犭部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狼”是个形声字。甲骨文字形左边的“良”字是声符;右边为头朝上的“狼”形。因为“狼”和“狗”相近,所以小篆字形的左边写成了“犬”,右边仍为“良”。

《说文·犬部》:“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从犬,良声。”(狼,像狗,尖锐的头,白色的脸颊,身子前部高,后部宽。从犬,良声。)

“狼”的本义为一种似狗的野兽。《诗经·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揖(yī)我谓我臧兮。”“揖”为谦逊义;“臧”为好、善、本领强。这两句话意思是:并驾齐驱去追逐两只狼啊,向我致敬夸我本领高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是一种猛兽,性残忍,故用以比喻凶狠。《战国策·燕策》:“夫赵王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童话中的大灰狼、狼外婆都是反面角色。比喻人凶暴狠毒常说“狼子野心”;形容人贪婪狠毒或忘恩负义常说“狼心”或“狼心狗肺”;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就叫“引狼入室”。

“狼藉(jí)”,这个词也可写成“狼籍”。这是个书面语,形容散乱不整、乱七八糟的样子。有人说狼藉是指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灭迹,“声名狼藉”则形容人名誉坏透了,不像样子。但《说文解字》讲“草不编狼藉”,可见“狼籍”是用来形容乱草不整的样子。狼的窝内非常杂乱,所以“狼戾”、“狼藉”均有散乱、错杂义。如《淮南子·览冥训》:“流涕狼戾不可止。”《史记·淳于髡传》:“杯盘狼藉。”

食肉猛兽有些是单独活动的,但狼却成群生活和活动,俗话说:“好虎斗不过群狼。”可见狼的厉害。

在古籍中常见“狼烟”一词,是指和烽火一样的报警信号,用来描写战争的情况。古代边疆设防,夜间点火报警,白天燃烟报警。据说烧狼粪成烟,风吹不斜,所以狼烟成了报警的信号。如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旧时形容边疆发生战乱就常说“狼烟四起”。

星星也有用“狼”来命名的。《史记·天官书》上有狼星,也就是天狼星。这是夜空最明亮的一颗恒星,体积是太阳的八倍,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之一。西方称为“大犬座狼星”。在中国传统诗文中,天狼象征着凶残的敌人,所以屈原的《九歌·东君》中说:“举长矢兮射天狼”,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狈”是个形声字。甲骨文的字形是:上面是头朝上的一只狈,尾巴的下端是个“贝”,以表读音。金文的字形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小篆的字形线条化了,结构还是与金文一样。楷书的结构没有变化。

《说文》未收“狈”字。“狈”的本义就是一种狼属的野兽。传说狈的前腿很短,行走的时候前腿必须驾住两只狼,没有狼则不能行走,所以有“狼狈为奸”的说法,用来比喻坏人相互勾结干坏事。又因为“狈”没有狼就走不了路,所以“狼狈”一词也用来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里的“狼狈”是指自己的处境很困难、很窘迫。

提示:“狼狈”也可以写作“狼贝”,还可以写作“狼跋”。《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中所说的“进退狼跋”就是“进退狼狈”的意思。“跋”可作“狈”的通假字,它们读音相近。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猎”是个形声字。金文的字形是左边为“犬”,表意;右边为“鼠”,表声。小篆的字形与金文相似。繁体楷书的写法直接从篆书而来。

《说文·犬部》:“猎,放猎逐禽也。从犬,巤声。”(猎,打猎追逐禽兽。从犬,巤声。)

“猎”的本义是打猎、捕捉禽兽。如《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貆兮?”大意是:你不打猎,为什么看到你的房檐下挂着貆皮呢?陈毅《赣南游击词》:“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打猎需要到处奔波,所以又可以引申为践踏、踩。如《荀子·议兵》:“不猎禾稼。”也就是说:不要踏坏庄稼。在这个意义上,后世均写为“躐”。“猎”还可以作“擸”的通假字,为揽、理的意思。如《史记·日者列传》:“猎缨正襟危坐。”“缨”为帽带。这句话大意是:捋齐帽带,整好衣襟,端正地坐着。

