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编委会
- 496字
- 2024-12-23 04:54:22
彳部
彳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彳”是个象形字。甲骨文是“行”字的左半边(“行”字的甲骨文形体是十字路口状)。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彳”。
《说文·彳部》:“彳,小步也。像人胫三属相连也。凡彳之属皆从彳。”(彳,微小的步伐。像人的下肢大腿、小腿、脚三者相连之形。大凡彳的部属都从彳。)
“彳”字一般不单独使用,它经常与“亍”(chù)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彳亍”,表示小步或者走走停停的意思。如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辍。”意思是说小步走而后又停下来。又如李贽《观涨》:“彳亍上滩舟。”意思是说走走停停地上了滩舟。
“彳”是个部首字。凡由“彳”组成的字,大都与行为或动作有关。如“行”、“御”、“徒”、“徙”等。
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行”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十字路口形。金文大同。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行”。
《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行,人的各式行走。由彳、由亍会意。大凡行的部属都从行。)
“行”的本义是路、道路,念háng。如《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这里的“懿筐”是指深筐;“微行”是指小路。这句话意思是:姑娘手提深竹筐,沿着那条小路走。
“行”又和“列”相对,直排为行,横排为列。引申为行列、队伍。如《楚辞·九歌·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意思是:侵犯我的阵地啊践踏我的队伍。
路是用来走的,所以“行”又引申为行走,念xíng。如唐代李商隐《瑶池》:“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里的“八骏”是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这句话意思是:八匹骏马一天能够行走八万里远路,只是周穆王为什么不再来了呢?
由行走又引申为离开。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子明杀之,以其妻行。”这是说:子明把他杀了以后,又带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
“行”又引申指从事、干。如唐代柳宗元《童区寄传》:“行劫缚者。”意思是:从事掳人抢东西的人。
“行”用作名词,指路程。如《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说: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一步一步开始的。
我们读古书时,有时会见到“行李”一词。但古代“行李”的意义和现代有所区别。现代的“行李”一般是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古代却是指使者。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上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这是说:对于使者的往来,可以供给他们所缺乏的费用。
衍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衍”是个会意字。它的甲骨文外部是“行”字,中间为河川,表示百川漫流之意。在金文的形体中,中间是河流之形。小篆的形体中间变为“水”。隶变后楷书写作“衍”。
《说文·水部》:“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衍,水流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奔向大海。由水、由行会意。)
“衍”的本义为百川归海。由此可以引申指水漫而出、溢出。如司马相如《上林赋》:“东注太湖,衍溢陂池。”
由溢出,又可以引申指延展、漫延。如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
由漫延,又可以引申指平坦。如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其中的“广衍”是指广阔而平坦的土地。
又可以引申指动植物滋生繁殖。如《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
有“衍文”一词,是指古籍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如宋代郑樵《〈通志〉总序》:“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役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役”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像人持殳之形,会人持殳服兵役之意。小篆将人变为“彳”(道路),突出行役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役”。
《说文·殳部》:“役,戍边也。从殳,从彳。”(役,戍守边疆。由殳、由彳会意。)
“役”的本义是服役、戍守边疆。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是说: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由服役又引申为战役、战争。如《左传·昭公五年》上说:“邲之役。”意思是:在邲那个地方的一次战役。
“役”又引申为役使、驱使。如柳宗元《封建论》:“亟役万人。”这里的“亟”念qì,是指屡次;“役”是指役使。这句话意思是:屡次役使大批人。
“役”还可以表示劳役。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民困于役。”意思是:百姓为劳役所困。
“役”又泛指事、事情。如孙中山先生《〈民报〉发刊词》:“毕其功于一役。”这是说: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后来也用来以形容急于求成。如说:“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两个不同的历史进程,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
“役”又指职责、职分。如南宋陆游《晓赋》:“万物各有役,吾生何所营。”这是说:万物各有各的职分,我这一生有什么好营求的呢。
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写作贝下有一手,会得到、获得之意。金文加“行”(四通八达的道路)字的一半,表示在路上拾到“贝”。小篆发生了讹变。隶变后楷书写作“得”。
《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从彳,声。”(得,行走而有所得。从彳,声。)
“得”的本义是得到、获得。如《孟子·梁惠王上》:“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这是说:爬到树上去找鱼,即使得不到鱼,(至少)也没有危害。又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说:不进入老虎的窝,就不能获得小老虎。
《战国策·燕策二》中有一个典故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里的“得”就是指得到。这一典故说的是: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合上两片壳,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世上就会少一只蚌!”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今天你的嘴拔不出去,明天你的嘴拔不出去,世上就会多一只死鹬!”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渔夫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后来人们就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得”又引申为具备。如《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意思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高度的智慧自然就具备了。
“得”还可以引申为对、正确。如《宋书》:“历古今之得失。”这里的“得失”,就是指对和错的意思。
“得”用作名词,表示收获、心得。如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这是说: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
“得”用作助动词,表示能够、可以。如《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这是说: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得”在古代又通“德”,指道德、德行。如《荀子·成相》:“尚得推贤。”就是说:崇尚道德,推重贤人。
“得”又念děi,表示必须、须要的意思。如《红楼梦》:“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就是说:这事还须要你去才弄得明白。
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德”本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彳,从直,会视正行直之意。金文另加意符“心”,突出心地正直之意。小篆承接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德”。
《说文·彳部》:“德,升也。从彳,声。”(德,登升。从彳,声。)
“德”的本义是登高、攀登。如《易·剥》:“君子德车。”意思是:君子登上马车。
“德”又引申指感激、报答。如《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这是说:那么是感激我吗?又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不德君。”意思是:我并不感激您。
德用作名词,是指道德、品行。如《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意思是: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就算有能力也一定要懂得谦让,然后才算得上是有德行。
“德”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周人认为“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个人、家族或国家有德了,才能得到上天的垂顾;殷代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无德的缘故。后来周代的“德”又在孔子和孟子那里发展成为王道原则和民本思想。
由道德又引申为恩德。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这是说:刻石树碑来歌颂秦的恩德。
“德”又可以指心意。如《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里的“罔”是指无;“极”是指准则;“罔极”是指没有准则,也就是变化无常的意思;“德”是指心意。这句话意思是:你这人变化无常,三心二意。又如成语“同心同德”, 就是指思想统一,心意一致。
“德”又可以指福气、福泽。如《礼记·哀公问》上说:“百姓之德也。”意思是:(这是)百姓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