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 《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编委会
- 595字
- 2024-12-23 04:53:29
八部
八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八”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都是表示一个东西被分成两半的样子。隶变后楷书写作“八”。
《说文·八部》:“八,别也。像分别相背之形。凡八之属皆从八。”(八,分别。像分别相背离的形状。大凡八的部属都从八。)
“八”的本义是分,后借作数词。李商隐《瑶池》:“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其中的“八骏”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又如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八音”,是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成的乐器。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要用八八六十四人表演,称为“八佾”。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民间常用天干和地支相配合来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共八个字,算命者认为从生辰八个字可推算一个人的命运,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
“八股文”是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从起股到束股四段中,每段必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因而叫“八股文”。
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分”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外面是个“八”字,当中是一把“刀”,会以刀分物之意。金文、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分”。
《说文·八部》:“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分,分别。从八,表示分别;从刀,刀是用来分别物体的。)
“分”的本义为一分为二、分开。宋人李朴《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由分开,引申指区分、辨别。《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同类的事物聚在一起,而不同的事物则以类区分。由分开,也引申指分给、分配。《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意思是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由分开,又引申指别离、离开。杜甫 《逢唐兴刘主簿弟》:“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
“分”用作名词。表示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如“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用来表示分数,如“三分之一”。还可用来表示节气,如《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其中的“春分”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苏轼《癸丑春分后雪》:“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
分用作以上的意思时,读作fēn。
此外,分还可读作fèn,用作名词,表示成分。如“水分”、“盐分”、“养分”。又表示职责、本分。诸葛亮《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再如《汉书·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这里的“分”字当料想讲,必须读fèn。当格外讲的“分”字也应读作fèn。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其中的“分外”就是限度之外,也就是特别或格外的意思。
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公”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口(器皿),从八,会平分器皿中东西之意。金文承接甲骨文。小篆由“八”和“厶”两部分组成,“八”表示相背,“厶”是“私”的初文,会意表示与私相背。隶变后楷书写作“公”。
《说文·八部》:“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公,公平分配。由八、由厶会意。八犹如背离的意思。韩非说:“背离私就是公。”)
“公”的本义为无私。《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与“私”相对。如《商君书·农战》:“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大意是:先要装满公家的粮仓,余下的粮食再用来供养父母。由公家又能引申为公正。如《盐铁论·非鞅》:“邪臣擅断,公道不行。”也就是说:奸臣们独断专行,公正的道理就无法实现。《墨子·尚贤》:“举公义,辟私怨。”意思就是主持正义,排除私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意思是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谄媚的谗言遮蔽了清明,邪曲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此外,成语有“大公无私”、“公明正大”、“舍己为公”等。
在《礼记·礼运》里有这样两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同社会的准则通行时,天下是公共的天下。“天下为公”是上古圣贤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标准,后来孙中山也把“天下为公”作为指导思想,认为天下为大家所公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人民得到幸福。后用“天下为公”表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公”与“私”虽然相对,但有时是统一的,公共利益中也包含着个人利益。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同时照顾到个人利益,叫“公私兼顾”;而损害公共利益,只顾中饱私囊就是“损公肥私”了;借着公家的名义来获取私人利益,就是“假公济私”。
