意思是辽阔的中国,分为九个大州。
“禹”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说文》中没有这个部首。现今归入“丿”部。
系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系”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一只手,下部抓着两束丝,会意表示用手把丝线拴、系结。金文比甲骨文多了一束丝,显得复杂了些,其意未变。小篆的形体中省减掉了两束丝,方便了书写。隶变后楷书的形体写作“系”,基本上与小篆相同。
《说文·系部》:“系,系也。从糸,丿声。凡系之属皆从系。”(系,相联系。从糸,丿声。大凡系的部属都从系。)
“系”的本义是系结、悬挂。《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讲的是南方有种鸟名叫蒙鸠,它们以羽毛为巢,并用头发把羽毛编制在一起,它们把自己的巢悬挂在纤脆的芦苇穗之上,大风一吹来,芦苇折断,巢落蛋破,幼鸟也摔死了。比喻所依附的基础不牢,有很大的危险。
由悬挂,可以引申为拴绑、系靠。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像已经成灰的木头般,灰心了;身如同没有系靠的小船般,不由自主。)由拴绑,又能引申为相继或连接之义,如《晋书·郤洗传》:“圣明系踵。”(圣明之人才,接踵而来。)后来,“系”又引申为系统、世系等。
“系”又可以读为jì,用作动词,表示打结。如:“把鞋带系上。”
在古代,有“系”、“係”、“繫”三个字,它们的意义界限不清楚,往往通用,如在表示连接、拴绑的意义上,这三个字可以通用。在相互关联的意义上,一般都是写作“繋”或“係”,而不能写作“系”。但世系、系统的意义则应写作“系”而不写作“係”或“繋”。
另外,“係”字在古白话中还可以当判断词“是”字用。如《水浒传》第三回:“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係经略府提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捕捉并打死郑屠的犯人鲁达,实际上就是经略府的提辖。“係”当“是”的用法,这是“系”、“繋”二字所没有的。
在废除异体字的时候,“係”、“繋”二字均已废除,这三个字的所有意思,就全用一个“系”字来表示。
重
金文
小篆
楷书
“重”是个会意字。从金文形体来看,像一个人站着背负了一个沉重的囊袋。小篆的写法,其下部又增加“土”,变得复杂了。
《说文·重部》:“重,厚也。从壬,东声。凡重之属皆从重。”(重,厚重。从壬,东声。大凡重的部属都从重。)
“重”(zhòng)的本义表示东西重,与“轻”相对。《史记·秦始皇本纪》:“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石”为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意思是称过了,才知道轻重。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由重,可引申指重要、紧要。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意思是说(作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由重要,又可引申指重视、推重。《荀子·强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其中的“重法爱民”就是重视法治又爱护人民。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由沉重,又引申指庄重、沉稳。宋人韩琦《柳絮》:“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重”又可以读chóng,表示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重复,引申指层层、重叠。陆游《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重重红树秋山晚,猎猎青帘社酒香。”还可以作副词用,表示再一次、重新。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用作量词。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卑
金文
小篆
楷书
“卑”是个会意字。金文像左手持一粗糙酒器形,会执事供役使之意。小篆上边酒器讹为甲。隶变后楷书写作卑。
《说文·部》:“卑,贱也。执事也。从甲。”(卑,卑贱;办事。由“”、“甲”会意。)
“卑”的本义当是手执酒器。因为执酒器为尊者酌酒的人是低下之人,所以就引申为“卑”,指低贱。北宋陆游《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又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意思是:先帝不认为我低贱和见识短浅。如今“卑鄙”作为一个词,通常用来指品德、言行恶劣下流。
由人的地位低贱,引申为地势低。《史记·贾谊传》:“闻长沙卑湿。”这是说:听说长沙地势低而且气候潮湿。
“卑”又引申为低劣。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则必不若余之专耳。”意思是: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劣,而是他的思想不像我那样专注罢了。低劣的东西往往是衰弱的,所以又引申为衰微。《国语·周语下》:“王室其愈卑乎!”意思是:王室是越来越衰微了!
“卑”又引申为谦恭。《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极其谦恭的君子,通过谦恭的方式来自我修养。
在文言文里,“卑”又通“俾”,念 bǐ, 当使讲。如《荀子·宥坐》:“卑民不迷。”这是说:使百姓不迷惑。
舞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舞”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牛尾翩翩起舞之形。小篆另加意符“舛”(是两只方向相反的脚),用以强调手舞足蹈之义。隶变后楷书写作“舞”。
《说文·舛部》:“舞,乐也。用足相背,从舛;无声。”(舞,乐的一种形式。用两足相背,表示起舞踩踏,所以从舛;无声。)
“舞”的本义就是舞蹈。如《韩非子·五蠹》:“执干戚舞。”也就是说拿着武器跳舞。《史记·项羽本纪》:“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是鸿门宴上项庄照范增之计欲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但不能成功的情景的描写。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出于此。
“舞”由跳舞又引申指玩弄、舞弄。如“舞文弄墨”,“徇私舞弊”。《史记·张汤传》:“舞智以御人。”就是说:玩弄智谋权术而控制人。
古代有“武舞”。武舞就是采用战斗攻防动作与乐舞结合编成的舞蹈,是由士兵或专门的舞者身着甲胄,手执兵器或兵器道具,伴随鼓乐,舞之蹈之,通过象征性地表现战争场面,宣炫武功的舞蹈。武舞的起源非常久远,《淮南子·谬称训》中记载大禹时期三苗部族多次反叛,大禹征伐多次未能使之降服。后来,禹停止进攻,“执干(盾牌)戚(斧子)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即让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请三苗部族的人观看这种“干戚舞”以显示武力雄厚,三苗部族从此臣服。这是原始社会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西周时期的武舞,常以模拟战胜对手过程的方式来庆祝战斗凯旋,展示军事实力并歌颂武功,表达社会的尚武精神。另外,武舞也常被作为一种搏杀技术的训练方式,通过集体攻防演练来增强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此时的武舞,著名的有两种:一种称为“象舞”;另一种称为“大武舞”。武舞在后世的历朝历代都有所创新和发展,如唐代军中的《秦王破陈乐》,颂扬唐太宗李世民四处征伐平定天下的赫赫战功。舞者身穿银色铠甲,手执戈、戟表演各种阵法,舞蹈动作均为刺杀攻守的武术套路。又如宋代的《砍刀蛮牌》,表演者身穿花衣,手执雉尾以及蛮牌、木刀,列队进场,表演开门阵、夺桥阵、偃月阵等阵法,并于鼓乐声中,两人一对作对打表演,共五对至七对。就是我们今天的舞蹈,也不乏模仿古代战争场面和武打动作的作品。
古老的武舞后来逐渐与技击阵战训练分化开来,成为表演艺术,它强调艺术造型、审美感受和精神气息的传达,不是真杀实打的武术招法,但舞的这种套路形式却被武术套路技术所借鉴和应用,为武术套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武术套路的原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