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上”是个指事字。“上”字的甲骨文的形体是下面一条弧线表示地面,弧线之上有一短横,表示在地面之上。金文的形体中,两弧线变为直线。小篆的形体则更为美化了。隶变后楷书写作“上”。

《说文·一部》:“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属皆从丄。,小篆丄。”(丄,高。这是古文字,是一个指事字。大凡丄的部属都从丄。,小篆丄字。)

“上”的本义是表示方位的,即指上边、高处。引申指高位、君主、尊长。如《史记·高祖本纪》:“人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高祖问左右将领该怎么办,将领们都跃跃欲试要打击他。引申作动词用时指向上走、前往。如“上进”、“更上一层楼”、“上学”、“上街”等。又引申指添加、安装。如“上货”、“上油”、“上螺丝”等。

“上”与“尚”同音,故有时“上”用作“尚”字的假借字,表示尊崇、崇尚。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其中“上”就表示崇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崇尚农业而革除商业等,老百姓也就富裕起来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中”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体像一面直立的旗帜,中像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向左弯曲的四条线是旗帜上的飘带(旗游),而中间的“口”形就表示“中间”之意。在金文的形体中,“旗游”飘向右边。小篆的形体把“旗游”省略了,中间旗杆呈弯曲形,这是一种书写上的美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中”。

《说文·丨部》:“中,内也。从囗;丨,上下通。”(中,纳入。人囗;中间的丨,表示上下通彻的意思。)

“中”(zhōng)的本义为内、里。柳宗元《笼鹰词》:“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意思是草里狸鼠之类足以成为祸害,一夜之中不断受到惊吓。

由内里,可引申为中间,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傅玄《短歌行》:“蟋蟀何感,中夜哀鸣。”这里的“中”字,是半、一半的意思。所谓“中夜”就是半夜。

由内、里,又可引申指内心。曹操《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句的大意就是内心泛起忧伤,一直不曾断绝。

“中”在古汉语中,还可以活用为动词,这时就不能再读作zhōng了,而应该读作zhòng。《荀子·劝学》“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其中的“”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这句话的大意是: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所以这个“中”就当符合讲。成语有“百发而百中”,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其中的“中”也就是动词射中之义。还有“命中”和“中伤”等,其中的“中”都是当动词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丰”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形体上面像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豆是古代盛器,会意表示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豐”。简化汉字后写作“丰”。

《说文·生部》:“丰,草盛丰丰也。从生,上下达也。”(丰,草木丰盛。从生,生的中竖向下延伸表示上下通达。)

“丰”的本义是丰盛,后又引申为茂盛。如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常用词有“丰容”(草木茂盛),“丰彤”(林木茂密的样子),“丰林”(丰茂的林木),“丰荣”(花木繁茂)等。

从茂盛又引申为丰收、富足。如《齐民要术·序》:“家家丰实。”

在古代本来就有“丰”字,是形容容貌丰满、美好的样子。如《聊斋志异·娇娜》:“偶过其门,一少年出,丰采甚都。”这个“都”字也是美好的意思。常用词有“丰肌”(丰润的肌肤),“丰壮”(丰满健壮),“丰洁”(健壮、俊美),“丰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等。

引申指大、高大。《隋书·杨素传》:“铭功彝器,纪德丰碑。”(铭刻其功绩于礼器之上,记录其功德于高大的碑石之上。)又如“丰石”(高大的石碑),“丰岸”(大堤),“丰居”(高大的房屋),“丰狐”(大狐狸),“丰祠”(高大的祠堂),“丰堂”(高大的厅堂)。

又引申指丰满、胖。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就很丰满。《旧唐书》这样描述她:“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太真”是杨玉环做道士时的道号,这段话的意思是:杨玉环资质丰满艳丽,能歌善舞,又通音律,才智过人。

又引申指农作物收成好。宋代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又如“丰稔”(庄稼成熟、丰收),“丰歉”(收成好坏),“丰成”(丰收),“丰信”(丰收的音信)等。进而引申指盛多(多指事物的数量)。如“丰沛”(盛多的样子),“丰财”(多财),“丰融”,“丰霈”,“丰露”(盛多的甘露)。进而引申指丰厚、富裕、富饶。宋代司马光《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室。)张衡《西京赋》:“地沃野丰。”(土地肥沃,田野富饶。)