公共的事物一般有不隐蔽的特点,故“公”又引申指公开、公然。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其中“公然”既有公开的意思,又有毫无顾忌的意思。
“公”还是古代的爵位名。《公羊传》:“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古代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公居于五等爵位之首。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后多用来尊称男性的长者。《史记·项羽本纪》:“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用于指动物时,“公”表示雄性的意思,如“公鸡”、“公牛”。
在度量衡单位方面,“公”专指国际通用的单位。如“公里”、“公尺”、“公斤”。“公历”即阳历,是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元”就是公历的纪元,是以传说中耶稣降生的那年作为元年推算下来的。
关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关”是个会意字。金文像门里有门闩之形。小篆繁化,从門,声,变成了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關”。
《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声。”(关,用木横着支撑门扇。从门,声。)
“关”的本义为门闩。《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意思是说:臧孙砍断了鹿门(鲁国南城东门)的门闩跑到邾国去了。军队驻守的卡口都是交通要道,卡口的作用有如门闩,所以这样的地方就叫“关”或“关塞”。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关塞,如“嘉峪关”、“玉门关”、“居庸关”、“函谷关”、“雁门关”等等。设关以后,产生了许多与这些关塞有联系的地名,如“关中”、“关东”、“关西”、“关内”、“关外”,等等。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重要的大关地势雄伟险要,被称为“雄关”。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出口和入口的审理、检查、税收等事务的机构类似军事上的关卡,因此也叫“关”。关卡都是难以通过的地方,因此把难以克服的障碍叫做“难关”。旧社会穷人怕过年,把旧历年底称为“年关”。迷信传说阴阳交界的地方有个“鬼门关”,隔开人鬼两个世界,现在人们就用“鬼门关”这个词比喻凶险的地方。“阳关”在甘肃省,是古代通向西域必经的关口。“阳关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关”是连通内外的重要之处,转折的枢纽,由此引出两段骨头相联的转折处就叫“关节”(也指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环节)。走后门用行贿手段打通关键人物的障碍叫“通关节”。说书讲故事到紧要关头故意停住不说,叫“卖关子”。“关键”的“键”本是金属的门插棍儿,“关键”合起来指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机关”一词本指机械装置的关键部分,后引申指行政单位的领导部门和管理部门,如“政府机关”、“军事机关”、“国家机关”等。
由门闩可以引申为动词关闭。如“关门”、“关窗”、“关抽屉”。陶潜《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就是说:虽然也安了两扇大门,但又常关闭着。把人或动物禁锢在一定范围内也叫“关”。如“关押”、“关进监狱”、“关进笼子”、“把他关起来”。《汉书·王嘉传》:“大臣括发关械,裸躬受笞。”(大臣束发并用器械禁锢,裸体受鞭打。)
“关”由门闩的贯穿又引申指涉及、牵连。如有牵连就叫“有关”,没牵连就是“无关”,牵连到重大事情叫“事关重大”,“关联”、“关涉”、“相关”都表示有牵连关系的意思。“息息相关”就是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关心”、“关注”、“关切”、“关照”的“关”都是“关涉”的意思。“一语双关”指一个词或一句话同时关涉两个方面。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请注意:在古籍中常用“关山”一词,一般是指关隘山川。如《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但有时也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所谓“大关山”即六盘山的主峰。
半
金文
小篆
楷书
“半”是个会意字。金文的上部是个“八”字,是“分”的意思;下部是个“牛”字,会把一条牛分成两部分之意。小篆的形体基本上同于金文。隶变后楷书写作“半”。
《说文·半部》:“半,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为物大,可以分也。凡半之属皆从半。”(半,物体从中对分各为一半。从八,表示分;从牛,牛是大的物体,可以分割。大凡半的部属都从半。)其中的“八”像分背形,表示分开、分解。把牛从中间分开,各成一半,故本义为一半、二分之一。
“半”的本义指一半、二分之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其中的“半壁”,指朝东的半面山崖。后泛指半边。如“半壁江山”,指在敌人入侵后国家领土沦陷半边所存留的残局,或是丧失沦陷的那一半。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还有一些很常用的由“半”组成的成语。如“半斤八两”,古秤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八两表示不相上下;“半信半疑”,指对真假是非不能确定,也即信疑参半。
“半”又引申指部分、不完全的。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半”由一半,又引申指在中间。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夜半”是子时,正好处在夜晚的中间,故又叫夜半。成语有“半途而废”,意思是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由一半,又引申指极少。《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其中的“一言半辞”就是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用“半”组成的字,“半”作声符,但意义也大都与一半相关。如:
