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编委会
- 434字
- 2024-12-23 04:53:49
刀部
刀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商代青铜刀
“刀”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中表现的都是刀尖向上、刀刃向左的一把刀。小篆的刀尖弯曲得夸张。隶变后楷书写作“刀”。
《说文·刀部》:“刀,兵也。象形。凡刀之属皆从刀。”(刀,兵器。象形。大凡刀的部属都从刀。)
“刀”字本来是根据古代的武器青铜刀而创造的,刀背厚,刀尖上翘。“刀枪”、“刀兵”中的“刀”字,表示的都是“刀”的本义。后来引申泛指用于切割砍削的有锋刃的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剪刀”、“木工刀”。以至于“刮胡刀”、“转笔刀”,虽然与最初刀的形状有很大差异,但我们都用“刀”来称呼它们。
“刀”后来泛指所有像刀的东西。如“冰刀”。在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之前,燕国和齐国使用的“刀币”是一种形状像刀的钱币。《荀子·富国》:“厚刀布之敛。”是加重货币税收的意思。(“布”是古代的一种钱币。)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这不是“谁说黄河宽呢?连把小刀都容纳不下”的意思。这里的“刀”当小船讲,后世则写为“舠”。
“刀”是个部首字,作为部首用时,写作“刀”、“刂”。凡由“刀”组成的字大都与刀的作用有关。如“刃”、“刑”、“剁”、“利”、“割”、“剖”等字。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刃”是个指事字。甲骨文是刀头向右歪的一把刀,在其刃部加一个点儿,作为指事符号,表明此处是刀刃所在。小篆大体与甲骨文的形体相似,只不过刀头朝左。隶变后楷书写作“刃”。
《说文·刃部》:“刃,刀坚也。像刀有刃之形。凡刃之属皆从刃。”(刃,刀的坚利部分。像刀有锋刃的形状。大凡刃的部属都从刃。)
“刃”的本义指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即刀口。如《庄子·养生主》:“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有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有“刀刃”、“迎刃而解”等。
“刃”字除了当刀刃讲之外,还可引申泛指刀剑一类利器。如《孟子·梁惠王》:“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大意是:用棍子杀人或者用刀杀人,有什么区别吗?又如王充《论衡》:“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意思是:一个小孩拿刀与一个勇士战,小孩一定不胜。“刃”字有时也当动词用。如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这里面的“刃”字就当杀讲。这句话意思是:左右的人都想杀掉蔺相如。“刃”通“仞”,表示长度单位。如《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刃”又通“韧”,意思指柔软而坚固。如《周礼·地官·山虞》:“服与耜宜用稚材,尚柔刃也。”
切
小篆
楷书
“切”是个形声字。小篆从刀,从七,会用刀砍断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切”。
《说文·刀部》:“切,刌也。从刀,七声。”(切,切断。从刀,七声。)
“切”(qiē)的本义为用刀把东西截断、分开。如“切除”、“切割”、“切片”、“切断”。《史记·项羽本纪》:“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引申指加工珠宝玉器。王充《论衡·量知》:“骨曰切,像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又引申比喻学问、道德上互相观摩,取长补短。《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意是说:君子对学问道德的砥砺修养,就像对骨角玉石精细加工一般。以后,人们常用“切磋琢磨”来比喻在学问上取长补短,商讨研究。
“切”是几何学常用的词语。直线、圆、面等与圆、弧、球等之间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切,如“切点”、“切线”、“切面”等。
“切”又读qiè。主要的意思是贴近、靠近。由刀切的意思引申而出。如“亲切”、“切近”、“切身”、“切肤之痛”、“不切实际”、“咬牙切齿”等。
又引申表示符合。如“切题”、“切实际”、“切中要害”等。
“切”又表示急迫、深切、恳切之义。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又如“殷切”、“热切”、“思归心切”。
另外,我国中医里有所谓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疗法。其中的切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
刍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刍”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两棵草,右边是一只手,会以手取草之意。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的形体承接金文而来但有所变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芻”,简化汉字后写作“刍”。
《说文·草部》:“刍,刈草也。像包束草之形。”(刍,割下的草。像包着捆着草的样子。)
“刍”的本义为以手取草,引申指割草。《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越绝书·外传本事》:“刍莝养马。”(“刍”为割草;“莝”为锄草。)
喂牲口的草也叫“刍”。如《庄子·列御寇》:“(牛)食以刍菽。”也就是说:用草和豆子(叔即菽,豆子)喂牛。也正因为喂牛的草叫“刍”,所以牛羊的回嚼就叫“反刍”。
在古书中,凡是由“刍”字所组成的词,基本上都与草有关。如:“刍灵”指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刍荛”指割草和打柴的人;“刍秣”指喂养牛马的草料。
“刍”又引申指浅陋、鄙俗。如“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后用以比喻浅陋的言论。也用作谦词,指自己的言论),“刍语”,“刍论”(浅陋的议论)。
