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编委会
- 579字
- 2024-12-23 04:53:36
讠部
谏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谏”是个形声字。金文从言,柬声;或另加义符“门”,会开门纳谏之意。小篆仍省作从言,柬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諫”。如今简化作“谏”。
《说文·言部》:“谏,证也。从言,柬声。”(谏,直言劝谏。从言,柬声。)“谏”本义是直言规劝使纠正错误,用于下对上。
“谏”的本义是直言规劝。如《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这是说:保氏主管规劝君主的过失。有一个成语叫“从谏如流”,意思是: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直言规劝是为了纠正人的过失,所以“谏”又引申为纠正、挽回。《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是说:已经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正在到来的却还是可以补救的。
魏徵像
“谏”用作名词,指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唐代有一个著名的谏官叫魏徵。魏徵敢于犯颜直谏,即使是在太宗大怒的时候也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十分得意。后来看见魏徵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了。可以说,贞观之治的出现,有谏官魏徵不可抹杀的一份功劳。
“谏”古代又通“间”,指挑拨离间。如《韩非子》:“令之谏纣而乱其心。”意思是:指使他去离间纣王,迷乱纣王的心。
古书中还有“谏果”一词,这是橄榄的别名。为什么橄榄又叫“谏果”呢?《本草纲目·果部三》:“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这是说:橄榄的味道先是苦涩的,嚼久了就会有甜味出现。谏言与此类似,初听时是逆耳的,听进去之后就变成金玉良言了,所以人们就把橄榄称为“谏果”。
诗
小篆
楷书
“诗”舍形声字。小篆从言,寺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詩”。如今简化作“诗”。
《说文·言部》:“诗,志也。从言,寺声。”(诗,用言语表达心志的一种文学体裁。从言,寺声。)
“诗”的本义是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精练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如《尚书·舜典》:“诗言志。”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情志的。古代诗分类很多,如“乐府诗”、“叙事诗”、“抒情诗”、“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诗”又特指《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春秋时代编成,保存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有15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多是贵族祭祀的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诗歌。《诗经》原称《诗》,汉代时被奉为经典,成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所以称为《诗经》。《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诗经》之后,著名的诗歌总集或选集还有《楚辞》、《唐诗三百首》等。《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选者是清代的孙洙。这部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其中以杜甫的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有29首、李白诗有27首、李商隐诗有22首等。原序上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诗”用作动词,又引申为赋诗歌颂。如《礼记·祭统》:“诗大泽之博。”意思是:赋诗歌颂天子的大恩泽的广博。
词
小篆
楷书
“词”是个会意字。小篆从司(主管),从言,表示意主于内而言发于外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詞”。如今简化作“词”。是“辞”的分化字。
《说文·司部》:“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词,意义寄托在语词之内而通过声音表达在外。由司、由言会意。)
“词”的本义是发语、吐辞。由此引申为名词话语。如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意思是:听妇人上前来诉说话语。又《西游记》:“安寝洞中,一夜无词。”这是说:在洞中安睡,一夜无话。
“词”又引申为文辞。如《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采齐名。”这是说:颜延之和陈郡的谢灵运都以文辞华美有文采而齐名。
“词”还可以表示借口、理由。如龚自珍 《明良论一》:“诛之甚有词矣。”意思是:诛杀他是相当有理由的。
“词”后来又特指古代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按谱填写,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诗余、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阙。
宋代是“词”这种文学体裁最发达的时代,产生了诸如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如今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是近代朱孝臧所编选的《宋词三百首》。
“词”后来又引申泛指戏曲、歌曲及某些演唱艺术中配合曲调唱出的语言部分。如“歌词”。现在指语言中具有固定语言形式和特定意义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词”是“辞”的分化字,但“词”和“辞”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用于言语,“词”是指词语、词汇,“辞”是指言辞、话语。如“歌词”、“动词”、“词组”等,不能写作“辞”。
话
小篆
楷书
“话”是个形声字。用会言来会交谈之意。如今规范化皆简化作“话”。
《说文·言部》:“话,合会善言也。从言,声。”(话,会合善言。从言,声。《春秋左传》说:“将善言写在竹帛上。”)
“话”的本义是谈论、交谈。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说:打开窗户面对着外面的花圃,拿起酒杯来聊起桑麻的事。又如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意思是:喝酒碰上了知己,就算是喝上千杯也会觉得少,谈话不能相契,就是半句也嫌多了。后来人们就用成语“话不投机”指彼此心意不同,难以成为朋友或共同谋事。
“话”用作名词,也指言语。如词语“二话不说”、“土话”、“客套话”等。
“话”又引申为话题、情况等。如说:“说起来,话就长了。”意思就是:说起来,话题可就长了。又特指神话传说或小说故事。如说:“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话”还有语言的意思。如:“黑话”是指秘密社会自出于各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行话”是指各行各业的用语;“普通话”就是我们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过去称“官话”。“上海话”、“广东话”、“北方话”中的“话”,是指方言。
“苏州评话”,中国江苏曲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吴语地区,同苏州弹词合称评弹。“评话”就是评书,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苏州评话为大书,苏州弹词为小书,总称说书 。
“话”又用作语气词,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末尾,表示舒缓语气。如说:“你要不去的话,那我也不去了。”
谚
小篆
楷书
“谚”是个形声字。小篆从言,彦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諺”。如今简化作“谚”。