“泮(pàn)”,冰将融化时,一半有水一半无水;
“畔”,田界,把田地分成两半;
“判”,把物体分为两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典”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上部是“册”,下部是左右两只手,像双手郑重捧献典册之状。金文则发生了讹变,把手变为“丌”形之物,类似现在的书架。小篆承接金文而来,形体与金文基本相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典”。
《说文·丌部》:“典,五帝之书也。从冊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冊也。”(典,五帝的画册。由“册”在“”上会意。把典册高高地搁架在上。庄都说:典是大册。)
所释为引申义。本义指重要的文献、书籍。
“典”的本义指重要的文献、书籍。如《后汉书·蔡邕传》:“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又如“经典”,“法典”,“药典”,“释典”(佛经),“引经据典”,“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等。成语“数典忘祖”出于《左传·昭公十五年》。晋国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他何以不带贡物,籍谈回说晋国从未受周王室的赏赐,故无器物可献。周景王指出从晋的始祖起就屡受周王室赏赐,继而责备籍谈身为晋国管理典册官员的后代,不应不知这些史实,说他“数典而忘祖”。现用来讥刺对本国历史无知或忘掉了历史的根源。进而引申为仪典。如“开工盛典”,“开国大典”等。
从经典之义又可以引申为法则或制度。如曹操说:“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曹操《败军抵罪令》)这是说:只赏功劳而不惩罚罪过,那就不是国家的制度。
“典型”是常用词,《诗经·大雅·荡》上写作“典刑”,“刑”通“型”,指旧法、常规。《说文解字注》指出:“以木之器为模,以竹曰范(範),以土曰型,引申之为典型。”“典型”就是标准形式,后为模范之义。“典型”的用法逐渐扩大,指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也专指文艺作品中能表现人的某种社会特征的艺术形像。如闻一多《一个白日梦》:“墙上自然不缺少我们这‘文字国’最典型的方块字的装饰。”又如“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风格”。
“典故”一词初指典制和掌故,后来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典”作动词时表示主持、掌管。“典狱”就是典理(掌管)刑狱之事,也是官职;“典军校尉”则是掌管军务的军官。
由放置典册,又引申指抵押物品。如“典当”,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所谓“典雅”,一般是指文辞有典据而雅驯的意思。如:“辞义典雅。”(曹丕《与吴质书》)可是马融在《长笛赋序》中说的“情览典雅”,这个“典雅”仍指典籍。
黄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黄”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佩璜之形。上为系,下为垂穗,中为双璜并联状。金文繁化,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黄”。是“璜”的本字。
《说文·黄部》:“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炗,古文光。凡黄之属皆从黃。”(黄,土地的颜色。由田、由炗会意,炗也表声。炗,古文光字。大凡黄的部属都从黄。)
“黄”的本义为佩璜。如“天玄地黄”(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菊花多黄,所以菊花又叫黄花。(成语“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古人认为黄色是尊贵的颜色,“黄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黄色服饰在我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唐以后,皇帝已不情愿自己和一般人同着黄袍了,唐高祖时就曾说过“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但这时的规定并不严格,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到了北宋时期,北汉与契丹南侵,赵匡胤率兵北征。到陈桥驿时,众军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旋回兵汴京,正式登基,从而使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据唐人小说《枕中记》记载,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因的境况。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饭(黄色的小米饭), 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不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以受封为燕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结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发觉原来一场梦,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有熟。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
古帝轩辕氏曾战胜蚩尤、炎帝等部落,被诸侯尊为天子,因为认为他具备土德的祥瑞,号为黄帝。所以中华民族习惯上称为炎黄子孙。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指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本出于屈原的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比喻贤人不被任用,而庸人却占据高位。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汉代灰陶甑