色
小篆
楷书
“色”是个会意字。小篆像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的形象。隶变后楷书写作“色”。
《说文·色部》:“色,颜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色,脸上的颜色、气色。由人、由卪会意。大凡色的部属都从色。)
“色”的本义为脸色。如“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沮”(脸色露出沮丧的样子),“色庄”(容貌庄重严肃),“喜形于色”等。
引申为怒色。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意思是说:赵太后的怒色稍稍缓解了一些。
又引申指颜色。如《后汉书·仲长统传》:“目能辨色。”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又如“色彩”、“色调”、“目迷五色”等。
进而引申指姿色、美色、女色。如《孟子·梁惠王下》:“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又如《淮南子·时则训》:“去声色,禁嗜欲。”又如“年长色衰”、“绝色佳人”,“天香国色”,等等。
现代汉语里,“色”有时也可以读为shǎi。如“掉色”、“褪色”。有一种赌具叫“色(shǎi)子”。如“掷色子”、“打色子”等。
负
古文
小篆
楷书
“负”是个会意字。古文和小篆上从人,下从贝,会人有了货贝就有了依靠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负”。
《说文·贝部》:“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负,凭恃。由“人”守“贝”会意,表示有所凭仗。另一义说,受人施予却不回报。)
“负”(fù)是一个多义词。《释名》:“负,背也。”
“负”的本义就是背东西。如“负荆请罪”、“负重致远”,“负薪救火”。又如《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是古时的学校。这几句话大意是:谨慎地进行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训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背着、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负”有一个常见的意义,就是败,反义词是胜。如“决定胜负”、“胜负未分”。
“负”由本义又引申出依仗、依靠之义。如“自负”、“负隅顽抗”。又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负贵而好权。”大意是:武安侯田蚡(fén)依仗他的显贵地位,好玩弄权术。
“负”由本义又引申出享有之义。如“素负盛名”,“素”,向来、一直;“负”,享有;“盛名”,很好的名声。
对于背负东西的人来说,就需要他承受压力,这样,“负”又引申出承担之义。如:“负担”,即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负责”,担负责任。
此外,“负”还有背弃之义。如“负心”(背弃情谊),“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背弃了情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召”本为形声字。从它的甲骨文形体来看,上部是刀形,表声,下部是“口”,表示呼唤或打招呼。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小篆的形体整齐化、符号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刀”。
《说文·口部》:“召,呼也。从口,刀声。”(召,呼唤。从口,刀声。)
《说文·言部》又说:“呼,召也。”可见“召”与“呼”是互训字,词义相同,都是招呼的意思。“召”是“招”的早期文字。
“召”的本义为呼唤、召唤、用言语来叫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固请,召有司案图。”意思是:(秦王)坚持请求(蔺相如过来),叫有关的官员按地图(指出划给赵国的几座城)。俗语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意思是一经召唤立即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使唤。
由呼唤,可以引申为招致、导致。《荀子·劝学》:“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意思是:所以言语(不慎)可能招来祸患,行为(不当)可能招致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由呼唤、招来,又可以引申指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于是天子乃召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
“召”用为地名和姓时,不能读为zhāo,而应读作shào。如古邑名召陵、周代燕国的始祖召公、《诗经·国风》之一的“召南”。
臽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古岩画上的动物与陷阱
“臽”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个人掉进陷阱的样子。金文是人掉进“臼”(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最初是在地上挖舂坑,后来才穿木凿石而为之),与甲骨文义同,只是在“人”的中间有一个圆圈(表示坑口)。小篆的形体近于甲骨文。隶变后楷书写作“臽”。
《说文·臼部》:“臽,小阱也。从人在臼上。”(臽,小陷阱。由“人”在“臼”上会意。)
“臽”的本义就是陷,即掉入坑中。如古语有云:“臽铁之矛,无分发之便。”只是因为后来已看不出人掉进陷阱的样子,所以另加意符“阝”(表示由高到低)。“陷”是会意兼形声字。
请注意:“臽”字与“舀”字形、音、义均不相同。“舀”读为yǎo,其上是爪(手),其下是“臼”,也就是伸手到臼中舀东西的意思。从“舀”得声的字如“蹈”、“滔”、“韬”、“稻”等。从“臽”得声的字如“陷”、“阎”、“焰”等。“舀”与“臽”不可混淆。
“陷溺”一词在古文中常遇见,它是淹没义。如《后汉书·明帝纪》:“百姓无陷溺之患。”后又引申为受害之意。如《新书·铸钱》:“百姓方陷溺,上且弗救乎?”意思是:百姓刚受害,君王不去拯救他们吗?
