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士”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禾苗立于地上。金文的形体增加了一横。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士”。

《说文·士部》:“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士,会办事的人。数目从一开始,到十结束。由一、由十会意。孔子说:“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简要的道理来的人就是士。”大凡士的部属都从士。)

“士”的本义众说纷纭。许慎认为“士”的本义为事。《释名·释言》:“事,停也;停,立也。”《汉书·蒯通传》注:“东方人以物函(插)地为事。”所以吴承仕说:“事,谓耕作也。……盖耕作始于立苗,所谓插物地中也。人生莫大于食,事莫重于耕。故士为插物地中之事。”可见,“士”字即为插苗地中,而耕作插苗在古代是男子之事,“士”由此引申为男子的美称。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又如“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士夫”(青年男子)、“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男儿相别三天,就应另眼相看,极言进步之速)。

“士”又引申指兵士。如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吕氏春秋·简选》注:“在车曰士,步曰卒。”但后世则不分乘车或徒步,均称为“士”。

古代“士”又指贵族的最低一个等级,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士”还是古代四民之一,农、工、商以外学艺、习武的人都可称为“士”,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知识分子和具有某种学识、技术和品德的人也通称为“士”。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战国策·燕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硕士”、“烈士”等等。

“士”作动词用时通“仕”,指做官。如《荀子·大略》:“古者匹夫五十而士。”《风俗通义·穷通》:“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

“士”是个部首字。凡由“士”组成的字,往往与男性有关。如“婿”字从“士”,《说文》解为:“夫也。”“壮”字从“士”,《礼记·曲礼》解释说:“三十曰壮,有室。”古代男子三十岁为壮年,“有室”即有妻。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绕线用的工具。金文形体的中间多了一个圆点,有人认为是表示已经绕上线团的工具。到小篆的形体中,中间的一点变成了一横。

《说文·壬部》:“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像人裹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像人胫。胫,任体也。凡壬之属皆从壬。”(壬,定位在北方。壬又代表冬天,这时阴气极盛而阳气已生,所以《易经》说:“龙战于野。”战是交接的意思。“壬”字像人怀孕的样子。用子承接着定位在北方的地支的亥和天干的壬,这是符合孳生的顺序的。与“巫”字“工”中加“从”以像舞袖的构形原则相同。壬继承辛,像人的小腿。小腿,是负载整个身躯的肢体。大凡壬的部属都从壬。)

这是许慎对小篆的形体所作的分析,“壬”字中间一横最长,像妇女怀孕之后腹大的样子。而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来分析,“壬”应该是“纴”字的初文,本义为绕线的工具,绕线则线团不断增大,故引申指大。《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意思是百礼周备,显得很盛大。“壬”是绕线的工具,显得灵巧,故又引申指巧辩。《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其中的“孔壬”就是指大奸佞,善于用巧辩迷惑人。后来把巧言谄媚的奸佞之人,也称为“壬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意思是排除邪说,批驳奸佞之人,不是拒绝谏议。

到了后世,“壬”字很少单独使用,单独用时,被借用指天干的第九位。

甲骨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声”本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的形体来看,左上部是悬磬的形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敲打磬的小槌,中间有“口”和“耳”,合起来表示敲打石磬、传声入耳。在小篆的形体中,由“耳”和“殸”组成,少了“口”字,“殸”(qìng)作声符表音,变成了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聲”。简化汉字后写作“声”。

《说文·耳部》:“声,音也。从耳,殸声。”(声,乐音。从耳,殸声。)

“声”的本义为声音、乐音。如白居易《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由声音之义,可以引申为声誉、声望、名声。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其中的“遹”(yù),表示遵循,一说是发语词;“骏”表示大。这两句诗的大意为:文王有着好声望,大名鼎鼎四海扬。又如《史记·萧相国世家》:“(萧何)位冠群臣,声施后世。”意思是萧何的官位居于群臣之上,声望扩展到后世。

用作动词,由声音,又可以引申指发声、声称、宣扬。如张溥《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其中的“声义”就是指宣扬正义。

成语有“声东击西”,意思是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在军事上是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的一种谋略。如《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西周鸟盖壶

“壶”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有盖、两耳、鼓腹、圆足的酒壶之形。金文简化,形体大致与甲骨文相似。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壺”。简化汉字后写作“壶”。