“曾”本为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古代蒸食的炊器。金文的形体更像炊器,上为盖,中为腹,下面还加了底。小篆承接金文而来,形体与金文相似。隶变后楷书写作“曾”。
《说文·八部》:“曾,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曾,虚词中表示舒缓语气的助词。由八、由曰会意,声。)
“曾”的本义指一种蒸熟食物的器具。“曾”为“甑(zèng)”的本字,是一种炊器。当“曾”字被借作虚词之后,其炊器之义另写作“甑”来表示。如《汉书·范冉传》:“甑尘釜鱼。”就是说:甑中落下了很厚的尘土,釜中能够养鱼了。这是形容贫苦人家断炊已久。
由于蒸锅屉盖累叠,因此引申指重。《管子·轻重戊》:“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虞舜时代,火烧重重草木,消除群害。以此来为民兴利。)《淮南子·本经》:“大厦曾架,拟于昆仑。”这是说大厦层层叠叠地架构起来,可以比拟昆仑山。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心胸因此得到涤荡;归巢的鸟远远飞过,只有极力睁大眼睛才能看见。)
“曾”又借作副词,表示乃、竟,读céng。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大意是:谁说黄河宽又宽?竟容不下一条小船。《列子·汤问》:“曾不若孀妻弱子。”意思是说:竟连那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
“曾”也有曾经义。如李白《猛虎行》:“萧何曾作沛中吏。”这是说:萧何曾经作过沛县的官。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是个好地方,我曾经熟悉那里的风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兼
金文
小篆
早期楷书
楷书
“兼”是个会意字。“秉”字是一只手拿一棵禾,这个“兼”字是一只手拿两棵禾。金文是一只很长的右手,抓了两棵禾。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的写法基本上相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兼”。
《说文·秝部》:“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兼,同时涉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由手持握着二禾会意。兼是同时持握两把禾。秉是持握一把禾。)
“兼”的本义为并有,引申泛指同时涉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行为或事物。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并宇,兼听万事。”现在的成语中还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话。《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本职之外同时担当其他职务称为“兼职”。“兼收并蓄”是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一并收进并保存起来。曹操《置屯田令》:“秦人以急农兼天下。”所谓“急农”,就是把农业生产放在重要地位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秦国是因为特别重视农业而兼并了天下。
从兼并又可引申为加倍的意思。如钱起《送原公南游》:“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这个“兼程”就是加快速度赶路之意。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里的兼味指多种味道,即多种菜肴。
首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首”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头的侧面形象,头顶上还有三根毛,有眼睛嘴巴,右边是耳朵,不过看起来像是兽类的头。金文有些变形,用眉头和眼睛来表示整个人头的意思,眼睛还画出了瞳孔,显得生动传神。小篆的形体是从金文蜕变而来,上面三条弯曲的线条表示头发,下面人的整个脸,脸内五官有点像小篆“自(鼻子)”的写法。隶变后楷书写作“首”,一点也看不出头的样子了,头上的三根毛也变成两个点儿了。
《说文·首部》:“首,同。古文也。巛像发,谓之鬊,鬊即巛也。凡之属皆从。”(首,与字同。是的古文。巛像头发,发又叫做鬊,鬊就是巛字。大凡首的部属都从首。)
“首”的本义为头。如《诗经·邶风·静女》:“爱(遮蔽)而不见,搔首踟蹰。”(故意躲藏起来让人看不见,惹我挠头又徘徊。)
头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故由头又引申为首领。如贾谊《治安策》:“凡天子者,天下之首。”成语有“罪魁祸首”,是指做坏事的头子。又进而引申为最高、最重要。如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元首”;在君主国家中,内阁最高长官是“首相”;政府部门或军队中的高级领导人,称之为“首长”;一个国家的最高政权机构所在地是“首都”;作恶犯罪集团的头子叫“首恶”、“首犯”,对这些人的态度是“首恶必办”。
头就全身而言,也是第一要紧的。故又可以引申为第一义。如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首要任务”;称第一次举办的活动为“首届”。人们弯着手指计数,总是首先弯下大拇指,大拇指表示第一,因此成语“首屈一指”也是表示第一的,引申为最好的。
第一的,自然是最先的、开头的。因此“首”又有初、开始、开头等义。如:过去把科举考试名列第一的叫“首选”、“名列榜首”;最先开创的事业是“首创”;最早倡导某项事物是“首倡”。
“首”由头,又可引申指朝向。如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其中的“首丘”是指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首”与“尾”对,二者词义正相反,但“首尾”一词却是从头到尾,有自始至终的意思,一般都当前后或始末讲。又因为队伍行军,前排的尾,总是接着后排的头,所以“首尾”又有接应的意思。可是因为首尾交结在一起,往往表示一种不正当的关系,所以引申出勾结之义。如《水浒传》五十一回:“你们都和他有首尾,拿了他去,却放他自在。”还指男女有私情为“有首尾”,也是就有勾结、有关系而言。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
