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编委会
- 841字
- 2024-12-23 04:53:55
冫部
冰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冰”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初凝的突起的冰块的样子。小篆在“仌”(冰)旁边又加了个“水”字,由仌为水凝会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冰”。
《说文·仌部》:“冰,水坚也。从仌,从水。凝,俗冰从疑。”(冰,水凝结成坚冰。由仌、由水会意。凝,俗冰字,从疑声。)
“冰”的本义就是指水冻结而成的固体。自然界中的水有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状态。液态的我们称之为水,气态的水叫水汽,固态的水称为冰。《易·坤》:“履霜,坚冰至。”是说当秋天脚履寒霜时,就预示严冬的坚冰时节即将来临。人们常用这一爻辞喻指事物的渐进发展,警示凡事要防微杜渐。即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礼记·月令》上讲:“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孟冬之月,是指冬季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农历十月水开始结冰,大地开始冻结。这句话里的“冰”作动词用,表示结冰。
用手摸一下冰块感觉凉凉的,攥在手心里,会感到刺骨的寒冷。因此“冰”又引申指使人感到寒冷,如说“这水冰手”。而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之变凉也称为冰,如说“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冰呈晶体状,它寒冷、透明。用以形容事物,如“冰食”(冷食),“冰甃”(寒凉的水井),“冰糖”(蔗糖晶体)等词。用以形容人的性情品格,一是指高洁纯净,如说某人“冰清玉洁”,是在赞许其人人品高洁,做事光明磊落,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一是指为人冷淡、不热情,如说某人“冷若冰霜”、“冷冰冰的”。
“冰”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外貌,主要是形容女子皮肤的晶莹无瑕和形体的高洁脱俗。苏东坡有词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是在描写后蜀末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的绝世颜色。
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常会见到“冰镜”一词,这个“冰镜”在古代专指“明月”。如孔平仲的《玩月》诗:“团团冰镜吐清辉。”就是说:圆圆的明月吐清辉。
“冰”字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作偏旁时写作“冫”,凡从“冰”取义的字皆与寒冷等义有关。注:以“冫”作偏旁的字有时简作“冫”,如“净”、“冲”、“决”等。这些字从“水”取义。
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这个“冬”是“终”的本字。甲骨文描摹的是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结束的意思。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后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而结束之义就另外在“冬”字之旁加上表义的“丝”表示。到了金文,形体有所变化,把一个“日”字包在绳索当中,表示太阳光不太温暖了,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小篆的形体改变较大,把金文当中的“日”去掉了,又在其下增加了一个“仌”(冰)字,足见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楷书的形体,为了书写方便,把小篆下部的冰块改为两个点了。
《说文·仌部》:“冬,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冬,春夏秋冬四个时令的尽头。由仌、由夂会意。夂,古文终字。)
“冬”的本义是指结束、终了,后来被假借专指一年中时序终了的季节——冬季。冬天是寒冷肃穆的季节,但并不缺少生机,昆虫的卵蕴藏在地下,等待来年破壳而出,许多动物进入冬眠以维持生命的延续。鸟儿们或者飞到南国越冬,或者就留在北国,以为草籽干果为食。植物也挤干了身体里的水分进入休眠状态。
另有“冰人”一词,出自《晋书·艺术传·索紞》:“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是说令狐策梦见自己站在冰上与冰下的人说话。有人解释说冰上与冰下的人说话是作媒介的意思。因此这个梦意味着令狐策将替他人作媒,婚事将在冰融化后成就。不久后令狐策果然为太守田豹的儿子说成了一门婚事。此后人们便以“冰人”代指媒人。
冶
金文
小篆
楷书
“冶”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左上部的两短横表示金属块,下部为“火”,右边的“刀”表示以“火”熔化金属而铸造刀器之意。小篆的形体,把原来的两横讹变成了“冫”(表示金属融化类似于冰化),又将原来的两个三角形讹变为“台”。隶变后楷书写作“冶”。
《说文·仌部》:“冶,销也。从仌,台声。”(冶,冰消融。从仌,台“yì”声。)
“冶”的本义为熔炼金属。如《史记·平准书》:“冶铸煮盐。”也就是说:冶炼铸造和煮盐。又如“冶铸”(冶炼铜铁,铸造器物),“冶锻”(冶炼),“冶人”(冶工),“冶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冶士”(古代从事冶炼铸造的刑徒)。由冶炼引申指铸造工人。如《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又如《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思是:好的冶匠的儿子,要把冶炼金属制造的本领学到手,就要先学缝制皮衣的技术;好的工匠的儿子,要把制造良弓的本领学到手,就要先学习用木条做簸箕的技术。说明求学应先易后难,打好基础。此处的“冶”指冶炼金属制修器具的匠工。
由冶炼又可以引申指陶冶、造就。如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冶天下之士而使之皆有君子之才。”又如“陶冶情操”。
“冶”字还被假借表示艳丽。如李斯《谏逐客书》:“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意思是说:(如果什么都要秦国出产的才可以,)那么衣着时尚、妆扮文雅、容貌娇艳、体态美好的赵国美女也不能侍立在君王身边了。古乐府《子夜歌》:“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这里的“冶容”也是指艳丽的容貌。
请注意:“冶”在古代还常作“野”的通假字。如《南方草木状》:“冶葛,毒草也。”“冶葛”就是“野葛”。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冶游步春露。”“冶游”就是“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