请注意:“猎猎”一词而多用为旌旗飘动之声,与打猎毫无关系。如李白《永王东巡歌》:“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浔阳。”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狐”是个象形兼形声字。甲骨文像狐狸之形,左为亡声。小篆变为形声字,从犬,瓜声。隶变后楷书写作“狐”。

《说文·犬部》:“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从犬,瓜声。”(狐,妖异的野兽。是鬼所凭借的东西。它有三种德行:它的毛色是中和的黄色;前面的鼻尖小,后面的尾巴大;临死的时候对着出生的山丘摆正自己的脑袋。从犬,瓜声。)

“狐”的本义是狐狸。犬科哺乳动物,白天栖息在树洞或土穴里,夜里出来觅食。《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俗传狐狸狡猾多疑,善迷惑人,故“狐”引申指像狐狸一样多疑或迷惑人。如“狐疑”、“狐媚”。

在文学作品中人们总是把狐狸描绘成工于心计、奸诈狡猾的角色,与狐狸有关的词语也有这种性格色彩。“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是用一个狐狸跟在老虎后面走来吓唬人的故事来比喻卑劣的人借助其他强势来欺人。

狐狸多疑,有时人们把自己做事时犹豫不定也说成“狐疑”。如《汉书·文帝纪》中汉文帝说:“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汉文帝的意思是,当大臣们铲除作乱的诸吕之后迎接我时,我却狐疑起来。颜师古作注说:“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意思是:狐狸性多疑,当它走过冰封的河面时,一边听冰下水声,一边走,如果能听见水声,表明冰层不厚不坚,就不向前走了。反之,就往前行。这样走走停停,所以说善疑的人为“狐疑”。

《国语·吴语》:“狐埋之而狐搰(hú)之,是以无成功。”意思是说狐狸总是把东西埋藏起来,随后又挖出来看看是否还在。这样多疑反复,所以做不成什么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狩”本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字形是左边是一个打猎的猎叉,右边是一条犬,是表示带着猎叉和犬去打猎。金文基本形体没有变化,线条婉曲了。小篆则将“犬”字移至左边,右边用了“守”字,变为形声字了。楷书的结构没有变化。如今以“狩”为规范化正体。

《说文·犬部》:“狩,犬田也。从犬,守声。《易》曰:‘明夷于南狩。’”(狩,用狗田猎。从犬,守声。《易经》曰:“叫着的鹈鹕鸟在人们南去打猎的时候受伤。”)

“狩”的本义为猎人带着猎具和犬去打猎。如《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你不打猎,为什么看到你的院中有貆皮呢?)后来专指古代君主冬天围猎。又引申指帝王出外巡视。《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意思是:君王到诸侯那里叫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视诸侯管辖的地区。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狱”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左右两边都是“犬”,中间是一个“言”字。小篆线条化了。楷书结构和篆书一脉相承。

《说文·部》:“狱,确也。从,从言。二犬,所以守也。”(狱,监牢。由、由言会意。两个犬字,表示用以守备的警犬。)

近年来有人考证,“狱”字两“犬”中间的“言”字应是“”(qiān)字。“”是古代割刺用的刑具,所以甲骨文中“”就代表罪人。因此这个字形表示的应是两条狗看着一个罪人。

“狱”的本义是监狱。历代监狱的名称各不相同:唐尧、虞舜时代叫“士官”;夏代叫“均台”;周代叫“囹圄”(líng yǔ);汉代叫“狱”。古籍常说“身陷囹圄”,就是进了监狱。

“狱”的引申义是诉讼、打官司。如《吕氏春秋》:“以小利之故,兄弟相狱。”是说因为一点点小利,亲兄弟互相打起官司来。

“狱”由诉讼又引申出案件之义。因为就审理者而言,来打官司的事情就是案件。《曹刿论战》:“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是说(郑庄公)对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都能做到依据实情处理。

历史上有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就是“文字狱”。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防止和镇压读书人的不满和反抗,故意从他们所写的诗文中寻找“犯上作乱”的字句,罗织罪名,制造冤狱,历史上就称之为“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