用作动词,指增大、扩大。如班固《西都赋》:“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是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金文和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一致。隶变后楷书写作“北”。

《说文·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北,违背。由两个“人”字背靠背表示。大凡北的部属都从北。)

“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是“背”的本字。如《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这里的“北”字就是背的意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人肉果腹,烧人骨取火,而士兵没有反叛背离之心。

古代打败了仗逃跑总是以背对敌,“北”由此引申指败、败逃。《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鲁国有人随着君主打仗,三次去三次逃跑。孔子问他的原因,他回答说:“我有一个老父亲,自己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意思是,敌人假装败逃,不能盲目追赶。又如“败北”,“追亡逐北”等。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为“北面”,“北面于燕”,就是称臣于燕国的意思。“北面”还指古代的学生敬师之礼。如《汉书·于定国传》:“北面,备弟子礼。”也就是说:面朝北行学生之礼。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电”本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体是闪电发光的形像,中间的三个小点表示雨点。金文上从雨,下从申,表示下雨时的闪电,成为会意兼形声的字了。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電。简化汉字后写作电。

《说文·雨部》:“电,阴阳激燿也。从雨,从申。”(电,阴气和阳气彼此冲击而发溅出来的光耀。由雨、由申会意。)

“电”的本义为闪电,阴雨天气时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阴阳电相合而击发出的强烈亮光。成语有“电闪雷鸣”、“雷电交加”。

闪电的速度是很快的,故引申比喻像闪电样迅速。如成语有“风驰电掣”,意思是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晋书·孙绰传》:“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这是说:南北各路大军,急速奔赴。

又引申指光亮。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太宗在得到康国贡献的狮子后,命虞世南作《狮子赋》赞誉,其中有“瞋目电曜,发声雷响”之句,意思是(狮子)瞪着的眼睛像闪电般明亮,发声像雷鸣似地轰响。

“电”如今又表示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因摩擦、受热、化学变化等失去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电子时就带负电。电是重要的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如“发电”、“电流”、“电机”。又特指电报,利用电报设备传递的文字信息。如“致电”、“函电”。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史”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上部的“中”字像捕捉禽兽的长柄网,下部是一只右手。金文与甲骨文的形体大致相同。小篆的形体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史”。

《说文·史部》:“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史。”(史,记事的人。由“又”持握着“中”字会意。中,是正的意思。大凡史的部属都从史。)

“史”的本义是指管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引申指在王身边担任记事的人。如《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称为“书法”。)又如“左史”、“太史”等。从史官又引申为记载历史的书称为“史”。如《史通·叙事》:“史之烦芜。”意思是说:历史书是很烦杂的。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史”又作为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甲”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古代武士身上穿的铁甲片之间的“十”字缝。金文的形体也同于甲骨文。小篆的形体,变得艺术化了。隶变后楷书写作“甲”。

《说文·甲部》:“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像。一曰:人头宜为甲,甲像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甲,定位在东方,东方是五方之始,属木,木代表春天。春天,阳气萌生而运动,像草木顶戴种子的甲壳的样子。另一义说,人头的腔颅叫甲,甲像人头。大凡甲的部属都从甲。)

“甲”的本义就是古代战士穿的“护身衣”。如《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擐(huàn)”就是穿。这句话的意思是:穿着甲衣,拿着武器。后来又泛指铠甲。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由这个意义又可以引申为披甲的战士。如《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晋侯请赵盾喝酒,并且埋伏下兵士(披甲的战士)将要攻击他。

从“甲”字的护身衣的本义又可引申为动物身上起保护作用的硬壳。如“龟甲”、“鳞甲”。再如草木萌芽时的外皮也称“甲”,如“莩甲”等。《易》中有这样的句子:“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甲坼”的意思就是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而发出芽头。也指人或动物的指或趾上的角质硬壳。如“指甲”、“趾甲”。

“甲”还是旧时户口编制的一个单位。如“保甲”。“甲”也用来表示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如苏轼《喜雨亭记》:“乙卯乃雨,甲子又雨。”甲子是干支之一,排在第一位。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为甲子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甲子为一个轮回,也就是60年一个轮回。由“甲”的这个意义可以引申为居第一、冠军。如宋代王正功的《鹿鸣宴劝驾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是赞赏桂林山水之美居天下第一。人们常用“富甲天下”来比喻一个人的财富之大。旧时称头号的世家大族为“甲族”;称最显贵的住宅为“甲邸”; 称科举的第一等为“甲第”。