《说文·言部》:“谚,传言也。从言,彥声。”(谚,世俗流传的古语。从言,彥声。)即古代在民间流传的通俗、简练、体现某种经验或道理的固定语句。
“谚”的本义是谚语,即古代在民间流传的通俗、简练、体现某种经验或道理的固定语句。如《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这是说:周代有谚语说:百姓本是没有罪的,但如果身藏璧玉就会获罪。指财富会导致灾祸。又如贾谊《过秦论》:“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是说:民间有谚语说:要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
谚语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三言两语却涵义丰富,很能启发人。常见的民间谚语如“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强扭的瓜果不甜”等。
“谚”在古代又通“唁”,表示慰问死者家属。如《文心雕龙·书记》上说:“吊亦称谚。”意思是:吊唁也称为谚。
“谚”又表示勇猛。如北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当世以为谚。”这是说:当代人都认为他勇猛。
语
小篆
楷书
“语”是个形声字。小篆从言,吾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語”。如今简化作“语”。
《说文·言部》:“语,论也。从言,吾声。”(语,辩论。从言,吾声。)
“语”的本义是交谈、谈论。《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说:夫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又如《史记·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这是说:第二天早上,戍卒中的人四处谈论(指夜间篝火、狐叫事)。
“语”用作名词,指言论、话。《论语》:“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意思是:我听说过这人的言论,但还没见过这人。又如词语“千言万语”,“语重心长”,“口语”等都是此义。
“语”还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信号。如“手语”,“哑语”,“灯语”等。
“语”又特指谚语、俗语、成语之类。如《谷梁传·成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这是说:俗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语”还指诗文中的字词或句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诗句不能惊人就不罢休。
除了人之外,其他事物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称“语”。如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所谓“琵琶语”,就是指琵琶弹奏出的声音。又如“风语”是指风刮的声音;“鸟语”是指鸟的叫声;“虫语”是指虫的叫声,等等。
语是个多音字,除了念yǔ,还念yù,表示告诉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这是说:沛公现在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一声。
计
小篆
楷书
“计”是个会意字。小篆从言,从十(表数目),会以言统计数字之意。如今简化作“计”。
《说文·言部》:“计,会也。筭也。从言,从十。”(计,总计;计算。由言、由十会意。)“计”的本义是计算。王充《论衡》:“计今人之数,不若死者多。”这是说:计算现在活着的人,比不上死去的人多。又有一个成语叫“不计其数”,意思是没法计算数目。形容数量很多。
“计”又引申为打算、谋划。《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说:父母爱护自己的儿女,就会为他们做长远的谋划。由此又引申为考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计名利”,就是说不考虑名和利;“无暇计及”就是说没有空闲考虑到。
“计”还可以表示计较。如成语“计功谋利”,就是说:计较功劳,谋取利益。
“计”用作名词,指计划、办法。《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是说:(做)一年的打算,没有比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比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又如:“生计”是指谋生的办法;“家计”是指维持家庭生活的办法。
我国古代有“三十六计”的说法。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包括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瞒天过海等,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伟大结晶。
论
小篆
楷书
“论”是个形声兼会意字。小篆从言,从侖(表条理),会有条理地分析事理之意,侖也兼表声。如今简化作“论”。
《说文·言部》:“论,议也。从言,仑声。”(论,分析议论。从言,仑声。)
“论”(lùn)的本义是议论。《周礼·考工记》有“坐而论道”句,意思是:坐着谈论道术。有一个成语叫“论黄数黑”,“论”指议论,“数”指数落、批评。这个成语意思是:背后乱加议论,肆意诽谤别人。元代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上用了这一成语:“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
“论”还有谈论、看待的意思。有一个成语“相提并论”,就是说把性质不同的两件事或两个人一起谈论或看待。“一概而论” 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论”又引申为评说、评论。如:成语“存而不论”,是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评论;“另当别论” 是指原来的看法或结论不能成立而应当另外加以评论。“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是指曹操在酒宴上评论当世的英雄豪杰。
“论”在口语中还有按照、依据的意思。如“论斤算”,意思是:按照“斤”这个单位来计算。又如说:“论个儿,他比你高。”就是说依据个儿来看,他比你高。
“论”还是《论语》的简称,念lún。《论语》是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孔子门生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二十篇,一万两千字。
课
小篆
楷书
“课”是个形声字。小篆从言,果声。如今简化作“课”。
《说文·言部》:“课,试也。从言,果声。”(课,考试。从言,果声。)
“课”的本义是考核、试验。《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这是说:已经做好的兵器未经试验就不能用来打仗。又如《韩非子·定法》:“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这是说:用自己手中的生杀大权,考察臣子的才能。
考核、试验都有一定的标准,是带有强制性的,所以按照规定数额征收赋税也叫“课税”。这里的“课”是征收的意思。“课”用作名词,也指赋税。《旧唐书·职官志》:“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课。”这里的“租”指田赋;“调”指按规定缴纳的纺织品;“役”指劳役;“课”指赋税。这句话意思是:(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田赋,二是按规定缴纳纺织品,三是劳役,四是各种赋税。有赋税义务的青年男子,就称为“课口”或“课丁”,有课口或课丁的人家,就称为“课户”。
由考核又引申为督促。《宋史·岳飞传》:“课将士注坡跳壕。”这是说:督促将士上下坡跑和跳远。
“课”又引申为定量教学或学习。白居易《与元九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这是说:白天定量学习做赋,夜里定量读书,间或也定量练习做诗。
“课”又引申为教学的时间单位。如说“上午有四节课”、“这堂课过得真快”,等等。
“课”又引申指教学的科目。如“必修课”、“选修课”、“数学课”,等等。
“课”还指占卜的一种形式。如“起课”、“金钱课”、都是指一种通过看铜钱的正反面来推断吉凶的迷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