《说文·壶部》:“壶,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像其盖也。凡壶之属皆从壶。”(壶,又叫昆吾,一种圆形器皿。像壶的形状。上部从大,像壶的盖。大凡壶的部属都从壶。)

“壶”的本义指酒壶,后引申泛指像壶的容器。《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成语“箪食壶浆”是指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形。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后世常以“玉壶”、“冰壶”形容人品高洁。成语“冰壶秋月”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悬壶”指挂着药葫芦卖药,指行医,如“悬壶济世”。“烟壶”指装鼻烟的小瓶子。

“投壶”是中国古代投掷游戏。由礼射演化而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此游戏以席间酒壶为靶,参加者在离壶五至九尺外,轮流向壶口或壶耳投射一定数目的无镞箭,按投中的箭数或中箭之格局分别给以一定的“数”,“数”多者为胜。输者罚酒。

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大的发展,这项贵族化的活动开始大众化,并很快成为民间竞相追求的时尚,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宴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左传》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

秦汉以后,投壶更是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活动,可以说,上至君主政客、文人墨士,下至三教九流,热衷此道者比比皆是。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与投壶相关的人和事的记载举不胜举。《魏志·王弼传》记:王弼“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为尚书郎”。《魏略》记:邯郸淳曾作投壶赋千余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千匹。游楚,好投壶自娱”。《太平御览·晋书》云:“石崇有妓善投壶,隔屏风投之。”《南史·柳恽传》记,有一次齐竟陵王上朝进见齐武帝,但因与柳恽相投壶而误时,“齐武帝迟之,王以实对,武帝复使为之,赐绢二十匹”。《唐书·裴宽传》:“宽性通敏,工骑射弹棋投壶。”皇帝大臣如此,武将也不例外,鼎鼎有名的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平生“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

漏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它是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漏壶按计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容器内水的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做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量的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做受水型漏壶。中国的漏壶也称刻漏。最早的漏壶是在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著,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因此泄水型漏壶又称沉箭漏;受水型漏壶又称浮箭漏。这两种类型的漏壶统称箭漏。还有一种漏壶是以滴水的重量来计量时间,叫做称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箭漏。

请注意:“壶”与“壸”是形、音、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壸”读作kǔn,是宫里的路,旧时也用来称女人所住的内室。从形体上看,它仅仅比“壶”字多一横。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鼓”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一只手拿着鼓槌敲打鼓的样子。金文是左手拿槌击右边的鼓。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鼓”。

《说文·鼓部》:“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从壴,支像其手击之也。《周礼》六鼓:雷鼓八面,灵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晋鼓皆两面。凡鼓之属皆从鼓。”(鼓,用皮包廓蒙覆的乐器。是春分时节的音乐,万物包廓着皮壳长出来,所以叫做鼓。从壴;支,像手持槌击鼓。《周礼》的六鼓是:雷鼓有八面,灵鼓有六面,路鼓有四面,鼖鼓、鼓、晋鼓都是两面。大凡鼓的部属都从鼓。)

“鼓”的本义是战鼓。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最初在打仗时用,以壮士气。渐渐地,随着历史的发展,鼓的用途也多了起来,歌舞表演、喜庆节日、婚丧嫁娶、宗教祭祀,都离不开鼓。后来便引申为“乐器”之义。《荀子·礼论》中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都是指乐器。

又引申为动词,当弹奏、拍打、敲击讲。如《盐铁论·相刺》:“师旷鼓琴。”就是说师旷这个乐师在弹琴。宋代苏轼《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拍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其他常用词有“鼓翼”(拍动翅膀)、“鼓掌”(拍手)等。

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全句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一鼓作气”现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劲头十足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

由弹奏义又引申指转动。后来引申指卖弄。如“鼓舌”就是卖弄口舌,多指花言巧语。

弹奏时手要摆动,故引申指摇动,进而引申指煽动。如“鼓令”(怂恿)、“鼓弄”(鼓动、挑拨)。

成语“摇唇鼓舌”出自《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摇动着嘴唇和舌头,擅长于拨弄是非。)“鼓唇摇舌”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

由“煽动”引申指激发。如“鼓励”、“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