冖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农”本为会意字。甲骨文上部是“林”,下部是“辰(农具)”,以农具垦荒即为农业。金文的形体上部是“田”,下部仍为“辰”,会以农具耕田意。小篆承接金文而来,上部在“田”的两侧又增加了一双手,表示田间劳作。隶变后楷书写作“農”,简化汉字后写作“农”。

“农”的本义是指除草播种之事。《汉书·食货志》:“辟土殖谷曰农。”(开垦土地种植谷物,叫做播种。)《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耕种之事,是天下的根本所在。)

引申泛指农事、农业。《商君书·垦令》:“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意思是说:老百姓不轻视农业,那么国家就安宁,不会有危险。唐太宗李世民曾说:“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就是说粮食和农业是人之根本。

又引申指从事农业的人,即农民。《论语·子路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耕作之事,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农民。”又请教园艺之学,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园艺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又把一国之民分为士、农、工、商(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四类,其阶级地位为:读书人为先,农民次之,工人再次之,商人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