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黔首”是秦代统治者对平民百姓的鄙称。战国时期,百姓多用黑巾裹头,“黔”是黑,所以叫“黔首”。
“首鼠”一般解释为:“首鼠,一前一却也。”如《埤雅·释虫》说:老鼠性多疑,走出洞外时,总是两头观望,畏首畏尾,所以叫“首鼠两端”。
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单”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带杈的木棍形,在丫杈两端和分叉处各捆上石头,以增加袭击的力量,用以攻取野兽,是原始狩猎和战斗的工具。金文大同。小篆的形体也与甲骨文、金文基本相同,只是其下部多了一横。隶变后楷书写作“單”,简化汉字后写作“单”。
《说文·足部》:“单,大也。从吅,吅亦声。阙。”(單,大。由吅字、字会意,吅也表声。不知“”是什么意思,只好让它缺着。)
“单”(dān)的本义指一种狩猎或战斗的工具。引申指单独、单一。如“单兵”,“单色”,“单干”,“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单孑”(只身),“单然”(孤单的样子),“单刀直入”,“形单影只”,“单弦儿”(中国曲艺的一种,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八角鼓由唱者自己摇或弹)等。从单独又可以引申为单薄。如《晋书·光逸传》:“家贫衣单。”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单”表示单层的意思。可以覆盖东西的又单又薄的单子和记载事物的纸片,也用单表示。前者如“床单”、“被单”、“褥单”、“布单”、“定单”、“清单”,等等。
“单”用作副词时指仅、只、唯独。如“谁都不喜欢,单喜欢你”、“单不让我去”、“办事不能单靠热情”,等等。
请注意:“单”字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当读shàn的时候,则用于地名和姓氏。如在山东省西南部有个“单县”,这个“单”不能读dān,必须读作shàn。姓氏也是如此。另外,古代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叫“单于”,这里的“单”字必须读作chán,若读作其他的音也不对。
前
金文
小篆
楷书
“前”是个形声字。金文从刀,歬声。小篆的形体与金文基本相同。楷书经过隶变后,小篆上部的“止”变成了两点一横,下部的“舟”误成了“月”字。后来在“月”旁再加上个刂”(立刀旁),就变成了“前”,这是“剪”字的初文。后来前被借作“歬”字,表示前进,在“前”字下又加了一个“刀”字,这就变成了现在的“剪”字。
《说文·止部》:“前,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前,不行而进叫做前。由“止”字在“舟”字之上会意。)
“前”的本义指剪刀。后被假借表示向前、前进。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出壁门,莫敢前。”就是说:等到出了营垒的门以后,没有一个敢前进的。又如蒲松龄《聊斋志异·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进一步引申为与后面相对的意义,表示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前面。如柳宗元《黔之驴》:“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老虎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到驴的前后左右转了一圈,结果还是不敢扑杀它。这句话中的“前”指的就是方位。又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意思是说:那些造谣诽谤的言论,是我们事先就预料到的。
古书中常有“前车”一词,这个词并非指前面行驶的战车,而大都是比喻可以引为教训的往事。如《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意思是:前车已经翻了,后车就要提高警惕。也就是说:过去的教训,应当成为今后的鉴戒。
奠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奠”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祭台上置放酒坛形,表示置酒进行祭奠。金文与甲骨文大同。小篆繁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奠”。
《说文·丌部》:“奠,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礼》有奠祭者。”(奠,置酒食祭奠。从酋;酋,就是酒。下面是垫放酒食的几席之类。《礼》经上有以奠为祭的。)
“奠”的本义为置酒进行祭祀。如《诗经·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意思是在哪里置酒祭祀祖先呢?就在大宗庙堂的窗户下吧。又如“祭奠”、“奠酒”、“奠仪”等。时至今日,我们给死者所献的花圈的中间,往往写上一个大大的“奠”字寄托哀思,也正是我们祖先风俗习惯的沿袭。
可引申为稳定、放置。如《礼记·内则》:“奠之而后取之。”大意是把它安放好,以后再来拿。进而引申指确立、建立。《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意思是:大禹依照山河形势把所辖地区划分为九州,并确立了高山大川的名号。又如“奠都”、“奠基”、“奠定”。
兽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兽”原为会意字,繁体写作“獸”。甲骨文从单,从犬,会带着猎叉和猎犬打猎之意。金文形体略有变化。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獸”,简化汉字后写作“兽”。
《说文·兽部》:“兽,守备者。从嘼,从犬。”(兽,能守能备的野兽。由嘼、由犬会意。)
“兽”的本义是打猎,是动词。但后来把它当名词野兽用了,所以只好又造一个新形声字“狩”当打猎讲。这样“兽”、“狩”二字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尔雅·释鸟》里说得很明确:“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后来借喻野蛮凶狠谓之“兽性”。《史记·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意思是说:礼产生于富而废弃于贫困,所以君子富有可表现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鱼生在深渊里,而兽聚集在深山里。人富裕了仁义也会归附。”
古书中的“兽环”一词,若理解为“猎犬的项圈”,是不对的。其实是指旧时大门上的铜环。因为大门铜环底座往往铸成兽头形,兽头的口中衔的铜环就称为“兽环”。