在《说文解字》中,“甲”字被列为部首字,但在这个部首之下并无从属之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书”本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上部是“聿”,就是手执笔的形像,下部的“口”表示书写之物。金文上部仍为“聿”字,下部变成了“者”字,这就成为“从聿,者声”的形声字了。小篆的写法与金文基本相似。隶变后楷书写作“書”。简化汉字后写作“书”。

《说文·聿部》:“書,箸也。从聿,者声。”(书,写箸在竹帛上。从聿,者声。)

“书”的本义即为著写、记载。如《墨子·尚贤》:“书之竹帛。”意思就是把字写在竹和帛上。《史记·孙膑传》:“斫(zhuó)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大意是:砍掉大树的外皮在上面写道:庞涓就要在这棵树下死掉。这一本义在有些词语中还保留着。如“书写”、“大书特写”、“奋笔疾书”。上古时期人们没有纸,所谓书写多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竹片或木板上。成语“罄竹难书”的字面意思是说(事情多到)把所有的竹子用尽也写不完,比喻罪恶累累,难以说尽。

由“书”的本义引申为书写成的东西,作为名词使用。意义如下:

指文字。如“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板书”、“书画”、“书法”。“六书”是古人分析字形归纳出的六种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中的“书”指书法。

指文件。如“聘书”、“证书”、“判决书”、“说明书”、“申请书”等。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代典章制度的文件汇编,名称就叫《尚书》。古代的“诏书”是写有皇帝命令的文件。现代的“国书”是国家首脑写给使节驻在国首脑的文件,多在派遣或召回大使时使用。《乐府诗集·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的“书”指军队的文件。

指书籍。如“古书”、“新书”、“旧书”、“工具书”、“图书”、“书生”、“书呆子”、“书香子弟”。最早的书不是像现代这样一页一页的,而是一卷儿一卷儿的,无论用竹片木简还是用缣帛做书写材料,都把它们连起来卷,每个卷叫一“卷”(juàn),现代成套分册的书依次叫第一卷、第二卷……就是这样沿用下来的。 “四书”是指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种。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藏书”就是收藏的书籍。

指书信。如“书札”、“家书”、“情书”、“文书”。杜甫诗《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就是家信。

“书”还是《尚书》的简称。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思是“上代之书”。《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它是 “五经”之一,“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在这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是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另外有一个词我们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因为这个词古今都用,但是词义却不同,这个词就是“书记”。如《后汉书·仲长统传》:“少好学,博涉书记。”这里的“书记”是指书籍。《新唐书·高适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这里的“书记”是指旧时官府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书记”的意思是指党、团等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非”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截取的飞动的鸟的两个分张的翅膀形,会分张相背之意。金文和古文大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非”。

《说文·非部》:“非,违也。从飞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属皆从非。”(非,违背。由飞字下部表示翅的部分构成,取两翅相背的意义。大凡非的部属都从非。)

“非(fēi)”的本义为违背。如《论语·颜渊》中颜渊向孔子求教如何进入“克己复礼”的境界。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又如《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意思是:对主人傲慢,是违背礼教的。又如“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等。

引申指不对的、错误、邪恶。如《荀子·劝学篇》:“是非不乱,则国家治。”意思是说(如果)正误不乱,那么国家就可以大治。又如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正确的而昨天是错误的。)其他词语有“为非作歹”、“似是而非”、“痛改前非”等。

又引申指无、没有。如《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进而引申指否定判断,相当于不是。如成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说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不会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非常好了。)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了赵盾。后来人们奋起反抗,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中有“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其他常用词有“答非所问”,“非此即彼”,“非亲非故”等。

用作动词,又引申指责怪。如《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私田稼不善则非吏。”意思是说田地庄稼治理的不好,则责怪官吏。又如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意思是: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责怪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这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训诫他崇尚节俭。现常用词有“非难”。

由责怪之义引申指讨厌,进而引申指讥刺。如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韩愈写文章的时候提倡摈弃陈词滥调,为当时很多人所讥讽,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所以“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