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争”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都像两手争夺一物的样子。小篆线条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爭”,简化汉字后写作“争”。
《说文·部》:“争,引也。从丿。”(争,争夺。从丿会意。)
“争”(zhēng)的本义就是争夺的意思,指把东西拽过来归为己有。
《墨子·公输》:“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知。”大意是说:杀害自己不足的人民,去争夺自己有余的土地,不能算作聪明。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中,诸葛亮过江东对孙权说:“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争”引申为夺取、争取的意思。如“争做先锋”、“为党争光”、“分秒必争”、“与人争辉”等。
“争”又引申为竞争、争着。如“争先恐后”、“力争上游”。
“争”还引申为言语之争,有争论、争辩的意思。如“争执”、“据理力争”。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所争”,就是指所争论的问题。
“争”在古代还有差的意思。杜荀鹤《自遣》:“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这里的“争几多”就是差几多、差多少的意思。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张驴儿说:“是个婆婆,争些勒杀了。”“争些”是差些、差一点儿的意思。
在古诗词中,“争”还有怎的意思。如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凭凝愁。”“争知我”就是怎知我的意思。白居易《新秋》:“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争由我”就是怎由我的意思。
“争”和“战”字的意义有相似之处。如“论战”,也可以说成“论争”。
“争”读zhèng时,为极力规劝,即谏诤的意思。又写作“诤”,如“诤臣”、“诤友”。《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大意为:懂得这个道理而不去极力规劝,就不能叫做忠诚。
兔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兔”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兔子形。小篆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兔”。
《说文·兔部》:“兔,兽名。像踞,后其尾形。兔头与头同。凡兔之属皆从兔。”(兔,兽名。像蹲坐的样子,后面的是它的尾巴的形状。兔字的头部与字的头部相同。大凡兔的部属都从兔。)
“兔”(tù)的本义为兔子。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朵很大,上唇中间分裂,非常可爱,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用“兔”字组成的成语较多。如“兔死狗烹”、“守株待兔”、“狡兔三窟”等。
成语“兔死狗烹”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离开越国之前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说:飞鸟都绝了,弓箭就(用不着而)收起来了;兔子都没有了,猎狗就(没有用)被煮了。越王这个人长得长颈鸟嘴,可与其共患难,但不能与其共欢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范蠡说此番话意在劝文种尽快离开越王勾践。文种不听,最后被杀。现在多用“兔死狗烹”来比喻为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田里有一个树根,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守株待兔” 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书中记载冯煖为主人孟尝君安排了三条保全自身的路子,使他可以高枕无忧,并用“狡兔三窟”来解释自己的计谋,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狡猾的兔子有三处洞窟,才得以避免死掉。)以后人们就用“狡兔三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有很多。其他成语有“兔死狐悲”、“动若脱兔”、“龟兔赛跑”等,不再详解。
中国古代传说嫦娥升天时带了一只兔子到月宫里,成了仙兔,是月亮的精灵,所以古时称月亮为“兔魄”。明人刘基《怨王孙》词中的“兔魄又满”,意思就是月亮又圆了。明人李昌祺《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俄而兔魄将低,鸡声渐动。”意思是:不一会儿月亮就要落下,渐渐能听见鸡叫声。还有“兔影”、“兔轮”等词,都是指月亮。
兔子不仅在我国上古神话中上过太空,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上过。1959年7月2日,前苏联的人造卫星把一只兔和一只狗送上了太空,为人类征服宇宙做了开路先锋。
又引申特指伏兔,是古代车子上连接车厢底板与车轴的部件,形状像爬伏的兔子,故名。
“兔”(chān)用作星名,即辰星(水星)的别名。《史记·天官书》:“兔居太白前,军罢;出太白左,小战。”意思是:如果辰星在太白星前面,则停战;如果在太白星左边,则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